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只有一半?”蕭安來了興致,想知道另一半是那一點她沒猜出來的,連身子有忍不住前傾了一二。 能引起蕭安的注意力就算是成功了一半,張公公就道:“還有一半是,rou對于她們而言太好,不說有錢沒錢的問題,就是有人貿貿然將你買不起的東西放在你面前,勸你來買,你是會心動還是會懷疑這人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這個道理蕭安自然明白,吊兒郎當態反問道:“可她們有哪點可以圖謀的?”一窮二白,還得自己母親救濟。 張公公忍不住點了點蕭安的額頭,提點道:“恰恰是這一點,更讓人心懼?!?/br> “若是知曉對方圖謀自己哪一點,心中能衡量得失,愿意還是不愿意,自己心中自會有一個答案,再面對選擇之時就無可畏懼,無非是在應與不應之間猶豫。 然而不知曉,就免不得心中無時無刻都想要揣測,想猜出對方的目的,進而想到自己是否有被算計到的地方,然后而惶惶不可終日?!?/br> “因此,若是想要用誘餌誘惑于人,切莫以虛高報酬為條件,否則招來的不是蠢貨就是別有用心之人。就好比軍中將士迎敵,聽聞除了建奇功之外,無非是十個人頭得換銀子一兩,并未聽說有十個人頭、百個人頭就得升百戶的??v然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然而勇夫之力真可無敵?一人之力如何敵得萬軍?”張公公問蕭安。 蕭安聽得連連點頭,“本也是這個道理?!边@些她也都知曉,不然在六關里那幾年也白長了。 太孫在旁邊看了蕭安一眼,張公公的話再明白不過。 一是對待下屬不要輕允不能履責的諾言,否則聚集起來的不是不得用的廢物就是別有二心的小人;二是行軍打仗并非逞匹夫之勇,重賞下的勇夫在打仗時并不頂用。 前者許是蕭安還算是明白,后者……比起莽夫如魏侯一樣的蕭安,太孫覺得自己還是希望她能更聰明一些,自古能十戰九勝的戰神名將,多是智謀近妖,還沒聽說誰是只靠著蠻力就能名垂千古的。 既然如此,蕭安還是別像魏侯了。 “故而不論是行事還是帶兵打仗,最忌諱的無過于此?!睆埞?。 蕭安點頭,“自然該是這樣,空話誰都會說,然而要下面的人聽你的,就得說話算話,君子重諾也是這個意思。不過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能夸口,不然失信于人,下面的人自然也有異心?!?/br> 一扯上軍中事,這立馬就變得聰明了,只把太孫吳與張公公看得想笑。 張公公說得興起,便想多說一些,抿了口茶后,繼續道:“且這天下是陛下的,陛下自可做萬事之主,除此之外,誰得此權?天下庸人碌碌,聰明人也從來都不少,并非以出身計。然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統兵打仗自是勞心多于勞力?!?/br> “如楚霸王在巨鹿以兩萬破秦章、王四十萬大軍;彭城一戰,項羽以三萬勝漢軍五十萬眾。雖最后還是輸與了漢高祖,然這兩戰皆是以少勝多彪炳史冊,可見用腦子比用蠻力有用多了。就是項羽與其說是輸給漢高祖,不如說是輸給了韓信?!睆埞f得感慨。 劉邦那名聲,在有些人眼里,自來都不怎的好,但架不住這人運道強,身邊盡是能人,所以也撈個江山坐,只虧了一代名將項羽跟戰神韓信了,死不瞑目。 扯完淡,張公公繼續說到魏氏的意圖,“等著她們手里的銅錢越來越多,一開始與她們換的饅頭,自然不能再滿足她們,再令人以rou餅等交易,到最后她們便有新的意愿,想要買到更多的東西。當更多的東西不易買之后,她們便會開始想著出門之事。六關軍令嚴明,在這之前,還用一面貌姣好不兇惡的小兵漸漸接觸一二,讓她們對特定的某一個男子報以好感與善意后,便可因不怕她們見得外男會驚恐而出門了。等著前幾回出門時,著人一路護送,讓她們出府見見外面的光景。隨后她們就當習慣一道自行出府。這許要一個漫長的年歲,有的人能熬出來,有的人許一輩子也熬不出來,然而總有人是能得以新生。只是到了那之后,她們的人生如何,也與旁人無關了。魏娘子能救她們一時,能與她們居有定所,然而卻不能讓她們依賴一世,也算是仁至義盡?!?