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同(劇情)
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后,長輝皇帝徹底收復川西與烏斯藏,李持盈都沒能忘記那個下午潤哥兒的眼神,似乎就是從那天起他的人生被撕裂成了‘李澤’和‘朱澤’兩截,當年他才四歲,沒有哭鬧、沒有耍賴,只有滿腔的怨恨與傷心,他跺著腳說:“你就是有了meimei就不要我了!你嫌我麻煩,才要把我丟在這里!” 那時他還太小,不明白大多數人在面對命運的時候都是沒有選擇的,他以為mama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因此絕望又憤怒地質問她,期望能得到一個令自己滿意的回答,又也許任何回答都不能令他滿意。 李持盈心碎如絞,一時間不知道什么樣的話語能寬慰到他,在她原本的計劃里他不該這么快被送上太子之位,他還這么幼小,等他和持暉培養出一點親情、等他習慣了北京的生活、等他明確展露出意在天下的志向……可命運從來不由人,天下局勢風云變幻,容不得她小心計算。 天子已經下了詔書,有生之年不娶妻不納妾不生子,視先帝之子如己出,位正東宮?,F在全天下、全世界都在夸贊他仁義動天,大明皇室手足情深,堪為典范。 “不是的,”她只能一遍遍這樣告訴他,“mama怎么會嫌你麻煩?這是因為……” 不等她說完,潤哥兒狠狠砸了一只茶杯到地上,一溜煙跑了。 長輝元年九月初一,隨著《南北條約》正式簽訂,世上再無大明帝國與白衣天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嶄新的國家:大明聯邦。元首仍是皇帝,但國土內部實際上分為兩個邦國,南境實行議會制度,其長官稱總理,與內閣首輔職級相當,且有互相彈劾督查之權,一旦發現違憲,整個內閣或議會立即解散,重新任命或選舉。天國水師更名為長江水師,仍屬南京下轄,只是北京方面共享調用權。 誠然這不是她最初設想的結果,但已經是各方博弈下最好的結果了,總理四年一輪換,非常情況下甚至可以啟動特殊程序,駁回皇帝的旨意或參與議儲。盛大的儲君冊封典禮后李持盈不得不回到南京,整頓軍隊、安撫民心、接受采訪,事情多到幾乎沒有間隙喘氣,離開的時候誰也不會想到,下次再見已是長輝叁年—— 玉璽的橫空出世打碎了一切關于太子身世的疑慮,滿朝文武本想拿小太子的雜胡身份大做文章,奈何《憲法》里明明白白的寫著:享有我國戶籍之人一概平等,不得以雜胡、半胡、奴婢、倡優為由貶低侮辱,可把這群老學究憋得不輕,一個個長吁短嘆、垂手頓足,大嘆斯文掃地,國將不國。 眼看著天子再次親征,再次凱旋,又有仁義君子的名聲加持,民望幾乎達到頂峰,李家卻通沒吃到紅利,不少子弟甚至被借機剔出了核心將領的圈層,老大人的臉色一日日凝重下去,他意識到朱持暉所謂的‘不娶妻不納妾不生子’竟然是說真的,不是一時托詞也不是唬人的場面話,而假如李氏不能滲透進他的后宮,一旦太子即位,家族衰落必成定局。 “不如咱們安排幾個漂亮宮女……”李持慎小聲提議,“再怎么樣也是男人,又不是太監,難道真在宮里做和尚?” 不少人說皇上傷著了命根子,或是想要效仿西歐國君搞什么一夫一妻,所以才不近女色,對此李持慎嗤之以鼻,半個字也不相信,太監尚且對食,何況皇帝?食色性也,戒不掉的。 李匯沉吟一聲,他倒沒打庶子的主意,今年太子就七歲了,就算立刻懷胎,生下來也相差了整整八歲,除非有大變故,想要翻盤怕是不容易。 “太子近來怎么樣?” 東宮守備森嚴,加上靖王李持壽一直在慢慢滌清宮里的眼線,安插耳目變得越來越難。李持慎道:“不就那樣?閉門讀書唄?!?/br> 他才七歲,難道能指望他上朝理政?倒是朱持暉擔心他一個人在京無聊,臨走前給挑了幾個伴讀,俱是家世清白、出身貧寒的小秀才,唯恐他染上世家子弟的紈绔習氣。 “說到這個,聽說過年時南邊送了節禮來,東宮連門都沒開,原封不動又給退回去了?!碧崞疬@事李持慎頗有點幸災樂禍,“您說說,這不是馬屁拍到馬腿上了么?” 李匯的眉心一動:“過年時送來的?皇上知道嗎?” “想來遞了折子,龍姑娘做事何等謹慎,恨不能一點兒把柄也不留,再抓不著她的小辮子的。不過這也奇了,皇上的馬屁不拍,盯著太子拍馬屁……” “行了,過幾日大軍回京,教咱們手底下的人都緊著些骨頭,給皇上抓著小辮子就自求多福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