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他忽然抓著阿瑤的手往自己臉上摑,一面道:“是我混賬,十二姐你打我吧!要是不解氣,這里還有刀,你砍我兩下也成!”說著果然去解腰間系著的匕首。 阿瑤簡直哭笑不得,惱道:“虧你還是皇上,卻也這般無賴?!?/br> 皇帝擁住她道:“我也不知怎么會這樣,一到了十二姐面前,就管不住自己地想要撒賴。別惱了好不好?”一面說一面低頭吻在了她唇上。 唇齒相依的滋味真是美好,尤其他還吻的這般溫柔小心,讓阿瑤生出被人呵護疼愛的感覺。她由不住在心里嘆息,就這樣隨他沉溺其中,過去的便讓它過去吧!只是他將要大婚…… 想到此她便有些抗拒。但只微微有些推擋,皇帝便兇狠了起來,不管不顧地擁緊她,越來越急切深入,漸漸兩人都有些情動。 阿瑤想,他是要另娶他人,而她也將離開,就當是留作……分別前最后的一點念想吧! 盡管心里不甚樂意,可她的身體并不排斥他,當他健壯火熱的身軀覆上來,一再的撩撥挑逗下,她情不自禁地開始回應。 第二日華成來叫起時天還沒亮。阿瑤渾身發軟,只覺骨頭都變酥了,聞聲只動了動,并不想起來。 皇帝這一夜心滿意足,倒是神清氣爽,自己起來穿好衣服,對她道:“今兒除夕,我得回宮去,你再多睡會,等我忙過這陣便接你進宮?!?/br> 阿瑤懶得睜開眼,只不做聲。 他便又道:“那些事不過都是虛面兒上的,你別放在心上……便再信我一次可好?” 阿瑤聽他說得懇切,心頭不由微微一動。 皇帝尚自依依不舍,攥著她的手親吻她指尖,又將她鬢角的亂發理到耳后,耽擱了好一陣,才道:“我走了!” 阿瑤到底睜開眼看了看他,見他立著不走,巴巴望著她看,也禁不住動容,道:“不是要走么?怎么還站著?” 皇帝道:“你就沒什么話跟我說?” 阿瑤只覺頭疼,想了想道:“那……皇上想讓我說什么?” 皇帝俯下身在她唇上親了親,柔聲道:“不想說就別說了,安安心心在這里等我回來接你好不好?” 阿瑤“唔”了一聲,似是而非點了點頭,道:“正好年里,不如這幾日皇上讓葉大人放我出去逛逛!” 皇帝沉吟了會,道:“好,我讓杜汶來陪你去?!?/br> 阿瑤聽了便不做聲。 皇帝見她不響,便知她不喜,遂道:“那讓葉如誨陪你去可好?” 阿瑤搖頭道:“算了,你只讓他別老攔著我不讓我出門便好?!?/br> 皇帝想了想,道:“他如此做也是為了保護你,外面什么人都有,你而今身體又不好,出去我也擔心?!?/br> 阿瑤哼道:“總之是不讓我出去就是了?!?/br> 皇帝賠笑道:“等我忙完,親自陪你去?!?/br> 阿瑤惱道:“哪里敢勞皇上大駕,你下旨讓葉大人把我的東西還我便好?!?/br> 皇帝不知所以,奇道:“什么東西?” 阿瑤閉上眼懶懶道:“你問他不就知道了?!?/br> 皇帝真是愛極了她這嬌慵之態,湊過去抬起她下巴又在她唇上親了一下,低聲問:“昨晚上累著了?” 阿瑤聞言俏面忽地飛紅,想起昨晚上*蝕骨的滋味,不免有些心煩意亂,一時是羞一時又惱,聽到外面華成的咳嗽聲,忙手一揮拂開他。 皇帝也不惱,笑道:“好,我去問他,到底是什么好東西連葉大人都看在眼里不放?” 阿瑤道:“快走吧!外面在催了?!?/br> 皇帝道:“理他做什么,朕想什么時候走就什么時候走?!庇终澈艘魂?,方才不情不愿地去了。 ☆、第104章 各自歸(8) 京里的年味很濃,早在臘月初便爆竹煙花不斷,這幾日更是熱鬧,噼里啪啦聲不絕于耳。 皇帝自除夕早晨回去后便一直沒再來。朝中宮里都有慶典,一時片刻想來也脫不開身,何況正月初五還是他的好日子。 葉如誨倒是在初二早上來過一趟,順便將她要的東西一并帶來交還與她。 