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不言而喻
至于以后怎么回事? 那他長孫沖就不管了! 嗯。 他能活五十年就不錯了。 至于日后的兒孫自有兒孫福。 何況。 歷史上,國運超過百年的國家。 在華夏這邊。 已經算的上是長久了。 畢竟魏晉南北朝時期。 動蕩的時局下能夠存活超過百年的國家還真沒有幾個。 國運能有個一百年的,真心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不過,長孫沖的大周王朝,能有多少年的國運,這并不重要,大唐王朝的國運,在李辰這里才重要的呢。 此刻,位于山東,登萊。 一支幾乎沒有任何的武裝的大唐水師戰艦艦隊,正停泊在不遠處的海港邊上,這是一條由三條蓋倫船所組成的航海艦隊,可是,讓人驚訝的是,這條戰艦上面的,卻并沒有裝備有什么武器。 一門大炮也沒有。 所裝備的,無外乎就是數量驚人的淡水,以及各種食物,還有密封好的茶葉,還有長安城里新推出來的玻璃罐頭。 罐頭里面裝著的,全是水果,或是茶葉之類的東西。 而船上,還裝載了一批最好的生產工具,每個士兵手上,又分別攜帶了一條火槍,不過,這些火槍在上船之后,包括所有的刀劍,都被艦長給收入到了船上的鐵箱子里面了。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為,漫長的航海過程當中,海面上壓抑的情況,會使得士兵們陷入到瘋狂的狀態當中。 為了防止士兵們發生內斗,所以才會如此作。 而船上,除了三條船上,各處登上船只的三百余百水手還有艦長外,還被送上了十幾個被挑選出來的,從倭寇那邊弄來的女人。 這些女人,作用是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就像是西方大航海時代里面,船艙里面會攜帶上幾頭羊,用來解決士兵們的需求一樣,李辰當下,也需要為這些水手們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倒也不大。 上船的士兵,還有女人,都經過了嚴格的檢查了,并沒有什么那方面的疾病,倒也不會引起傳染。 當然了,即便是染上什么病,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因為當下,世界上的,關于下半身的病,大抵還沒有流傳起來呢。 嗯,后世淋啊,艾啊,都特喵的還沒出現呢。 所以,即便是沒有什么防備,真空上陣,大抵士兵們也不會染上什么奇葩的病癥來。 而與此同時。 派出去這三條戰艦的目的,也十分的明確,他們所攜帶著的任務,非常簡單。 就是為當下的大唐天子李辰,去探明太平洋的那一頭的美洲大陸。 開啟屬于華夏的大航海時代! 至于能不能完成這一目標? 李辰是極有自信心的。 三條戰艦,駛向了遠處的大洋里面。 而在他們在探索著未知的海域的時候。 位于南洋,一場新的戰爭,正在進行著。 大唐帝國的軍隊,正在一個個的,敲掉位于南洋長孫沖所建立的據點,不過,他們的進度倒是不快。 原因很簡單。 南洋地區的氣候,是天然的敵人啊。 在這種惡劣的氣候下,大軍想要出擊,那困難重重,而且,運輸也是個問題,在熱帶雨林里面,大軍的行軍速度,也是非常慢的,只能夠依靠著一條條戰船在海面上機動。 可是,問題的關鍵就在于。 長孫沖的部署太過于惡心人了。 他幾乎在每個交通要沖的地方,都布署了炮臺。 這倒也罷了。 他還學習唐軍,組織了許多,用來沖鋒的小船,上面只裝了炸彈,或是一門開花彈火炮。 這種小船隱藏在岸邊,不易被察覺,然后等到唐軍過去的時候,一炮下去,開花彈的威力,便足夠報銷掉唐軍一條戰艦。 可以說是讓人煩惱異常。 以至于,李辰這個大唐皇帝,都有些皺眉了。 在南洋的進展緩慢,不過,陸地上大唐帝國的行動,卻是一點也不慢! 洪武五年。 大唐帝國天竺至長安一線的鐵路,在經歷五年的時間,在傳出了數十萬外國奴隸的生命之后,終于修通了! 而現在,就是他的剪彩儀式召開之時。 三月里,和煦的陽光下。 隨著一聲清脆的氣笛聲在長安城里火車站里面響起,隨之,于去年年末才裝備的洪武四式蒸汽火車頭,開始拖拽著十幾條車皮,快速的在陣陣的鏗鏘聲中,駛出車站。 已經十五歲的大唐天子李辰,也在五年間,成長為了一個英俊異常的少年。 就在去年冬天,李辰還娶了房遺珠為皇后。 “火車已經修通了?!?/br> 李辰朝面前的大臣們掃了一眼。 “這五年來,咱們大唐洪武元年制定的五年工業發展計劃,也業已經完成了,我大唐帝國的國力,也愈發的強大,五年間,我大唐的人口數量,增加了六七百萬人啊,而工業產值,也在愈發的強大的?!?/br> “所以,國力上升,我大唐的元氣,也業已經恢復了,剛剛,直抵天竺的鐵路,也業已經修通了,而那條自青藏高原,一路翻越大山,到達天竺的鐵路,也在修通,而我大唐,開墾云貴的,改土歸流,也業已經完成,所以,朕意已決,朕意欲,用十年至二十年的時間,完成對整個賊軍的剿滅!” 李辰站在洪武二年發明的一臺麥克風前,朝在場的一眾大臣與官員們說道。 后者們是同時間的大喊。 “皇上萬歲,大唐萬歲!” 而李辰,卻是笑呵呵的朝這些揮手示意后,便上了一旁的一輛四輪馬車。 然后,直奔著位于秦嶺腳下的新宮而去。 那里,有一座剛剛修建好的宮闕——萬園之園圓明園! 封建時代,落后的生產力建造一個巨大的宮闕,往往被稱之為勞民傷財。 可是,放在李辰這里,卻算不得什么。 因為,現在的大唐,早已經不是那個落后的封建時代了。 生產力之發達,建造這么一個氣勢恢宏,規模浩大,擱歷史書上,都能被批成是一代昏君的圓明園,也顯得不甚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