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節
太子看了眼蕭安面前的饅頭,宮里的饅頭與邊關的自然不一樣,不說是面要更細一些,就是揉面的水里也加了蜂糖水跟奶在其中混合,味道只會更好更軟綿的。 蕭安立即用筷子夾了一個在太子的碗里,“混粥里,更好吃一些?!?/br> 雖說皇宮里吃東西都有著規矩,不過這也只是在一些重要場合,就像東宮里此時,就不會有人不知趣的上來說太子與蕭安,此舉不合禮儀。 兩人慢慢的享用了早食,蕭安的朝服就已經送進了東宮里來。 茹姑在偏殿里給蕭安換衣服,先替蕭安脫常服之時看見蕭安身上的那些刀傷與上臂上那一截,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不忍再看,只避著眼睛,替蕭安穿好朝服。 蕭安在等人高的銅鏡面前轉了轉,才道:“我身上的傷口很難看?” 茹姑不敢點頭,只是忍者淚道:“侯爺總是要愛惜自己才是?!?/br> 蕭安卻是一笑,“我要愛惜身體了,邊關還怎么守得???” 茹姑不說話了,只是聽得見細微的哽咽聲。 蕭安嘆氣道:“別哭啦,你年紀也不小了,我過幾日與殿下說說,放你出去成婚才是正理?!?/br> 茹姑道:“勞侯爺費心了,奴婢心里有數的?!?/br> 蕭安就道:“你心里有人了?” 茹姑沒說話,蕭安就繼續道:“要那人與你心思一樣,你不給我說,也給殿下說,讓殿下送你一份體面,嫁人之后在夫家也好立足?!?/br> 茹姑小聲的應了,蕭安穿好了衣服,讓茹姑把換下來的讓人送回侯府去,這才出去見了太子。 太子把替蕭安寫好的折子遞給蕭安,“等會兒你就把折子遞給陛下,當著百官把昨日的事情說明白,免得他們借這事兒說你?!?/br> 蕭安把折子收了,笑嘻嘻道:“還是殿下疼我?!?/br> 太子聽得心里如有蜜,嘴里卻道:“下回你可莫想我再替你寫!” 爾后,太子還要去給太后皇后請安,再去見皇帝,與皇帝一道上朝。 蕭安就在東宮外與太子分手,朝著議政廳的方向去。 路上遇著同樣夜宿皇宮的大臣,迎著大臣們打量的目光,蕭安走得昂首挺胸,一臉無事的跟人打招呼,手里還拿著折子一掂一掂的。 大臣的目光果然被那封折子吸引,就問道:“蕭元帥手里的折子?” 蕭安以折子遮面,打了個哈欠,才一臉困苦道:“昨日太子招我進宮問及三關之事,恰陛下去看望太子,就讓我連夜寫了折子上來。真是困死人了,也不體諒我一個只有一只手的人?!?/br> 那臣子就繼續道:“三關之事?軍中事,還是通商之事?” 蕭安看了那臣子一眼,把折子一收,那臣子就立馬道:“哈哈,是我逾越了,蕭元帥莫要放在心上?!?/br> 蕭安也跟著哈哈笑,“唉,也不什么大事,這些日子,除了通商還有別的什么呢?” 熬夜沒出宮的,正是負責通商事宜的人,蕭安一說是與通商有關,就心癢難耐,想要知曉得更多。 只可惜后面也有來得早的臣子跟了上來,竟是不好再問了。 等著皇帝臨朝,滿朝文武都知道蕭安昨日夜宿東宮了,也有不少人知曉了蕭安在東宮里也沒閑著,為的可是正事。 蕭安就踩著這個點,第一個上了折子,說是不負陛下所托,把該寫的都寫了。 皇帝哪還不明白蕭安這套路的,也不想蕭安在此時因這些事被攻訐,便讓身邊的太監拿了上去,也并未讓人念出來,讓臣子們心里都有些沒底。 許多人暗自都猜出了當與三關有關。 三關通商具體該如何,乃是大事。 其實爭論點在哪,朝廷里的人也都知道,并未有什么能隱瞞的地方。 要說朝廷里的臣子,更喜歡的還是讓商賈在邊關直接與關外交易,朝廷行監控之舉就好。 其中緣由,自然有如此商賈們為了討好官員順利與關外交易就會不斷的打點朝廷上下,也有許多官員其實族中、親戚里也有行商之人想要借此牟利。 至于國庫,反正大慶朝以農為本,稅收多來自田土,在許多臣子眼里想來也不差商賈這點稅銀。 朝廷里就為了此事,又爭論了一日。 散朝之時,蕭安就往外走,準備回府蒙頭睡覺,在東宮里一夜雖有歇息,卻是坐著睡的,跟躺著睡完全就是兩回事,這覺還是要補的。 因那一封折子的事情,蕭安才出了議政廳,就被人攔住了。 蕭安看了來人是誰,正笑著準備打招呼,就見得太子身邊的小太監上前來,先給兩人打了招呼,才與蕭安道:“蕭元帥,太子令奴婢在此等候,請元帥去東宮商議三關之事?!?/br> 蕭安頓時想起太子說的要她讀書識字之事了,一張臉就垮了下來。 攔著蕭安的臣子見蕭安臉色,也以為自己明白了,就不再打擾,道:“蕭元帥還是先請去見太子了,有事我等有空再說也一樣?!?/br> 蕭安聽得想翻白眼,明明是他把自己攔下來的,結果話里話外好像是自己找他一般,這人是有毛病是吧。 不過蕭安也來不及問那人是否有毛病,那臣子就一甩袖子就走了,只得憋著氣跟小太監往東宮里走。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太子:連折子都替你寫了,看看孤對你有多好! 蕭安:(對手指中……)我一直都說了太子對我好啊~~ 太子:憤怒臉)可是孤的重臣,孤心愛的你,竟然大字不識幾個!傳出去都丟臉死了!你還好意思么?你好意思么? 蕭安:讀書又不能多殺幾個敵人…… 太子:哎呀,我胸口好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