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書迷正在閱讀:奪愛帝少請放手、優等丈夫、康橋、我的jiejie是扶弟魔、異世之全能領主、被頂流碰瓷后我紅了(娛樂圈)、攻略表哥后我被太子叼走了、嫡女鋒芒之一品佞妃、季縈的古代生活、我爸重生在了高冷學神身上
而在這些典籍之中,關于嫁接的記載就數不勝數,到了如今,這個世界的嫁接技術已經遠遠超過前世同時代的唐宋,幾乎與現代沒什么差別。 這樣的環境下,襄荷想要靠嫁接賺個盆滿缽滿,只能說—— 呵呵,做夢呢。 ☆、第10章 求婚者 靠嫁接掙大錢是甭想了,襄荷也只能想著法子掙點小錢。但是,小錢也不是那么好賺的,培育出眼前這個“壽比南山”大南瓜就頗費了她一番功夫。 襄荷年初時認識周家小少爺,知道了老太太今年要過壽,因此便留了心。首先從播種開始,南瓜果期是五至七月,周家老太太壽辰卻是五月初,但這時南瓜都還是小嫩瓜,遠遠達不到襄荷需要的狀態。 因此她只得提前育種,天稍一轉暖便播種,怕小苗受凍,還專門挖了深壟,上面用草席擋風遮雨避風寒。好容易小苗長大一些,便選出十株長勢健壯的苗,種在院中陽光最好的地段。終于長到適合嫁接的時候,便需更加小心伺候,尤其是剛剛嫁接的那幾日,真是一點風寒也受不得,草席夜用日揭,一日也不能忘。 待得終于熬過春寒,南瓜秧開始開花坐果,便選中一個品相好的,其他都通通除去,免得消耗養分,這時候還得守著,一見能結果的雌花便除去,十株南瓜的養分全供給一個果,這才種出這磨盤大的南瓜。而那黑布的作用,自然是為了“壽比南山”四字。事先在黑布上挖出字樣,由于受光的不同,挖出部分的顏色便與被黑布遮住部分不同,這才會出現宛如天生的“壽比南山”四字。 這樣一個大南瓜,來來去去費了襄荷幾個月工夫,此次沒有與蘭郎中一起去行醫也是為了它。 但折騰這么久,最后也不過賺上五兩銀子,雖然對蘭家來說已經是很大一筆錢,但相比小說里主角動不動數十上百甚至上千兩的進項,襄荷覺得自己真是相當之苦逼。 后天便是周老太太壽辰,也該是時候將南瓜送去周府了,因此聽蘭郎中說要去襄城,襄荷便說要一起去,于是進城兩人行便成了三人行。 秀水村距襄城有十里地左右,這時候的里仍舊秉承漢制,一里約等于415.8米,十里便是4158米,步行的話需要半個時辰,也就是一個小時左右。蘭家無車馬,平日進城也是靠雙腳走去的,但今日因要送大南瓜進城,自然不能再走著去。 蘭郎中便拎著幾包清心降火的成藥去了獵戶趙大虎家。趙家經常進城賣獵物,有輛驢子拉的板車,趙大虎為人豪爽,自家沒事時,村人若有借車的都從未推脫過。 不一會兒蘭郎中便回來了,不僅牽來了驢車,還帶來了一大一小兩個人,正是趙大虎和他的小兒子趙小虎。 原來趙大虎聽說要送大南瓜進城,怕蘭家一家弱小沒人搬得動南瓜,便特意來幫忙了,至于才九歲的趙小虎,那純粹是來湊熱鬧的。 這么一說襄荷才想起來,那大南瓜還真不是她和蘭郎中能搬得動的,哪怕再加上個劉寄奴,估計也不行。因此便感激地沖趙大虎笑,又嘴甜地將感謝話說了一籮筐,把趙大虎這個生了一堆小子,卻沒一個嘴甜閨女的糙漢子給說的心里舒舒服服,熨帖極了。