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
書迷正在閱讀:食誘男神、非我良人,怎知情深、選夫記之侯門長媳、相見歡(短篇 1V1)、哥哥!別、別撩……、盜墓筆記真正大結局:十年之后、閻王找我談養喵、[競技]重生之冰上榮光、HP被拋棄的一代、仰望(1v1 BDSM)
這話夠噎人的,尤曉鶯算是真正領教到胡校長的脾氣,自己先前上門請人時受到的待遇與現在比起來好上太多了。 尤曉鶯暗暗嘆服,這孫主任不愧官場歷練出的老油條。胡老明顯是在甩臉色,他臉上的笑模樣一點都沒變,連連稱是地領著三人去了一間辦公室。 待三人坐定,孫主任就開門見山地問:“老領導,今天來教委是要辦什么事情?直接吩咐我就是?!?/br> 孫主任一上來就認定的胡校長,從他的話里行間露出了幾分自己曾經在胡校長手底下工作過的意思。朝中有人好辦事,尤曉鶯更不會在這個節骨眼逞能想自己出頭。她將發言權交給胡校長,自己則和魏老師一樣,安靜在沙發上端坐看兩人一來一往。 胡校長也不含糊,直接將申請的資料遞出去:“我和這兩位小友,以個人出資的名義申請成立學校?!?/br> 孫主任的手僵在原處,臉上的汗更多了,半響都沒接話。 胡校長眉頭一挑:“怎么有什么問題?來之前我查了上面發下來的文件,這事縣一級的行政部門就有審批權限?!?/br> “老領導啊,文件上確實是怎么說的?!睂O主任不停擦汗,“可這民間辦學在安縣,不、在整個青山地區都是頭一遭,這方方面面不是我一個人能說了算的?!?/br> “那我們就不為難你了。審批通過那些領導你告訴我,我直接上門找他們就是!”胡校長作勢要起身。 牛人啊,尤曉鶯在心里鼓掌,她這才發現自己請來的是一尊大佛,資格老、脾氣硬,縣里的領導都不怕。 孫主任連忙安撫,“老領導,咱們萬事好商量想,這是就不勞動您一把年紀各個部門跑了。這樣吧,你把申請資料都交給我。我先給地區教委打電話,將事情匯報上去,下午再去縣委請示高書記?!?/br> “小孫,你可別唬弄我?!?/br> 胡校長瞇著眼睛看孫主任,顯然不大相信他的話。 “您老要實在不放心,就讓和你同來的兩個年輕同志,跟著我一道去辦手續?!?/br> 事情進展到現在已經是出乎意料的順利了,把孫主任逼得太緊反而會適得其反。尤曉鶯掐著時機站起身圓場,“孫主任,太麻煩你了。那就讓我跟你幫接下來的手續?!?/br> 尤曉鶯是好心,但胡校長未必領情。他倔脾氣上來了,是不分場合人物的,他堅持要親眼看著孫主任給地區教委打電話后才肯作罷。 孫主任咬著牙挨個打了電話,才終于一路恭敬地將胡校長送出門。 望著魏海扶著胡老校長走遠的背影,尤曉鶯有心緩和氣氛,“孫主任,別介意啊,胡老就是這脾氣?!?/br> 孫主任態度意外地和善,“小尤,你不說我也知道。我在胡老手下當了六年差,他是什么脾氣我一清二楚?!?/br> 有了孫主任這個引路人,辦校許可不到兩天就審批下來了??h里對尤曉鶯他們以個人出資的形式民間辦學很是鼓勵,雖然地方上不能有財政支持,尤曉鶯也是收獲不小,她用極其低廉的價格租賃下城西二里半五畝地作為學校用地。 時值暑假,離秋季開學還有不到兩個月,可庫區的失學兒童已經有近半年的時間沒有摸過課本了,魏老師擔心學生們在復學后跟不上學習進度,想著在假期里給學生補課。 憑在胡校長的面子,在一番波折后,學校終于在城一小借到幾間假期空閑的教室讓孩子們復課。 復課的第一天,尤曉鶯和魏老師在教室外旁聽。明橋小學原先的九十二個孩子,到了八十三個,剩下的九個孩子魏老師也沒有放棄,他一直在全力和學生家長聯絡溝通。 尤曉鶯從走廊的窗戶向教室里望去,一張張熟悉的稚氣小臉,正一絲不茍地聽著講臺上的老師講課。這是學校的第一批學生,大牙、小虎子、小耳朵、宋丫……每一個孩子的名字她都爛熟于心。 魏老師更是激動地落淚,“我終于又看到這些學生坐在教室里上課的那一天了,雖然有些遺憾站在講臺上的不是自己,但也值得了。這些老教師教得可比我好多了!” “現在只是第一步,等幾個月我們會有屬于自己的教室,比這更大更明亮!” “小尤老師,你安排就好。