穿越之七十八
德川家康的信很快就送到了三郎面前。 大概是三郎寫的信(明智光秀代筆)給了德川家康莫大的安慰, 在回信中,德川家康呈現出一種十分積極的態度,面對武田信玄的步步緊逼也沒有自亂陣腳,甚至還十分詳細的將德川家目前的困境和預估的情況都盡數寫了上去,并在信末處表達了對三郎的謝意。雖然因為對通信手段的不信任, 擔心信件被奪后己方布置被武田信玄所知而沒有更進一步,但不可否認, 這已經是一封足夠詳細并且謹慎的信件了。 這也是德川家康能夠給予三郎的最大誠意。 理智上明白德川和織田家只是互惠互利的關系, 甚至因為德川的弱勢,在這一同盟中都是處于下方的地位,這次武田舉兵來攻也是德川和織田兩家的危機……但是情感上, 明智光秀仍然為這種德川家康對三郎的信任而動容。 因為在背叛頻出的這個時代, 這樣不加保留的信任實在是太稀少了。 ……不,因為德川家康信任的對象是三郎, 所以這樣的信任也并非不能理解。 此時還是1571年末。武田信玄在年初的時候就已經舉兵, 攻向了三河。他在攻打三河之前,還趁著三郎被困在京都, 忙于和淺朝聯軍死磕的時候拿下了東美濃, 切斷了織田和德川的聯絡——完全切斷是不可能的, 但至少相當大程度上影響了三郎和德川家康的通訊。甚至如果不是三郎及時和六角議和,并與淺井朝倉進行和談,迅速趕回了美濃的話, 連岐阜都有落城的危險。 這個時候三郎還會覺得要是在有了付喪神后早去德川家的領土走一圈就好了, 這樣就能用遠征送信——不過他也只是遺憾了一瞬就放下了, 半點失落都沒地通過武田的動作、淺朝聯軍的東西、一揆的反應等等來推測德川家目前的狀態。 當然,在這方面上竹中半兵衛等人居功至偉。 被莫名其妙用了遠征去送信的刀劍男士們倒因為完全沒有派上用場而失落了一陣……不過這失落到底是因為沒派上用場,還是糾結于不能將當下歷史(非本能寺之變)告知給三郎,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武田雖然已經開始逐步侵吞德川家康的領地,而和三郎一樣,德川家康也是屬于突然大名型的異軍突起式人物,未能完全將三國領地消化的他還真是被武田威脅到了,但是正因為德川家康的弱點如此明顯,武田為了保存實力選擇的是從德川領地內收買豪族,孤立德川家康。 這就剛好被德川家康拿來拖延時間了。 等到4月時武田正式進攻德川家康所在的三河,并在之后兩月內給予了德川家康重的時候……三郎出兵啦! 打的就是淺井和朝倉啦! 武田當然不可能坐視信長包圍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攻破,當機立斷選擇幫忙,也就放緩了對三河的攻勢,讓德川有了喘息之機——這也是德川家康為什么會在信末道謝。 事實上不管是德川家康還是武田信玄,甚至還包括遠在京都的那位將軍大人,都知道武田信玄的到來也是得到了將軍的授意——或者說將軍的意思正合他的心意,為了消滅織田信長,再度拉開針對織田的包圍網,才會踏上德川家的領土。 這其中也不乏武田和德川的舊怨。但值得肯定的是,織田信長是個不可小覷的男人,現在的形勢雖然對織田不利,但還遠沒有達到織田信長當時面對今川義元的不利程度。在擁立足利義昭上洛后,織田信長更是通過削弱將軍的權利來增加對京都及周邊區域的掌控力,不說現在能讓那幾位大名俯首稱臣,至少在武田信玄和織田信長相比,他們還是更傾向于織田信長一方。 