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我的四排我的班
日記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四日(陰轉多云) “今天上午我們新兵集合,由連長首先給我們講了部隊生活的日常秩序,然后介紹了連、排。班長名單。我們的連長是個小個子,揚州人,但聽說他曾經是東海艦隊儀仗隊隊員,隊列動作很標準。 下午,我們進行了學習,并且以班為單位每個戰士進行了自我介紹。我們是新兵連四排十二班,全排共有三個班,十班是來自我們上海崇明馬橋鄉的老鄉,十一班是來自福建泉州市的,我們是全連的最后一個班,全班共有十二人,其中十人是來自我們長江農場的,我們親如兄弟,另二人也同樣來自崇明的漁業公社。 據悉,我們全連的新兵是來自上海、江蘇、福建和廣東四個地方,按照指導員的話,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革命戰友。 夜晚了,忙碌了一天,此時,大家都很安靜地坐在床前,就著昏暗的燈光提筆給家中的親朋好友寫信。好了,馬上就要到9點了,熄燈號馬上要吹了,我們應該睡覺了,明天還要出早cao呢……” 下午連里組織我們新兵到團衛生隊進行身體復檢,回來后就為我們晚上的窩忙碌著。 連部通知各班到倉庫領取床單、枕頭、毛巾、茶缸、牙刷等洗漱用具。我無精打采地跟著大家領回東西后往那堆稻草地上一丟,便想找個地方坐坐,可雖知眼光掃遍全屋竟然一個坐的地方都沒有,更別提什么凳子之類。"唉"!我一聲嘆息,只能靠墻腳蹲下,看著戰友們忙碌著。 只見班長帶領著副班長秦中發、戰士石銀林、封文全、黃步清、徐昌等人將我們每個人的床單用針縫接起來,形成一個巨大的寬面,鋪在稻草上然后向四周拉直,用磚塊壓住。呵,別看,經這么一弄,看上去還挺像一回事,整整齊齊的,雪白雪白的。我不由的從地上站起,幫助杜志高、高國柱、葉萌、揚啟林等人一起往墻上打釘子,用作掛挎包,一旁的班長欣慰的看著這一切。 這時,連長和指導員進來了,身后還跟著那位到崇明接兵的干部,十班班長大聲喊道“全體都有,立正?!?/br> 我們慌忙站立起來。只見十班長向連長、指導員敬禮道“報告連首長,四排正在整理內務,請指示?!?/br> 連長還禮后說“同志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就是你們四排的陳排長,崇明的新兵已經都熟悉了,他也是這次到崇明接兵的干部之一,現在歡迎陳排長講話?!?/br> 陳排長跨前一步,向大家行以標準的軍禮,隨后用眼睛掃視了全體人員說“從今天起,我們是戰友,是同志,我們要一起完成從老百姓到軍人的轉變,我們將共同度過三個月艱苦而又難忘的新兵連生活,大家有沒有信心?” “有!” 仿佛就要走上戰場一樣,我們共同發出一聲怒吼。 這就是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沒有更多的廢話,沒有拖泥帶水,有的是干柴和烈火,點燃的是青春的熱血和澎湃的激情。 我們四排的新兵主要由福建泉州和上海崇明組成,我們的排長是福建惠安縣人,1976年的老兵,這次到上海接新兵后就要提干了,現在正滿懷信心的在等待提干的命令早日下達。我們班長是廣東電白縣人,不但人長得小,而且臉很黑,性格還有點內向。 原本以為我們班就是由我們農場十人組成,正要高興時,排長領著兩名新兵來到我們班前對班長說“十二班長,這是連里補充到你們班的新兵?!卑嚅L趕緊說道“我們大家歡迎?!?,說完帶頭鼓起掌來。然而,響應他的是稀稀落落的掌聲和我們一個個冷冰冰的臉。 我冷眼看著兩位新來的戰友,前面一個長著一張國字臉,矮小而敦實的身材看上去很有力量,細長的小眼睛鬼精鬼靈的。邊上的那位臉上還長得青春痘,看上去老實巴交的,一臉的苦命相。 班長招呼我們接過他們的行李,大家圍坐在一起,相互自我介紹著。 我對戰友們的印象是副班長秦中發,理智沉穩,葉萌,內秀文雅,楊啟林,機智干練,他們三人是上海知青。封文全,高大穩重,高國柱,激情好動,杜志高,寬厚樸實,黃步清,機靈老成,石銀林,熱情活潑,徐昌心直口快,加上我,我們都是隨父母到農場墾荒的第二代,又一起來當兵, 還有兩位新戰友國字臉是周友生,青春痘是吳孝章,他倆是崇明漁業公社的漁民。 交談中,大家從生疏到熟悉,從無話到越聊越投機,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是同班戰友,將要一起度過難忘的軍旅生活,在遠離遠離家鄉和親人的時候,我們更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戰友之情,這種情誼將在我們心中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