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阿嬌此時已經調整好了心態,聽到了劉徹的問話,淡淡的說:“那是陛下的臣子,我喜歡不喜歡又有什么打緊?”反正劉徹以后也絕對是會獨尊儒術的,她說與不說有什么用?再說在大方向上面,她很清楚劉徹的底線,即使說了,也毫無用處,還不如不要浪費口水,還不討好。 兩人說話間,阿嬌被劉徹帶入了殿里面內室。然后兩人坐在了軟塌上。 阿嬌看著這個內室,劉徹的寢殿和前世布置沒有什么區別,連茶杯都是一樣的。但她再也沒有了前世來到這里的興奮心情,真傻,怎么會以為男人帶她來到了他有特殊意義的地方她就是不一樣的呢?就是愛他的表現呢? 劉徹看著她平靜的臉色,不知怎么的,心里有些不舒服,皺著眉頭,說:“說說你不喜歡那些儒生的理由吧?!?/br> 阿嬌看著劉徹,偏著頭,說:“陛下不生氣嗎?” 劉徹不置可否,道:“說說看,說不定我就改主意了?!?/br> 阿嬌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要是能讓劉徹和外祖母之間稍微不那么對立,那等劉徹掌權之后也不會太遷怒于竇家,至少能夠讓竇家保留一部分人,讓外祖母不至于臨死都不安寧。 于是她想想說:“也不是說很不喜歡,儒學也有儒學的好處。比如讓人知禮節,孝順長輩,遵老愛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就能教化百姓。正與大漢以孝治國政策相當。遙想要是大漢人人都能如此,何愁不強大?并且儒學主張尚賢,讓窮苦百姓有了盼頭,自是會更好的效忠皇室。大漢也就能千秋萬代?!?/br> 皇帝坐下的龍椅更加穩固了,國祚也就長久了。等積蓄了國力,匈奴自然也就不是問題了。不過只要皇帝孝順了,外祖母才會更加有一個舒心的晚年了。 劉徹點點頭,道:“繼續說?!?/br> “像陛下孝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天下人不也是看在眼里,所以那些儒生才能出世,像陛下效忠啊?!?/br> 劉徹不置可否。 阿嬌轉而冷哼一聲,說:“但是儒生自己手無縛雞之力,卻看不起女人,就讓人有些費解。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繁衍一直都是女人來做,可是這些繁衍的后代反而瞧不起女人,嗬,真是讓人好笑。而人吃的五谷雜糧,儒生也瞧不起,陛下,不是我對他們有偏見,可是每每聽到他們酸儒的口氣,真的讓人高興不起來?!?/br> 她飄蕩這么多年,自是知道儒生矯枉過正的危害,偏偏不是每個皇帝都如劉徹一樣強勢并且知道其統治的精髓,大多都是只要自己好了,天下人或者女人干他何事? 尤其是后世女子竟然被約束束起了小腳,被哪個男人看了一眼,就要自盡。更加不要說摸了一把,即使不是女子的錯,也會被冠上不守婦道的稱呼,再嚴重點就要被沉塘。馬丹,能不能更靠譜點? 越想越生氣,不由得聲音也大了,滔滔不絕來:“那些儒生,根本就不好好理解圣人的意思,只會曲解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思來。比如孔圣人說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明明肯定了女人的才德,可他們卻揪住圣人一時的感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來約束女人。簡直不知所謂。再比如圣人曰子欲立而立人,子欲達而達人。有些人自己三妻四妾,卻要求女人從一而終。別的男人看一眼,就是不忠了?!?/br> 后世的女人真是悲哀啊,不,應該說是男人故意的,從古至今就宣揚女人無用論,還將女人的月信說成骯臟之物,讓女子自己就對自己厭惡起來。多少人臨死的時候都會說一句,來世不愿意再做女人。 哼,揪起原因,就是這些儒生上朝堂之后,手中有了權利,就大肆的更改圣人之意。創造了很多新的東西,比如三綱五常,寧愿餓死,寡婦也不能再嫁,此為氣節。說不定還能得到一座貞節牌坊呢?女人從一而終,男人就可以隨意去青樓狎妓,視女人為玩物。自己又是一個什么玩意呢? 喝了一口水,繼續對不公進行批判。她覺得她估計是壓抑太久了,今天才一口氣出了出來。