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節
太子點頭,九關主將已經多年不回京,雖有兒女在京城,然而還是令人不安,況還有別的事與九關暗暗有著聯系。天子崩,九關主將當是沒再有理由不回京來。 “去把你母后叫進來吧?!被实圩詈蟮?。 太子起身,開門請了皇后進殿。 皇后進門坐在了塌下,看著皇帝,手抓著皇帝的手,眼角垂淚。 皇帝動了動兩人抓住的手,道:“你我幾十載也過去了,如今我比你要先去,只有對不起你啦?!?/br> 皇后聽得心中悲涼,眼淚終也忍不住大滴大滴往下掉,失聲道:“陛下?!?/br> 皇帝應了一聲,終于滿足的閉上了眼。 七月二十一,皇帝崩。太子登基。 朝著京外報喪的馬紛紛而出,京城里一片素潔,家家戶戶大門緊閉,為天子忘而悲痛。 蕭安在三關里收到皇帝崩的消息,立馬收拾行李回京。 舊天子亡,新天子立,邊關諸主將都得回京奔喪與慶賀新天子登基。 蕭安跟魏氏道:“不曾想,陛下竟是沒撐過一年?!?/br> 魏氏本想說活該,但好似如今人死了也不好多說,就道:“回京多去見見你jiejie,有什么事兒都聽她的?!?/br> 小安點頭,將三關布防下去,沒過兩日,就等到了新帝召諸處主將進京的圣旨就到了。 霍彭生還跟著蕭安一道進京,蕭安就有些不明白了,莫不是這是真愛不成? 是不是真愛的,只有霍彭生他自己心里明白。 兩人一道進京,其實魏氏也沒什么好擔心的,蕭安那武力值,就是霍彭生想要算計,那也要他有那本事。 蕭安一路疾馳回京,不敢有半步耽擱,更是順著驛站而走。 到京城之時,新帝已經登基十余日,恰好在京城門外跟六關常樂相遇,兩叔侄便一道進了京城。 此回蕭安終于露了面,牽著馬進了京城,一路上遇見認識的花娘子,人家丟下一塊錦帕,還收得理當氣壯,對著人家拋了個媚眼,看得常樂連連咳嗽。 蕭安嘻嘻一笑,就把東西收著了。 兩叔侄一道進宮,面見了新君。 新君對兩人也熟悉,或者說新君等是并不是蕭安與常樂,只跟兩人說了些話,便讓他們前往拜祭先皇了。 新君登基,太后與皇后及太子還未來得及封,但也被朝廷上下默認。 蕭安走進裝著先帝棺木的殿門,正看見太孫帶著一眾人正跪在最前面,身后跟著的是還未有封號的四皇子,然后再以此才是太孫澤與新皇另外的兒子。 蕭安跟在常樂身后,先拜祭了先皇。 常樂上完香,跪在棺木一頭,就開始哭,哭先皇對他的提拔和對他的信任,哭得是上氣不接下氣。 這一瞬間,滿殿的悲傷都被常樂帶動了起來,諸人又開始哭了起來。 蕭安尋了位置跪下來,暗想沒想到常叔還有這般本事,說苦就苦啊。 這實在也是常樂真心實意,當初他只是被魏侯撿來的,后來跟著魏侯一路提拔,但也是自己拼命拼出來的,然而魏侯出事,先皇愿意提拔他當六關大將,其中恩情,怕是給大慶守一輩子邊關都難以回報。 這哭,是哭的先皇對他的恩寵,也是哭這世上只怕沒有再對他那般看重的人了。 常樂一哭起來,說話就有些糊涂,反正橫豎不是魏侯就是先皇,倒是哭出了忠義來。 就是新帝得知,也只得一嘆,還親自把常樂勸出了宮去,到底長途跋涉不曾得以休息,明日再來哭靈也一樣。 蕭安倒是沒眼淚的,就低著頭往太孫那瞄,看著太孫那蒼白的臉色都心疼,太孫明顯傷還沒好,這沒日沒夜的跪著,哪是可行的。 新帝也勸了蕭安,蕭安比他小一輩,勸的自然也是長輩對小輩之話,體貼溫柔無比。 蕭安不肯走,就道:“臣陪著景王妃一道?!?/br> 景王妃帶著兩個還在還在前面跪著的,蕭安不愿意走,新帝也不好多說。 他才登基,給先皇守靈是要守的,然而才登基也不是沒有國事要處理,他被先皇親手養大,許多地方都繼承了先皇,又才處在了當初先皇的位置上,并不愿意耽擱半點政務。 因此,新帝只是跪在最前面又哭了會兒靈,就起身走了。 蕭安見新君走了,爬了幾步上前,跪在了景王妃身邊,離太孫更近了一些。 但蕭安并不敢叫太孫,先帝靈前,誰敢無禮,太孫的身份,可不能胡亂做些小動作的。 這一跪就跪到天快黑之時,太孫膝下雖有厚厚的蒲團,但也支撐不住,不得不回東宮休息。 因太孫替皇帝擋箭之后,身體一直不好,群臣也不會在拿此說太孫的不是。 蕭安便順著角落里跑了出去,懷里還抱著睡著的錦繡。 太孫被人扶著,耳尖的聽見腳步聲,就回頭看,見蕭安抱著孩子還跑得飛快,又是心疼又是高興的,也不知該說什么話才好,就道:“莫讓錦繡冷著了?!?/br> 蕭安哪懂這個,以前她自己小時候也這般的,也沒見有生病過,何況這才八月,正是熱的時候,此時也不過是微微涼了一些。 “殿下身體可好?”蕭安也沒管太孫對錦繡的關注,只問道。 太孫臉色雖是蒼白,但還算是有些余力,就點頭,“我沒事兒,你匆忙回京,還是先回去休息了?!?/br> 蕭安應了一聲,就道:“殿下也快回東宮吧?!?/br> 太孫點了點頭,準備走了,又回頭道:“這一回你要留京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