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給太孫教學的,自然是天下間的大儒,大儒們講究的就是個天地人和,不管是儒還是道,都追求一個仁字。 太孫吳自由受著這般的教導,雖是心思重了些,然而在對待百姓上,卻也真是那些儒生的弟子,珍惜人命得緊。 萬沒想到秦泰這一得到消息,就是要將整個礦山的人都給滅了。 柳貞在一邊道:“旁人的命又哪抵得上自己的命?” 他從一開始從趙大郎嘴里聽見礦山之事,就已經明白對方會怎樣取舍,因此才會寫信與雷幫主去,讓他在鳳陽城中多注意,好來個守株待兔。 然而對方也并未讓他失望,果真是這般選擇了。 這人啊,一面對上生死之危,心機城府俱都沒用,做出的選擇只會是對自己最有利的。 于秦泰這般野心勃勃的人而言,自身的性命,自己的野心,從來都要比旁人的命,縱使幾百條也要值錢得多。 這一點就是張公公也看得明白,“礦山被發現,這便是滅九族的罪。姓秦的只要不傻,就知道該如何取舍。這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旁人的命又哪里顧得著?!?/br> 就是他在宮中如此年紀輕輕爬到如今的位置,哪沒有踩著別人的森森白骨,這也再正常不過的取舍。 這要換了張公公在秦泰的位置上,少不得也會這般做,只先將事情平下了,日后還能有前程不是? 要他這等人跟項羽一般輸了就割脖子,那必然是不成的。 太孫吳靜下心來,道:“那是數百條人命,說不得還是指正對方的證據,莫不是就讓他們全死了?” 這信兒到了柳貞這,那些人必然是死不成的,就算是太孫吳不提醒,他也知要與魏侯翻案,這些證據要的是越多越好,“這鳳陽城里的知府、知縣……” 太孫吳接過話道:“不如向常將軍借些兵馬來,鳳陽城外崇山峻嶺路途難走,又是對著惡匪,上過戰場的怎看都要比捕快身手要好一些。當地知府知縣,還是盡量莫要驚動了才好?!?/br> 就趙大郎之事,就看出鳳陽城里的知府知縣怕也與山匪們沆瀣一氣,都不是甚好東西。這個險,他們冒不起。 “那三關里的劉希庭,便放在那不管了?”張公公微微皺眉。 太孫吳便看向柳客卿,“不知柳先生有何高見?” 柳貞道:“不說楊三爺與北魏正在查軍務并未聽見被阻攔的消息,我們手中也沒有實證兩者有關,三關里也只得靜觀其變,否則五萬大軍嘩變……劉希庭在邊關三十多年,到底不是好輕易挪動的人物,若是沒有鐵證,怕是連說也說不得的。還需得看陛下有何旨意?!?/br> 這便是要憋著了,也不怪自古以來的皇帝要殺將軍的時候,少不得要先將人誑到別處了才好動手。 張公公臉色頗有些不甘之色,然而也知曉這也是權宜之計,只得沉默。 太孫吳便道:“那上八卦山之事,柳先生以為誰最為合適?” 雖是借用邊關將士,然而打頭的卻還是需得自己的人上。 柳貞心中雖有想法,然而還是得先請示了太孫吳,“不知公子以為如何為好?” 太孫吳有些遲疑道:“我本欲親臨……” 在一旁一直聽著的蕭安立即打斷道:“公子這是去送死?” 話雖說得不客氣,然而卻也是事實,旁邊張公公也勸道:“公子還是謹慎為好,焉能出入危境?!?/br> 太孫吳看了蕭安一眼,心想說得可真不客氣,繼續道:“不過我身手爾爾,還不如一般兵士,這貿然前往,也不過是為人累贅?!?/br> 柳貞與張公公同時心想:你知道就好。 太孫吳道:“所以,我便想著不如讓陳表哥代我前往,他本也一心向往從軍,此事也當練個手也好?!?/br> 像陳十郎這樣的身份從軍,自然用不著從火頭兵當著走,就是看在他的身份,少不得也是個百戶。 太孫吳讓陳十郎跟著去,說是去幫忙這人生地不熟的也是扯淡,不過是為了能混個功勞,不管回京后被如何安排,至少能得個好缺罷了。 這一點,在座的心知肚明,自然也沒有異議。 蕭安在旁邊也插嘴道:“我也去?!?/br> 魏氏想也沒想就道:“我與你柳叔一道去,單凌不在,你留下來保護公子?!?/br> 有父母在,又哪有見得兒女吃苦的,就是蕭安的身手不錯,魏氏也攔不住她日后會上戰場,然而在自己羽翼之下,到底還是有些舍不得讓她去受罪。 柳貞本想說婦人之仁,然說這話的對象是魏氏,那嘴里的話就變成了,“你娘說得對,公子的安危要緊,就是在谷陽,你也莫要放松了?!?/br> 就是天天與蕭安比武的程謹安此行也一道要去了,剩下蕭安眼睛都有些紅,好不容易出了京,竟是連個真練手的機會都沒有。 程謹安因此得意得很,臨走前還拍了拍蕭安的肩,“公子的安危就交給你了!你可得好好表現??!” 就將軍府里呆著,表現個屁! 蕭安對著程謹安呵呵了一聲,眼睜睜地看著這狗東西帶著她的一隊女兵耀武揚威的走了,回頭見太孫心里都沒往日的憐憫了,只覺得實在是礙眼。 被礙眼了的太孫吳無辜極了,他也是一片好心,程謹安他是管不了的,可蕭安再這么下去怎么嫁人?再說,這也是魏娘子的一片慈母之心,這又怪得了他? 張公公在一邊倒是看得樂呵,只暗自笑了一會兒,才與太孫道:“公子是想要蕭家姑娘好還是不好?” 太孫吳想也不想就道:“自然是好!” 張公公道:“既然是好,公子便想想如何才是對她好的罷。是順著她的意,還是對她好還讓她不領情?!?/br> 太孫吳也不傻,他想要對蕭安好,也想要蕭安自己好,可不是像魏氏那般只要對你好管你恨我不恨我的,要蕭安對自己不好了,他對蕭安好頂個屁用?他又不是蕭安母親為子孫計,不怕被記恨的。 張公公見太孫吳陷入了沉思,只搖著頭走了。 他是個太監,雖然刑訊有一手,然而去抓山匪這種事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對上太孫吳,憑心而論,這勉強算是個腦子不昏聵的皇孫,遇著些旁的小事,他也愿意為之指點一二。 第067章 世間女子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