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要為萬世開太平
比起李林甫來,楊國忠處理朝政的水平,那是差的不是一點半點,簡直是天壤之別。 這些年大唐發生了很多事情,特別是官吏腐敗的事情,也是越來越厲害。 原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數次兵敗,更是在赤水河一戰中損兵折將六萬人,戰死的將士被南詔堆成京觀。 如此大辱,鮮于仲通不但屁事沒有,朝廷還下令嘉獎他。這件事都是這個楊國忠一手cao作的,因為鮮于仲通是他的恩公。 而且,楊氏一族已是長安最為顯赫的門第,官員們無論何事都是和他們先通個氣,然后按照他們的意思上奏朝廷。一時之間,弄的朝政烏煙瘴氣,已是沒了李林甫做宰相時,處理事情時的效率和相比而言的公正。 近些年,朝廷因為南詔和青海那邊頻頻用兵,百姓已是苦不堪言。李泌認為,這是盛世衰敗的跡象。如果安祿山此時造反,就是壓倒盛唐的最后一根稻草。 玄宗已是腦子進水了,楊國忠做為宰相,如果再稀里糊涂的只算計自己的得失,那么,這盛唐將不會存在。 李泌不會看著長安這一城繁華化為烏有,也不會看著半壁河山任安祿山荼毒,更不會讓百姓在安祿山的鐵蹄下呻吟。所以,他來了華清池,來玄宗這里給玄宗最后一個機會。 玄宗好像對這個機會不感興趣??! 李泌知道玄宗此時還沒有料到一旦安祿山進軍,那就是大廈將傾般的危險。 楊國忠垂手低頭,任由李泌數落著。相比玄宗,楊國忠更知道安祿山一旦造反有多么難以收拾。 李泌已經沒有心情罵他了,有一城百姓,還有廣漠的關中大地,還有河北一地的百姓,都在等著他保護。 “天將降大志于世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br> 李泌凝望著暮色里的長安城,又繼續說道:“我在大唐,并沒受到一絲絲的苦,想做的事情也基本做到了,該是為大唐做些事情的時候了?!?/br> 說完,李泌頭也不回的走了。 李泌乘坐的馬車已是走出很遠了,楊國忠才朝著馬車喊道:“小先生,你早就該出來做事的。某家不是李林甫,不會對你面上一套背后一套------” 可惜,李泌已經走遠了,楊國忠喊出的這些話,他并沒有聽到。 李泌曾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李林甫做宰相的時候,與楊國忠做宰相時,這兩位誰對自己的幫助更大。 想過之后,李泌認為這兩位都不是什么好東西。 李林甫曾向玄宗說,青上學宮那里是李泌練私兵的地方。幸虧李泌早有防備,讓那些學子每天cao練之前,都要喊“為大唐而生,為大唐而戰,為大唐而死”的口號,這才化險為夷。 不然,只憑cao練私兵一項罪名,書院和學宮的人早就被玄宗派人屠了。 至于楊國忠,他和李林甫鬧翻后,為了拉攏李泌,確實幫了李泌一些忙??蓷顕覜]治理朝政的才能,還容不得別人比他強。所以,楊國忠打擊異己的手段,比起李林甫來有過而無不及。 仔細想想,這楊國忠好像沒朋友??!長安這里有頭有臉的人,幾乎都私下里罵過他。今天,李泌也罵了他,罵他占著茅坑不拉屎。 回去的路上,楊綰看到李泌的臉色不好,就知道玄宗沒有聽李泌的話。于是,他說道:“小先生,若是此時,我是說若是啊,圣人下詔拜你為相,你答應不答應?” 李泌與他并排在車廂前坐著,聽了他的話后,只是看著越來越近的長安城,慢慢說道:“楊綰,你看這座城池好看不好看?” 楊綰看到余光灑在城墻上,城墻像是鍍了一層金子一樣,滿眼都是金碧輝煌的,就高興地說道:“小先生,好看啊,如同一座金城?!?/br> 夕陽下,李泌的臉上好像也是鍍了一層金色。這張臉輪廓分明,很是好看。 “是啊,一座金城,住在里面的百姓雖說有窮有富,可日子倒也還過得去,家家也都有笑聲?!?/br> “是這樣的,小先生,城里的乞兒也幾乎沒有了,這都到小先生的功勞??!” 李泌笑了笑說道:“這些年,我把活在最底層的人,也就是那些乞兒救了,讓他們可以讀書,可以吃飽飯,可以不成為這個盛世不和諧的一面??墒?,這只是小善,不是大功勞?!?/br> 楊綰扭頭看著李泌線條分明的側臉,問道:“小先生,那什么是大功勞?收復河山,斬殺來犯之敵,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這些不都是大功勞嗎?” 李泌搖頭說道:“這些雖然也是大功勞,可比起一件事來,終歸是小善?!?/br> 楊綰這些年一直跟在李泌身邊,而且,他又是極其聰明善良的人,李泌這么一說,他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來似的,連忙說道:“小先生,我明白了,這大功勞就是你說過的那話,為萬世開太平?!?/br> 李泌轉臉贊許地對他點了點頭,說道:“對,要為萬世開太平。只有如此,才對得起這個盛世?!?/br> 兩人回到長安時,幾名守城門的士卒已是把城門關閉了??吹嚼蠲诘鸟R車過來了,一名伍長模樣的人趕緊招呼手下開門。 李泌的馬車進城后,伍長站在路旁說道:“小先生,今日回來的晚一些?!?/br> 李泌笑著對他說道:“勞煩你開門了?!?/br> 伍長笑道:“小先生見外了,平日里想見你一面都難,開一次門又算什么?!?/br> 馬車未停,說話間已是走出了城門洞子。 楊綰說道:“小先生的聲望,在這長安城里,已是可以一呼百應?!?/br> 楊綰說的這話,話里有話,李泌只當是沒聽見。 走到天街的時候,李泌轉頭看著皇城說道:“楊綰,你跟著我已是十多年了,當初吳道子把你送給我,說是你心性純良,性子又直,跟著他怕學些不好的習氣?!?/br> 楊綰笑道:“吳先生是嫌棄我窮,不肯教我?!?/br> 李泌也笑了,道:“他確實有這想法。不過,他把你送給我,今日看來,我算是撿到寶貝了?!?/br> “小先生,我------” “楊綰,你記住,若是他日為相,你一定要以李林甫和楊國忠為鑒,不可走他們的老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