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節
太孫被皇帝關在東宮里反省,到過年那一日倒是被放出來了,諸位大臣再得見太孫,發現其身體看似不再如去歲那般單薄,就是走路也不再是往常輕飄飄的模樣,也都紛紛點頭,對太孫吳的印象好得多了。 太孫也的確比之前為人處事更妥當自信,百官們瞧著心里也就更有了數,年后太孫上朝是必然的了。 就是皇帝再看見太孫這副比以前關在東宮里要靠得住的模樣,也氣消了許多,但還是氣皇后給自己選個孫兒媳婦都選不出來。 大年三十君臣同樂之后,皇帝賜宴,遠在邊關的蕭安也得了一盤菜,不過因蕭安遠在天邊,就便宜了南魏的人了。 反正都沒人會吃,只會拿去供著的,倒也沒什么好遺憾的。 皇帝在賜宴的時候才想起蕭安雖然是封侯了,但在京城還沒能有個府邸,賜飯都得往沒門牌的地方送,就尋了工部問了地方,當即就賜下了侯府來。 只不過蕭家南陽侯府正被關著,其余的又要這三品大員才有機會帶著妻兒一道進宮,倒是便宜了南魏的魏九重。 當魏家與淑寧公主一道出來謝恩,皇帝都有些牙疼了。 魏家人也算是靈敏,見淑寧公主如意料中的出來謝恩,就先開了口,先是向公主告罪,然后才與皇帝解釋自己這邊是順著蕭安母親的親緣上前謝恩,蕭安乃魏氏親生,又被魏侯親手帶大,也當是半個魏家人。 也不是南魏要跟皇帝表明跟蕭安的親近,讓皇帝來忌憚自己,不過是不想讓蕭安跟南陽侯府扯上關系,南陽侯是尚了淑寧公主,可淑寧公主是皇家血脈,蕭家倒多大的霉都跟她沒多大干系,但蕭安就不同了。 也有南魏一入京,就在四處散播南陽侯無恥的話,皇帝都心里明白。 南魏想要親近蕭安,那也得蕭安給他們這個機會,就是他這個當皇帝的,也沒蠢到在收拾蕭家的時候損傷到蕭安。 最后雖是鬧了這一場,百官級女眷們還是順利到點出了宮,各自歸家。 大年初一的祭祀,百官也需的前往,又是一日忙碌,誰也不得清閑。 一直到十五元宵那一日,京中有了消息,邊關獻俘的即將前來,只需的兩日就可入京。 太孫已經入了朝,朝廷里一下子熱鬧了起來,不少有人與他一樣,因前來獻俘的人換了人而奇異。 下了朝,皇帝就叫了太孫前往勤政殿,與太子一起,問到程謹安此人。 之前這個人太孫也已經說過他的厲害之處,如今也不過是再復述一回,此回倒是多說了一些,“程謹安隨母,男生女相,艷麗非常?!?/br> 這話一出,皇帝心里就嘀咕了,既然是跟蕭安一般厲害,又長相類女,怎的自己孫子就沒瞧上他,反而把蕭安給瞧上了。 莫不是好南風?皇帝自己把自己嚇了一跳,又覺得自己是老了,才會這般胡思亂想,就道:“他立功不少,三關還要整頓,身份倒也使得?!?/br> 太孫從知曉來的人是程謹安之后,心就沉著了,“他來了,那就是蕭安不好了?!辈蝗晃菏狭懸膊粫粼谌P沒有一人共同前來。 皇帝知曉蕭安受傷之事,“你不是說她雖受重傷,你離開之時已經漸好?” 太孫閉眼又睜眼,忍著心疼道:“她乃腹部受傷,因是在戰場上,就拿火封的傷口,后回城傷口已經合在一起,郎中也不敢再開腹,并不知有無傷到內府?!?/br> 沒有傷到內府,那自然就是越來越好,傷到了內府,連丟命都有可能。 皇帝萬沒想自己好不容易立了個女侯出來,這人的小命就要不得了,道:“莫不是這邊關連個好使喚的郎中都沒?” 太孫道:“祖父,要論處置外傷,唯有邊關郎中最為擅長?!?/br> 軍中多戰事,自多是外傷,年復一年,郎中們精通的也只有外傷了,不是邊關的郎中不夠好,而是傷要真重了,神仙也救不了。 