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節
書迷正在閱讀:[韓娛]布局、陰間駙馬爺、民國宋二小姐、重返高一、百日夢幻、相見恨晚、養子成龍、被迫種田的我拯救了全星際、(綜同人)黑山老妖要修道、女將葉央
李敏手里拿著這個帛書,想不明白的是,為什么莊妃送這個東西給她。這個東西,貌似給尤氏更好。 尤氏可能并不知道這個消息。如果這個主意是皇后出的主意,莊妃消息比容妃快很正常。 “娘娘送本妃這個東西是做什么?”李敏當著護國公府的人,比如方嬤嬤的面,要把話說清楚了。不要人家誤認為,她李敏作為隸王的妃子,難道想給敵人當內應? “回隸王妃。娘娘送隸王妃這個答謝禮,是想隸王妃肯定用得著?!惫霉么?。 李敏眼神里一沉,明白莊妃這話了。是說給了她李敏,她李敏可以去給尤氏報信兒,是討好婆婆的機會。 念夏都忍不住哧了一聲。這叫做答謝禮嗎?不是當著面嘲諷人嗎? 姑姑傳完話,彎腰退了出去。李敏不能當著方嬤嬤等人的面把帛書扔了,返回自己房里,關上門。 方嬤嬤等護國公府的人應該是去給尤氏報信了。聽聲音遠去,房里只有自己的人,李敏重新打開那個帛書,把帛書上寫的幾道菜名里的一個字重新組合,變成了一句話:知恩圖報。 ☆、【107】誰都蠢蠢欲動了 說的是誰知恩圖報? 把帛書扔到了一邊,李敏翻起了那本徐氏炮炙秘籍,只需翻過幾頁,都知道徐三舅說的沒有錯,這里面哪有什么性命攸關的秘密。她娘手里的那本秘籍,基本可以確定,里面肯定和徐氏這本家傳的不一樣。 既然知道這本是抄本,而且于她而言沒有用處,李敏當即把書順手扔進火盆里燒了,再把莊妃送來的帛書也燒了。 方嬤嬤為了幫她討好尤氏,拼命往尤氏房里報信兒。尤氏在聽說居然宮里想用這個來解決爭貴妃之位的事兒,眉頭擰了擰。 論公平起見,六宮里哪個能比得上她meimei容妃。她meimei不管性情、才華、容貌,在你六宮里皆屬一等。如果說萬歷爺想分掉皇后的權力,最少要立個能和皇后相提并論的,容妃最合適。到現在,皇后都得讓容妃幾分面子。最重要的是,容妃背后有她護國公府撐腰。 結果,那些不死心的人,怕是對她meimei早就紅了眼,知道她meimei絕對可以坐上這個貴妃的位置,想出了這樣一個詭計,希望她meimei知難而退。 做道菜而已,有什么難的?只要知道太后的喜好。 問題是太后喜好吃什么? 尤氏突然一懵,感覺有點捉摸不到東南西北。 像是皇后娘娘的娘家,時不時做幾道別出心裁的點心送入宮里,說是想博得太后喜歡??墒?,太后對光祿寺卿家做的點心,多的是稱贊,然后給其他人吃,據說太后自己卻是幾乎不沾筷子的。 要是說太后是單獨不喜歡哪樣菜,不喜歡甜或是咸,光祿寺卿家的盧氏,是各種法子都用盡了,咸的、甜的、苦的、辣的,食物的材料更是東南西北,全國各地的食材都拿來太后娘娘做成好吃的了,太后娘娘都挑剔,莫非太后娘娘要吃的是天外來客的菜? 問太后身邊的姑姑最好不過了。因為太后天天三餐吃些什么,不都是姑姑給侍奉的。但是,是太后身邊的人,都不知道太后是喜歡吃什么。 這個詭計出的如此高明,尤氏為自己meimei捏了把冷汗,嘴角不由諷笑一聲:想這位皇后娘娘真可算是機關算盡了,才想出這樣一招一箭雙雕。 