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
作者有話要說:注:奧斯卡投票規則是真的,但我說的那個pr公司可以實時看到選票進度這個也是從報道里看來的,是高曉松說的,他說他有一次去美國,就跟著一個公關朋友看到了公司里的那種實時選票。 我就把這兩者結合起來解釋一下了xd ☆、第一百五十七章 評委們的決定 “說實話,你已經不是第一個打電話給我的老朋友了,邁克爾?!备璧?韓苦笑著打開了電視,但貼心地把聲音轉為了靜音,“今年的奧獎實在太精彩了,我現在已經分不清你到底是為了瑞茜.威瑟斯彭拉票的,還是為珍妮弗.杰弗森拉票,又或者只是希望我不要把票投給她們兩人的任何一個?!?/br> “親愛的歌蒂,”凱瑟琳.澤塔瓊斯的丈夫,邁克爾.道格拉斯在電話那頭有些幽默地說,“也許我只是為了打電話來問好的呢?” “噢,這絕對不可能?!备璧?韓立刻搖了搖頭,“坦白招認吧,邁克爾,瑞茜還是珍妮弗?” 邁克爾.道格拉斯沉默了一下,還是笑著承認,“好吧,珍妮弗——她的經紀人是凱瑟琳的好朋友?!?/br> “噢,別告訴我赫許勒的電話就沒打到你那里?!备璧?韓笑著說,“還有梅拉尼.斯隆,邁克爾,說實話,你真的就希望看到珍妮弗.杰弗森成為第一個拿影后的年輕人嗎?娜塔莉?斯嘉麗?這兩個名字對你來說真的不意味著什么嗎?” 她說的赫許勒當然是娜塔莉的赫許勒家族,至于梅拉尼.斯隆則是斯嘉麗的母親——是的,斯嘉麗.約翰遜也是猶太人,但她同時又獲得了科波拉家人的賞識,在caa也由伊諾.馬丁親自運作——和科波拉家族一樣,伊諾也是意大利裔,所以這兩個女星在好萊塢的順遂發展也不是完全就因為她們本人的驚世才華,血統、貴人在這期間發揮的作用一樣異常重要。 包括歌蒂.韓,邁克爾.道格拉斯,都是猶太裔明星,邁克爾.道格拉斯父子在好萊塢的名望就不必多說了,歌蒂.韓是好萊塢70年代數得上號的女明星,女兒凱特.哈德森現在就是靠她的名頭在圈內混著,由于猶太人認定族裔是從母系血緣來認,所以金發碧眼的凱特.哈德森,實際上也是猶太裔,她能水到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其實多虧了歌蒂.韓早年留下的人脈,以及她本人猶太裔的身份。 當然了,歌蒂心里有數,就女兒的演技,靠人脈刷個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差不多也就頂天了,再演點chickflick,賺足身家和名氣以后,收山嫁人過貴婦生活也是一條很不錯的路線。所以雖然凱特今年也才27歲,還處于‘有希望搶救一下’,爭當20代第一個影后的年齡段,但她根本都不會興起這個想法,而是很客觀地站在猶太裔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是,珍妮弗是演得很好,但她畢竟不是猶太人,有必要在她這么年輕的時候就把奧斯卡給她嗎? “據我所知,哈維也在相當起勁地為珍妮弗運作這個最佳女主角?!边~克爾倒是很淡定,“他也是猶太人——別告訴我他沒給你打電話?!?/br> “他當然打了?!备璧賴@了口氣,“事實上,還在后幾個電話之前——好吧,邁克爾,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會慎重考慮的?!?/br> “ok,我記得下個月就是尤蘭達的成人禮,我們到時見?!边~克爾笑呵呵地收了線,也沒有繼續催歌蒂表明態度的意思,畢竟他只是看在人情份上來打電話,不像是收錢的公關,很迫切地希望從歌蒂口中聽到一句準話。 掛了電話以后,歌蒂打開了手邊的信封,重新確認了一下《第五個莎莉》和《一往無前》的放映時間,她心事重重地隨意調著電視音量,但卻完全沒有投入到劇情中去:如果珍妮弗是獨自征戰奧斯卡的話,那么她也就不會有什么猶豫的情緒了,雖然珍妮弗是演得很好,但她還是得幫自己人一把?!@看似不公平,但卻是猶太人在好萊塢,在美國以及在全世界的立足之道。