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蕭淑對于下人們指認的一切,一副坦然的模樣,只將蕭老祖宗氣得好似胡子都要跳了起來,直直的跟南陽侯道:“還愣著干什么?還不去把人追回來?!等她跑了,你就等著被滅族吧!” 跪在地上的蕭淑聽到這句話渾身一抖,死死的捏住了袖中的拳頭,低垂著的頭不知作何想。 南陽侯沒想到蕭老祖宗會來這么一句,竟是關乎到蕭家的生死,不禁道:“今日陛下叫老祖宗進宮是?” 蕭老祖宗并不想與外人道,南陽侯只得派身邊人去查。 如此蕭老祖宗才繼續對著南陽侯道:“此女你想如何處置?” 也不過是幾月間,身邊的人就走的走,散的散,南陽侯心中難免有些悲涼,又因多事而覺得疲憊,在看著跪在地上的蕭淑,終是不忍,“她終究是我女兒?!?/br> 在遠離京中,遠離自己長女之時,自己對女兒的疼愛多少都投入到了蕭淑身上,就是蕭淑放走了林氏,在南陽侯看來,也是因她們母女情深,到底情有可原。 “再者,”南陽侯又道:“若蕭家真的出事,阿淑難道又能逃得掉?” 又哪用他處置,蕭淑也不過與蕭氏其他人一樣,不是被處死便是流落紅塵罷了。 生子而不得養,有家而護不得,縱使南陽侯知曉走到如今這個地步是咎由自取,心中也多有不甘之心。 “就先禁足三月罷,若我蕭家此回得幸保存,便尋個人家遠遠嫁出去?!蹦详柡钭詈鬀Q定了蕭淑日后的命運。 相比起蕭淑,南陽侯到底還是更在意林氏與唯一的兒子。 蕭老祖宗暗嘆南陽侯終究是個武夫,然對兒女誰又能做到無情,“也罷,人是夜里跑的,京城城門嚴防,想出城也沒那般容易,只要將人找回來,也未必不能補救?!?/br> 等將蕭淑打發走,蕭老祖宗將下人遣退,才將今日皇帝與他說言說了出來。 南陽侯聽后一口道:“不可能!” 見蕭老祖宗似笑非笑的神色,南陽侯忙解釋道:“林氏自幼寄居于叔父家,多受叔母苛待,便是因外祖一家為蠻夷所害無人撐腰,若論對外族蠻子的恨意,她不比別人少。與外族通商之事,也不過是因本就有商戶暗中交易,且疑有兵鐵之戈,又為了三關百姓,方才放在明面上好為監控。林氏與外族往來的生意,也不過是以米糧、藥草換牛羊皮與棉花、馬匹罷了,決計不可能有兵鐵在?!?/br> “鹽石也沒有?若沒販賣鹽石、兵鐵,你便尋個商戶算一算,她累積到如今產業,如何換來?”蕭老祖宗反問道。 “不先說與外族的鹽糧也不過是以一時安穩換來蠻子的強盛,待得日后蠻子比大慶國更強便是屠戮大慶國土與臣民之時,就是對邊防駐軍的藥草、米糧……軍中一切軍中輜重,銀錢皆出于國庫,將領與軍中后備官勾連,陛下最反感的莫過于此,也不過是不曾想到好的法子替代才縱容于你們,你便當這本就世世代代如此的?”蕭老祖宗冷笑道。 “你當魏侯為何得陛下優待,便是有通敵罪證所在亦不信魏侯會背棄大慶?只因魏侯不在朝中拉幫結派?又與陛下同一個武師?呵!還因魏侯從未管過軍中糧草,此皆掌控在陛下手中。當年我亦寫信勸說與你,如今陛下既疑你,便可知你縱容林氏此事做得有多過!若不是陛下看在你三年前抗敵有功,沒有實證之下讓陛下不想妄動惹非議,你當南陽侯府還在?” 南陽侯并非無知幼兒,聽不進蕭老祖宗往日教導,只不過心中想法迥異,如今方知老人的話也有他的道理,也難免太遲。 回到自己院子見跪在地上的蕭淑,南陽侯竟覺得無話可說,憋了半晌方得一句:“你這又是何必?” 一開始蕭淑給林氏送吃喝就有他的暗示在,南陽侯再想想,若老祖宗真要了林氏與兒子的命,他許也會命人如此做。 蕭淑放走林氏,南陽侯說不出責怪的話,即便林氏事關蕭家生死。 然而蕭淑對于放走林氏與幼弟之后的事,心中卻早有決斷。 “我恨林姨娘害死我姨娘,然自我出生起,她便不曾苛待于我,更待我如親女。老祖宗說林姨娘事關蕭家生死,女兒無狀卻也知此事輕重,既犯錯便要承擔,因此特在此等候父親歸來,請出蕭家!”蕭淑磕頭之后道。 