一是皇后娘娘知道這事兒不好做不討好,自己娘家做了這么多年毫無進展,是該把這個燙手山芋扔給其他人試試找突破口,這樣一來,既可以討好皇上和太后,又可以為自己下一步的計劃做鋪墊。 其二是,既然大伙兒都知道皇后娘娘的娘家都做不好這個事情了,可見這個事情的難度。知難而退者這時候該收拾收拾主動退出比賽了,而那些可悲的,即有地位身份的,不能推卻比賽的,如果不能在皇上和太后面前好好表現的話,沒有好表現相反就是只剩下壞印象了,不管怎樣,皇后是唯一不吃虧的,因為都不用參加比賽,是評委之一。 “夫人——”方嬤嬤站在尤氏面前,替李敏報這個信兒時,一心想著尤氏能回話。既然莊妃都來求李敏了,肯定認為李敏有這個能力,尤氏是不是該考慮下回心轉意了。 事實證明,李敏不來尤氏這兒拿熱臉貼冷屁股是對的,只見,方嬤嬤不僅沒有得到尤氏半句好話,還被尤氏那一記冷眼給瞪到心扉寒徹。 方嬤嬤這是自討沒趣。 尤氏不會有半句感激,只會想著這是李敏該做的份內事兒。李敏既然是護國公府的人,肯定是要幫助她和容妃的。 “大少奶奶又不是大廚,你著緊什么?”尤氏三兩句打發掉方嬤嬤腦袋里轉悠的在尤氏眼里乃十分愚蠢的主意。 方嬤嬤的話卡在了喉嚨里,半天做不出聲。 要知道,護國公府里的廚師,現在對李敏都只有佩服的份兒。李敏不光知道各種新奇的菜式,而且能對準各人口味做菜,這點,廚師都做不到,唯獨李大夫可以做到。誰讓李大夫最會察言觀色這一招。 “怎么?”尤氏看著方嬤嬤欲言又止,再皺了皺眉頭,斥了兩句,“你看看她弄的菜,沒有一樣我是能吃進口里的!” 尤氏喜歡香辣,什么食物做的最香,火味最旺,最好。和李敏清淡的口味剛好截然相反。這護國公府里的主子,不知道是不是只有尤氏故意要和李敏作對的那顆心作祟,反正,除了尤氏,現在朱隸朱理兩兄弟的口味,卻是被李敏扭回來了。 方嬤嬤更是吭不出半句聲音了。 尤氏擺擺手,讓她退下去。心里煩,尤氏坐在房內自己供奉的那尊觀音菩薩面前,十指合攏,默默念起經文。 喜鵲幫她點了炷香,插在觀音娘娘面前的香爐里面。 尤氏喃喃念著:菩薩保佑,我meimei容妃心地善良,侍奉皇室,無功無過,皇上嘉許,倘若meimei能升為貴妃,是菩薩保佑,彌補我meimei不能懷上龍子之憾。 容妃心里的苦或許只有尤氏知道,眼看李華都懷上了龍胎,容妃的肚子卻毫無消息。 李敏躺在屋內閉目養神,能聽見屋外走廊里方嬤嬤走回來的腳步聲,那個聲音里帶了無盡的沮喪。平心而論,李敏知道方嬤嬤難做,方嬤嬤這個角色,好比她老公。既要討好她婆婆,又要討好她李敏。 現在問題是她李敏其實不需要他們討好,他們努力想討好尤氏,卻討好不得。因為,尤氏只認一件事兒了,非要她李敏低頭認錯,主動給自己老公納妾。 她李敏是發神經了,才可能做這樣的事兒。 為此,尤氏現在也不敢隨便亂動了,先把meimei升貴妃的事兒搞定。升為貴妃的容妃,權力會更大一些,更能壓住她李敏。萬歷爺的意思很簡單,想分掉皇后的權力,想在六宮里再樹立一個威信,這樣,和太后、皇后,分成三國鼎立的態勢。 那次,皇后沒有能阻止太后發懿旨。萬歷爺心里或許都存有疙瘩了,因為,皇后不能阻止太后,說明皇后沒有這個勇氣和太后爭。