雖然也難免內訌,但猶太裔是出了名的抱團,尤其是在演藝圈這個人脈關系極為重要的地方,彼此拉幫扶帶已經成為一種本能了,歌蒂自己能在演藝圈走到進奧斯卡學會的地步,甚至是包括幫女兒刷到奧斯卡提名,也是受益這種傳統很多,她當然本能想要反哺這種傳統,這種文化上的認同感和親近感根本就是不言而喻的,甚至都說不上是作弊……如果是珍妮弗和娜塔莉、斯嘉麗、安妮.海瑟薇這些猶太裔女明星競爭,歌蒂肯定是理直氣壯地投給猶太人,連第二個理由都不需要。 ——就像是中國有同鄉情結,在從前的官場上,鄉黨是一大勢力一樣。人在大群體里一定是要抱團生存的,‘黨內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實在是至理名言,在移民國家美國,沒有鄉黨文化,有的是種族文化。各種族自然會抱團形成利益共同體,在社會上攫取更多資源供自己立足和發展,而在所有種族中,猶太人和黑人是最為抱團的,這主要是因為他們都處于相對弱勢。黑人就不必說了,因為種族發展起步晚,不可諱言,民族性也決定了他們在政經兩界的成就很難成就氣候,所以得抱團鬧。猶太人主要是一直都有錢沒兵,除了幾十年前的種族滅絕政策以外,其實一直以來別的民族也都是磕磕絆絆的,被排擠、歧視和反感已經是家常便飯,所以他們的種族文化也非常強調抱團,就是在這樣的抱團文化中,他們事實上是在好萊塢占據了主導地位。 當然,這不是說一個猶太人來到好萊塢就不愁吃不愁喝了,而是說,如果你保持猶太化的生活習慣,你的機會就一定會比別人多,譬如說歌蒂.韓,她就是通過光明節、成人禮、贖罪日這樣的猶太教儀禮維持自己的朋友圈,如果有人要巴結她,那混到贖罪日的猶太會堂里就是個很好的機會,而那個場合你不戴小帽肯定是進不去的。但這終究只是一個契機而已,歌蒂也不可能因為對方是猶太人就掏心挖肺地對他,只是會本能地多一絲好感而已,就像她也不是在每年的奧斯卡中直接盲目地投猶太人的票一樣——一個人身上肯定不止帶著種族屬性的,還有利益屬性、文化屬性和更重要的,自己的審美和個性。 事實上,如果沒有這幾通電話,她今年本來原定是要投珍妮弗做最佳女主角,而不是菲麗西提.霍夫曼這個猶太人,這是菲麗希緹靠電視劇出名,歌蒂這個影星對她是不太能看得上的——立場屬性來了——而且,珍妮弗雖然不是猶太人,但她有個猶太靠山,事實上她在這個奧斯卡上代表的是哈維.韋恩斯坦這個猶太人的利益。而且哈維這個猶太人可要比霍夫曼有辦法得多,這就不是種族之爭了,而是內部斗爭,而她當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能量極強的韋恩斯坦,自己指不定什么時候還會麻煩到他呢,如果這時候能給韋恩斯坦給個準話,表態會支持珍妮弗和克里斯托弗,那么她和韋恩斯坦的關系也就更緊密了,如果凱特的弟弟meimei有誰天賦強一些的話……說起來,凱特的那個奧斯卡提名還得多虧了哈維呢。 然而,來自娜塔莉和斯嘉麗兩大利益團體的游說又讓歌蒂有些舉棋不定,在這個人脈關系錯綜復雜的圈子里,大家都是猶太人,彼此素不相識的可能是很小的。而這兩人的說客說得也都很有道理,才入行四年就拿了奧斯卡影后的話,很可能珍妮弗.杰弗森會成為這一代女演員的噩夢——每年的票房、好角色和獎項都是有定數的,你多了我就少,而這一行絕對使用二八定律,珍妮弗的挑片眼光一直都非常精準,已經是各類型片一把罩了,如果還有獎項護身,所她占用掉的資源肯定會越來越多,娜塔莉和斯嘉麗根本不會有籌碼和她抗衡,那么她們什么時候能靠拍珍妮弗不要的片子混出頭? 但是邁克爾說得也沒錯,哈維也是猶太人,珍妮弗和哈維的合作關系似乎也很密切,韋恩斯坦影業的第一部影片就是《第五個莎莉》,哈維現在剛離開迪士尼不久,正是需要一炮打響的時候。歌蒂知道他最需要的除了票房,就是奧斯卡了,為了斯嘉麗和娜塔莉的利益,把票投給誰,瑞茜.威瑟斯彭?算了吧,這一位和猶太裔根本就沒有一點關系,事實上她是好萊塢比較弱勢的白人幫代表人物之一。 菲麗西提.霍夫曼……nah,她是靠電視劇走紅的,歌蒂對這一點始終耿耿于懷。 朱迪.丹奇、凱拉.奈特莉——英國人,歌蒂恰好也是個自豪的愛國主義者,這也是美國人的風潮,在美國以內,她是猶太人,但對外她是個忠誠的美國人,再說這兩人也和猶太裔毫無關系。 