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成本太高
“這孩子,竟然研究出來了如此利器?” 李二殿下驚呼不已。 他萬萬沒有想到。 自已兒子李辰,竟然研究出來了電報這種可以快速傳遞信息的機器。 想到日后。 自已在長安城里,可以隨時接到各地,在短短幾分鐘內,接收到各地的奏報。 李二陛下的心里,就顯得激動萬分。 華夏的疆域面積,實在是太大了啊。 大的簡直沒邊了。 如此大的國土。 從長安,到各地了,哪怕是八百里加急來傳遞信息,可是,信息在路上一個來回,卻仍需要最起碼一兩個月。 就這,還是運氣好呢。 如果路上再出點什么問題。 怕是得耽擱幾個月才成! 如此慢的信息傳遞,對于朝廷而言,自然不是好事了,像是某地有人造反,如果朝廷不能及時的得到信息的話,耽擱上幾個月的功夫,很可能會導致,原本小規模的動亂,演變成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最好,顛覆掉整個國家。 而且,電報的作用,可不只如此啊。 他的用處,著實是大的很。 以至于,當下的李二陛下,是情不自禁的開心。 這時候,手下又來奏報。 “陛下,不止如此,信上還說了,秦王殿下他已經回京了,說是那新安一帶的疫病,已經讓控制住了,眼睛回京,是為了推廣這電報一事!” “哦?” 李二臉色一喜。 “幾時能夠趕回?” “陛下,應該就是這幾日吧?!?/br> 一旁的太監解釋。 就在這個時候。 “哦,那朕還得琢磨琢磨,該怎么給這孩子論功行賞呢!” 李二爽朗大笑幾聲,心里,卻是在一陣的猶豫,到底要不要在現在,將李承乾這個太子之位,給廢除掉? 一想到這個問題。 李二就一陣的頭疼。 索性,他便不朝這邊想了,免得讓自已心煩。 只見到他開始翻看趕來,那電報機原理,還有制作方法,剛剛開始看的時候。 李二陛下的臉上,還是洋溢著笑容的。 原因嘛,自然是簡單,畢竟,當下的大唐,有了這么一個利器,無論是對于朝廷,還是對民間百姓,都是一個極大的好處,可是,當翻看這奏折,仔細的研究了一個電報機的原理后。 李二陛下臉上的笑容,消失了不見,他眉頭緊鎖趕來。 面上帶著凝重之色。 隨之,啪的一聲,將這奏折給拍在了桌子上。 “這東西,不是電報機啊,這是錢??!” “陛下?您這是?” 太監詫異的朝李二看去,有些不明所以。 而李二,卻是苦澀一笑。 “你不懂,這電報機之間,是用銅線來串聯的,如果只是一小段距離也就罷了,可是,若是要在大唐境內,大規模的鋪設這電報機的話,一貫銅錢的銅,怕也就是鋪設著十幾丈而已,一里地就需要二十貫銅錢的銅了,你說說,這不是拿錢在砸嗎?” “這……” 太監臉色驟然一變。 原因很簡單。 一里地二十貫錢啊。 這如果大唐境內都鋪設電報線的話。 哪怕只是在幾個重點城市鋪設,可是,那也得個十萬里的線路吧? 十萬里的線路! 一里是十貫,就是兩百萬貫的銅錢了! 何況,誰告訴你,鋪設線路,可不僅僅只是鋪設一條單線啊。 那是需要好幾條線路的,也就是說,哪怕只將大唐的幾個重要城市邊關重鎮通上電報。 那也得花上個上千萬貫的銅錢??! 問題還不只在于錢的事。 錢倒好說。 一千萬貫嘛,大唐也不是拿不出來。 問題的關鍵在于,一千萬貫的銅錢??! 而且,這還只是鋪設幾個重點城市,就需要花費這么多的材料費用了。 只是算了其中銅的成本罷了! 可想而知,李二怎么能不震驚呢? 只見到他眉頭緊鎖,苦澀的道。 “這大唐境內,要是少了一千萬貫的銅錢,那老百姓怕是都找不到銅錢用了吧?” “怕是,要鬧出來錢荒了??!” “是啊,陛下?!?/br> 太監亦是附和,又提醒。 “而且陛下,這銅線就是銅啊,銅這玩意,可是能當錢來使喚的,用這玩意來架設電報線,怕是也會有不法之人,偷偷的偷銅線來熔化了賣錢!” “是啊,朕也在擔心這點!” 李二重重的點頭。 銅是一回事,大唐本就有些通貨緊縮錢荒,華夏境內本來就缺銅。 可是,銅線就架在那,對于人們來說,那可都是錢??! 后世那種時代,銅價才不過十塊錢一斤。 就有那么多人去偷電線了。 何況是當下的大唐呢? 所以說,即便是架設了電報線,也不見得能夠正常使用。 除非,除非朝廷能夠一直派重兵在電報線的附近來回的巡邏,駐扎。 可是,這又是一個相當大的人員開支啊。 算下來。 畢竟,你看著線路,人少了可不成,一里地至少有一個人看著,而且,還得有人替換著,如此一來,看線路的就得是二十萬人了,大唐帝國有這么個錢養這么多人嗎? 只見到李二無奈的苦笑。 “罷了,這個電報啊,也只能夠拿來玩一玩了,不能投入到使用當中?!?/br> “陛下圣明?!?/br> 一旁太監連忙點頭。 與此同時。 李辰正在回程當中。 一旁還有這些日子,一直跟在他身邊,儼然是一個電報專家的張永。 “張永,你跟本王說說,你這些日子,學習的如何?” “回陛下,臣已經學習完畢了,而這電報機,也進行了幾番的改良了,眼下,無論是輸出的電磁信號的穩定度,還有他的強度,都已經不是之前所能比擬了,并且,這些日子,臣還帶著幾個匠人,給他套上了一層木頭殼子,只留下出紙口,與放紙口,兩個口子在,其他地方,全部密封,既防止短路,也可以防止機械因為外界干擾而出現故障?!?/br> 張永在一旁連連解釋著說。 李辰是相當的滿意。 事實上,之所以在治理完瘟疫后就將其帶走,李辰是有自已的想法的。 他覺得,這個張永,十分適合當馬上以成立的大唐的電報局的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