當下便自告奮勇,說幫人幫到底,要送他們去襄城。蘭郎中忙推辭了,說正是田里活兒多的時候,不好麻煩他,趙大虎想想地里確實有活兒,這才不再堅持。 大南瓜足有五六百斤重,幾人中也就趙大虎力氣大,因此很是費了一番功夫,才終于將南瓜送上了板車。襄荷在板車上墊上不用的舊被褥,南瓜周圍也塞滿了柔軟的隔離物,就怕不小心磕到碰到,壞了南瓜的品相。 趙大虎見她這么小心翼翼,不由好奇道:“荷丫頭,你這南瓜是要賣到哪兒呀?這金貴的樣子,看著不像買來吃的,反倒像是那菩薩,請來供在屋里日日看的!” 襄荷笑道:“趙大叔聰明,可不就是買去看的?”雖然趙大虎最小的兒子趙小虎都比襄荷還大,但那是因為蘭郎中成親晚,實際上趙大虎比蘭郎中還小一歲,因此襄荷喚趙大虎為叔。 趙大虎嘖嘖兩聲,連道浪費。 襄荷抿嘴一笑,心想得虧是買去看的,要是周家真將這大南瓜當吃的買去,別說五兩,她連半錢銀子也拿不到。 這時節不缺菜蔬,再者大戶人家大都有自己的農莊,除非遇上大的宴席,尋常都不必從外面買。因此平常農家種菜都是自家吃,幾乎沒有拿出去賣的,只因賣也賣不出去,或是賣不上價。 不僅是菜蔬,其他諸般事物,都是能自給自足便不從外面購買,這是小農經濟的典型特點,即便歂岳帝曾經大力提倡發展商業,也未能改變這一點。 閑話少敘,裝好了南瓜,看日頭已高,約莫有早上九點鐘的樣子,一行人便要動身進城。趙大虎正要告辭離去,他兒子趙小虎卻不干了,非鬧著要一起進城。 趙大虎真如名字一般,臉色一沉,虎著臉揚起巴掌就要揍趙小虎屁股。趙小虎忙雙手護住屁股,彈簧似的蹦到蘭郎中身后,只露出一個腦袋沖他爹道:“君子動口不動手,你不講理!你敢打我我就告訴娘!” 趙大虎只覺的手心更癢了,大踏步上前就要將那小子揪出來。蘭郎中和襄荷忙隔開父子倆,幫趙小虎說了一通好話,才讓趙大虎同意趙小虎也跟著進城。 趙大虎告辭了,這邊才終于得以成行,只是原本的兩人行變成三人行又變成四人行,再加上一個幾百斤的大南瓜,可不是一個薄皮板車能拉得動的。 蘭郎中要趕車,三個小的只能走著,不過車上勉強還可以坐上一個人,兩個小男生都頗有風度,一致表示自己不坐,讓襄荷坐。 襄荷這個偽蘿莉哪里好意思坐,再說她走慣了路,連登天梯都常爬,身體倍兒棒,這點路自然不在話下,于是也不坐車,而是跟兩小一起走。 走著走著,趙小虎就悄悄拉著襄荷落在了后面。 ——干啥? 襄荷疑惑地瞅趙小虎。 趙小虎縮頭縮腦地看看前面的劉寄奴,用一種地下黨跟同志接頭的語氣,小小聲說:“小荷,那小子——”,指了指劉寄奴,“就是蘭伯伯給你找的童養夫?” 說完不等襄荷回答,又是憤憤又是不以為然地說了一句:“也不怎么樣嘛,瘦的跟猴子似的?!比缓笞院赖嘏牧伺淖约洪L滿小肥rou的小胸膛,“我爹說了,男人就得長得壯才能掙錢養家,那瘦猴子弓都拉不開,怎么養你呀!” 襄荷:“……” 她很想吐槽說“你那不是壯是虛胖”,又想說“姐不用人養姐自己養自己”,但想了半天卻一句話沒說出來,唯有囧著臉無言以對。 趙小虎還在嘀嘀咕咕,只是似乎忘記前面還有只“瘦猴子”,嗓門不自覺就變大了,“小荷你不要嫁給他好不好?我跟爹說了,等我長大了就娶你!