阿瑤甚是詫異,未曾想皇帝竟肯讓葉如誨將唐連的骨灰還給她。 葉如誨道:“這東西不吉利,原本是不打算還你的,可既是皇上交代,我也不能不遵。只能給姑娘提個醒,這東西我以為你還是將它放的離自己遠一點為妥,后院有間空屋,便先放在那里你看如何?” 阿瑤道:“多謝大人好意,我會自己安排?!?/br> 葉如誨便沒在此事上再多話,轉而問起她的日常起居可有短缺什么,客套話說完便告辭去了。 或許真是過年的緣故,阿瑤在院子里轉悠的時候,發現別院里的守衛似乎少了一些。仍是一日三班地輪值,巡守上卻松散了不少,明顯不及往日那般上心。 這對于她來說自然再好不過。只是到如今秦放歌也沒傳信進來,卻不知到時他要如何才能與她碰頭,碰頭后又如何帶她出去。 葉如誨手下的人雖有懈怠,外面可還有杜汶跟江天成的人呢! 隨著正月初五的臨近,阿瑤也開始坐立不安起來。心里多少有那么點搖擺不定,對即將來到的那一天既有期盼,又隱隱有那么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抗拒。 只是不管怎樣,那一天還是到了。頭一晚阿瑤已將需要帶走的東西不動聲色收拾好,放在箱子里,只等秦放歌一來拿起就走。許是思前想后的考慮太多,晚上睡得不是很好,早起頭隱隱有些昏沉,梳洗過后才稍好一點。 阿瑤并不確定秦放歌會不會真的來,當然他這人一言九鼎,通常都會說到做到,倒也不必質疑。但誰又能料得到外面會有什么突發的情況發生。 不過今天確實是個逃離的好時機。早起時聽到朱雀大街那邊的鼓樂聲,身邊伺候的幾個侍女已十分想去看熱鬧了,聽說外面的守衛也是這等情形。 阿瑤想,就算秦放歌不來,她也要設法走人。 秦放歌還是來了,只是來的稍晚。其時承天門正鐘鼓齊鳴,想是貴人已入宮門。 他是同吉元齋的郭老板一道來的。郭老板是以拜年的名義進來的。既是拜年,又焉能不送禮?秦放歌作為小廝隨在她身后捧了好幾個禮盒進來,想是把門口守衛打點的好,竟也就放他們進來了。 跟著郭老板就以她生意人的三寸不爛之舌將幾個侍女哄到了一邊。趁這功夫,秦放歌得以上前,問她道:“我沒有帶來你要的東西,你還跟我走嗎?” 阿瑤道:“我知道,東西我已準備好了,只是我們要怎么出去?” 秦放歌道:“只要你肯走,那就好辦?!闭f著話忽然往郭老板同那幾個侍女跟前走去。 幾個侍女也沒留意,只以為郭老板帶來這小二要與郭老板說什么。誰知他走到近前忽然出手,眨眼間便點了幾個侍女的昏睡xue。 郭老板見此驚疑不定,道:“秦爺,這是要做什么?” 秦放歌沒言語,隨后也出手封住她的昏睡xue,道:“對不住了,郭老板?!?/br> 阿瑤驀地明白過來,道:“我們走了,她怎么辦?” 秦放歌道:“你跟她的身形差不多,趕快換上她的衣服跟我出去?!?/br> 阿瑤尚自猶豫,他已走出去,將門反手帶上,站在廊下觀望外面的動靜。 尋思了片刻,阿瑤還是上前同郭老板換了衣服。臨走之前,她寫了一封信留給皇帝。如此略耽擱了些時間,出去時,秦放歌已等得有些不耐,道:“怎么這么久?” 阿瑤微啞著聲道:“我寫了封信讓他放過郭老板她們,我們一走了之,只是不能連累無辜人?!?/br> 秦放歌卻也無話可說,見她懷里抱著個包袱,便接過來掩進自己的大衣里。 來時他讓郭老板穿的厚重嚴實,這時便派上了用處。阿瑤同那郭老板身高相仿,只稍瘦一些,卻也不妨事。拿面巾蒙上臉,再把外面厚絨斗篷的風帽拉上去,便只露了兩只眼睛,一時之間也難分辨是真是假。 秦放歌瞧著差不多,便拉著她往外走,一面囑咐:“等會出門的時候盡量自然點,他們說什么你點頭就是,千萬別開口說話!” 阿瑤沒做聲,心想這點事她還是應付得了的。 