等一小秋季開學了,這些學生有教室上課就行?!?/br> 小尤老師,這個親切稱呼第一次讓尤曉鶯產生了一種歸屬感。她在建筑工地上有很多稱呼,如東家、老板、小尤老板,每一個都帶著疏離的金錢意味。尤曉鶯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屬于學校,屬于這些學生們的,呼吸在這片空氣中她能清晰地聽到自己血管里血液流動的聲音…… 尤曉鶯迎著清晨的照樣微笑,“魏校長,你放心吧!可能一開始學校草創,條件是艱苦點,但不會耽誤學生們的上課的?!?/br> 尤曉鶯很有信心,雖然現在修建學校的地方還是一片長草的土地,但尤曉鶯已經托方遠花好了學校的平面設計圖,只等下一周從工地上抽調出人手,就可以正式動工了。 學校得趕在九月份正是開學前,安排好足夠的教室和教師休息室。其他的設施可以緩一緩,孩子們的學習可容不得半點耽擱。同樣,學校千方百計請來的老教師都得留住。 尤曉鶯已經和工人們打好招呼了,在未來的一個多月了,他們會加班加點地趕工期。不僅僅為了加班的那些辛苦錢,尤曉鶯承諾等學校建好后,工地上所有的建筑工,他們的子女都能在自己辦的學校里就讀。這個承諾讓每一個家里有適齡兒童的家長熱血沸騰,干勁十足。 “還是叫我魏老師的好,直接叫名字也可以,叫我校長總覺得怪怪的?!蔽汉2蛔匀坏芈柤绲?。 “我也這么覺得,還是稱呼老師聽著自在?!蓖蝗?,一個幽幽的聲音從兩人身后傳來。 尤曉鶯嚇一跳,回頭一看,原來是胡義胡老校長,他正兩手抄在身后站在里兩人半米的位置。 “胡校長,你也來視察第一天上課的情況???”尤曉鶯笑著打招呼,即使她是名義上的正校長,但在學校管理的諸多方面還是得胡老把關的,所以在他面前一直姿態放得很低,格外尊重。 深入接觸后,尤曉鶯才明白像孫主任這樣的人精,為什么對胡老敬重,甚至是畏懼。胡老心直口快,常常說話不經意就會得罪人,但他的身上始終有老一輩所堅守的那種正直氣概。 “我不是說了嘛,叫老師聽在耳里自在。我教了一輩子的書,站在講臺上拿著三尺教鞭的時間,比坐在辦公室里當校長的年頭長得多?!焙蠐]揮手,“這稱呼還是改一改的好,以后沒有什么胡校長,我們大家都是同事,就都簡單地稱呼‘老師’吧!” 明橋小學的三個創始人,一個是從事教育工作數十年的退休老教師,一個是初中肄業的山村代課老師,還有尤曉鶯這個高中畢業的女包工頭。 三人奇妙的組合,他們不以功利為目的,成立了這所民辦小學,校園內確實不該太在意區別上下階級的稱呼,‘老師’兩字看似簡單隨意,卻又透著親切,正是恰當。 胡老的示好,尤曉鶯看在眼里,記在心頭,她當然不會拒絕,伸手含笑道:“那胡老師,以后請多關照!” “胡老師,您好!” “小尤老師,魏老師,都是同事,不用這樣客氣?!?/br> 在瑯瑯書聲的走廊上,三只不同年齡段的手掌交握在一起,緊密聯系著明橋小學的過去、現在,還有未來…… ☆、第58章 辦學〔三〕 學校正式開學還是比預期中推遲了幾天。 其實一切都準備得挺充分的,雖然學校內還有一部分正在施工的工地,但供給學生和教師上班的教室八月初都蓋好了。 胡老和魏老師的意思是校舍的條件是簡陋了點,水泥墻面還沒來得及粉刷,教室只是粗略地安了門窗和電燈,但用來給學生們上課是足夠的。 尤曉鶯卻提出了反對意見,校區內大部分都還是工地,沒有任何圍墻隔離開。學生畢竟還是童稚淘氣的年齡,老師再三令五申不能去教室外面的工地。但現在學校里連個cao場也沒有,課間休息時,總不可能將學生們箍在教室里不讓出來吧?可一旦將學生們放出教室活動,孩子又多,難免有師長監管不及的地方,一旦有學生闖入了工地,責任不是他們能承擔得起的。 論教學經驗,尤曉鶯肯定是拍馬不及學校里任何一個老師的。但她考慮事情時更習慣從某一個小點出發,用女性特有的細膩、以不同的視角分析問題。 在學校里他們不僅要負責為每一個學生傳道授業,孩子們的人身安全更是甚于一切。 有了尤曉鶯的堅持,學校特地讓建筑隊的工人們在教室前騰出一片空地,又將正在施工的區域用磚墻隔開。 一切準備就緒都已經是第二個月的八號了。