在這件事上,不論支持不支持珍妮弗,似乎都會損害到一個猶太同胞,而從利益輸送的角度來看,歌蒂無疑是更靠近哈維——從威懾力來看呢,雖然第二輪是不記名投票,但歌蒂也不敢做對哈維承諾投票給珍妮弗,含糊暗示著娜塔莉和斯嘉麗方面的事,因為猶太人的圈子錯綜復雜,就是娜塔莉和斯嘉麗同哈維也有密切的往來,這樣做被拆穿的可能極大,而且歌蒂一直都聽到謠言,據說這個不記名投票在哈維這里并不是真正的不記名。而哈維就是靠著這些小把戲來維持他對奧斯卡的影響力——他清楚地知道哪些評委通常說話算話,而哪些評委不。 這話初聽不可思議,但歌蒂卻很相信——奧斯卡在外人眼中金光熠熠,但在學會成員眼中可不是這么回事,就像是演藝圈,外人看都是‘不明覺厲’,只有圈里人才知道有多少齷齪。比如她,如果她肯對自己說實話的話,歌蒂對于奧斯卡的確就很不尊重,幾乎每次投票她都不是按照‘誰的表演最好’這個標準去選的。學會演員協會有1500多人,雖然對于洛杉磯龐大的演員群體來說,這不是個很大的數字,但要說這1□□都是專業精英那幾乎毫無可能,因為演員這行業和學歷是不掛鉤的,起碼在美國來說是如此,在世界范圍中也和道德毫不掛鉤,事實上你太有道德也許還不可能混出頭呢。 即使不說道德標準,但大概率地講,學歷高也許素質不一定高,可學歷低素質相對低的可能性絕對會更大一些,這1500多個大部分沒有大學畢業的演員素質能有多高呢?再說,他們也并不是被協會供養起來的專業評審機器,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關系和性格傾向,真的能嚴格按照表演專業標準投票的人很可能連一個都沒有,種族偏見、文化偏見、性別偏見、題材偏見,你能想得到的各種偏見充斥在這形形□□的1500多人中,評委中拉幫結派,猶太幫、白人幫、黑人幫,每到投票的月份,評委家里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雖然按照學會公布的投票環節,通票是不允許的,但幾乎每次都有人來問票、通票,說票……在六十年代,好萊塢還屬于大制片廠時代的尾聲,奧斯卡的貓膩根本不勝枚舉。而1500名評委里很多就是那時候入會,一直延續至今的老資格會員,他們會因為老了就忽然間開始執著于藝術嗎?根本就不可能。選票在他們手中,只是用來謀取利益的入場券而已。 既然評委自己都不尊重奧斯卡,那么對于知情人士來說,奧斯卡也就不那么值得尊重了,當然,這樣的知情人士不多,因為八十年代開始,進入明星時代以后,奧斯卡的粉飾功夫也好了不少——但韋恩斯坦無疑就是其中一個老資格,而且他一向膽大包天。據說,他買通了普華永道負責拆看選票信函的工作人員,雖然每個選票要經過雙層密封,第一層信封下頭還有一個空白的密封函,確保清點員拿到的是真正的不記名選票,但那個拆信的工作人員在掃描奧斯卡專用防偽水印的同時,還會隨便用透視燈掃一下信函本身,為哈維確定評委們有沒有按照自己的承諾為哈維的電影投票。 透視燈這個說法聽起來好像有些聳人聽聞,并不是那么可信,但歌蒂今年已經60歲了,對于現代科技她有些拿不準——誰知道呢?也許真有這東西,現在還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手機、電腦、互聯網——聽起來都比透視燈要離奇多了。 老年人總是有些膽小的,再想了想邁克爾.道格拉斯的話(說起來,歌蒂當年還和他有過一段風流韻事呢,現在她都有第三代了,而邁克爾卻又娶了個比凱特大不了多少的女人,上帝對男人們真是慷慨),歌蒂終于下定了決心:她已經對哈維有過承諾了,如果隨意反悔,以后凱特恐怕很難得到哈維的幫助。再說,珍妮弗.杰弗森似乎也有一個很有本事的經紀人,居然能說服邁克爾來當說客,既然如此,這個人情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能派上用場…… 既然這樣,那就把菲麗希緹排第一吧,既然已經有了思路,歌蒂很快就下了決定,朱迪第三(她和朱迪屬于同輩人,事實上朱迪比她大快10歲,兩人比較熟識),至于瑞茜,排名第四好了,那個凱拉.