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潼關烏云
玄宗再一次展現出他反復無常的本性。他聽了邊令誠的話以后,大怒! 所以,當封常清和李嗣業帶著人匆匆撤入潼關后不久,玄宗下詔,命斬殺這二人。 詔書是下達給邊令誠的,自然由這位監軍來落實。 李泌得到消息的時候,邊令誠已經帶著詔書離開了長安。 李泌和大唐很多官員多有來往,這么多年下來,李泌發現這些官員骨子里對詔書這種東西絲毫也沒有抵抗力。 那種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觀念,已經浸透到了他們的骨子里。 李泌知道,一旦邊令誠宣讀了詔書,封常清一定也不會抵抗,而是引頸受戮。 這不怨封常清,大唐的官員多數都是這樣。即使他們心有不甘,頂多也就是以自盡的方式,來顯示他心里的憤恨和不滿。 但他們一定會死,不管是受了多大的冤枉。 至于李嗣業,李泌覺得他還不至于傻到任人宰割。他在書院呆的時日很長,去安西軍打仗的時候,日常也多有異于常人之舉。 所以,李泌對他有信心,知道他不會像封常清一樣坐地等死。對此,李泌很有信心。 得知邊令誠早已離開長安后,李泌又并沒有過分著急,只是讓學宮派出了兩個人,兩個練習飛天夜叉術的人。 如果邊令誠沒有死在潼關,他們就會讓他死在回長安的路上。 緊接著,李泌給哥舒翰去信,信上說,你是不是最近身體不太好?若是身體不好,可來長安養病。 哥舒翰接到信后,心說自己這一陣子確實身體不好,正想著修養一段時日。只是,自己身體不好,遠在長安的小先生是怎么知道的? 想了一下,哥舒翰笑道:“他是神童,我怎么把這事忘了?!?/br> 想罷,哥舒翰將李光弼叫來,命他以隴右節度副使的身份,兼任隴右、河西留后,繼續防備吐蕃人。而他自己,則準備帶人去長安。 哥舒翰去長安的時候,是坐著馬車去的。前些日子,他洗澡的時候,突然頭一暈,一頭摔倒在地上。 經過疾醫的救治,雖然無生命危險,但他身體受到損傷,暫時不能騎馬了。 哥舒翰長病的消息一直處于保密狀態。因為他怕吐蕃人知道他病了后,會趁機打過來。所以,哥舒翰將自己生病的事情連朝廷也沒告知。 可就在哥舒翰剛剛離開鄯州,玄宗命哥舒翰帶兵打安祿山的詔書就到了。李光弼趕緊派人追上他,將詔書一事告訴了他。 哥舒翰坐在馬車里,心說自己正想睡覺呢,皇帝就送了枕頭來。于是,他回復玄宗,“自家身體有病,欲往長安的家中休養……” 也不等再有詔令下達,哥舒翰又上路了。 哥舒翰已經猜到了,李泌讓他回長安養病這事,一定和皇帝命他帶兵出戰有關。所以,他想先回長安看看局勢再說。 洛陽已經失守,安祿山也已經稱帝,如此風雨交加之時,還是聽聽小先生的說法為好。 就在哥舒翰還在路上的時候,邊令誠已經到了潼關。這邊令誠一路上就在想著,自己到了潼關后先收拾誰比較好。 在他手中的詔令上,封常清雖然已經被免去三鎮節度使等官爵,可他后面站著的是左金吾大將軍高仙芝。 邊令誠雖然在玄宗面前受寵,可他生財的門道主要來自于敲詐這些邊軍將領。其中,他從高仙芝手里索要的錢財最多。 而高仙芝做了左金吾大將軍,特別是和太子李享勾搭上以后,為人就有點飄了,對邊令誠也就不是那么尊敬了。 邊令誠覺得,只要太子做了皇帝,高仙芝做宰相的可能性很大。到了那個時候,高仙芝會和他好好算賬的。 弄死封常清,捎帶著再把高仙芝牽扯進來,自己就無慮了。至于李嗣業,一莽漢也,此次捎上他,實乃誤傷。 誰叫他是封常清的手下呢!想來想去,邊令誠還是決定先從封常清下手。 因為,他知道李嗣業是李泌的弟子。但他并不是怕李泌,而是怕李嗣業那把陌刀。 想當年,李嗣業手執陌刀,為數萬唐軍殺出一條生路。其中,邊令誠就在那些唐軍里。 當時,李嗣業左右劈砍,無差別殺傷,硬是給唐軍主力殺出一條生路,見者無不心驚。 而事后李嗣業回望那條被自家兄弟和敵軍士卒尸首幾乎堵塞,血流成河的山路,跪地嚎啕大哭,竟是數人無法拉走他。 想起這些,邊令誠就是畏懼不已。 這李嗣業該是留他一命的。雖是這么想的,可邊令誠明白已是晚了。詔書在手,李嗣業不死,他自己就要死了。 一路思前想后的,邊令誠就到了潼關。 進了關城后,邊令誠私下里找到封常清。然后他屏退左右,將詔書給了封常清。 果然,和他意料的一樣,封常清看完詔書后面無怒色,只是滿目凄涼的看向外面。 外面天色陰沉,厚重的黑云壓在潼關上方,像是要來一場暴風雪??! 看到封常清面色落寞,邊令誠放心了,他做出一副悲切的樣子說道:“將軍,我聽說軍中資財,多落入高仙芝之手,將軍何不此時具書,將此事奏于圣人知道,說不定……” 封常清收回目光,盯著他說道:“監軍說的這些是從哪里聽來的?我怎么不知道?” 邊令誠的臉哆嗦了一下,心說你還真是不怕死,某家只好成全你了。 封常清將詔書還給邊令誠,緩緩說道:“圣人說我畏死懼戰,豈不知此時敵強我弱,我若是出戰,就是給安祿山的人送軍功?!?/br> 邊令誠不語,只是面無表情的看著他。 這時,封常清的手伸進懷里,邊令誠見了,頓時緊張起來??煞獬G迥贸鰜淼闹皇且坏啦瘯?。 其實,他懷里還藏著一把短刀。這把短刀自打他從軍起,就一直藏在懷里。他的腿不好,也就是人們說的瘸子。 他總想著,若是有一日自己身陷重圍,這把短刀就是讓自己殺身成仁用的。至于用這把短刀殺死一名內侍,他連想都沒想過。 沒辦法,他在書院讀書的時日太短,腦子里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昧思想太嚴重。 而邊令誠又太鬼,故意選了李嗣業不在這里的時候,把封常清帶進這間屋子。 封常清將帛書鄭重地放在邊令誠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