不過鑒于郭老板之前打點到位,到大門前時,幾個守衛也沒特意過來查什么,只是問:“郭老板也不多坐會,這就回去了?” 阿瑤不好回話,只照秦放歌交代點了點頭。 秦放歌搭腔道:“今日要去拜會的親朋多,坐久了就忙不過來了?!彪S意扯了兩句,便引著阿瑤出了別院。 走出來時,兩人多少還是有點緊張。一直等到走出這條街,方松了口氣。 秦放歌四下看了看,沒瞧見有什么人跟蹤,方低聲對阿瑤道:“我們先去吉元齋,到了那里,換了衣裳再走?!?/br> 阿瑤心知他都是安排好了的,便也不多問,跟著他到了吉元齋。吉元齋今日并沒開張,里面一個人也沒,兩人進去換了衣服,又特意在臉上做了番手腳,改頭換面后,方從后門離開。 之后便是出城,他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離開京城,否則隨時有可能被發現而前功盡棄。 皇帝的大喜之日,京城防守其實比之平日更為嚴密,四門守衛皆有增加,進出城門時檢查也更為嚴格,相對而言,出城比進城似乎要容易一些。 出城時,阿瑤很是捏了把汗。尤其是當衛兵讓她摘下面巾時,還好提前在吉元齋做了準備。而今,她在人眼里只是個三十來歲相貌普通的婦人,全然與先前的自己判若兩人。 秦放歌也與原本的相貌相差了很多。兩人都是平民打扮,守門衛兵盤問了一通最終還是放行了。 如此,兩人總算趕在天黑前離開了京城。出城之后,秦放歌帶阿瑤去了附近一個小鎮子上,那里有他早就為兩人逃離準備好的坐騎。 為怕夜長夢多,兩人一人一騎,打馬連夜趕路。直走了五六百里地,方才找了個隱秘的地方歇息了半宿。 其時月正當空,皇帝與他的皇后正在行合巹禮。也不知怎的,手忽然一抖,竟就將手中的酒盅掉落在了地上。 他只覺莫名心慌,入眼全是喜慶的大紅色,他卻殊無半分喜意。心頭悶呼呼不知是什么滋味,隱隱有些不妙的預感。他坐在那里,喜樂聲聲里,他卻只覺徹骨的蒼涼。 第二日,他那不妙的預感果然坐實。當葉如誨將阿瑤留下的那封信呈上來,眼望住封皮上那秀麗的筆跡,皇帝只覺整顆心都緊縮起來。 他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克制住欲要噴薄而出的怒火,顫抖著雙手將那封信打開。 葉如誨跪在階下,一臉的緊張不安:“都是微臣疏忽大意,還請陛下責罰!” 皇帝卻是恍若未聞,只盯著手里那封信。信上只寥寥幾筆:妾身卑賤,蒙上愛重,實三生有幸,心已足矣。然云泥有別,一朝清明,勿敢糟污,此去兩全。 信末書“十二留”三個字,她也知他不喜歡那個名字。紙上墨跡已干,卻并不是很干凈,有些地方甚是模糊,依稀有斑斑淚痕的印記。 皇帝只覺難言心酸,一腔怒火不知怎樣竟就無聲無息消散了。過了好一會,他才慢慢回過神來,聽到葉如誨道:“此次葉美人離開,與吉元齋不無關系,微臣已將人犯羈押,等候陛下處置?!?/br> “放了吧!”皇帝道,語聲平淡已無波瀾,她留下的信里特地為吉元齋和別院的侍女守衛求了情,她不想他亂殺無辜。他的十二姐總是那么善良,他又怎么能辜負她? 皇帝揮揮手,示意跪在階下的一干人等退下。 殿內重又安靜下來。 皇帝端端坐在龍椅上,只覺這殿內無比空寂。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可他的十二姐卻還是離開了他。 皇帝踱到窗前,凝目遠望。 窗外起了風,隱隱有雪飄落,一片片如白絮飄飛。 當是飛雪送別離。 終是此生憾事多! ☆、第105章 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