奈特莉完全是無名小卒,當然要排第五…… 歌蒂再次調低了電視聲量,她拿起了電話,照著剛才的號碼回撥了過去?!斑~克爾,我想多聽聽珍妮弗那位經紀人的事兒,你知道,凱特這兩年的事業有些遲緩了,當然,我也在為我的新電影尋找投資商……” # 和根本沒有看過候選電影,完全陷入了利益漩渦的歌蒂相比,她的同齡人,也是猶太人的羅伯特.德尼羅,心態卻要沉穩得多了,這位兩獲奧斯卡,被公認為20世紀最出色男演員的方法派大師,雖然也接到了不少游說的電話——來自pr、多年好友、大導演——甚至是收到了來自兩邊血緣的請托(羅伯特是猶太和意大利混血),然而他對此卻只是隨意地應付幾句,甚至無所謂地對所有說客都許下了會給對方投票的諾言:反正是無記名投票,說歸說,到時候怎么投還不是看他自己高興? 當然,這也是因為歌蒂的女兒才華足夠,還是能刷出個奧斯卡提名的,羅伯特.德尼羅的兒女雖然也進入演藝圈,但并不像是會大有作為的樣子,換句話說,他本人現在不需要人脈了,他的兒女……嗯,也還沒到能用上人脈的層次,再加上他對于表演事業的追求和熱誠就不是一生專注商業喜劇的歌蒂能比的了,雖然他也深知奧斯卡背后的骯臟故事,但和歌蒂相比,羅伯特還是很看重自己手里這一張選票的,也許他無法改變奧斯卡的結果,但人活到這么大歲數了,隨自己意愿投票的自由都沒有的話,那似乎也有點悲哀,不是嗎? “珍妮弗,瑞茜?”在自家豪華的視聽室中,羅伯特搖了搖頭,“瑞茜的演技充其量只能說是一般,我只能把她排在第四——最后當然是悲劇的凱拉.奈特莉?!?/br> 對于凱拉在《傲慢與偏見》中的表演,他嗤之以鼻,但這并不是說羅伯特就有多喜歡珍妮弗.杰弗森了,“珍妮弗這女孩非常有天賦,但她的表演風格還不穩定,這么早就給予獎項,對她來說并不是好消息,這很容易消磨她的靈氣,有時候對獎項的渴望和焦灼,會成為讓演員的表演脫胎換骨的關鍵。第一次就拿到兩個提名對她來說已經足夠驕傲了?!?/br> 他本人雖然第一次提名就拿了奧斯卡男配角,但男主角卻是提名幾次后才最終到手的。所以對于拿獎的心路,老頭頗有體會?!霸僬f,她在《第五個莎莉》中的表現雖然很棒,但也是因為今年有好表現的演員不多,如果放在奧斯卡大年,她是不可能拿獎的——而且她入圈時間太短,從各方面來說,這個影后給予得似乎都很不成熟?!?/br> 但,羅伯特也要面臨和歌蒂一樣的難題,那就是不選珍妮弗,該選誰呢? “如果菲麗希緹不是電視劇演員,我會把她排在第一,”羅伯特到底也還是存在熒幕偏見的,他搖了搖頭,“朱迪是個很優秀的演員,但今年的表現也只能說是平平,把她擺第一,對于菲麗希緹和珍妮弗并不尊重……” 在兩張dvd影碟中猶豫了一下,羅伯特還是拿起了《第五個莎莉》,把它放進了影碟機中,“再看一遍吧……不論怎么說,這女孩今年拿奧斯卡的機會已經非常小了?!?/br> 在往年的奧斯卡競爭中,今年的確算是水最渾的幾屆之一了,因為沒有人是眾望所歸,在一個安全的,受評委喜愛的題材中貢獻出壓倒性的、毫無疑問的表演,也沒有人是眾‘公關’所歸,比如說在大家都沒有太多公關經費的時候,她這一方最肯出錢,又沒有什么反對者。珍妮弗.杰弗森靠上了韋恩斯坦這座大山,但也不是沒有強力的勢力反對她中選,以至于在往年很可能還是相對公正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今年就成了硝煙味最重的戰場,反而是歷來你爭我奪最為激烈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今年要平和得多了,《斷背山》題材有極大缺陷,而且片方野心大,想要最佳電影,沖這個最佳男主角的決心就不大了,《卡波特》公關費有限,而且主演名氣不大,克里斯托弗的公關費極為充足,所以在公關上占據了很大的優勢,反而沒有電話滿天飛的局面。 反對者這么多,題材缺陷大,本人入行不到五年,種族也不算討喜,而且還擋了同齡人的路,在這些不利因素跟前,珍妮弗能得影后才怪,羅伯特也是深知此點,才放下包袱,決定單純以演員的心態來考量這一次的投票?!