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節
只是沒想到之前也好好的,那一回卻是在谷陽被查獲了下來。 其實也并不奇怪,秦泰自然有手段買得通當時谷陽的知縣可以瞞天過海,然而谷陽周圍還有上萬駐軍,有個大將軍在。 魏侯厭煩南陽侯違背當年求娶魏氏之時的誓言,見不得林氏在邊關的狷狂,然而他是六關的掌事,不可能去管三關里的事,最多事的一件也不過是打壓著三關商會在六關的擴張。 這種打壓也并非明晃晃的去干涉六關里的政務,學著南陽侯那般借武力去彈壓當地的知府縣令,而是借地勢之優,對來往商戶的搜查更為細致,最初的想法亦不過是讓三關商會在六關里無偷稅之機罷了,有他的兵打著搜查禁物的借口在一邊盯著,就是當地縣令的人也不敢隨性放行。 魏侯愛女,卻也是坦蕩之人,從沒想過借自己的勢去逼南陽侯逐了林氏,或是要林氏去死,就是尋個由頭不想讓南陽侯過得舒坦也打著讓人無可辯駁的理由。 他實在沒想到,有一日會死在那些他從未真正為難過,甚至拼死守護的國人手里,而非如祖上如愛妻那般死在戰場上。 所謂笑話,無過于此。 據姓寧的招供,在那批兵器被查出來之后,他趕緊傳信給了在落日城的秦泰,而后來就傳來了六關巡按使上奏朝廷,彈劾六關魏侯走私兵鐵,有謀反之嫌。 本那時,這也算不得大事,巡按御史要靠參人在皇帝面前表示自己并無懶政,每年里三六九關里的大將沒被參個三五回,就得有七八回。 就算是涉及到了兵鐵走私,在沒有鐵證之下,魏侯也不會有恙。 只恨在當時外族來勢洶涌,再有的那一封莫名的書信,將魏侯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這里面姓寧的也領命做過一件事,就是將魏侯與外族大汗勾結之事,以極快的速度散布在六關里,甚至連軍中都想法子遞了信進去,軍中的嘩動也有受此影響。 如今私礦被查出,姓寧的也招供出了這些,便足以證明當年的兵鐵案與魏侯無關,魏侯頭上的這一盆污水,便能被洗凈。 且有姓寧的承認的當初在六關里煽動軍心民心,就算沒有鐵證證明與魏侯相關的那封信是被人栽贓的,然姓秦的在此事中有動手腳卻是事實,那么魏侯的通敵罪名就更加站不住腳。 而那封信到底是不是出自秦泰之手,秦泰身后是否站有別的人,是否與外族勾結,如今只要將秦泰捉住,許多事情便能理個明白。 “只是柳先生說三關里的劉希庭與秦泰交好,如今秦泰正在三關之中,若是秦泰背后的人是劉希庭,想要抓人也不容易?!碧珜O吳說完了張公公審訊出來的事之后才嘆道。 之前他們才知曉鐵礦所在之時,柳貞等人便顧忌著對方傷及太孫吳,拉著人就走,如今就是真查出來三關里不清白,又能如何? 柳貞面色沉沉,魏氏卻是想出了主意,“姓寧的被我們抓了,遲早會驚動秦泰,若是此事真與劉希庭相關,就算是打著太孫的旗號,只怕對方也不會順從。然貿貿然出手,更怕激得對方魚死網破。唯一能做的,只有上報天子了?!?/br> 劉希庭比南陽侯年紀大上十來歲,膝下有四子,其中三子在軍中,他又身為副將多年,說句不好聽的,南陽侯掌軍十余年,對三關軍士有影響,然而真比軍中勢力,未必如劉希庭一門。 柳貞接著魏氏的話道:“劉希庭當年娶的便是先南陽侯手下猛將孟懷獨女孟三娘,孟三娘也算是頗有手段的女子,雖是家中獨女卻也不曾讓劉希庭入贅,幾十年下來,即便是劉希庭后有納妾生子,也對孟三娘十分敬重。孟三娘生有二女三子,嫁娶皆在軍中門戶,各自能力不弱。其二子三年前為國盡忠而死,子嗣卻已年長再過一二年便可再聯姻。其中勢力,不可小覷?!?/br> 太孫吳驚訝道:“如此,我記得蕭家也有人從軍?比之劉家如何?” 南陽侯府子嗣不旺,然而蕭家卻是興旺之族,魏氏道:“蕭家在邊關也有多人,不過比起劉家,根基并不算深。如姻親上,軍中蕭家諸子,均自在族中娶妻,與邊關聯絡并不緊密?!?/br> 聯姻,是鞏固擴張勢力用得最為頻繁的一種手段,而繁衍子嗣便是最直接的手段了。 然而南陽侯府結親多為京中高門,只為不墜京中地位。 