有些事情,萬歷爺還真希望有人能和太后爭一爭的,不說其它,能阻止到太后下那道懿旨也好。這需要的不是有勇氣的人,更需要有謀略的人,要有勇有謀。 對,萬歷爺要立的正是這樣一個貴妃,有勇有謀,當作他萬歷爺的木偶在六宮運作。因為太后和皇后,其實心底里已經都不太聽他萬歷爺的話了,才會上次那樣魯莽,允許了朱隸可以不納妾。 容妃那夜,在錦寧宮喃喃的那句話,李敏是隨著風聲有聽見的,萬歷爺才是那個最不甘心的,不希望她李敏能獨占一夫的人。 萬歷爺是在擔心什么? 擔心紅顏禍水,擔心她李敏獨占一夫之后會給朱隸添麻煩? 夜里的雨絲是慢慢地停止了。朱隸手里的鞭子,像是無聊地在馬屁上輕輕拍著,座下的馬兒享受他這種愛的拍撫,邁著慢悠悠的馬蹄在被夜雨拋濕過的石板路上行走著,當作散步一樣的閑情逸致。 朱理騎在兄長身邊,較為年輕的臉上,露出幾絲憂愁的神色。 公孫良生看著眼里不禁含笑: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說的正是眼前這位小理王爺了。 長輩們都各司其職不覺得天塌下來,朱理卻是感覺頭上的天已經塌下來了。 “公孫先生?!敝炖砬穆暅惤珜O耳邊說,“你說我哥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公孫騎的是一匹老馬,像老牛拖車一樣的步伐,朱理不得已減慢腳步來配合他說話,可是,朱理現在覺得不是這個老馬的問題,是公孫這個思路,怎么突然變成像老馬一樣慢半拍了。 朱理急死了地說:“我哥什么意見都沒有?” “二少爺,有句古話叫做無為而治?!?/br> “什么事都不要做?要是大嫂真跑了怎么辦?”朱理不信,以李敏那性格真能忍受下去不要跑。 對此,公孫良生不敢打包票說李敏肯定不跑。但是,現在朱隸態度都表明了,反正不會納妾。尤氏想鬧,除了任尤氏鬧,能怎樣?因為尤氏鬧不出任何名堂來。 要他公孫良生說的話,確實是尤氏看低自己兒子了。 朱隸只是給了尤氏作為母親的面子。 他們現在需要謹防的其實不是尤氏,而是尤氏背后的人。畢竟,連容妃都發話了,說太后那道懿旨是下錯了。這里面,說明想改太后懿旨的那個人,是打從心里面希望李敏跑路的。尤氏到現在都看不明白這點,實在令人惋惜。 “王爺的眼睛還是精明的?!惫珜O良生對朱理說,“那日,王爺在夫人房里說的話,二少爺你也聽見了?!?/br> “我知道?!敝炖睃c了頭,“我當時覺得奇怪呢,為什么姨媽會突然間轉變態度支持我娘?后來想,莫非是因為她們是姐妹?!?/br> “暫且不說容妃娘娘的心思,只要想,如果王妃離開王爺的后果會是怎樣?!?/br> 朱理眼前驀然靈光一閃:“公孫先生意思是說,有人畏懼我大嫂了嗎?” “王妃有這個能讓人起死回生的能力,怎能不被人懼怕?”公孫良生隨口都能脫出和李敏一樣的話來,“不要小看大夫了?;实劭炒蠓虻哪X袋,歷朝歷代都有,不是大夫一定犯錯了事兒,是皇帝就是要砍那人的腦袋,因為知道他會威脅到皇位?!?/br> 朱隸聽著夜風里夾雜他們兩個的議論聲傳來,深海般的墨眸里掠過抹暗光,手指微微地抓緊掌心里的韁繩。 為人臣子不易。護國公府再給皇室當牛做馬,都不及皇上心里頭的一根毛發?;噬嫌肋h不會想到護國公府對于皇上的好,只會惦記著護國公府在朝廷上無人抗衡。 