凹热晃业臎Q定不可能改變什么,那就讓表演來決定一切吧……上次重溫到哪了呢?哦,是莎莉開始接受催眠治療的那一段……” 快進到了上次看到的部分,畫面剛好固定到了莎莉人格變化的一瞬間,望著電視中莎莉扭曲的表情,羅伯特有些見獵心喜,無意識地活動了一下臉部肌rou——即使是對他來說,莎莉這個角色也非常具有挑戰,很能激起他的興趣。 “雖然影片本身沒什么內涵,但如果能和珍妮弗類似題材的電影里合作,應該會非常過癮……”羅伯特想道——他低聲嘟囔了一句,“如果沒有精心準備,說不定還會被她壓戲吧……哼,漢克斯能買到無數篇好評,但內行人都看得出來,從電影后半段開始,實際上他已經被壓戲了……” 作者有話要說:注:1 歌蒂.韓的確是凱特.哈德森的mama,60年代的當紅女星。而且我的確覺得凱特的奧斯卡提名是水來的,我覺得她的演技和格溫妮絲差不多層次吧……就是你沒法感覺到好就對了。不過除此之外,別的都是杜撰的呃,我沒有黑歌蒂.韓的意思,只是覺得這樣的現象在奧斯卡協會里肯定是不少的而已 2 好萊塢幾乎是猶太人的王國,這一點絕對不假,不過我猜很多人不知道斯嘉麗.約翰遜是猶太人,猶太人不止是阿德里安、娜塔莉和安妮海瑟薇那種典型長相的,金發碧眼兒也有可能是猶太人的,而且猶太人從母,所以只要母親是猶太人,小孩就都是猶太人~ 這一章介紹了一些猶太人的常識,并不是水(我好疲憊一直有人說水?。?,隨著珍妮步步高升,她以后肯定是要開始處理她和各族群的關系,猶太人當然是最重要的種族了,所以對大家做適當科普。 更新了,抱歉久等咯,下一章會把第五個莎莉的劇情說完,奧斯卡副本應該也快告一段落了。 這一章寫的是評委的心態,是詳寫不是略寫,因為這關系到排名,而不是簡單的五選一。奧斯卡評獎的規則一般來說不可能是瑞茜拿到60%多的第一得獎這樣,基本上,五個候選人的票數會是差不多的,所以評委要讓你拿獎未必會把你排到第一,比如說歌蒂就是這樣。 另外我沒看到別的文里有寫過奧斯卡評委的心態,這個視角可能對大家來說也較為新鮮吧,不過一家之言不足以為信,這是我的個人理解,大家看看就好,別太當真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六個個莎莉 “我不太確定,莎莉,但我有理由相信你的問題之一可能是多重人格癥候群?!痹诹_杰的診所里,莎莉和羅杰在辦公桌前彼此對坐,金斯頓則在辦公室邊來回走動,莎莉看了看金斯頓,她怯懦地往邊上移了移。而羅杰立刻示意金斯頓坐下,“你說你不記得探訪你的繼父,你也許是對的,因為當時當家作主的很可能并不是你,而是你的另一個人格?!?/br> 金斯頓顯然只是很勉強才被羅杰的話說服,他依然懷疑地看著莎莉,莎莉眼神躲閃、雙肩繃緊,羅杰嘆了口氣,轉向了金斯頓,“警探,如果你一直不能配合,那么我只能請你稍后觀看錄像帶了?!?/br> 他英雄救美式的舉動讓莎莉對他更多了一份依賴,她的表情有了細微的轉變,這是一個側面取景的鏡頭,羅杰和莎莉都在景中,但觀眾的眼神自然地匯聚到了莎莉身上,莎莉的面部表情明確地傳遞出了她對于羅杰的愛慕,而羅杰和金斯頓都留意到了這點。 金斯頓看來更加懷疑莎莉和羅杰的關系了,但他并沒有表現得太明顯,而是勉強自己坐了下來,但即使如此,莎莉也不能放松到進入催眠狀態,羅杰只好把金斯頓趕出了房間,“你可以通過錄像帶回看?!?/br> 這是一段羅杰和金斯頓的沖突戲,但鏡頭遠處的莎莉一樣很有存在感,當羅杰和金斯頓對峙時,她轉過頭來迷茫朦朧地看著金斯頓,在那么一瞬間,她的氣質完全跳脫出了莎莉本人的懦弱、平凡,而變得神秘又邪惡,似乎在莎莉的表象下,有另一個平靜的行兇者在窺視著金斯頓——而她甚至還微微笑了一下,這一笑使得‘莎莉’更有魅力,但同時也讓她的整個多重人格癥候群變得沒那么可信了。 在這一瞬間的交流中,金斯頓看起來更加深了自己的懷疑,但他把眼光調回羅杰臉上時,觀眾卻又可以從他臉上讀出他的思緒:金斯頓認為羅杰已經徹底迷戀上了莎莉,在這件事上,他已經不可救藥了。 “好吧?!彼f,被羅杰推出了辦公室,“我等著你的錄像帶?!?