我這么壯,一定能把你也養的壯壯的!” 襄荷大驚:“——你、你說什么?” 趙小虎再次提高嗓門,認認真真把剛才的話復述一遍,難得的是居然一字不漏。 襄荷真心納悶兒了:“你為啥想娶我???”這小子因為太熊經常禍害她的花兒,平時可沒少被她揍,因此經常見了她就跟老鼠見到貓似的,一點都看不出想要娶她的意思。關鍵是——他們才幾歲??! “因為你最好看??!”趙小虎斬釘截鐵地道,片刻后又小聲嘀嘀咕咕,“其實我覺得田菁也挺好看的,又不像你那么兇……可大家都說你最好看。我是咱們村最強壯的男人,當然要娶最好看的女人!” 襄荷想了想,啥也沒說,一巴掌呼到趙小虎腦袋上。 ——熊孩子還是打得少。 前方,劉寄奴抖抖耳朵,聽到最后,一直仿佛帶了面具的臉上忽然露出忍俊不禁的笑來。 不同于客套的假笑,而是真真切切的,發自內心的笑。 ☆、第11章 三少爺 襄城乃河南府府城,車馬往來,人員輻輳,雖比不上東西二京,卻也是一個富貴繁華的所在,襄荷一行人排隊進城門就排了好一會兒。 進了城,幾人商量起去處,因南瓜拉著很是沉重,因此便定了先去周府,把南瓜送去,再去縣衙給劉寄奴落戶。 周府在城西的御馬街上,那一片兒住的非富即貴,尋常百姓等閑不去那邊。蘭郎中也是第一次去,領著三個小孩趕著驢車,看著整齊寬闊行人寥寥的街道,鞭子甩地都不似先前響亮。 路過御馬街街口的拴馬石,再往前走上兩百米就是周府,大塊的青石板鋪地,百年的紅木做門,立在那里便有著凜凜威勢。蘭郎中瞅了眼大門,鞭子一甩,將驢車趕到拐角的小門那里。 襄荷上前叩門,手里攥著個小荷包,荷包里裝著幾枚銅板。 才敲了兩下,便有個十來歲的總角小廝開門,襄荷將荷包塞到小廝手里,甜笑道:“勞煩小哥幫叫一下三少爺院里的抱香jiejie,我們是秀水村的,受jiejie家人所托,給jiejie送幾樣東西?!?/br> 那小廝捏了捏荷包,爽快地應了聲,把門一關便飛快跑去叫人了。 等了約莫一刻鐘,小門再度打開,走出個十四五歲的女孩兒來。淡綠春衫,鴉雛云髻,白凈的鵝蛋臉粉光若膩,行動處裊裊婷婷,好似初春梢頭一枝鵝黃嫩柳,稱不上絕色,卻別有一番風致楚楚。 “秋菊姐!”襄荷招著手小聲叫道。 抱香眼睛一亮,小跑上前牽住襄荷的手,向眾人一一打過招呼:“蘭大叔,小荷,小虎!”目光掃過劉寄奴時遲疑了一下,“這位是——” “這是我義兄!劉寄奴?!毕搴擅Υ鸬?。 “噢——原、原來如此?!北憧纯磩⒓呐?,又看了眼蘭郎中,心想蘭郎中許是想收養個繼子,百年后繼承香火,也好讓襄荷有個依靠。只是聽襄荷的介紹,卻只是義子而非繼子,且并未改姓? 她有些迷惑,但也只此時不是解惑的時候,因此也只笑著跟劉寄奴打過招呼,又問過家中近況后,便跟襄荷說起正事。 抱香本是秀水村人,十歲上入了周府做丫鬟,如今就在周府三少爺,也就是襄荷認識的那個小少爺院子里當差,領的是二等丫鬟的份例。她本名秋菊,入了周府后,上頭主子嫌這名兒土,因此改了個名叫抱香,只是襄荷叫慣了秋菊姐,因此兩人相處時也未改過口。 襄荷能認識周府三少爺也是因為抱香,當時正是鶴望書院免費授課日,襄荷又去爬登天梯,爬到半道,卻見一個穿著富貴的小公子喊累不想爬,哭著要身邊的丫鬟抱。 