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
章伯將賈赦帶到甲字班,甲字班的學子都是考中秀才預備考舉人的。 賈赦來到班里時,學子們正在做關于性善性惡的辯論前準備,他的到來讓學子們都停了下來,十來雙眼睛都盯著賈赦。 “眾位學子,這是前來游學的金陵城院試院首賈赦賈恩侯,山長特許在甲字班聽學三月?!?/br> 章伯朝各位學子拱手行禮,將賈赦的來歷道個清楚。 “金陵人士上賈下赦,十四年金陵院首,見過諸位同窗?!辟Z赦在章伯介紹完之后,面帶笑容朝各位學子行禮自我介紹。 眾位學子面面相覷,互相對視后皆是有榮與焉,一齊站起身,“榮幸榮幸,見過賈公子?!?/br> 這樣交通不發達的年代,有人千里迢迢前來游學,就是對書院最好的榮譽,況且這還是個院首,可見是有真學問的。 即使他們中有人清楚賈赦的父親是超品國公,但即使賄賂也只會給個不起眼的位置,能當上院首,必是有真學問的。 “我們正在做辯論,不如賈公子也來參與?”似是領頭的學子和煦的對賈赦發出邀請。 “故所愿也,不敢請爾?!?/br> 賈赦一行禮,瀟灑的隨著學子的邀請入了空余的座位,章伯朝著眾人行了一禮,轉身離開向山長匯報情況。 “孟子曰:人性本善;荀子曰:人性本惡。我們同窗一聚正是為辯論此事,敢問賢弟有何高見?” 領頭的學子向著賈赦拱手,看他年紀較小,就托大稱呼一句“賢弟”。 “性者,蓋有善有惡也。舉人之善性,養而致之以善長;惡者,養而致之以惡長?!? 賈赦略一思索,頓了一下。 “則性各有陰陽善惡,在所養焉?!? “賢弟請聽,孟子言:人性之善也,猶如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人皆有惻隱、羞惡、是非、恭敬之心,此謂四心也?!? 這是孟子性善論的忠實簇擁者。 另一個學子不堪示弱的發表自己的觀點:“人之性惡,其性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1 這是認為人性本惡,生而追逐利益不休的。 另一個學子“咳咳”兩聲,待眾人看過來之后,“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這是認為人出生沒有善惡,都是外在環境的影響下逐漸產生的變化。 “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 這倒是和賈赦的觀點一致,認為人出生即有善有惡,發揚哪一方面就會產生不同的人。 “性無善與無不善也......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 這位學子朝之前發言“染色”的學子拱拱手,同樣的支持人出生無善無惡。 大家都發表過觀點后,重頭戲上場了。即各自分組,觀點相同的為一組,各自舉出例證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因為觀點分為:性善、性惡、性無善惡、性有善有惡,因此分做四組。 打頭兒的身量高挑的學子書寫四份名牌,放在教室四方,學子們自動找到組別,開始辯論。 “人之初生也,嚎啼不止,以奶哺之,以布裹之,則止。反之,擾人不休,拉撒隨意,惡也?!?/br> “人之初生乃哭,蓋感激天地恩德,每有需求,動輒啼哭,警醒之意爾。從此乃有規律,以規律養之,善也” “孟母為孟子求學,三遷其居,方稱‘子’可見外物影響之大,乃知性無善惡也?!?/br> “豆麥之種,與稻梁殊,然食能去饑;小人君子,稟性異類乎?譬諸五谷皆為用,實不異而效殊者,稟氣有厚泊,故性有善惡?!? “如見孺子將入于井,無論何人,必立即趨而救之。其所以去救,非所以內交于孺于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完全由于不忍人之心而然?!? “春秋楚惠王,一日食酸菜,中有蛭。挑水蛭而庖廚歿,憫而吞蛭。晚解手,蛭排而病愈,乃見人本善,而得天地尊?!? “□□婦女不罪,而師長教之非也,今有貌美婦人于前,爾何為?假使殺人不罪,而師長教之非也,今有恨極仇人于前,爾何為?入室盜竊不罪,而師長教之非也,今窮而富人炫于前,爾何為?”3 “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習與性成者,習成而性與成之也。故無善惡,蓋后天習之?!? 