/br> “若事事都要賴人方行,在這世道又如何活得下去?”張公公最后嘆道。 其實就魏氏的這一份苦心,也讓張公公心中敬佩。 不過是一些低賤女子,連自己父母都不愿意厚待的,若只是將她們救出來后丟在一旁不再搭手,旁人也不會說魏氏如何。 許有人抱怨不會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然而別人的閑事,且還事涉權勢者,誰又愿意多這一嘴? “你要跟魏娘子學的還有許多,莫要覺得魏娘子不如你利落,就是你再利落不也拿近親無法?武力能解決的并不如用腦子解決來得圓滿?!?/br> “也要想想若是有人以此計接進于你,然后再最后一刻倒戈,你要如何來破?”張公公拍了拍蕭安的肩頭,又想起了一出來。 魏氏所為當然并不是張公公說的這個意思,不過是隨口胡編來應付蕭安的,她雖然覺得自己這些年對不起蕭安這個女兒,心中難免有些偏心,但也不是那種恨不得把孩子綁在身邊一個字一個字教的人,到底以后還有的是時間,教導蕭安的事情并不急在一時,免得學得個四不像,反而日后壞事,對蕭安的性情有影響。 也只張公公總是在替蕭安解釋出魏氏一舉一動的目地后,要為蕭安灌輸些別的東西在里頭,讓他來看教蕭安旁的都不如教她能不被人算計的有用,免得步魏侯后塵。 許柳客卿讓蕭安跟著魏氏轉,有讓她磨一磨性子,學會長謀遠慮的意思,然而這兩點要磨礪起人來也非幾日幾月之功。 可惜他能出宮的日子卻只有這么多,私心里張公公還是愿意替看入了眼的蕭安能多教導一些就多教導一些。 人一輩子活著,又哪能永遠風光霽月的立于順風之中,蕭安要立志當將軍的人,這并非是只用聽命上戰場的莽夫,該有的心機,該有的警醒也都必須得有,方才能在軍中、朝堂中立足,處于不敗之地。 蕭安回頭又去琢磨這個問題去了,剩下太孫吳坐在那,張公公道:“下臣獻丑了?!?/br> 太孫吳回道:“張先生一席話,我亦有所悟,何必謙遜?!?/br> 張公公忙道:“公子,君有君道,臣有臣道。我與蕭安所言之道,不該污公子耳。公子乃皇家血脈,日后許會更上層樓,凌駕于天下諸臣之上,一言如九鼎,并不用擔憂言所不達?!?/br> 太孫吳卻是笑道:“可我若說能令人長生不老,此話莫不是能信?就是身居高位,說話方才更要謹慎。就是后面先生與小安說的最后一句,我心也忐忑?!?/br> 到底還是皇孫,連太子都算不上,歷來爭儲殘酷,若是有一人如張公公說的那般潛伏在他身邊,多少令人膽寒。 張公公想令蕭安有防人之心,又何嘗不是說給自己聽的。 此事暗示得晦暗,然而太孫卻是聽明白了,自然也不會挑開了來說,換了話道:“也不知鳳陽里如何?!?/br> 欽差既到了八卦山,沒道理不會嫌疑最大的鳳陽城里的知府與知縣掌控,刑部辦案經驗富足,不用張公公贅述。 太孫吳此話才說沒多久,鳳陽里的消息就傳到了將軍府。 “鳳陽知府與縣令已被拿下?!眮韴笮诺娜说?。 第085章 為統軍蕭安挑戰(三更) 鳳陽的知府與知縣被拿下,欽差一行自當往谷陽里來,畢竟谷陽里的物證與人證俱在,刑部侍郎石奎不可能放過。 太孫擔心的是,“此事恐怕也瞞不住六關,不說柳先生說秦泰會關注驛站,就是三六關之間用信鴿等傳信,不過一日之間?!?/br> 此時柳客卿與魏氏也在正廳之中,柳貞道:“三關里有楊家三爺與南魏的人在,何懼秦泰等人會跑?”就是跑了,他們該傳的信都傳了,罪也不在他們這一邊。 當然,要秦泰與劉希庭等六關里的誰要是帶著一家子老小去投敵了就更好,許多事情都不需要再有證據,只用全推在那個人身上就好。 太孫吳點了點頭,“等到欽差一行前來,我等便要一道前往三關?!?/br> 說這話時,他看了一眼柳客卿與魏氏。 魏氏明白太孫之意,柳貞便已經在一旁開口,“不如尋常將軍借兵三千,護送前往?” 雖是京中來了欽差,讓他們一行可避免了許多回京后可能遭遇的麻煩,然而對方的人馬在八卦山定會分出一半,剩下一半前往三關與太孫帶來的護衛集合,對上風吼城周邊能最快速度結集的一萬軍馬,到底還是底氣不夠。 但要有六關的三千兵馬,再加上太孫的五百護衛及刑部尚書可能帶來的三五百護軍,便有四千人,以四千敵一萬,若能利用戰術優勢,卻未必不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