/br> 劇情在此分為了兩條線,第一條是羅杰一次次和莎莉的治愈性談話,在莎莉對過去的回憶中,觀眾清楚地看到她的四個人格是因為怎樣的原因而逐漸分裂出來,第二條線則是金斯頓對這樁殺人案的調查,還有莎莉的多重人格癥候群在當地激起的熱潮,當然,還有一次又一次的庭審——莎莉因為這疾病成為了當地居民同情的對象,而金斯頓卻越來越懷疑這所有的多重人格癥候群只是她的謊言,通過走訪莎莉的童年鄰居、前夫、朋友和同事,他勾勒出了另一幅莎莉的生活圖像:在這幅圖像中,莎莉的繼父雖然為人粗魯,但并沒有莎莉回憶中的家暴行為,相反,他和莎莉的母親關系不錯,莎莉的母親患有憂郁癥,他對她一直都很包容。 因為莎莉幼年的經歷,她對性.愛感到恐懼,所以分裂出了代表她□□的貝蕾。而娜拉的分裂則源于莎莉前夫的庸俗,莎莉的前夫拒絕和她有精神層次的往來和交流,他們之間只有獸性的交往,事實上,莎莉的前夫是貝蕾為她勾搭來的,所以,當莎莉發覺自己和丈夫毫無共同語言,丈夫對她的夢想完全沒有興趣的時候,她分裂出了娜拉,一個學識淵博的圖書館員?!鹚诡D的調查證明,莎莉的前夫對她照料頗周,而且本人是大學畢業生,這在影片的時代背景中,足以表達出他的博學了。 而莎莉在生產后分裂出了戴芮,因為她母親一直患有憂郁癥,無法很好地照料她,導致莎莉和孩子們相處時總是緊張不安,她不知道該如何給予孩子們一個正常的童年,這份對于自己童年缺失的焦慮,促使她分裂出了最為天真善良的戴芮,戴芮本身就是孩子,她總是無憂無慮,但也顯得笨拙無知,一些對于娜拉來說輕而易舉的問題,完全超出了戴芮的知識范圍。但戴芮也是唯一一個一直保持清醒的意識,雖然她不能總是掌握主導權,但其余人格掌控身體時,戴芮總是在她們身后掌握著她們的做法。 “戴芮,”羅杰語氣和緩地說,“很高興我們又見面了——” 不能不說,克里斯托弗的演技不錯,他把自己對戴芮的愛慕和罪惡感都掩藏得很好,肢體語言克制,但眼神依然狂熱執迷,比起羅杰對待貝蕾的輕視和心動,對莎莉的憐憫與疏離,對娜拉的戒備,克里斯托弗的確在兩個人的對手戲中演出了多角戀的感覺。他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也算是實至名歸,羅伯特認為他是配得上這個提名的,然而,和珍妮弗灑脫自如的人格轉換相比,作為方法派大師來說,羅伯特到底還是有偏向的——正因為他是方法派大師,他才能欣賞到珍妮弗表演中的含金量。 事實上,在多重人格這種角色的表演上,大部分制片方都會選擇表現派的演員出演,甚至于說在好萊塢,這就等于是找外援——雖然表現派和體驗派一直都是各有高手,但毫無疑問,好萊塢的體驗派、方法派大師一直是層出不窮,而說起表現派,那就首推英國演藝界了,英國演藝圈的演員多數是科班出身,運用精妙、到位的表情和出眾的臺詞功底來塑造戲劇性、魅力十足的角色,比如說朱迪.丹奇就是很好的例子,還有杰瑞米.艾恩斯、瑪吉.史密斯,都是英倫表現派大師級人物,他們的角色都很有腔調,很有魅力,但又清楚地讓人意識到這是影視角色,和觀眾的距離感較強。而在多重人格角色的塑造中,選用表現派演員是很有便利性的,比如說莎莉,如果用表現派來塑造的話,可以輕松地塑造出五位個性截然不同的女性,但弱點就是表演痕跡較強,觀眾無法聯系到實際,少了一份體驗派能提供的親近感和代入感。 但即使有這樣的弱點,考慮到演員的負擔,表現派演員仍然幾乎是唯一的選擇——只有方法派演員才知道,對于方法派來說,要吃透、模擬一個角色,并不是那么簡單的,由于劇情中設定的多重人格真正是獨立人格,而非一個人的幾個側面,這就等于要做五份功課,吃透五個角色——這還不算結束,在表演中還要能夠自如地瞬間切換五種表演狀態,也就是說,珍妮弗在表演中幾乎不需要建筑角色,即使是對羅伯特來說,這也幾乎是不可思議的。雖然方法派號召讓演員在表演中一直維持著角色狀態,也就是說,演出租車司機時,一直保持出租車司機的狀態,就把自己當個司機來生活,但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依然有很多因素會讓你有些出戲,在上鏡以前,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不多,幾分鐘就好,讓演員協調狀態,調整成電影里的角色,再投入去表演。 