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書迷正在閱讀:[韓娛]布局、陰間駙馬爺、民國宋二小姐、重返高一、百日夢幻、相見恨晚、養子成龍、被迫種田的我拯救了全星際、(綜同人)黑山老妖要修道、女將葉央
到了徐氏藥堂,儼然,請她去看病的人已經來了。 夜色里,見是一頂轎子加上一個老嬤嬤,看不出其什么身份。 徐掌柜在李敏耳邊說:“很可能是那個之前捐了一錠銀子的貴人?!闭f完這話對李敏益發崇拜:“小姐洞察秋毫,料事如神?!?/br> “行了行了,別拍我馬屁了。有客人來有生意做是好事?!崩蠲粝窭匣镉嬕粯优牧伺牡男煺乒竦募绨?,說罷動身,想著能給自己快要死的藥堂拉到第一筆生意,熱血到掌心里發熱。 哪知道,那個老嬤嬤突然走了上來,手里拿了條布,道:“還請大夫蒙上了眼睛再前往我家主子府上?!?/br> 好大的架勢,什么身份會怕她知道。 李敏心里對此是有些不悅,她當大夫不偷不搶的,是去救人還得被病人防著當賊。要是論以前,她可能一口拒絕了,大可以不接這樁生意以免受氣。只是在想到今兒自己藥堂是死是活都看今晚了,李敏咬一口牙,忍了。 李敏接過對方的布條,扔給春梅,春梅幫她懵上了眼睛。李敏接著坐上了轎子。 被蒙了眼睛的李敏,沿途看不到任何東西,只覺得這轎子晃晃悠悠的,約是要走上四分之一時辰,約現代半個小時,到了一個地方。有人引著她下轎子,再拉開了她眼前的布條。 夜里黑蒙蒙的,她這是進了門里了,所以,門口掛的牌匾她是見不到。即便如此,走進來后,她立馬發現,這是個三進的屋子。這樣的面積規模,不是一定等級的官員或富商,是買不起這樣的宅院。 老嬤嬤在前頭提了把燈籠帶路,李敏只身跟在后面。 走上臺階,到了一個廂房門口。老嬤嬤推開門之前,好像才借著屋檐下的燈光看清楚了李敏,這一看,把她嚇一跳,驚呼:“女,女的?” 怎么?她不是女的莫非是男的? 李敏蠻無語的。 這個老嬤嬤糊涂倒也罷了,到了這里才發現她是女的。更令人氣火的是,這個朝代對大夫明顯有性別歧視,女的也能歧視起女的。 屋里這時傳出一聲:“嬤嬤,夫人問大夫來了嗎?” 老嬤嬤見都到了這個地步,不可能叫李敏走,只能先狠狠地刮了李敏一眼,警告說:“我家夫人是二品誥命夫人。如果稍有不慎,有什么后果你心里頭清楚?!?/br> 沒看病呢,先威脅起她這個大夫來了。 李敏想,好在這種病人自己看多了,她被人脖子上架著刀子給人看病的事兒都經歷過。 老嬤嬤見她沒被自己剛才那話嚇唬著,眉頭一皺,幾分疑惑更在她臉上打轉,一時是弄不清她什么來歷。因為,李敏身上穿的衣服,太寒磣了,與春梅叫她小姐不太符合。 里面病人催的緊,老嬤嬤推開了屋門,在李敏進屋之后,又立馬小心地合上屋門。 李敏進到屋里,第一個感覺是,空氣不流通。這是她最討厭的。不是屋外有霧靄,關著窗干嘛。 空氣不流通,細菌進來出不去,人沒病都得弄出病。 小心掩住嘴巴輕咳一聲,李敏走近病人的床前。 守在床前的丫鬟沒有掀開蚊帳,只是弄了張小臺子放在床邊,病人從里頭伸出一只手,手腕上蓋住了條帕子。 李敏當場怔了下,來到古代這么久,這還是她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哪里不一樣。 只有古代人,會這樣遮遮掩掩地讓大夫看病,一樣是女人,都這樣防備。 聚精會神,李敏三只手指搭在病人的脈上。仔細琢磨了會兒,李敏縮回手,對蚊帳里的病人說:“可以伸個舌頭給我瞧瞧嗎?” 在場所有人都愣了。 伸舌頭? “你——”丫鬟惱羞,瞪了會兒李敏,然后發現李敏是女的,沒法罵李敏是色狼,卡住了。 