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這一日一大早,吳筠到了長安后,就急匆匆跑去書院見李泌。李泌見到吳筠后就嚷道:“你從東都來此,是經過那座橋的,你說你說,那座橋怎么就不合圣人的帝王氣了?” 吳筠一看他這個樣子,就忍著笑說道:“莫急莫急,小先生莫急。我師叔去洛陽妖言惑人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br> “妖言惑人?不是妖言惑眾嗎?” “我師叔去東都只見了一人,就是李相公。是李相公面見圣人,把那些話講給圣人聽的?;蟊娬劜簧?,惑人倒是真的?!?/br> 李泌道:“你是做什么吃的?你不是圣人的御用道士嗎?這種事情他不該先問你嗎?” 吳筠被李泌一頓狂噴,一時半會也不知道先說什么才好,就一臉苦相的看著李泌。 李泌喊出那些話后,也冷靜了下來,想到這吳筠這么早就來了書院,定然是還沒吃飯,就說道:“后院吃飯去,吃飽了再說?!?/br> 吳筠一聽就笑著隨他向后院走去…… 兩人吃過飯后,就去了那間茶室。吳筠坐下后就說道:“小先生,你是知道我的,自打你說讓我潛心修道,少整那些有用沒用的以后,我就很少作法術了。這次我師叔突然來了這么一手,圣人并沒有問我,想是覺得我一直在東都,也沒見過那座橋,故而沒問我?!?/br> 李泌給他倒了一杯茶,說道:“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你失寵了呢?!?/br> 吳筠喝了一口茶,說道:“失寵是不可能失寵的,只是圣人越來越多事,我倒是閑不住的?!?/br> 聽他這樣說,李泌想了一下,就說道:“圣人事多,都是什么樣的事情?” “吃喝玩樂,縱情山水,快活如神仙?!?/br> 李泌點點頭,心說張九齡和裴耀卿這兩位宰相確實不錯,硬生生的讓皇帝閑了下來。 有些事情,這做皇帝的就不能亂插手,一插手就壞事。反而那些宰相和大臣們集眾人之智想出來的辦法,更是可行。 李泌又說道:“這么說,你這一陣子都是干的陪吃陪玩的事情?!?/br> 吳筠雙手一攤說道:“我能怎樣,還不是小心陪著他?!?/br> 李泌一擺手道:“行了,不說這個了。你說,你準備怎么收拾你那位師叔?” “這……” “為難是不是?” “他畢竟是我師叔,我這……” “老吳你知道不?若是長安萬年兩縣的縣令接到圣人的口諭后就拆橋,這城里的糧價就會瞬間飆升。幸虧他二人知道這厲害關系,才找到我,讓我想個主意?!?/br> 吳筠牙疼般的說道:“你那主意是不錯,經過那座橋的時候,我已經看過了,石橋各處包以木板,那木板上還有人在畫畫,煞是好看不說,還莫名有些豪華富貴之氣?!?/br> 李泌笑著說道:“老吳,你又施展法術了?” “只是望氣而已。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我也不是很明白,只懂一些皮毛而已?!?/br> “你那師叔呢?是不是有些本事?” 吳筠一聽就一臉不屑的說道:“屁的本事。他若有本事,我師父怎肯把道觀交給我?!?/br> 李泌放心了,說道:“可他認識李林甫,說不定和這城里的糧食大戶也有些關系?!?/br> “小先生想的不錯。自打知道此事后,我就一直在琢磨,拆橋何人得利,一定是那些有糧食的人得利??蛇@李相……” “先不管這李林甫,你就先把你師叔搞定,不然,這城里的人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把他打死了。然后,那座橋此時的樣子你也親眼見了,回東都后見了圣人,實話實說,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你明白嗎?” “明白,我這就去找我師叔去?!?/br> 說完這話,吳筠又急匆匆的走了。 李泌送走吳筠后,便站在院子里。只見他突然仰頭朝著那顆柿子樹喊道:“下來吧,站那上面風不大嗎?” 幾片樹葉飄了下來,隨后就聽呼啦一聲,一個人從柿子樹上跳了下來。 “你現在越來越鬼了,竟然連我藏在樹上都知道了?!?/br> 說活的時候,賀生還在自己身上拍了幾下。 李泌瞥了他一眼,說道:“這樹上有一只鳥窩,你沒看見那兩只鳥兒只在天上盤旋,遲遲不肯回窩嗎?” 賀生朝他豎了豎大拇指,說道:“小先生厲害了?!?/br> 李泌道:“別說那些沒用的,那老道的底細查清楚沒有?!?/br> 賀生笑了笑,朝著茶室那邊走去。 崇業坊東北角玄都觀那里,吳筠站在大殿外面,正面對著那名老道。 只聽老道說道:“師侄不在東都陪圣人,如何回來了?” 吳筠道:“你若是不跑去東都,我自然不用回來?!?/br> 老道已經猜到吳筠為什么突然回來了,心里突然沒了底氣,就說道:“師侄,我去東都都是為這道觀里好?!?/br> “妖言惑人,蠱惑圣人拆橋,也是為道觀好嗎?那橋拆了,與我等有什么好處?” 老道沒話說了,心說我怎會知道事情到了這時竟會是這個樣子。 這老道先前去東都把事情做成后,著實得意了一陣子??珊髞砜吹絻煽h的縣令用了李泌的法子,給那座橋來了個豪華裝修,這老道就有些懵逼了。 再加上那座橋遲遲沒有拆除,那個說來送錢的人也沒來,老道早就慌了神了。吳筠突然回來,老道就知道他是來和自己算賬的。 “師侄,我是你師叔,你不該胳膊肘往外拐,幫著外人害我?!?/br> “師叔,你為何做這糊涂事,我也不問你了??赡阒绬??這城里百姓都在恨你,恨你不立即死了?!?/br> 老道豈不知城里人都恨他,自打他那“妖言”在長安城里傳開后,這玄都觀不但沒人來了,就是這道觀里的道士們出門,也被人指著鼻子罵。 老道就想不明白了,自己去東都做的事情,怎么這長安就人人皆知了。 其實,他不知道,長安萬年兩縣的縣令都知道他做的事情。因為,玄宗那道口諭說的明白,此橋犯上,故而要重新修一座木橋。 這兩位縣令覺得奇怪,就問下詔的內侍。那內侍得了兩位縣令的好處,就把李林甫是如何跟玄宗說的都說了出來。 而李林甫去和玄宗說這事的時候,并沒有隱瞞是這位老道告訴他的,那座橋與圣人的帝王氣不合。 所以說,這天下就沒有真正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別人不知的事情。 “師叔,解鈴還須系鈴人,你自家惹下的禍事,你自家去解決吧。再晚些,怕是神仙也救不了你了?!?/br> 吳筠看著老道,雖是一副為他好的語氣,可任誰看了吳筠此時的臉色,也會生出幾分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