南陽侯沒想到蕭淑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嘴張了張卻只說得一句,“你姨娘之事,與林氏并無關?!?/br> “那就是父親當年執意要姨娘去死的?”蕭淑抬起頭來問。 南陽侯有些啞口無言,蕭淑便知曉了答案,“那也是為了林姨娘罷?在父親心中,喜歡的人便待之如珠寶,厭煩的便欲其死,就是當年苦心求娶的嫡母也因不愛了便棄之如履。父親心中有林姨娘,所以就算林姨娘事關蕭家生死,卻也不怪女兒將人放走??膳畠鹤霾坏?,只恨不得此生沒有生在蕭家?!?/br> “你是覺得蕭家要敗了,為何不跟你母親一起離開,何必如今來與為父說這些有的沒的?!蹦详柡畈淮鸱磫?,只覺得自己有些難堪,便不乏惡意揣測道。 南陽侯說的母親指的林氏,蕭淑在邊關之時也確待林氏如母,母女情深到外人并不覺她們并非親生,然蕭淑卻是搖頭,“父親錯了,我的母親從來都姓魏?!?/br> 明明林氏都養了這么多年,偏偏就沒將人養熟,南陽侯就奇怪了,為何蕭淑對魏氏如此敬重,然而又想到與魏氏住在一起的二女蕭安更是視自己如陌路,就道:“你若不想當我的女兒,去尋你嫡母也未嘗不好。她自來寬厚,想來也不會苛待你,更甚許會讓你逃過這一劫?!?/br> 到底是自己的血脈,如今也莫說男女,能存得一支便是一支。 因此第二日,魏氏便見到了一直不曾得見的庶女蕭淑。 蕭淑跪在地上與魏氏道:“不知母親當年送我姨娘去邊關時說的諾言可還算數?” 第026章 往事紛沓如流水 當年魏氏送蕭淑生母前往邊關之時,便允諾過她,“生子當承南陽侯府,生女待之如嫡出?!?/br> 此事蕭安并不知曉,在當年魏氏得知南陽侯在邊關跟一女子關系長期密切,恐有茍且之時就派了蕭淑生母前往邊關試探于南陽侯。 若南陽侯對那女子有意,必然會先收用魏氏所送蕭淑生母,以破當年在魏家立下的終身不二色之誓言,讓魏家無話可說,好順利迎林氏進門。 若南陽侯對那女子無意,自也會拒絕魏氏所送姨娘,畢竟南陽侯并非耽于女色之輩,更并未蠢到認為魏氏隨意送他姨娘給他便是魏氏體貼大度的地步。 然而結果便是如今這局面,南陽侯到底是辜負了魏氏,而魏氏在南陽侯與林氏不清不楚勾連著之時便已經對此事有了決斷。 魏氏不愿意為南陽侯再生育,許如了林氏的意,然而當年蕭淑生母也非想要攀上枝頭當姨娘的蠢貨,事實上魏氏挑選她之時看重的便是她的聰慧,否則生個侯府繼承人下來蠢鈍如她,南陽侯府何以為繼? 畢竟她有誥命在身,雖不是皇帝賜婚,兩家想要和離也并不容易,且還有兩個女兒尚未長成嫁人,魏氏也不敢將之托與林氏,認為林氏會善待與她們。 然而蕭淑生母因生產而死,事實是如何魏氏并不知曉,這些年雖多有關心蕭淑,然而林氏待蕭淑如親女,即便是其目的不純,也因那份慈母之心不曾讓魏氏執意將蕭淑帶回京城。 如今蕭淑前來投靠,問魏氏當年所言可曾算數。 自然是算數的。 魏氏并非夸口之人,不會將與自己已無干系的蕭淑往外推,便與蕭安道:“便讓meimei住在你隔壁可好?” 蕭安當年在六關之時也前往三關里見過蕭淑,憑心而論若蕭淑非林氏膝下養大,她對她全然無惡意,只是因是林氏養大的,心中多少覺得有些膈應,就道:“不如住在平瀾院?” 平瀾院離著蕭安住的習武堂相隔較遠,魏氏知曉自己女兒不耐煩林氏身邊出來的人,也只得如此,對身邊的丫鬟道:“阿蘭,你將三姑娘帶去平瀾院,將屋子里收拾了,要差什么去庫房里取就是?!?/br> 又對蕭淑道:“等晌午過,我便讓玉蘭坊的裴制衣來與你置辦些許衣裳,明日再去坊間逛一逛,你若有喜歡的,只管說出來,莫與我客氣?!?/br> 平瀾院乃是原先此座院落的后院子女所居處之一,離主母的主院較遠,雖魏氏從未打算在里面住人,然而每隔一段時日便會著人打掃整個宅子,倒是隨時可住人進去,不用特意再匆忙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