上登天梯不許憑借外力,若有發現處理非常嚴格。有些富貴人家子弟想要去書院求學,卻又吃不得苦,便想走捷徑,大些的便坐那兩人抬的竹轎,小些的,便像這小少爺這般,直接讓下人抱。只是若被書院發現了,到時受罰的可不止主子一人,下人也是要受罰的。且大多時候下人為自己前途性命著想,哪能眼看主子受罰,多是拼命攬責任,盡量將罰都落在自己身上。 那小公子身邊的丫鬟看上去也不過十來歲,且弱質纖纖,別說上了峰被發現要受罰,就是抱著這么一個最少七八十斤的小孩爬山,也足夠遭罪的。 襄荷平日見慣了這種事,知道自己管不起也管不了,因此只能視而不見。只是這次不經意一瞅,卻覺得那丫鬟很是眼熟,試探著輕輕叫了句“秋菊姐”,見那丫鬟雙目驀地亮起來,才知道自己沒認錯人。 襄荷是知道秋菊去了周府做丫鬟的,對她的處境也算是熟悉,只因秋菊的娘常常在人前炫耀,說自個兒閨女在大戶人家當差,自己吃香的喝辣的不說,還能貼補家里,覺得自己給閨女找了個好出路。 襄荷小時生的可愛,秋菊當時還是小姑娘,經常抱著她不撒手,捏手捏臉地弄得襄荷很無奈。三歲那年,襄荷第一次跟蘭郎中出去行醫,回來后卻許久不見那個捏臉狂魔小jiejie,初時還很是慶幸了一陣,后來才知道,居然是給人家當丫鬟去了。雖然秋菊娘總說閨女過地多好多好,她心里卻總像梗了一根刺。 因就在襄城當差,秋菊每年總能回家幾次,除了第一年,之后每次回來總帶回許多東西,穿戴模樣也跟村里丫頭判若云泥,看在村人眼中,跟大家小姐也不差什么。 秋菊回村時,襄荷遇到過兩次,一次只遠遠看著,看她言笑晏晏長袖善舞,看她滿身錦繡妝容精致,像是畫上的人物,心里卻想起小時候那個愛笑愛鬧的小jiejie,莫名覺得陌生,因此也沒上前湊。 另一次卻是秋菊眼尖地瞅見了她,襄荷便不好躲,低頭挪步上前,卻被秋菊一把抱住,又是揉臉又是搓手地一番□□后,才感嘆著當年的小不點已經這么大了,又問襄荷是不是不認得秋菊jiejie了。接著,秋菊又低聲喃喃了一句,周圍人太吵,別人都沒聽到,襄荷就在她懷里,因而聽得清清楚楚:“許久不回來,村里孩子都沒幾個認得我的了……” 那話說的既輕又重,輕的是聲音,重的卻是其中飽含的悵然。 襄荷一聽,鼻子一酸,不由反手抱住了她。 那次之后,她便再也沒見過秋菊,只因她經常隨蘭郎中出去行醫,秋菊一年也回不來幾次,每次回來也是來去匆匆,兩人很難碰到一起。 沒想到,再次見面會是在這登天梯上。 因不久前才聽秋菊娘炫耀,知道秋菊入了周府三少爺的院子,升了二等丫鬟,襄荷便馬上猜出那滿地撒潑求抱抱的小公子是何許人也。 這位周三少爺便是鶴望書院儒院院長周冷槐的幼子,只是卻不是嫡子,而是妾室所出的庶子。周冷槐并不常出現在經義坪——事實上除了農院院長卜若地,其他諸院院長都少有親在在經義坪授課的——因此襄荷只偶然見過周冷槐一次,還是隔著無數簇擁的學子遠遠望見。襄荷有點分不出人貌美丑,因此也說不出他長得是好是壞,但看那白衣高冠、清癯端肅的身形,以及周圍人等尊崇的表情,想來也是一表人才,即便是大叔也是個帥大叔。 當時周冷槐出現是為處理一起儒院學子與鄉民之間的糾紛,襄荷冷眼旁觀,覺得周冷槐處理地不偏不倚,甚是公正,因此對他印象甚好。 