哪怕成功上洛,武田要站穩腳跟還需要時間,更別說之后要和淺井以及朝倉的利益分割。如果沒能將織田信長擊殺,那么哪怕織田信長淪落到再落魄的境地,也還有東山再起的可能。 齋藤龍興不就是這個例子嗎?身為美濃的前任大名,哪怕他現在也十分落魄,但在這張“信長包圍網”上,可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而且德川家的領土地勢也讓武田信玄頗覺威脅。德川家康的兵力并不多,但放任下去的話,一旦織田和德川聯合起來,武田就會像彼時的織田一樣被截斷退路。 可以說,正是為了攻破織田,武田才會攻打德川家康所在的三河。而正是為了保護自己,德川家康才會明知這一點還要與織田家互相幫助。 這紛亂的局勢背后隱藏的博弈……三郎當然還是不知道啦! 真的以為他謎一樣的政治敏感度只是說說而已嗎?這果斷得是真的??! 完全不能理解自己到底犯了什么眾怒,才導致這么多人來圍攻自己——今天的三郎,也在苦惱于如何獲得天下。 他在火燒延歷寺后,很快就隨便選了個時間返回京都,在和足利義昭進行了(自以為)友好的談話后,就又返回了岐阜。隨后三郎又以為了防止延歷寺死灰復燃為由,將位于延歷寺附近的坂本賜給了明智光秀,并允許他在那里筑城。 只屬于明智光秀本人的城。 一直以來織田家家臣們察覺到的、三郎對明智光秀特別的偏愛以及信重并不是錯覺,因為三郎在此時已經十分高調的宣示了對明智光秀的看重。 而通過比叡山一役嶄露頭角的明智光秀,似乎也有足以匹配這份信賴的才智和心腸。 目前正是織田家遭受威脅時候,織田家的家臣就算對明智光秀特別的榮寵心有不滿,也不會在這個時候鬧起來。明智光秀也恰好乘這個時候在家臣之間周轉,去改變這些人對自己的偏見,而不是將矛盾壓到后面爆發。 就這點而言,織田信秀當年會選擇明智光秀為繼承人而不是身體更好的信行也不是沒有道理——只可惜在1549年的某一天后,明智光秀就已經甩脫了“織田信長”的身份,縱使有再優秀的能力和手段,也只能是作為織田家家臣的“明智光秀”。 他這種盡力化解織田家家臣團之間矛盾的行為,因為和三郎那張同樣的臉,在刀劍男士的眼中也就多了許多不一樣的味道。 ——尤其是初見時備受驚嚇的壓切長谷部。 平心而論,壓切長谷部的腦洞還是很靠譜的。不管是戰國時代,甚至是在之后的時代,都有“影武者”這一存在。他們是深居高位者的替身,往往由對主人死忠的忍者擔任,在必要時替死。因為大名并不是誰都可以見到,畫像目前也是模仿唐國的人物像風格,因此為了防止被刺殺,影武者并不苛求長相一致,只求身形和相貌能相似一點。 唯獨出了三郎這么個時不時就跑出去和農民玩相撲,帶夫人去外面約會的奇葩。 講道理,連京都的本地居民都要認識三郎那張臉了。這種情況下突然冒出來一個和三郎一模一樣的明智光秀,說不是影武者誰信??! 螚找到如此相似的替身,還真是厲害了。 其實這個想法,在其他刀劍男士看到明智光秀的長相后也或多或少的有過……不過在壓切長谷部到來的當晚,在眾位刀劍男士面前提出來之后,不管是一開始就在的宗三左文字等人,還是去比叡山后返回的笑面青江等人,都是同樣的回答——“不可能”。 壓切長谷部:“……原因是什么?” “因為明智光秀的體質和身手不是忍者可能有的?!辈灰撞煊X地損了一下明智光秀糟糕的武力值,笑面青江好心地回答道,“而且明智光秀……并非是善于掩飾自己的人?!?/br> 明智光秀或許能掩藏秘密,但他從未掩飾過與三郎性格上的不同,也從未模仿過三郎的行動。 