能不能毫無準備地切換呢?羅伯特又一次按了暫停,他試著模仿了一下,在自己的表演生涯中兩個刻骨銘心的角色中進行切換——《出租車司機》中的特拉維斯和《教父》的維托.柯里昂,即使三十多年過去了,這兩個角色依然在他腦中縈繞不去,往往是他午夜夢回中的‘自己’,這就是角色在方法派演員心中留下的痕跡。 “你在和我說話嗎?”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的,那個矛盾的特拉維斯又回到了德尼羅身上,他對著那面無形的鏡子,念叨出了《出租車司機》的經典臺詞,然后迅速地切換到青年維托的精神世界—— “nah?!钡履崃_搖了搖頭,自嘲地笑了起來:毫無疑問,他笑場了,這兩個角色是如此的不同,他不可能上一秒是個迷茫而憤世嫉俗的出租車司機,下一秒又是那個野心勃勃的青年教父。 “這女孩值得影評人們的瘋狂吹捧?!彼麩o意識地摩挲了一下《綜藝》的封面,這本雜志上刊登的影評羅伯特最近已經看了好幾遍了?!拔疫€拿不準她是怎么做到這點的,她完全呈現出了方法派的效果,這絕不是表現派——而且她今年才25歲,這是她的第一部藝術片……但可以肯定的是,之前她演過太多商業片了,如果她能多演些有藝術性的影片,《第五個莎莉》會在評論界和業界掀起比現在更大的風暴,她會得到遠比現在更多的贊譽——是的,現在這些夸獎對于她辦到的事來說完全還不足夠,不過當然,好萊塢從來不缺少被埋沒的天才,對于大部分表演權威來說,珍妮弗在商業上實在是太過成功了,但不論如何,即使他們不對外承認,也沒法騙過自己,這女孩的確做到了我們都做不到的事……” 他又按下了播放鍵,摸著下巴饒有興致地觀賞起了珍妮弗的表演,克里斯托弗的表演質量也很高,但在珍妮弗的‘表演奇跡’下,他的上佳表現被壓制得暗淡無光——起碼對于德尼羅來說是如此,畢竟,克里斯托弗那個層次的表演,他可以輕易做到,甚至自忖由自己去搭戲的話,真實的蒼老感,和戴芮對比的背德感都會更加自然,效果更好。但假設把莎莉轉變性別給他演……也許用燃燒自己的決心,他可以做到一口氣吃透五個人格,但要像是影片中這樣在一個長鏡頭里完成切換,他知道起碼現在他是完成不了的。 “嗨,羅杰?!贝鬈俏⑿χ驍嗔肆_杰的話,她拍了拍身邊的座墊,“坐到我身邊來好嗎——我好想念你?!?/br> 羅杰有些掙扎,他憂慮地瞟了攝影機一眼,像是在擔心自己會做出什么不得體的舉動,但最終還是咽下了反對的話語,坐到了戴芮身邊。 戴芮把頭靠上了他的肩膀,“我終于能和你說話了——我一直看著你,但我說的話你都聽不見?!?/br> 在被囚禁于羅杰診所的時間里,戴芮對羅杰也產生了對于長輩的依戀和信賴,他們的關系并不存在男女rou.欲的成分,對于戴芮來說更像是一份親情,而對于羅杰來說則是一份危險又吸引,讓他奮不顧身飛蛾撲火的迷戀。但在戴芮跟前,他把自己控制得很好,他讓戴芮靠了一下,便抽出了手,“我也……很想念你,戴芮,但我們可以之后再聊天,現在我需要你配合我回答一些問題——你一直都能看到別的人格在做什么嗎?” “是的?!贝鬈屈c了點頭。 “那么你能告訴我,上個月2號——也就是莎莉跌進水里的那天,你們都做了什么嗎?” 莎莉在上個月患了一場感冒,同時還介入了一場公車糾紛事件,羅杰這是在測試戴芮是否真的對于任何事件都有意識。 “那天莎莉休假,一開始是貝蕾,她在百樂門歌舞廳尋歡作樂,然后莎莉回來了,她想回家,所以我們上了公車?!贝鬈呛芮逦鼗貞?,“在公車上有人對莎莉動手動腳,莎莉感到害怕,金妮就出來把那人教訓了一頓,她做得有些過分,所以我去了警察局,出來以后我很想玩水,所以我跳進了湖里,但娜拉討厭水,她說我們不會游泳,她把我使勁推出去,最后莎莉又回來了,她不知道我把衣服放在那里,以為自己又一次試圖自殺,就那樣沖回家里,最后她得了感冒?!?/br> 鏡頭切換到了法院,法官和陪審團饒有興致地觀看著錄像帶,羅杰對著錄像帶講解,“公車司機和當地居民的證詞證明了波特小姐的話,這說明波特小姐具有解離型人格障礙,她無法決定自己在某一時刻的所作所為?!?