九月八日這一天,是安縣明橋小學正式成立的日子,學校沒有舉行太隆重的典禮,只是簡單地將所有師生聚集在一起參加升國旗儀式,連旗桿都是臨時搭建的。 場面卻并不小,教室前的空地上密密麻麻的站滿了全校三百余名新生和二十余名教職工。每個以班級為序列排好的學生隊伍前,都能看見一名兩鬢花白的老師。 早上九點,在一曲雄壯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中,國旗徐徐升起。在迎風飄揚的紅旗下,同樣兩鬢斑白的胡老穿著身較為正統的中山裝,站到事先布好的辦公桌上,中氣十足地向在場的師生宣布:明橋小學正式成立了! 學校開始正常授課,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管理學校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正式授課的第二周,魏老師就敲響了尤曉鶯辦公室的門。 “小尤老師,我有點事想和你商量下?!?/br> 尤曉鶯真正待在學校的時間不多,雖然從工行家屬院的工地上抽調了一部分工人來修建校區,但那邊工地現在正是熱火朝天的時候,她只能每天上午在小學待一個小時左右。 在學校的管理上,尤曉鶯算得上是個撒手管家。因為三人的分工不同,經驗豐富的胡老師教主管教學方面,魏老師分管后勤事務,尤曉鶯姑且算是財務出納,手握錢袋子。這魏老師掐著點找上門來,不用費勁去猜,十有八、九還是和錢有關系。 果然,魏老師沒多客套就直接切入正題。 “小尤老師,學校的食堂可不可以將擴建一下也供應學生午餐?” 在招徠教師之初,尤曉鶯就充分考慮到任課教師的年紀普遍偏大,午休期間往返辛苦,就特意在學校里設了一個教職工食堂。胡老的女兒胡大姐就在食堂里負責采購和做飯,即使才短短的一個星期,尤曉鶯也能從胡大姐清晰明了的采購清單中看出她能勝任這份工作,為此,胡老也沒有初始的反對態度。 食堂供應午餐給二十多個教職工飯菜,胡大姐一個人就能搞定。但全校學生三百多名學生,遠遠超出了胡大姐的能力范圍,恐怕要請一個炊事班才行。 尤曉鶯了解過在安縣除了中學會向學生供應伙食外,小學里還沒有這個先例。但她也相信魏老師不是無的放矢的人,他提出見議肯定是有原因的。 “我也知道這事是在為難學校,但實在是沒有辦法了。你也知道我們學校里基本上是農村孩子,家里住的遠,中午根本沒時間回去吃飯,好多學生要餓一整天肚子……” 明橋小學的學生和縣城一小、二小不一樣。這兩所小學都是根據生源戶籍劃片區招生的,學生是有充裕的時間在中午回家吃午飯的。但明橋小學的學生基本上來自縣城四面八方的郊外,有些孩子每天為了上學來回得走幾十里山路,可能四五點就起床吃了早餐,下一頓的等到走回家七八點之后。 魏老師的未盡之意,尤曉鶯也能明白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關鍵期。一天下來大量的體力腦力消耗,再加上長期的一日兩餐,營養跟不上必然會影響他們的生長發育。 提供午餐似乎是勢在必行的事情,但尤曉鶯也會有顧慮。 學校的財務是什么情況,她最清楚。校舍修建已經花費了不少,接下來還有教職工每個月的工資,急需采購的教具,一大堆花錢的事項排著的。開學時收入了一筆學費,但和著這比起來簡直是杯水車薪! 尤曉鶯手里還有點余錢,但每一分錢都得精打細算花在鋼刃上。三百多個農村學生的一頓要吃多少,多出的炊事員的工資,都是筆不小的負擔。 “魏老師,學生午飯的問題是我們欠考慮了。但以食堂現在的條件,供應不了全校師生的伙食?!?/br> 魏老師也看出了尤曉鶯的猶豫,他試探道:“小尤老師,食堂可以賣飯票,酌情收點伙食費的?!?/br> 一般學校里的食堂是有地方財政補助的,飯票只收取了伙食的一部分成本。但單純的售賣飯票并不可取,一沒有地方財政的扶持,長此以往,學校的財務同樣無法維持;二來,飯票再便宜,也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負擔得起的。 學校里的學生即使都是農村戶口,但也能大致的分為兩類。