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黃蜂的內憂外患
于天他們的情報服務器上很久沒有大的內容更新了,翻來覆去的就那幾樣,很快就讓李小小覺得乏味了,如果不是雷振每天定點督促,而且又事關雷振的安危,所以她每天還是要象征性的登錄上去,看看有沒有什么新情況。就在某一天,她突然發現于天他們的情報服務器上更新了大量的文件,而且每個文件都是絕密,她趕緊破解開,來開個究竟。 她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就覺得事情非同小可,立馬把文件傳到雷振的手機上。雷振正在教王呀練功,王呀單腿離地,以雷振的肩膀為支撐點,顫顫巍巍的練習金雞獨立,雷振的手掌就放在王呀腰部的位置,雖然沒挨著,但是只要王呀一偏,他的手掌趕緊就會成為王呀腰部的支撐點,位置著王呀身體的平衡。 李小小發完文件后,給他打了個電話,告訴他有新的情況,讓他趕緊看看。雷振趕緊把文章打開,只看了一眼標題,就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拿起手機,根本就沒有聽到王呀不滿的喂喂聲,徑直走向二樓自己的辦公室內,然后順帶著還把辦公室的門反鎖了,連上桌面的電腦,自己查看李小小發給他的那些文件。 第一個文件,黃蜂被人刺殺,被人一槍擊中了左眼,不過并沒有危及生命。兇手被黃蜂的手下當場擒獲,被關在黃蜂專門為仇家設置的防守十分嚴密的私人監獄。沒想到當天晚上,殺手在監獄里被人擊斃,而且兇手使用的還是全世界唯一的一把,黃蜂私人訂制的手槍。平時黃蜂都是槍不離身的,兇手大概是趁著黃蜂被刺殺時的混亂局面,將黃蜂手槍拿走的。 經歷這件事情之后,黃蜂可以說是草木皆兵,他不知道想殺害自己的人是誰,變得誰都不敢相信。他把自己的兇殘發揮到了極致,一旦發現有人看他的眼神不對,就會痛下殺手,而且還不是秘密處死,而是立即召開兵團大會,在大會上,在所有雇傭兵的眼皮底下,一刀刀的將人殺死。 因為雇傭兵是講究團結和義氣的嘛,每個人都有那么幾個過命的兄弟,遇見血氣方剛的雇傭兵見自己的兄弟被這樣殘忍的殺害,肯定不會坐視不管,要么去向黃蜂求情,要么就沖過去和黃蜂拼命,無論是求情的還是拼命的,黃蜂都會毫不猶豫的殺害。一時間,兵團成員人人自危。 黃蜂對付兵團元老的辦法也很簡單直接,他將兵團改弦易張,直接更名為黃蜂兵團。你不是居功自傲倚老賣老嗎,你只是毒蝎軍團的元老,黃蜂兵團可不吃你這一套。所以不管什么元老,只要雷振不滿意,就會抓起來,當場殺掉。當然黃蜂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如何籠絡人心,在這種人人自危的時刻,安全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一邊殺人,一邊頒發赦免令牌。 赦免令牌也是他自己突發奇想想出來的,有一點古代皇帝頒發尚方寶劍的意思。他宣布無論令牌的主人犯了多大的罪過,都是不能被處死的,最多只能被驅逐出兵團。為了讓人對他死心塌地,他給自認為對自己特別忠誠的人,頒發了大量的赦免令,恰逢他最過命的兄弟被人殺害,而殺害他兄弟的兇手手里正好持有赦免令,黃蜂雖然被氣得暈了過去,醒來之后還是赦免了這個殺人兇手。這件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雇傭兵對黃蜂的信任,認為他雖然兇殘,但至少還算是一個言出必行的男人。 在普通雇傭兵的眼里,黃蜂的兇殘多少也有點兒身不由己,換做自己被人刺瞎了眼,估計還會做出比這更瘋狂的事情,所以黃蜂雖然殺人無數,卻得到了部分人的諒解。毒蝎軍團的旗號終于徹底的退出雇傭兵的舞臺,成為了歷史。新的黃蜂兵團,在經歷了血雨腥風之后,開始慢慢的步入正軌。 另外一個文件分析說,由于黃蜂的殘暴,殺害了大量的兵團精英,現在的黃蜂兵團實力遠不及原來的毒蝎兵團,如果于天兵團想要回到東南亞的話,這是最佳時期。盡管黃蜂兵團表面上好像走上了正軌,實際上暗潮涌動,首先黃蜂的這次清洗活動,手段殘忍,波及面廣,但是只是清除了那些敢于公開像自己叫板的勢力,兵團內部還有許多反對他的實力存在,只是目前明哲保身,將自己隱藏得很好。一旦有機會,他們就會揭竿而起,成為最好的內應。 黃蜂這么做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清除異己的時候,暴露了自己的殘暴。在一個靠俠義之心聚集起來的團隊,和小混混畢竟不一樣,幾乎每一個雇傭兵曾經都有一段時間的輝煌,在部隊里面都是佼佼者,他們是很好的合作者,但決不是很好的下屬,一旦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他們就會遠離兵團。就在黃蜂的清除行動過去沒多久,許多雇傭兵都選擇離開黃蜂兵團。 瘋狗和于天雇傭兵團都適時的伸出了橄欖枝,黃蜂兵團的部分精英就成了于天和瘋狗的旗下。他別是在瘋狗舉起毒蝎兵團這個大旗之后,原本他只屬于被毒蝎兵團驅除的小枝椏瞬間就變成了正統,吸納了許多對毒蝎兵團抱有不舍情懷的老雇傭兵。此消彼長,瘋狗的勢力比黃蜂的勢力差不了多少。 這些文件里面有許多就是剛加入瘋狗戰隊的那些曾經的毒蝎軍團的死忠,雷振想到,既然他現在和瘋狗的關系十分的融洽,就不再仔細分析他們的新成員。而是把重心放在黃蜂后來的策略,也許黃蜂選擇了改弦易張,也就不再仰仗毒蝎的名號,所以他放棄了刺殺雷振的決定,把他暗中派往中國的人能夠收回去的都收回去了。 黃蜂他故意做了一些展示兵團戰斗力的演習,給別人造成他們兵團鋼板一塊的錯覺。但都是千年的狐貍,誰會不知道他要講的是什么聊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