等茶杯沒有水了,她發現有些不對勁啊,馬丹,說高興了,忘記對面的劉徹就是這種理論的堅定支持者。 前世為了外祖母掌權,他可是恨得牙癢癢呢。等他親政之后,王娡連權力的邊都摸不著了。更加不要說她了。 咬咬嘴唇,她決定破罐子破摔,看著劉徹,說:“陛下認為臣妾說得可對?” 劉徹不動聲色道:“那嬌嬌認為黃老之學是好的了?” 阿嬌搖搖頭,說:“自然也有不好的。比如黃老的世卿世祿,幾百年過去,成了世家,只怕連皇族貴胄都沒有他們的地位尊崇。陛下,我并不是非要理論出那個好,那個壞。好的壞的端看是對誰而言。再說還有其他的,比如墨門,法門,都是有可取之處的。只要集百家之所長,才是最優的。陛下覺得呢?” 劉徹竟然笑了,道:“嬌嬌,果然還是嬌嬌?!毖壑腥莶坏蒙匙?,純凈的心可見。他的心情瞬間就好了起來。 阿嬌低下頭,偷偷的瞥了瞥嘴,心中說:這是什么回答?算了,劉徹這廝的心永遠都會藏著掖著的。 過了一會,劉徹突然說:“趙綰和王臧在獄中自殺了?!?/br> 阿嬌恰到好處的驚愕的啊了一聲。 劉徹站了起來,雙手背在后面,說:“算了,不說那些了。你都說我孝順了,總不能白擔這個名吧。放心吧,祖母可是我的親祖母,我不孝順她,誰還能做?” 這樣也行?阿嬌是真的驚訝了,劉徹竟然這么快就放棄了。前世為了趙綰和王臧他可是對外祖母算得上惱羞成怒了。所以在他親政之后,竇家才會那么慘。她可不認為她有那么大的力量讓劉徹改變注意,也許這廝早就計劃好自己的做法了,卻引誘她說了這么多?實在太可惡了。 劉徹欣賞的看著阿嬌的臉色,笑瞇瞇的說:“不過嬌嬌,虎符和御印都在祖母那里了?,F在我有時間了,你可要陪著我哦。嘛,那就先從漪瀾殿開始吧,你可是一次都沒有來過,我給你講解一下吧?!?/br> 馬丹!阿嬌真的想罵人了,誰想看漪瀾殿了?呀喂,能不能別這么會爬桿子??! 劉徹才不管,拉著她的手就出了內室。 第72章 初心不改 漪瀾殿只是未央宮中不起眼的小殿,既不如椒房殿的莊嚴,也不如玉堂殿或者昭陽殿的奢華,可是卻因為它出現了大漢歷史上最名垂青史的帝王而比其他的殿更加的有名。 阿嬌走在漪瀾殿的青石板上,木屐的鞋底噠噠的響起,就好像時光,漫長的千年之后,物是人非,它卻仍舊在原地。 阿嬌突然覺得豁然開朗,人生能有幾十年,何必畏畏縮縮?何必想太多?今朝有酒今天醉,既然劉徹退了一步,就讓她今天也退一步吧。 她笑語盈盈道:“那就請陛下多和我說說吧?!?/br> 劉徹眼前一亮,只是覺得今日的阿嬌格外的柔順,不由得心情大好。也就細細的和她說了漪瀾殿的各處。尤其是他小時候做的事情。 指著一間內室,道:“這個可是我的秘密地方,走,我帶你去看看?!?/br> 阿嬌自是知道這個地方的,前世她和劉徹就是經常偷偷躲在這里相會。劉徹一不高興,更是喜歡往這里躲。 這個內室是劉徹小時用作書房的地方。但是它卻偏偏有一個地下密室,躲在里面,是絕佳的藏身地點。 可是今世她沒有來過漪瀾殿,只能裝作好奇的樣子到處看看。這個密室的布置還是和前世一樣,但墻壁上的那些詩詞也只是劉徹一人的筆跡了。 阿嬌一句句的念:“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墻壁上的字跡有些稚氣,是劉徹剛學習之后刻上去了。 劉徹聽著她低沉的聲音在密室中想起,頓時覺得臉有些熱,就好像回到了那個時候。那個少女俏生生的站在他面前,卻用冷淡至極的語氣說:“哦,你就是那個被皇帝舅舅稱為彘的皇子啊?!?/br> 他心中是失望的,可是卻抑制不住的想看她,想和她說話,后來到博望院開始學習四書五經,才知道這種感覺。于是每學一些,就刻上去。不知不覺竟然刻了幾乎滿個墻壁。 阿嬌的聲音天生有種冷清的感覺,可是等她壓低聲音之后,卻奇異的有種迷離柔媚的感覺,讓人心里癢癢的。 他不由得上前抱住她,頭擱在她的頸窩。 阿嬌正在念之子于歸宜家宜室,然后就被劉徹從背后抱住,并將全身的重量放在她的身上,劉徹這廝可不輕,她都快被壓得跌倒了。 于是轉過頭,剛想說話,就被劉徹一下子按在墻壁上,看著他眼睛黑得不見底,她想起無數的黑夜,心跳有些失序,偏過頭,說:“陛下,這里有些悶,我們出去吧?!?/br> 劉徹靠近,兩人的氣息幾乎交織在一起。阿嬌偏過了頭,雖說兩人夫妻已經這么久了,但是都是在晚上在寢宮的內室啊,想這樣在她看來,在別人的宮殿如此的親密,她實在不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