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一時之間,十幾張嘴都開始嘰嘰喳喳,卻也很有秩序,學子們引經據典,或是引用前人所言,或是講述先王舊時,或是以生活為例發起提問,各自論述自己的觀點。 眾人臉紅脖子粗,尤其就嬰兒善惡來討論的兩位,都開始拍起桌子,誰叫他們倆的論據相近偏偏結論相反。旁邊的學子也各自為他們二人加油助威,各自提出問題刁難對面。 賈赦還是頭一次參與這樣的辯論,他還以為是一起坐著喝喝茶,輕描淡寫的各自訴說,萬萬沒想到還有擼袖子拍桌子的。 更沒想到學子們不以為奇,甚至還加油助威,火上添油。不自覺看著兩人抽著嘴角,直嘆自己老了,竟然與年輕人割裂開了。 正說話間,那學子頭頭兒看到賈赦神色,特意過來與他說話?!斑@學術有了分歧,開辯論賽拍桌子對答,擼袖子開打的比比皆是,你怎么反倒不知道呢?” “這...我以為大家都是讀書人,皆是風度翩翩,以理服人之輩,沒想到...”賈赦不好意思的回答道。 “哈哈哈哈哈哈,我們學習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雖說不主習武,但也不是緬靦腆腆的娘兒們啊,你可知道當朝張太師以前那可是當庭打人的?哪來的什么好脾氣?” 那學子一挑眉頭,偷偷湊將過來,“再者,前朝有jian宦惡吏者,曾當庭被幾位文官老大人圍毆致死,仍不解氣,號召文官隊伍都來踩踏,嘖嘖嘖,據說都成了rou泥兒了?!?/br> 賈赦瞪大眼睛看著學子,覺得不可思議,說好的弱不禁風的文官呢?刻板印象誤我! “你那什么表情?雖然身子骨不如武官耐造,但也是都有鍛煉的,不然連考試都撐不下來,談何金榜題名呢?” 學子樂得呵呵大笑,更加積極科普起體現文官武力值的故事,賈赦聽得一愣一愣,他雖說也算博覽群書,但也多是四書五經,史書一類,這些奇聞逸事他從未過多關注過,沒想到還有這樣的事。 說話間辯論算是結束了,一番暢快淋漓的論證后,不少學子都直接稱呼賈赦“恩侯”,認可他的能力學問,還有不少直接約著一起吃飯。 賈赦倒是同意了,學子們便七嘴八舌的告訴他,何時會開山門,屆時一起去鎮上吃酒,吃完了就去百泉湖游覽,在百泉湖一起作詩寫文。 賈赦好容易擺脫了這些學子,派了長隨去購置物品,自己則是找章伯安排了宿舍,準備和學子們一同吃住。 ※※※※※※※※※※※※※※※※※※※※ 參考文獻或化用: 1.王充《論衡·率性》:1性者,蓋有善有惡也。舉人之善性,養而致之以善長;惡者,養而致之以惡長。2豆麥之種,與稻梁殊,然食能去饑;小人君子,稟性異類乎?譬諸五谷皆為用,實不異而效殊者,稟氣有厚泊,故性有善惡。 2.孟子《孟子·公孫丑章句下》:不敢請耳,固所愿也。 3.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1人人皆有惻隱、羞惡、是非、恭敬之心,此謂四心也。2性之善也,猶如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4.荀子《荀子·性惡》:人之性惡,其性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 5.墨子《墨子·所染》: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6.揚雄《法言·修身》: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 7.告子《孟子·告子章句下》:性無善與無不善也......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 8.孟子《孟子·公孫丑章句上》: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于入井,皆有怵愓之心,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9.《楚惠王吞水蛭辯》的歷史故事,這是自己根據故事編出來的文言,大家看個笑話就算了。 10.王夫之《尚書引義·太甲二》: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習與性成者,習成而性與成之也。故無善惡,蓋后天習之。 11.中間的排比類似《魚我所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