蕭家族人又多愿意娶祖地的妻室,這一來是因言語、生活習性更為相通,二來是邊關女子本就極少,娶妻大不易,耗資多不說,且嫁妝也薄,娶進門后日子難過。 再從子嗣上來講,南陽侯府近三代子嗣都為單薄,蕭家從軍子弟子嗣愿意留守邊關的并不多,多在二代時便申請調令回內省,不愿在邊關里冒險再進一步。 要知邊關打仗自然易建軍功,就算是被流放的罪人,只要能建功,便也能洗刷罪名,再立身朝堂。然而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功業,誰知曉自己是萬骨之一還是功成獨一那一個? 魏氏繼續道:“且蕭家自出了位蕭三老太爺,族中便多愿意讀書入仕,來邊關從軍者,多是讀書不成之人。各自雖在軍中占有職位,有南陽侯提拔,然而非謀士將官,均得看軍功升職。而邊關里的軍功,從來都是靠人頭算的。南陽侯府以軍功起家,當年祖上追隨的族人在百年里聚散無形,這十年跟隨南陽侯蕭曹的,又有能力的不過三四,均分在三關各關口?!?/br> 蕭家乃是大族,對族人受貧的族人也算是優待。不似旁的小家族只顧得上自身溫飽,大多族人要自謀前程。因此若不是無路可走,或是為服兵役,蕭家族人便不會來邊關投靠。 而來的這些人,南陽侯自然要分派去三關各關頭以作自己的眼線,好徹底掌控三關,與軍中如劉希庭這般的勢力平衡。 然蕭家從軍的再多,在上場殺敵上,自也比不上歷代邊關里的將士,南陽侯統軍一方也要兼顧公平,以免引起軍中不平之事,有心提拔又何其難。 太孫吳只覺得魏氏說的與自己以為的并不一樣,嘆道:“不說南陽侯,就是蕭家在邊關當有軍戶在,竟還比不過劉家!” 魏氏回道:“劉希庭子嗣豐盈,三子二女皆聯姻軍中百戶。然軍中百戶自也不會只有一子或一女,也各自有姻親。且他岳父上有二兄,子嗣又不少,也各有姻親,且都是數代戍邊之家,是以日漸繁盛。南陽侯府雖三代掌兵三關有數十年,然而蕭家的軍戶因族中繁盛而令子嗣另有出路,是以日漸稀少,因此而不敵?!?/br> 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里面的地頭蛇說的便是劉家與孟家了。 太孫點頭,一時好奇,“那邊關里如劉家與孟家這般的,又有多少?” 魏氏道:“三六九關,皆不在少數?!?/br> 就是北魏侯門子歷來娶邊關部下之女,也并非不想與京中聯姻讓帝王覺得結黨,而實實在在是為了邊關軍權穩固。便是北魏侯門三代來的妻族多為孤女,實則對方在成為孤女之前,家中各種錯綜復雜之姻親數代人脈累積下來便也不少。 當然,這一點魏氏自也不會與太孫吳說道。 太孫吳明白了過來,道:“那依著魏娘子的意思,要等祖父下了明令下來,方才可動秦家?可如此豈不是給秦泰等人逃脫的機會?” 柳貞道:“公子也不用著急,便是要等陛下的明令,我等也能先將秦家控制住,且這般大的事陛下許早已下了明旨朝著邊關來了?!?/br> 從發現鐵礦之事,又懷疑與三關商會里的秦家相關開始,這便是涉及到了江山穩定與否,以當今陛下的慎重,又哪不會再派人來。 太孫吳就道:“那此事可要傳信于楊家舅公?有太孫儀仗在,能讓對方更為忌憚,先將人困住了,也比暗中盯著的要強?!?/br> 柳貞卻是搖頭,“如此倒不如先將秦、蘇、牛三家在別處的家人控制了。雖目前并無證據蘇、牛兩家與此事有關,然而同在商會,他們兩家知曉的必然要比別的人要多?!?/br> 只將蘇、牛兩家控制住,便是三家合作得再久,為了保全家的命,自然是死道友不死貧道的了,三家合作不過是為了利益,沒得將全家都搭進去的道理。 當然,這也得在至少其中一家在此事中清白才行。若是三家都不清白,自有攻守同盟在,那他們再尋別路也不遲。 第073章 秦泰求婚林氏應 落日城中。 秦泰將新辦好的戶籍遞給了林氏,“惠娘見這份戶籍如何?” 戶籍上的林氏生于江南之鄉,自幼嫁給了隔壁一道長大的青梅,奈何青梅婚后出門做工,后重病而亡,徒留下母子二人相依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