也因此,在剛剛知道那樣謫仙一樣的人居然也會納妾時,襄荷還很是吃驚了一番。不過不久回過神來,就馬上意識到自己又搞笑了。 古時納妾蓄婢再正常不過,前世時那些留下最多旖旎詩篇的文人sao客,多少詞句都是出自枕邊溫柔之時,連蘇軾這樣出名的深情人,也是一邊寫出“十年生死兩茫?!钡磕钔銎?,一邊卻無數美妾環側。 襄荷小時候為這首《江城子》感動過,只覺得蘇大大在一眾吟風詠月尋樂狎妓的文人中真是一朵絕世白蓮,直到她讀了蘇大大更多詩文,讀到“予家有數妾”,又讀到“唯有朝云能識我”,恍如一道悶雷劈下,只覺得蘇大大欺騙了她幼小純潔的心靈,遂怒轉蘇黑。 再到后來,懂得多了,心智也成熟了,終于能跳出自己情緒,不論風月只看詩文,才能不帶偏見,從整體去評判古時人物。 只是理解是理解,襄荷骨子里還是現代人,面對眾人口中高風亮節人清如槐的周山長,她的印象終究不再像初始時那么完美無缺。當然,若不談風月,只談為人的話,她還是很欣賞的。 因此,當見到傳說中周山長的妾生子是個吃不得苦,還為難下人的小紈绔,且為難的下人還是自己親近之人時,襄荷便立時起了壞點子。 先前小公子只顧嚎啕大哭,沒聽到她那一聲叫喊,因此她也只當不認識兩人,裝出一副天真無辜地模樣,將爬登天梯的規矩說了,見那小公子還一臉懵懂不開竅的模樣,又狀似不經意的說起以前,說自己以前因為不懂規矩要爹爹抱,被爹爹很是教育了一番,說大丈夫為人處世須得有法有度,這其中,自強自立不可倚靠他人,便是最最重要的一點,不然便是枉為丈夫,也枉為人了。她雖是女子,卻也需嚴以律己。 話說的這么明白,那小公子不是智障自然懂得,當時便羞憤異常,紅著一張白嫩小臉,也不說話,抹了眼淚,邁起小短腿就雄赳赳氣昂昂地繼續往上爬。 襄荷笑嘻嘻在后面跟著,一看他又有泄氣的苗頭便拿話刺他一刺,最后小公子雖然吭吭哧哧累得滿頭大汗,但最終居然真的一步沒讓人抱地爬上了經義坪,倒讓襄荷有點刮目相看,覺得他還不是那么無藥可救。 等到后來熟悉一些,周三少爺指控襄荷故意裝作不識秋菊,裝模作樣地作弄他,真真是可惡至極。襄荷睜大眼繼續扮無辜:“秋菊jiejie離村時我才三歲,你還記得你三歲時見過的人么?!” 周三少爺只能氣悶瞪眼。 ☆、第12章 我沒錢 登天梯之事后,襄荷又跟抱香慢慢有了聯系,加上年后都沒有出門,碰上抱香回村時也不會再錯過。因此她知道了周老太太五月要過生日,而周三少爺作為一個不算受寵的庶子,正為禮物煩心,她才想出種大南瓜的點子。 抱香也是知道這件事的,老太太生辰后天就到,見襄荷此時來周府,自然知道她所為何事,因此也不多話,直奔正題,問起那備做壽禮的大南瓜來。 襄荷笑著走到板車邊,掀起南瓜上罩著的黑布。 抱香驚喜地“啊”了一聲,上前看著那品相奇特的南瓜,眼中目光閃動。 雖然襄荷對自己的南瓜很有信心,但抱香卻并非如此。她生怕襄荷種不出那樣的南瓜,或者即便種出來了卻不合三少爺心意,最后不僅錢沒掙到,反而得罪了三少爺,因此以防萬一,她小心勸著,讓三少爺多準備了一份中規中矩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