章氏在蚊帳里先也是一驚,之后,辨別剛才的聲音貌似是女人,更是一驚。大明王朝,什么時候出過女大夫了。 莫非正如老公說的,這是個招搖撞騙的江湖女騙子? 李敏見這個情況,知道章氏是不會伸舌頭給她瞧了。雖然,從現代醫學來講,其實舌診比脈診還正確一些。 回身,她準備給章氏寫藥方。 老嬤嬤見其他人都不動,只好自己給李敏鋪了白紙準備了毛筆,緊接小聲問:“大夫,我們夫人的病怎么樣?” “她之前是不是吃了瀉藥?” 哎? 這沒問病人情況,都知道章氏吃了楊洛寧開的攻下劑。 李敏對他們吃驚的表情感到好笑,道:“你們家夫人在床上滾來滾去的,不是肚子疼是什么?又不是女人葵水來,不是吃壞肚子,只能是吃了瀉藥,而且這個瀉藥,不止沒有半點好處,還加重了你們夫人本來的胃病?!?/br> 胃???! 眾人更是一驚。 楊洛寧不是說章氏是肝病嗎?肝郁氣結怎么變成了胃??? 老嬤嬤都漲紅了臉,李敏是她請來的,結果李敏都在胡說八道。 李敏專心書寫藥方,才不管這些人怎么猜想她,一邊寫一邊交代:“給你們夫人煲點粥,喝了粥再吃藥,不要再把胃傷了?!?/br> 接到章氏從蚊帳后面遞來的眼色,老嬤嬤問:“可是,大夫,我家夫人不是因為日夜cao勞,肝郁氣結,導致夜不能寐,怎么會是胃???” “誰說夜不能寐只能是因為肝郁氣結?胃痛燒心,擾亂心神,一樣是夜不能寐,不止夜不能寐,我看你家夫人白天都睡不好?!?/br> 章氏躺在床上聽完李敏這話心里頭都打鼓了。 她是晚上睡不好,白天也睡不好。這點,沒有一個大夫能說出個所以然。當然,沒有一個大夫說她是胃病,都說她是肝病,她肋下刺痛,也是肝病的一些癥狀。只是這些大夫沒有想到,章氏人身體偏瘦,本就有胃下垂的毛病,所以,他們斷定這個肝的位置,其實只是下垂的胃。 ☆、【27】宮里說讓進宮 李敏判斷她這個病,屬于慢性胃炎,胃脹,所謂胃不和,氣不順,所以,有些大夫歸咎于氣結也不會有錯,只是病位弄錯了。 弄錯了病因,吃錯了藥,章氏的病一直沒有好,屬于理所當然。 至于上回章氏吃了她的小柴胡湯涼茶有點起色,正因為章氏這病,還是屬于少陽病的一種,不到實證的地步,病在表里之間。 一番考慮之后,李敏給章氏開的方子,是在小柴胡湯中間改了兩味藥,同樣出自《傷寒論》的名方,叫做半夏瀉心湯。 這個方,主要治療的是心下痞滿,心下,即是胃。這個病,主要是由于病人內有痰飲,又受了風寒,只見這個房間一直緊閉門窗可以看出章氏是怕冷畏寒,再有不知哪個庸醫,給章氏大開苦寒藥,殊不知是一味加重了章氏原有的病癥,傷了中焦陽氣,使得痰熱與虛氣結成痞。 “不要再吃瀉藥了?!崩蠲魧懲攴阶訑R下毛筆,一再交代這個最重要的事項。 病不重,但是不能掉以輕心,重病往往都是由小病拖延而至。 章氏他們只聽李敏說的和楊洛寧完全不一樣,一陣懵。 完成看病的任務,李敏抬腿就走。因為她早看出來了,這個病人和病人四周的人,都不怎么相信她。 大夫能做的事有限,病人不相信大夫,大夫也沒有任何辦法。她總不能威脅病人非得吃她開的藥。 走出去,李敏要坐上轎子前,貌似這家的主子才記起要給她看病的費用。 春梅按照李敏的指示上前,接過管家手里的銀兩,一數,十個銅板。 “咳咳?!惫芗业?,“我家主子說了,一共這么多?!?/br> 說完管家都不好意思,要知道,章氏請楊洛寧出診,一次都是最少五兩銀子。 春梅都氣歪了嘴巴。她家的小姐出的是夜診急診,本來出診費該加倍的??吹贸鲞@家人,是欺負她小姐衣著寒磣應該是好欺負的人就是了。 李敏看了眼自己義憤填膺的小丫鬟,淡淡然道:“走吧,春梅?!?