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換防
被貶到睢陽的裴寬來長安做戶部尚書之前,曾做過范陽節度使。范陽節度使,如果李泌沒有記錯的話,安祿山起兵造反的根據地就是范陽。 所以,裴寬來到長安后不久,也就是還沒有被李林甫踩走的時候,李泌就去拜訪了他。 對大唐小先生的來訪,裴寬很是高興。況且,陪著這位小先生來的,還有壽王和汝陽王兩位。 裴寬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一個勁地說著“該是裴某先去書院拜訪的,哪曾想小先生先來了”。 李泌看到他長的瘦高個,面色白凈,長須飄飄的與張九齡有些相似,就開玩笑說,“裴尚書風姿與九齡公有一比,這官聲名望又高??磥?,早晚會被圣人看中,拜為宰相??!” 李泌這話雖是開著玩笑說的,裴寬聽了卻很高興。出將入相,他在節度使任上聲望很好,下一步入相就是十有八九的事情。 當然,如果沒有人睬他的話。 李泌與他說了幾句閑話后,就把話題引到了范陽。裴寬在那里做了幾年節度使,對那里的軍情民情,還有范陽軍中的事情都很了解。 看到李泌對那里很感興趣,就一五一十的把那里的情況說了一遍。 最后,裴寬凜然說道:“范陽軍善戰,都是與奚人、室韋、契丹、突厥、還有吐蕃累年作戰錘煉出來的,是我大唐軍中精銳的精銳。有我范陽軍鎮守北陲,胡人絕不敢踏進大唐一步?!?/br> 聽完這話后,李泌看了李瑁一夜,又看了汝陽王李琎一眼,那意思是二位都聽到了吧,范陽軍此時怕是大唐最厲害的軍隊。 這兩位都是一副默不作聲的樣子,心里想的都是李泌來這里之前說的那話,“最厲害的軍隊不應該只駐扎在原處,應該與其他地方的邊軍按時換防。這樣,大唐所有的軍隊都可以得到錘煉,都可以成為厲害的軍隊?!?/br> 只可惜,這兩位都沒帶過兵,在他們心里,這節度使總管地方軍政,帶兵打仗是份內的事情。李泌說的這個換防,道理他們懂,就是不知道李泌這一陣子怎么突然關心起這件事來了。 在回書院的路上,壽王與騎馬并排走著的李泌說道:“小先生,這些日子我看你經常對著地圖自言自語的,是不是心里想的就是范陽???” 李泌看著熱熱鬧鬧的大街,心說那里有一個叫做安祿山的胡人。要是這人做了范陽節度使,大唐那支最厲害的軍隊,反手就要成為大唐的禍害。 想到這里,李泌有些擔憂的說道:“平盧軍已經掌握在胡人手里了。若是范陽軍再被胡人掌控,對我大唐不利?!?/br> 聽到這話,李瑁只是笑了笑。在他心里,不管是漢人將領還是胡人將領,都是大唐的將領。不僅僅是李瑁這樣想,就連玄宗也是這樣想的。 開元年之前,朝廷里一直有三條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官員不能在一地長久任職,不能身在朝廷卻遙領邊遠地區,也不能一人兼領多鎮。 而且,還有明文規定,對胡人將領“多以重臣領使以制之”。所以,那時候的胡人將領雖然功高卻不能做主帥。 可是到了開元年后期,這些規定都被玄宗打破了。身在朝廷的宰相遙領節度使,還有將領兼任多處節度使的事情屢見不鮮。 玄宗這樣做,其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李林甫曾對他說,“文臣做將領,不敢身先士卒,以抵擋敵軍的弓箭炮石。不如讓那些出身寒微的胡人為將帥,胡人勇猛善戰,悍不怕死,遠比文臣更適合馳騁沙場。 再有就是,這些胡人沒有顯赫的門第,自然勢單力薄,難以在朝中結交朋黨。只要陛下對他們好一些,他們必定會為朝廷拼死效力?!?/br> 李林甫之所以這樣對玄宗說,其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堵死那些大臣“出將入相”的路。這樣一來,就沒有能力出眾的大臣威脅他的宰相位置了。 李林甫出于私心給玄宗出的這個sao主意,沒想到玄宗聽后竟然覺得有道理,立即就采用了李林甫的這個建議。 就此,一大批胡人將領被提撥為大唐的高級將領,有的還出任了節度使一職,這其中就有安祿山。 此時朝廷已將整個帝國的邊境由西到東、由北至南劃為十大藩鎮。設置了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東、范陽、平盧、隴右、劍南九大節度使,外加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 其中,平盧節度使就是安祿山。李泌知道范陽、河東、平盧三地離的很近,只要把范陽兵抽出來派到別的地方,這三地的軍力就會弱一些。 還有就是,范陽軍離開后,把別處的軍隊派去,有往這地方的軍隊里摻沙子的意思。 李泌無法改變玄宗的想法?,F在,李泌就是相見他一面也很難。玄宗不是去泡溫泉就是在泡溫泉的路上,別說是李泌,就是朝中的大臣們相見他一面也難。 李泌覺得很有必要見玄宗一面。李泌要當面告訴他,老規矩很好,不應該就這樣改變。 可玄宗身邊有很多人都是李林甫的耳目,自己去見玄宗說這些話,估計不等自己出宮李林甫就會知道。 李泌不想得罪他。當然,也得罪不起這人。所以,去告訴玄宗把范陽軍抽出來的事情,李泌想交給身邊這兩位親王去做。 “小先生,我不想去見他?!?/br> 得知李泌的想法后,李瑁這樣說道。 李泌一聽他已經直接把玄宗稱作“他”了,就知道李瑁真的不想去宮里。于是,李泌轉眼看著走在另一邊的李琎。 一看李泌看向自己,李琎趕緊搖著腦袋說道:“我聽說圣人得知我守喪的時候喝酒,嚷著要讓人打死我。小先生,你說的這事還是找別人去做吧?!?/br> 李泌瞪了他一眼,心說你們這兩個慫貨,看來我是指望不上你們了。 想到此時朝廷里除了李林甫說話好使,再就是另一位宰相李適之了。李泌想了想,心說這件事只能指望他了。 于是,李泌讓汝陽王李琎回書院,他自己則帶著李瑁去了李適之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