但明智光秀也不是普通的家臣——他或許真的是將自己作為家臣看待,也是真心為三郎考慮,但實際上他對三郎的態度更像對待一個平起平坐的……平輩。 恐怕這連明智光秀自己也沒發現。但這種相處模式正是十分詭異,并且傲慢的——不同于淺井家的家臣模式,織田家的家臣在面對三郎時,即使會進諫,也是以臣服的姿態! 不管三郎本人有沒有意識到,他的意志就是織田家的意志,家臣們可能勸說,卻絕無可能更改! 唯有明智光秀除外。甚至總是不自覺會流露出強勢一面的三郎,也都會更多的聽從他的意見。 這兩個人就像是有什么未知的聯系一樣,以一種即使撇去了戰國時代這一前都能讓人驚訝的姿態,相互信任著。 “但就是因為明智光秀不是尋常意義上的影武者,才會在本能寺……吧?!痹诒环穸ê?,壓切長谷部蹙眉說道。 “這倒也是?!毙γ媲嘟烈饕粫?,肯定了壓切長谷部的猜想,“不過,現在說本能寺還太遠。在這之前,還是要先處理好主公面臨的幾次危機才行?!?/br> 他也沒有詳說,只是有些懶散的靠在幾案上,朝著正努力和宗三左文字進行交接工作的壓切道:“從比叡山回來還是有點累的——現在就去把覺恕法親王的事稟報給主公,然后好好休息吧?!?/br> 壓切長谷部:“……” 壓切長谷部:“???” “覺恕法親王是……” “是比叡山延歷寺的住持?!?/br> “不,我問的不是這個……你是想把歷史上的事,告訴主公嗎?!” 對于壓切長谷部驚訝之下的質問,笑面青江只是摸了摸下巴,坦然地回答道:“沒錯啊——這也沒什么關系吧?” 他說出這話的時候,竟然有一種和三郎頗為相似的理所當然。 “這并不是能改變歷史進程的事。就算得知了覺恕法親王未被燒死,并被武田信玄接納,主公也不能追殺過去,將天皇出家的弟弟斬殺吧?” 壓切長谷部竟然發現他說的很有道理。 “我們的主公是個志在天下的男人,哪怕是家臣都有可能因為倦怠而被拋下——只能對抗時間溯行軍,并且徘徊在維護歷史和保護審神者之中的我們,到底對織田信長而言有多少利用價值呢?” 說著這樣的話,笑面青江的表情卻不見頹色。 甚至連周圍的刀劍男士們也沒有露出異樣的表情,顯然也是早有準備。 “既然如此,那就順應歷史去幫助他吧。只要不影響最后的結果,我們也就是還在‘維護歷史’。等到信長末日的那一天……” “嗯,到時候再考慮。不過,近侍的意見會尤為重要哦?” 笑面青江滿懷善意的拍了拍壓切長谷部的肩,并露出了鼓勵的微笑。 壓切長谷部:“……” 這個“刀劍亂舞”到底是受了什么刺激,怎么哪哪兒都不對勁。 當時和笑面青江的對話雖然就此結束,但不得不說,壓切長谷部還是因為這些話而內心頗為糾結。 而且在糾結之下,他居然還要被帶去分析戰國局勢研究各國動向和看兵法?? 這是正常本丸有的事? 被這些事折騰,再外加要了解足有兩年多的時間內發生的諸多事情,壓切長谷部總算是趕在年前完成了近侍任務的交接。 就在他打算扣門,去告知三郎換近侍的時候——和室里傳來的是三郎的聲音。 “嗯,半兵衛說的倒是沒錯啦,但是他還在近江……那么,就去給上杉謙信去信吧?!?/br> ※※※※※※※※※※※※※※※※※※※※ 電腦又壞了……手機碼字找資料很難啊…… 攤手。所以今天沒有投雷名單。 嗯,還有,其實近侍是不用學習那些的2333333宗三他們自己都沒學過2333333為長谷部點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