/br> 這種事她遇到的多了。其實少收費好,前期少收費,如果人家嫌棄看不好病,也不會來罵她,畢竟給她的醫生費就這么多。如果看好了,嗯嗯,后期全看她李敏的心情了。 章氏聽回來的管家說李敏沒有任何怨言收下了那十個銅板,不禁嘆氣:如果換做楊洛寧,會一怒下來跳起來罵她侮辱人。 神醫,有名氣的大夫,都是有脾氣的。人家有脾氣是因為自己出色的醫術有自信,反觀李敏,十個銅板這樣侮辱人的數目都收了,豈不是代表李敏自己沒有自信。 辛大人從門外走了進來,坐到了章氏身旁。剛才,李敏給章氏看病的時候,他都在隔壁聽著,幾乎全見證完了。 “老爺你怎么看?”章氏問,拿不定主意。 李敏說的一些話,是對了她的疑問。 辛大人和她一樣拿不準,只是李敏下的這個診斷,和之前給章氏看過的大夫,尤其是與楊洛寧的觀點,大相徑庭。 要是把胃病看成了肝病,楊洛寧等人這個錯,不是一般的錯。 “老爺,不如你把楊大夫再叫來問問?!闭率险f。 這是個法子,不說李敏這個方是給誰開的,也不說是李敏開的,只要捏個病案,請楊洛寧過來討論,看看楊洛寧對于李敏這個方是什么看法。再怎么說都好,這個李敏,聽都沒有聽說過的大夫,楊洛寧則不一樣,全城有名的神醫。 考慮到楊洛寧與李敏地位不一樣,到了第二天早上,辛大人再請了楊洛寧過來。 楊洛寧其實不是很想過來,因為,他剛給章氏看過,開了那個藥都沒有服完,這個時候再叫他過去,八成不是什么好事情,要么是章氏的病更重了。 只是,右都御使府上的人一直在他門口等,他推也推不走,只好到章氏那兒看一眼再做打算。 這個時候,楊洛寧是挺后悔接了章氏這個病人,明顯章氏這個病不好治。早知道,先問問其他給章氏看過病的同行,如果真的很難治,他不接了,搞到現在這樣麻煩。 到了右都御使府,辛大人在花廳等他。 彼此恭敬行了禮。辛大人對楊洛寧很客氣,畢竟心里頭心虛,自己和夫人居然懷疑神醫的醫術。接著,辛大人猶豫了會兒才取出了李敏寫的方子給楊洛寧過目。 楊洛寧早就猜到他們肯定是另請大夫了,心里頭冷哼,把責任到時候都推給這個大夫就行了。 “楊大夫怎么看?這是本官一位同僚的夫人得了病以后,請的一位大夫開的方子。有大夫說是病在肝,有大夫又說是胃心病?!?/br> 辛大人捏的這套說辭真是老套又沒趣,當然瞞不住楊洛寧。不過楊洛寧也不傻,照著他這個戲碼往下演,說:“按照老夫看來,因為老夫沒有親眼見過病人,不好說。不過,肝郁氣結與胃心痛的區別,是十分明顯的?!闭f著,楊洛寧指了指心口下通常胃的地方與肝的地方,完全是兩個地方。 辛大人聽對方這樣一說,是有道理。章氏身體不適的時候,捂住的也不是心口的地方。古代醫書他是看過的,知道胃病和心相連,否則,古書中不會把胃說成了胃心病。 楊洛寧見這一關這么容易闖過去了,看出右都御使請的大夫不過是個庸醫,連肝和胃都分不清,心里踏實了。 不過究竟是什么庸醫連肝和胃都弄錯。楊洛寧得意地摸了摸下巴的小胡茬。 在章氏忍著痛苦繼續服用楊洛寧開的攻下劑時,李敏在尚書府里沒能歇著看會兒書,因為皇宮里來了人傳話,要她和李瑩進宮面圣。 ☆、【28】面圣 皇上頒布了兩道賜婚的圣旨,一道是給李敏和隸王的,一道是賜李瑩和璃王的。 朱隸生前是護國公府長子,繼承護國公爵位的人。璃王是三皇子。這兩門親事,都可以算是皇家的親事。 萬歷爺召見李敏和李瑩這兩個即將嫁進皇家主脈支脈的女子進宮,是禮節之至。 念夏一早給李敏準備進宮的衣服時,李敏懶懶地伸了個懶腰。對于這次進宮沒有任何想法。 她比較想念李大同那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