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杉下和楸下一看黎下換衣服,就知道他又要去大祭嶺了,他們倆站在門口整裝待發。 黎下臨出門,又打開板箱,摸了摸角落的小石罐,才轉身離開。 隔著窗戶和姥姥姥爺打了招呼,黎下跨上烏雅,從院子東南角的一個小門出來,上了一條由各種灌木修剪而成的小喬木和真正的小喬木枝葉自然形成拱形頂棚的長長的的小路。 這不是從大祭嶺到梨花坳的大路,那條大路從大祭嶺西寨門出來,兩次跨越梨花河,再“之”字形翻越風回嶺,在風回嶺南側山腳下分成兩支,一支略微往西,通往黎家,一支往東南方向,通往三戶姓仲的人家,梨花坳一共就這四戶。 黎下現在走的這條路,只有黎家人走,從大路上根本看不見。 黎下一直覺得梨花坳有很多奇跡,比如那條青石路和他腳下的這條小路,無論下雨還是下雪,這兩條路都不會很滑,而且不管什么時間,他永遠不用擔心看不清路,哪怕是雨天的凌晨三點,這兩條路上的每一塊石頭都清晰可見,但那些石頭絕對沒有發光。 青石大路據說是姥爺的爺爺那一輩修筑的,他腳下這條小路則是自然形成的,小路不足一米寬,長約一公里,所有石頭都呈現自然狀態,且中間沒有任何縫隙,就好像底下是一塊整體長度超過一千米的巨石。 黎下問過姥姥姥爺,他們是怎么發現這條路的。 姥姥說:“是你發現的,你小時候淘氣,喜歡鉆草稞子玩。 好像是你四歲時的春天吧,那時候你姥爺還沒退休,家里平時就咱們兩個,有一天我和你媽包餃子,讓你在院子里玩,后來不知咋一抬頭,發現你不在院子里,喊也沒人應,你媽就出去找,喊了半天,聽到你在那邊答應。 那時候這邊的籬笆上還沒這個小門呢,你媽得從大門出去,再從半坡抓著樹棵子爬到那邊。 她說她上去后,順著你的聲音找,感覺特別好走,這才注意到,那兒居然有一條天然的小路,路兩旁的樹和草還都沒有刺,走起來不用擔心掛臉掛衣服。 正好你特別聰明,我們正商量著想讓你早點去上學,要是走這條路去大祭嶺,能近不少。 你舅舅就把這條路兩邊的樹棵子修剪一下,讓它們別往橫里長,這樣你哥和你以后上學,每天能少走三四里地?!?/br> 大祭嶺山高皇帝遠,學校也不像城里那樣規矩多,加上大祭嶺的家長都有學問,無意之中就會教孩子很多簡單的知識,所以,大祭嶺的入學年齡很靈活,孩子們上學普遍較早,梨花坳的孩子也就隨了這習慣,黎渠、黎下、黎忱和家里上一輩人,都是五歲就上學了。 黎下的生日是陰歷九月,他上學時還差兩個月五歲。 想起小時候自己和哥哥黎渠秋天的清晨上學時,在這條路上仰著頭跳起來比賽喝露水的傻事,黎下唇角翹了起來。 路窄,兩旁又都是樹,加上是晚上,就算路面看得很清楚,人也會本能地更小心,所以黎下騎得不快。 杉下和楸下圍著他撒個歡,撩開蹄子往前面跑一段,然后等他追上,再圍著他撒歡,再跑,一人兩狗十分開心。 從風回嶺北坡下來,過了風回橋,黎下心里一動,對狗兒子說:“咱們把車子放寨門外,先去那邊看看?!?/br> 狗兒子自然沒意見。 黎下放好烏雅,和兩只愛犬悄悄默默進了山。 繁星滿天,沒有月亮,夜色中,貢寶盤腿坐在山頭,對著筆記本敲敲打打,不時抬頭看看遠方,只看側影的話,很像一名文藝型青年畫家。 沈厚仁在離他不遠的地方,哼著荒腔走板的歌,一本正經地修剪著樹苗,他運剪如飛,修好一棵樹冠直徑三米左右的樹苗,只消十幾秒鐘,黎下看得嘆為觀止。 兩個人居然還是經典款老農扮相,一身的泥土,只是褲腿沒再挽得那么標準。 黎下嘬起嘴,輕輕吹了一聲:“倏——~~~……”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313 20:35:18~20200314 20:38:2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wsxhbs、燕燕燕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章 各種開心 “啊——鬼啊——”兩人同時大叫起來。 貢寶拎著筆記本,全身戒備,東張西望。 沈厚仁把大樹剪當手.槍,像影視片里的警察一樣,雙手緊握對著前方。 黎下:……,這倆貨可真夸張。 杉下和楸下“汪汪”叫了起來。 貢寶和沈厚仁同時放下手里的“武器”,貢寶欣喜地問:“那,那,老板,你怎么來了?” 沈厚仁眉開眼笑:“老板,突擊檢查???” 黎下說:“突擊檢查員工健康狀況,不合格的走人?!?/br> 沈厚仁拍拍胸脯:“來吧,運動健將水平?!?/br> 貢寶這次居然比沈厚仁聰明,他跑過來讓黎下看他的筆記本:“老板,我把設計圖又修改了一點,主要是風回嶺和咱們的辦公區?!?/br> 黎下說:“我不看這個,說吧,我臨走怎么跟你們說的?” 貢寶小心眼沒耍成,只好老實回答:“不是我們不聽指揮,主要是,咱們農莊剛起步,這么多事等著,我們倆又睡了一天,這會兒真睡不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