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大唐第一名將
這一日,天寒地凍。一位武將打扮的人,只帶著一名隨從騎馬來到了成都坊。 走到書院門口的時候,王忠嗣竟然覺得自己那顆心砰砰跳的厲害,有點激動。 他看看書院大門,好像沒什么兩樣。再看看高出院墻一大截的那顆柿子樹,頂端的樹梢上還留著幾個火紅色的柿子。再聽聽院內,朗朗的讀書聲傳來,竟然聽上去如仙樂一般悅耳。 這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就像是他昨天來過一樣。 就在王忠嗣站在外面感嘆的時候,書院大門卻“咿呀”一聲打開了,從里面走出一個老者來。 老者出來看到王忠嗣后,先是愣了一下,隨后便幾步跑下臺階,抱拳說道:“可是忠嗣將軍?” 王忠嗣看著這位白發蒼蒼的老者,也抱拳說道:“張老將軍,我正是王忠嗣??!” 話音剛落,兩人的手就緊緊握在一起了。王忠嗣上次離開書院時,不過剛剛三十歲,現在,他已經三十八歲了。 因為久在邊關飽受風霜,再加上常年出戰,王忠嗣比較顯老,而且還留了兩撇胡須,讓他看上去更老了。 張忠亮握著他的手一個勁的搖著,王忠嗣看上去也很激動。就在這兩位沉浸在久別重逢的欣喜中的時候,書院里突然鼓樂齊奏,還伴隨著讀書聲。 張忠亮一聽趕緊說道:“王將軍請,小先生等人已經等待多時了?!?/br> 王忠嗣踏進院內后,就聽鼓樂聲小了許多,而一個脆生生的聲音響了起來,“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接著,眾多學子同聲吟道:“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br> 這時,鼓樂聲停息,學子們也不再吟誦。從他們后面慢慢走出一個人來,左手后背,右手拿著一卷書,沉聲吟道:“戍邊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末應閑?!?/br> 看著這位青年郎君,王忠嗣早已是淚眼婆娑,就見他朝前緊走幾步,對著那人喊道:“小先生,我這不是回來了嘛!” 李泌淚眼相對,聲音哽咽道:“八年了……” 聲音過于凄慘,王忠嗣頓時就跪了下來。李泌也跪在他面前,兩個人就抱頭大哭起來。 有心軟些的,看到他二人這樣,也是暗暗垂淚??山酉聛?,讓眾人目瞪口呆的事情發生了,就見這兩位抱頭哭著哭著,最后竟然抱在一起打起滾來。 眾人頓時傻眼了,都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 還是武明娘明白,只見她拎著戒尺說道:“時隔八年,兩人總要試一試對方厲害了沒有?!?/br> 武明娘沒有說錯,李泌和王忠嗣在信中常常說自己現在有多厲害。比如,王忠嗣說自己可以開弓連發三十支箭,李泌就說自己已經可以一刀斷石。 說到最后,兩人都有點夸大,就相約見面時比一比氣力。這不,兩人哭著哭著就越抱越緊,最后就開始比試氣力了。 聽了武明娘的話后,眾人釋然??删驮谶@時,在地上打滾的這二人卻突然分開了,都坐在地上看著對方哈哈大笑著------ 八年,王忠嗣已經成了一位真正的將軍。他此時不但是河西節度使,還在一年前兼任了朔方節度使。照李泌的話來說,王忠嗣,大唐第一名將。 李泌可不是瞎說,也不是因為他和王忠嗣交情甚厚就抬舉他。而是王忠嗣確實是稱得上這一稱號。 開元二十五年,玄宗派往河西的宦官假傳詔書,命當是的河西節度使出擊吐蕃,最后雖是獲勝,但是給吐蕃落下一個“大唐無信用”的口實。 當時的節度使心存內疚,回到洛陽后沒多久就抑郁而終。接任河西節度使的是杜希望,到任后,就起用在東陽府練兵的王忠嗣。 事實證明,王忠嗣不負眾望,一戰將唐軍久攻不下的新城攻克。兩個多月以后,又以少量兵力再次擊潰來搶占新城的吐蕃大隊人馬。 最后,吐蕃人只要知道對手是王忠嗣,皆望風遠遁,不與他交戰。 吐蕃人暫時消停后,突厥余部又開始鬧事。玄宗下令,命王忠嗣兼任朔方節度使,與突厥余部決一死戰。 此次王忠嗣回長安述職,就是匯報與突厥人作戰的情況的。 “小先生,早年間突厥人屢屢受我唐軍打擊,早已是日落西山,自身不保。只是,這次鬧事的是烏蘇米施所部,他們早已歸順我大唐,但是懷有二心。 這次,他們趁著朔方軍北上圍堵吐蕃人,再加上他們內部失和,烏蘇米施便率部鬧事,想趁機崛起------” 茶室內,王忠嗣說著戰事,李泌坐在他對面靜靜聽著。 “小先生送我的《平吐蕃八策》,我早已是倒背如流。與吐蕃作戰時,我便活學活用,讓吐蕃人輸的心服口服。 這次與烏蘇米施交戰,我依然采用書上的計策,烏蘇米施果然中計,我部并沒有派出一兵一卒,自然有人追殺烏蘇米施?!?/br> “離間計?!?/br> 王忠嗣笑了,說道:“對,正是離間計。只是,小先生的這離間計,也過于------” 王忠嗣沒有說下去,只是呵呵樂著。 “我這離間計也過于缺德了是嗎?” “我可沒這么說,都是你自己說的?!?/br> 兩人都笑了起來。 笑過后,李泌說道:“真的那么缺德嗎?西域一地本來就部族眾多,雖然都是喝奶吃rou的,哪里會那么團結。你只要找出他們的矛盾之處,然后加以點化,他們必然會自相殘殺?!?/br> “點化?小先生說的好聽了些,我覺得我那不是點化,是挑撥離間?!?/br> “對啊,這就是離間計。王忠嗣,你出徒了?!?/br> 王忠嗣卻有點不好意思了,他看著李泌說道:“小先生這樣說,忠嗣有點內疚?!?/br> 李泌給他倒了一杯茶,說道:“有什么內疚的?這仗打的不錯,又做到了愛惜軍力,怎么就內疚了?” 王忠嗣端起茶杯,卻沒有喝,“小先生,既然說到這軍力,我內疚之處正是在這里?!?/br> 李泌瞥了他一眼,道:“怎么,你也用將士的性命為你換取加官進爵的資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