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節
言下之意卻是柳客卿不該管也不該說的事,更不該當著蕭安的面來說,這也是個大王八蛋。 柳貞自是坦然屈膝一跪,太孫吳見此景象心中暗叫不好,再正經抬眼看向蕭安的方向便見蕭安已轉身而去,打開了門,消失在院子之中。 本站起來的太孫吳又一下子坐了下去,才面無表情的垂眼看跪在地上的柳客卿,“叔叔這是何意?” 太孫吳化名柳實,為柳客卿侄子,柳客卿這一跪就是在為難他了,既然他將軍他,自己少不得也要將軍回去。 這是當叔叔的逼著當侄子的不孝是這是。 柳貞自然也知曉,最終還是魏氏打破了這僵局,“他們師徒脾性自來古怪,還望公子莫怪?!?/br> 太孫吳看向魏氏,臉色稍解,“魏娘子客氣了,我知小安的性子是怎樣的?!惫十敵醪胖徽f來邊關是為魏侯之事,只是不想她卷進這風云里。 再低頭看著面布刀痕的柳客卿,太孫吳嘆道:“柳叔起身罷,何必這般為難我?!?/br> 早知道這也是個作妖的,就得好生應對了,悔不當初! 柳貞起了身,也未見真對太孫吳多有恭敬,只做無事般道:“小侄子可是要再聽叔叔說下去?” 太孫吳對柳客卿這說話的態度,也琢磨出他是故意將蕭安氣走的,然而具體緣由為何,卻不知曉。 此時柳客卿說要再說,往好里想許也是不想讓蕭安知曉這些事參雜進去,權當是為了蕭安好,太孫吳就道:“還請叔父詳解?!?/br> 柳貞便指著幾家名字道:“三關有商會,林氏乃商會會長,然真正主事的卻是副會長秦泰?!?/br> 說道這,柳貞又想起了個八卦,“據聞秦泰對林氏有意,一直不曾娶妻?!?/br> “秦泰?這與泰安米鋪可有干系?”太孫吳突然問道。 柳貞眉一挑,道:“是秦泰的產業?!?/br> 太孫吳點頭,“他家的當地粗糧比旁家的要便宜得多,江南來的精米也要更便宜一些?!?/br> 柳貞發現太孫吳許是誤會了甚,便解釋道:“商會便不只是為了便于管理,還有的就是定下物價。泰安米鋪并非比別家的便宜,也不過是有別家的見人說價罷了?!?/br> 若是互相里壓價,這商戶便也成立不起來了。商會成立雖是林氏所倡導,然而商戶們愿意捧場,自然也是因有利可圖。 太孫吳立馬明白柳客卿之意,道:“那不是物價商會說高就高,說低就低?” “然而商人為利而生,壓價之事向來由官府施壓。商戶們有了商會之后,能共進退,與官府對上更有底氣?!绷懺偌恿艘痪?。 這是涉及到國策之事,太孫吳聽進心里,深思這其中門道,又道:“那另外兩家是?” 柳貞道:“蘇家的棉與牛家的藥材?!?/br> 太孫吳也立馬猜了出來,“錦繡莊與善德堂?!?/br> 這幾家都是他進城之時就已經走過的地方,也進去看了看,倒都是生意興隆的樣子。 柳貞頷首,“這三家在商會中最為顯著,都與軍中有著生意,自也最說得上話來?!?/br> 太孫吳心中有了數,道:“那與六關、九關又有何區別?” 柳貞道:“九關我并不熟悉,然六關與三關里不同。六關里大將并不管糧草,其他一應用度皆往京中戶部里分派。相比起三關,自是更為艱難?!?/br> “三關里的軍糧售賣換棉、布與藥草,這余糧?”太孫吳皺眉。 六關里靠的是京城戶部調節,然而三關竟還有賣余糧得換藥草、布棉一類,這三關與六關…… 柳貞卻是道:“這是為何,我也不知,卻是要小侄兒你自己去看了?!?/br> 柳客卿不愿意說,太孫吳自是不能勉強,到晚間歇息之時,太孫吳問:“小安可是回來了?” 蕭安自大正午的離開客棧,到現在還沒來太孫吳面前報一聲,一直都對蕭安行蹤了然于胸的他第一次有些擔心。 陳十郎道:“說是出去了,一直沒見回來?!?/br> 太孫吳就道:“此乃邊關,非京城安穩之地,她一個姑娘家家的……” 陳十郎道:“魏娘子與柳先生當是會派人去尋的,表弟你又何必擔心?!?/br> 太孫吳嘆了口氣,卻是自己開始洗漱,隨后躺在床上卻是輾轉難以入睡。 到第二日起床,太孫吳見到柳客卿,客套了兩句才問道:“小安可是回來?” 柳貞回道:“唔,她昨日便去了谷陽城?!?/br> 谷陽城乃在六關,且與落日城相隔甚遠,這一來一回,快馬也要一兩日。 當年魏侯的將軍府便設在谷陽城,谷陽城的外城外,便是戰場。蕭安三歲離京,在谷陽城住有七年有余。 蕭安去谷陽城,許是為見故有,太孫吳就道:“可有帶護衛?” 柳貞不以為意道:“她九歲便獨闖三六兩關,何須護衛?!?/br> 太孫吳聽蕭安是獨自一人前往谷陽,心中難免焦慮,然而見柳客卿這不在意的模樣,也不知這話中真假,就道:“不知小侄何處得罪了叔父,還請直言讓小侄死個明白?!?/br> 若是沒得罪,昨日就不該當著蕭安的面說破密旨。太孫吳輾轉半夜,便是得出了這個結論。 再加上這會兒柳客卿所言,便能更加確鑿他昨日并非是為了氣走蕭安才點破此事,而是在于想離間自己與蕭安之間的情誼。 柳貞聽得一樂,“小侄子有時間多出門逛逛,別想這些有的沒得?!?/br> 太孫吳也覺得跟柳貞沒多少話說,就是心中對三關里的事有疑惑,然也只愿意叫上了陳十郎,帶著十護衛去了城中轉悠。 落日城中依然人來人往,太孫吳也算是看出了些門道,在這三關里,穿得最好的,自有大戶人家,也有商戶人家山高皇帝遠并不在乎規制,與一般大戶人家穿著相等,順滑的綢緞、精致的金銀首飾并不鮮見。 次一等的便是軍戶人家,有住在城中的軍戶女眷,以刺繡等技藝為生,頭上帶著最體面的也不過銀簪子,然大多都為銅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