功高蓋主,那把劍,差不多懸在頭頂了。 為了削弱護國公府的毛羽,皇帝該耗費多少心機。包括,把當初答應賜予護國公的領地,放到了與東胡整日交戰的北疆。將尚書府三小姐換為了病癆鬼二小姐,嫁給了他朱隸。 皇帝現在心里頭應該生疙瘩了,因為,這一串計謀都沒有得逞。 北燕,讓護國公的部隊變成百萬精英,戰無不勝。病癆鬼二小姐搖身一變,成了神醫,連太后都十分倚重的神醫。 要是他朱隸身在萬歷爺這個位置上,會怎么做。 前頭,可以望見護國公府府里的燈火了。停在府邸門口的馬車,剛剛離開,留下一個余影,有點像是宮里來的馬車。 朱理好奇地打馬,先跑前幾步詢問。 守在府邸門口的小廝回答,說是皇宮里的莊妃娘娘在門口等大少奶奶沒有等到人,最后走了。 莊妃來過了? 莊妃與護國公府,真談不上任何交情。不要看李敏像是救了十六爺的命??墒?,莊妃是個記仇的,怎么會忘記之前李敏怎么拆穿了她想謀害禧王妃的西洋鏡。 朱隸把馬兒交給下面的人之后,邁進了門里,直向他們夫妻倆的小院走去。路上遇到了金毛。自從他娶了媳婦之后,金毛不纏他了,更愛蹲在窗戶前面,像是思慕起他的媳婦。 要不是知道金毛的品性從來是三心二意的一條賤狗,哪個人給的東西好吃就跟誰,朱隸只按照這狗可能給他戴綠帽的可能性都要把金毛宰了。 話說回來,現在家里面,除了尤氏有心挑剔以外,哪個不夸他媳婦讓人做的飯菜好吃。 他媳婦,就有這種火眼金睛能洞穿人想吃什么的本事。 聽方嬤嬤耳邊嘮叨,說是莊妃給李敏和護國公府帶來什么樣的消息,朱隸眉毛一挑,望向勝的公孫良生。 公孫點點頭:“要看王妃心意了?!?/br> 要看李敏是不是想幫誰的念頭。 莊妃既然送了這封信過來,意思很明白。希望李敏要么是助他們一臂之力,要么靠邊站。 “夫人聽了,什么話都沒有說?”朱隸問方嬤嬤,知道方嬤嬤肯定向尤氏報過信了。 方嬤嬤抬頭,能觸到他令人生畏的眼神,一句話都不敢說謊:“夫人說,說大少奶奶不是大廚?!?/br> 尤氏認為李敏在這件事上絕對是毫無建樹,因為,做飯不是李敏的強項。 朱隸背著手,兩眼直射到屋外那支高攀到了屋檐上的樹枝上,像是一陣無言。 公孫良生搖搖頭。要說這事兒,那真是皇后娘娘更聰明些?;屎竽锬飳O氏能坐到現在這個位置,絕對也不是白混的,最少,孫氏很了解李敏是有點本事。 “大少奶奶在做什么?”朱隸沉思了會兒,回過頭來問。 方嬤嬤說:“好像下去躺著了,今日下雨,大少奶奶回來時不巧遇上一陣大的,回來后泡了熱水,喝了碗姜湯發汗?!?/br> 聽說她休息,他也就不打擾了,帶著公孫等人,朝辦公的書房走去。 外頭他和人說話時,李敏一直躺在屋內有聽見,但是沒有出聲。等到聽他腳步聲走了,儼然是他一貫來的作風,有什么事都先尊重她個人的意見。 她都沒有想好,他更不會做聲影響她心里的想法。她想幫誰,貌似他都沒有意見。 奇了,按理,他該和他母親一樣,想方設法幫助容妃完成成為貴妃的心愿。 有時候,真覺得他這人城府挺深的。其實只要想到之前他瞞著自己沒有死的消息,能忍那么久,不是一般人的忍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