/br> 莎莉也一臉震駭地望著錄像帶中戴芮的說辭,羅杰看了她一眼,繼續說,“也無法保有這方面的記憶,所以當她供稱對于案發當日下午的行蹤毫無記憶時,她并沒有說謊。她沒有保有記憶,但戴芮.波特小姐有?!?/br> 在觀眾席中,金斯頓露出了不舒服的表情,莎莉則坐在證人席上,有些駭然地看著電視機,像是還無法接受自己體內有這么多個人格的存在。法官問道,“那么你能讓戴芮.波特親自陳述她的口供嗎?” “在這么多人的環境里,也許莎莉無法放松到切換人格,”羅杰說,“但我有一份錄像帶——” 他出示了另一份錄像帶,戴芮在羅杰的詢問中回憶著當時的情景,“莎莉一直和賴瑞,她前夫,有關于贍養費的爭執,賴瑞也想從她那里要回他的訂婚戒指,還有他希望由弗瑞德來出莎莉的生活費,我不知道為什么——” 她有些厭煩地說,“我真的不關心這些事,你知道,就只是聽著而已。這些事通常都是娜拉來處理,她的立場更堅定,也更有知識。那天下午,莎莉和賴瑞約在弗瑞德家附近討論他們的贍養費,賴瑞說要把一切做個了解,我們到了附近,賴瑞一直沒有來,然后我們看到一個父親在打他的女兒,這個情景不知道為什么觸怒了金妮,她忽然跑出來,說要去找弗瑞德報復,我一直在勸服金妮回去,因為我不想她惹來麻煩。但金妮一定要找到弗瑞德——我們到弗瑞德公寓門口的時候,門并沒有關,我看到地上有一灘顏色很深的液體,但金妮忽然捂住了我的眼睛,她讓我‘別看’?!?/br> 戴芮甜美的聲線模仿著另一個粗魯而有些蘇格蘭口音的腔調,“金妮說,‘mate,這不是你該看的,讓我來處理’?!?/br> 錄像結束了,陪審團們興致勃勃地交頭接耳,法官也露出了沉思之色,她又轉向了羅杰,“醫生,那么你能否提供給我金妮的詢問錄像呢?” “金妮是個很危險的人格,”羅杰說,他又拿出了一卷錄像帶,“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打過一次交道,無法形成有效溝通?!?/br> 在錄像帶中,金妮依然穿著病號服,但她正瘋狂地和醫護人員纏斗,破壞著病房中的家具,就像是野獸一樣危險而暴力,她的雙眼在有些模糊的畫面中閃閃發亮,透露著純粹的嗜血和瘋狂。羅杰在畫面邊緣大喊著她的名字,但對局面毫無幫助。 人群的興趣更大了,莎莉開始不安地前后搖晃,法官和陪審團都饒有興致地觀察著她,金斯頓的眉頭越皺越緊,忽然間,莎莉扶著頭呻.吟了起來,當她放下手時,渾身的氣質又有了轉變,嗜血、狂野的眼神重新出現在人前——沒有任何說明,也不需要說服自己,觀眾便可以毫不猶豫地確認,‘金妮’現身了。 “放開我,”金妮低沉地說,開始猛力拉動手銬,“放開我!你們以為你們在看什么????你們這群婊.子……” 污言穢語滔滔不絕地從她口中吐露,她的狂暴和粗野,與剛才莎莉的自卑、怯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幾個法警連忙上前控制住了金妮,庭審陷入了一片混亂,在幾個藝術性的剪接后,法官重重地敲了敲木槌。 “肅靜?!彼穆曇糇鲋园?,畫面則是莎莉的前夫,一個身材矮小的漢子被押入了警署?!拌b于案發時,莎莉.波特小姐為限制行為能力人,她的證詞無效,針對她的指控也不予成立?!?/br> 伴隨著金斯頓對前夫賴瑞的審訊畫面,電視新聞做著報道,“警方已經介入調查賴瑞.波特的犯罪嫌疑,在現場發現了符合他尺碼的鞋印……缺乏不在場證明……da表示,如果莎莉.波特能夠治愈精神疾病,找回‘金妮’的記憶,那么她的證詞將被采信,也許她能洗脫她的嫌疑,把前夫送上絞刑架……” “莎莉,我需要你嘗試著和貝蕾對話?!碑嬅嬖僖淮吻逦似饋?,羅杰在病房中和莎莉對坐著,莎莉面前擺了五個茶杯,“你們可以一起喝喝茶,你覺得怎么樣?貝蕾喜歡紅茶不加牛奶……在你心里,貝蕾現在正坐在你對面……” 這里進入了一個特效畫面,以羅杰的身軀為屏障點,從他左側拍出時,莎莉好奇而羞澀地打量著對面,而從羅杰的右側身軀拍出時,貝蕾則畫著濃妝,有一下沒一下地擺弄著小咖啡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