想著蕭安的英勇不畏死,又想到離世的魏侯,就是在節慶里,皇帝也沒了多少興致,長嘆一口氣,“自古英雄留不住啊?!?/br> 說的當然不會是蕭安,不過是懷念魏侯。 太子與太孫吳都明白,還得先勸慰皇帝,以魏侯的忠心,對皇帝也沒有半分怨恨。 怨恨不怨恨的皇帝倒不在乎,又有誰比他更了解魏侯這個人,平復了心態之后,就道:“待那程謹安來了,倒可一問,若是邊關的郎中真靠不住,宮里的御醫也不是沒有擅長外科的?!?/br> 到夕陽西下之時,皇帝又起了興致,就要太孫換了常服與他一道出門好好看看這京城里的熱鬧。 這也算是太孫長這么大第一回能常服出宮游玩,然而因懷疑蕭安不好的緣故,那本該高興的心情就變得不把么美妙。 太子年幼之時倒也與皇帝皇后一起出游玩,看遍這滿京勝景,后來成婚有子,元宵這一日多陪著妻兒了,如今皇帝要帶著太孫吳去看元宵燈會,他就讓太子妃與二三子跟皇后一道,他也跟著皇帝來湊了個熱鬧。 祖父孫三人第一次一起常服在京中私巡,太孫吳知曉得少,反而要皇帝與太子與他多指點,不過這街邊吃食,因他身體的緣故,也依舊不得嘗鮮。 到后來三人尋了處上好的茶樓,點了點心與好茶,坐在窗邊看萬千燈火下的盛景,太孫本一直低沉的情緒才被挑動起來。 因今夜不禁燈火,家家戶戶門外都掛上了紅燈,就是街道上也擺滿了猜謎的各色燈籠攤子,也有套圈的小販吆喝,賣糖葫蘆的小販扛著果子四處行走,賣醪糟圓子的鍋里冒著熱騰騰的水汽,還有來來往往的少男少女。 而后皇帝就帶著太孫去猜了謎語,太孫僥幸,得中了一個,換了一盞眼睛以紅色米粒大小寶石鑲嵌的兔子燈籠。想必那擺攤子的是有錢人家的讀書人,今日來湊個熱鬧,賣幾筆自己的筆墨,順便瞧瞧這往日難得一見的各家姑娘好顏色,哪知道碰見了太孫,一下子就把自己最精致的那一盞給贏走了。 皇帝看著太孫小心翼翼地拿著燈籠避開各處不小心碰到的手臂人頭的模樣,笑著道:“你小子,一要倒是要得最好那一個?!?/br> 那謎語自是難猜,太孫也沒學過這些,可耐不住有個在京城里混了三年,跟一群紈绔子又打又勾肩搭背三年的蕭安,在京城里的時候,京中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都會寫給太孫看,就是這元宵節的各類謎語,都尋了人解完了寫好送給太孫解玩。 皇帝以為是太孫天生聰慧,哪知道背后這些事情,自顧自的高興了去。 等回了東宮,太孫才讓人小心的將這燈籠掛在屋中,也未讓人在其中點蠟,只想著蕭安好像是屬兔子的,邊關苦寒,也不知如何過元宵,想來今年風吼城是不會多熱鬧的,過兩日程謹安就要到京城,到時候可請他帶給蕭安,權給蕭安當個玩樂,免得日日躺在床上無趣。 京城里的玩樂,其實大多都是蕭安告訴他的,他想替蕭安置辦些打發日子的東西也不得,倒是在看見這只兔子的時候心動了那么一下。 這只兔子啊,紅著眼的兔子,太孫著人更衣洗漱之后,就有些癡癡地盯著它,最后是笑著入睡的。 作者有話要說: 太孫知道輕易娶不到女主,但是還是說了,主要為掛個號,讓長輩心里有個數來著~~~至于怎么才娶得到,是后面的事兒了??隙ú蝗菀?。 皇帝:呵呵,娶我三關大將,還沒睡醒吧? 淑寧公主:呵呵,娶我女兒,你倒想得美。 魏氏:呵呵,娶我家寶貝,你奏凱! 太孫:嚶嚶嚶,親媽、親媽你出來,你看看他們?。?!你看看他們?。。ǔ鰩熚唇萆硐人?,長使英雄淚滿襟?。?!我活得慘??!連媳婦都娶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