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收買李辰
“你還有什么好說的?” 李辰抬眼看了后者一眼,仿佛在看一個死人一般。 “殿下,臣,臣想說,如果,如果臣可以將這里的糧食虧空全部補上,并且,并且……” 王貴看向了一旁,怒視著自已的一眾御林軍侍衛,心里明白,自已再不早些拿定個主意,怕是難逃一死了,他一咬牙。 “并且臣愿意,給殿下您做事,臣愿意,將這原本屬于我們在場所有官吏的收入,盡數的獻給殿下您!” 聽到王貴竟然把眼瞅著要到自已手上的一大筆收益,全部的獻給秦王殿下。 一眾在場的官吏們。 非但沒有憤怒。 反而是臉色一喜。 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個收買秦王的機會啊。 貴為秦王又如何? 這如此大的利益,想必,縱使是秦王殿下,也會為之而動容吧? 一眾官吏們如此想著。 是紛紛拜倒在地。 “秦王殿下,只要您饒過我們這一回,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臣等日后,愿意為秦王殿下您效死,愿意將此番屬于我們的所有收益,盡數的獻給殿下您!” “你們覺得我是那么容易讓收買的人?” 李辰眉梢一揚。 眼底滿是寒意。 一旁,王貴等人見此,不禁心中一寒。 這個才九歲的秦王殿下,好像真的是油鹽不近啊。 “殿下,您或許不知道,此番我等獻給您的,是多么大的一筆財富!” 王貴一咬牙,抖落出來了實底。 “不瞞您說,只要您在此,放過我等,災后我等至少向秦王殿下您送上二十萬畝的田地,還有丫鬟,仆役萬人!” “至于金銀?則送十萬貫于您!” “您看,如何?” 說話時,王貴已經不復剛剛的惶恐了。 他自信的站直,腰桿亦是挺了起來。 在他看來。 這筆收益,足夠打動秦王了。 事實上,如果不是到了生死之際,他們也絕對不愿意,將這眼瞅著,即將到嘴的肥rou,給拱手送與他人。 “聽上去,很多??!” 李辰稚嫩的面孔上,展現出來一個微笑,他說道。 “那您?” 王貴以為李辰心動了,他的面孔上,揚起喜躍之情,一旁的幾個手下,大抵也是如此,可是,正當他們準備說話時,李辰卻發出了一聲重重的冷哼。 “這些錢財,土地,是從哪來的?” “你們這幫混蛋,到底搜刮了多少的民脂民膏!” 說罷,李辰他一揮手。 “林遠!” “臣在!” 侍衛長林遠上前。 “將這些人,盡數收押,然后審問,把他們背后的人,給我一一的挖出來!” “是!” 侍衛長林遠點頭,隨之,一群如狼似虎的侍衛,直接的撲了上去,將這數十名官吏給盡數拿下。 等待這些人的,將是最嚴厲的審問。 這可是不是后世那個講究文明執法的年代。 當下,迎接他們的,將是無比殘酷的酷刑! 不過,這些都不關李辰什么事了! 他正詫異的看著系統所發表的獎勵。 “紙筒留聲機一臺!” “這玩意,倒是件好東西嘛!” 李辰喃喃著。 “秦王殿下,這是何物???” 一旁的龐大海詫異的看著秦王李辰手中的東西,一臉的驚駭問道。 “這是何物?” 李辰一笑。 “回頭你就知道了!” 紙筒留聲機,這玩意,正中了李辰的下懷。 眼下,水災已經讓治理好了。 而天上,也不再下大雨了。 當下,他這個奉旨出長安治理水災的秦王,已經無事可做了。 畢竟,水災已經漸漸的退去,而那災民嘛? 在興安碼頭那一百多萬擔的糧食,也足夠這些災民們吃了! 接下來,他所要做的事情。 就是調查清楚,王貴一行人背后的人,究竟是什么人! 他們背后的幕后黑手,又是誰? 是誰在指使他們這么做的? 而且,又是誰預先準備好了那么多的火藥,想要炸死自已? 這一切,重重的迷霧。 可都在等待著他揭開呢! “殿下,災民們聽說您下令分發糧食,并且,將那些個讓王貴一行人買下的人口田地全部物歸原主之后,是對您感激不盡,都說要在這給您建廟呢!” “不必了!” 李辰搖搖頭。 “大災之后,百姓都不好過,何必要如此的勞民傷財呢?” “是是,殿下圣明!” 前來匯報此事的龐大海連忙點頭。 與此同時,宋二這個原本王貴他們的人,也已經匆匆的過來了。 “殿下,這是從王貴他們府上搜上來的書信!” “哦?” 李辰面露喜色。 可是,當他打開書信看時。 李辰的臉色,卻有些不太好看。 原因很簡單。 這書信上面,除了內容外,連署名都沒有。 而且,字里行間的,也沒有提到稱呼。 再看宋二送來的書信。 總共只有幾封罷了! “不對啊,這么大的交易,不至于只有這么點書信?” 李辰皺眉。 “殿下有所不知,這些人鬼精鬼精的,他們早就已經把書信給燒了,就這些,這些是今天才剛剛送達的,所以,才沒讓燒掉!” “原來如此?!?/br> 李辰恍然大悟。 與此同時,他們御林軍,也已經控制了整個汴州。 城內的一切,也已經由他接管了。 想到城市已經讓自已封鎖了。 李辰當即一咬牙。 “林遠,龐大海!” “臣在!” 二人連忙答應。 “你們兩個,現在在此督辦救災,記住,嚴格封鎖城門,不放一人離開,另外,興安碼頭的船上,即刻給本王準備好給養,明日本王便出發回京!” “殿下,您這是?” 林遠面色一變。 “本王要打這些碩鼠們一個措手不及!” 李辰冷笑著說道。 王貴等一個州縣官吏。 怎么可能會有如此手眼遮天的能力? 他們的背后,肯定有一層一層的保護傘存在。 否則的話。 單憑王貴一個刺史。 如何能夠將中原這么多州縣的糧食,給集中天汴州一府呢? 他們背后,還有更大的官吏在! 這些人又在哪里? 李辰可以百分之百篤定,一定是在京城! 而在京城的話。 他繼續的呆在汴州,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