大部分父母是老實巴交的莊稼漢,指望著老天爺,靠著地里的收成養活一大家子。有一部分父母腦子活進城做了點小生意,或是像尤曉鶯工地上的工人一般干體力活。 尤曉鶯突然想到了方遠和自己講過他小時候上村小的故事,他爸每隔半個月就會背一口袋的糧食交給老師作為他的口糧。這法子雖老,但同樣管用,尤曉鶯聽他說過,農村的糧食金貴,蔬菜泛濫,老鄉進城一趟不容易,有時候蔬菜長勢快,爛在地里是常有的事。 尤曉鶯心里有個念頭:要是有學生家長愿意將家里吃不完、買不了的蔬菜到學校,在伙食的成本上能節約一點是一點! 尤曉鶯和魏老師商量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可以在班級里和學生說說,讓他們回去給家長帶話,學校用比市價低幾成的價格收購他們地里蔬菜,讓全校的學生都能吃上便宜點的蔬菜。魏老師也覺得可行,供應學校蔬菜的家長和學生都能從中得到實惠。 能解決一個難題讓人格外的有成就感,尤曉鶯勾起唇角,那就這樣愉快的決定吧! 魏老師興沖沖地準備立馬就去教室了挨個通知到,不過被尤曉鶯攔住了,即使是好事也不能急于一時,牽扯到錢物上的事情還是穩妥點好。 “魏老師,讓學生帶話,很多事孩子們很難講清楚,我們可以寫個告家長書讓學生帶回去。一是通知學校將要供應學生午餐的事,征求家長意見;二來,就把我們剛剛商量的學校收購蔬菜的事提一提,讓有這個意愿的家長到學校來坐下具體談談?!庇葧扎L頓了頓,“這個告家長書盡量寫得淺顯易懂、不能太長,有些學生家長的文化程度不高,我們要保證每一個家長都能明白學校的意思?!?/br> 魏老師點點頭,道:“小尤老師,還是你們年輕人腦子活,我們這些老家伙不服不行!我這就去讓胡老師幫著擬一份告家長書,把事情盡快落實,也能讓學生們早一天能吃到熱騰騰的午飯……” “等一下,魏老師,我突然想起個事!”尤曉鶯出聲叫住準備告辭的魏老師,“這都九月上旬了,快要秋收了,學校是不是得安排學生放農忙假?” 其實尤曉鶯對農忙時節不是很了解,最近有好幾茬工人提前向她請假,想在月底休幾天回家收稻子。工地里正好是最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尤曉鶯那想放人,還同方遠抱怨過。被他好一通普及知識,如x省這樣的兩季作物主產區,每年的五六月到十月是莊稼戶最忙的時候,前者是收麥和插秧,后者當然是收麥子了。九、十月的天氣算不上太好,一旦搶收不及,收稻或者曬谷子的時候遇上下雨,大半年的心血就白費了。 魏老師一拍腦門:“最近太忙我還真把這是給忘了,我們學校幾乎都是農村學生,放農忙假是肯定的了。小尤老師,你看今年發幾天?” 尤曉鶯連忙擺手:“這是我也不太懂,你去和胡老商量吧!畢竟學生放假這事得他這教務一把手說了算,我可不敢做這個主!” 尤曉鶯和魏老師這兩個小輩,可不敢和胡老這樣的倔脾氣逆著干,學生的課業問題是他的管轄范圍,輕易容不得他人插手。 魏老師也理解地會心一笑…… ☆、第59章 秋收 “喲,方家嫂子,你上哪撿回來的大閨女,長得秀秀氣氣的這么水靈!” 說話的大嬸年紀和方母差不多,大老遠看見他們走過來,手里還拿著鐮刀就從田壟里直起身大聲招呼,眼神不住往尤曉鶯身體瞄。 托這位大嬸的大嗓門,四周田地里正割稻的莊穩戶都朝這邊投來關注的目光。尤曉鶯跟在方母身后沖來人禮貌地笑笑,靜靜地站在田坎上,等方母和她說話。 剛過秋分,秋老虎的余威尤在。方遠去是縣氣象站打聽過,最近十來天的天氣不錯,適合收稻曬谷。方遠特地向單位請了三天假回家幫忙收稻谷。 恰好這幾天工地上工人都因農忙回家了,學校也放假,尤曉鶯沒什么事,就想到方遠家來看看,農忙時說不定自己也能幫上忙。尤曉鶯可聽學生說了,秋收這幾天是莊稼戶一年最忙的時候,基本上從早到晚都在地里,吃飯喝水的空閑都沒有,他們放假不指望回家出多大的勞動力,但幫著看顧年幼的弟妹,在家地里忙活的家人送點飯食和茶水的能力還是有的。 她這個當老師的總不能被沒成年的學生比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