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話雖是這般說,然而齊姨娘也是知曉景王的抱負,若王妃真半分得力都無了,景王還沒動手就怕就是淑妃都容不下要換一個更好的兒媳了,彼時換個主母她就算是再有本事又如何自處? 只是這點子心思,自不能與景王說,齊姨娘心里悶著事只說著別的話了去。 而在主院的景王妃得知景王依舊去的齊姨娘的院子,心下里也盤算開了。 她對景王要論感情,那是扯淡,也無非是當年皇帝賜婚她不得不嫁罷了,對于此她心中早有數,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皇帝之子自然也少不得有女人。 沒誰天生想當人下人,如景王想越過太子,甚至越過皇帝,而齊姨娘不想當姨娘想要當王妃甚至是當皇后也不奇怪。 有的人有野心有實力,有的人空有野心常余恨,一直以來她都不怎的計較過,畢竟她是御賜的王妃,一個小小的宮女想要取代她的位置,也不是那么容易。 就是景王的野心勃勃,于她而言也不過是看一場好戲,他們的生與死和她何干? 只是這一回,她還得先將自己及女兒保住了,才看得這人世旁人的笑話。 景王妃的出手之快,在蕭安的預料之內,在所有人的預料之外。 蕭靜再不得景王寵愛,自己帶進王府里的人卻沒那么容易被人收買,又都是自幼習武的丫鬟婆子,大清早景王上朝,收攏自己的人打到齊姨娘的院子并不多難。 王府里的小廝守衛到底也進不得內院,景王妃只進了齊姨娘的院子里一掃眼,罪名便定了,“用器逾越,杖三十?!?/br> 用器逾越這個罪名不大不小,天下間的主子們不在乎就沒事兒,在乎了就得出大事,何況還是在王府之中,更為注重規矩。 三十板子之后,齊姨娘就被血淋淋的丟在了院子里的石板之上,疼得暈了過去。 整個院子被蕭靜控制下來竟是連一只蚊子都飛不出去,更別說想出去報信的下人,讓跟著齊姨娘的下人們有一時間惶惶然無計可出。 蕭靜知曉在景王回府前不將此事解決,等景王控制住了局面,她想要做的事就再難有機會,因此半點不停頓的,讓嬤嬤抱著自己的女兒,讓人拖著齊姨娘就朝著宮中而去。 景王府的下人們自不敢攔,畢竟景王妃身邊的丫鬟婆子們都配有刀具,而景王妃的身份更是讓他們在沒有景王的命令之下不敢違背。 第003章 借事入宮解內患 景王之母為淑妃,皇后又健在,蕭靜頭上其實算得上是有兩個婆婆,但能為她主持公道的,卻只有皇后一人。 誰讓景王自入朝廷之后,就與太子在政見上頗有不合,數次與太子作對,自顧風光得緊? 整個皇家,估計也就皇后一系盼不得一直名聲極好的景王出些簍子來。 皇后的召見十分快,在景王還沒來得及下朝,淑妃還沒打聽到消息,景王妃蕭靜就已經帶著出的氣少進的氣多的齊姨娘到了中宮。 蕭靜也并未多說什么,只將一長串鑰匙與賬本一擺,跪在地上求皇后給她一個公道,“兒媳從來不知,在王府里,兒媳的一句話竟比不上一個姨娘說的。也沒想到御賜王妃,連王府半點主都做不得。兒媳嫁入皇家五年,自認沒有用逾越之處,還請母后與兒媳做主。若兒媳真那般不堪,無法掌府上中饋,還請母后同意兒媳出家為道,為大慶祈福!” 這胡說八道倒打一耙的話,蕭靜說得太過認真,若是齊姨娘醒著必然要辯駁這是蕭靜自己從來不愿意沾手王府中事,并非景王不敬王妃。 然而齊姨娘昏迷著,景王在朝中盤算怎么搶太子風頭,淑妃還在做著自己兒子又搶了太子在皇帝心中的喜愛的美夢,這王府中事最清楚的三人卻只有蕭靜一人在皇后面前說話。 皇后信不信景王妃的,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件事于太子一系而言有何好處。 故,這事便是假的,皇后也得當真了。 等淑妃知曉蕭靜帶著被打得奄奄一息的齊姨娘去了皇后的中宮,已是在蕭靜的一番哭訴完后。 粗粗裝扮了一番的淑妃心急如火的趕到皇后宮里,卻到底也還不及。 景王妃蕭靜已經將該說的說了,該上眼藥的也上了。 淑妃到底是慢了一步,沒機會阻止景王妃那張嘴。 皇后與淑妃之間,關系算不得多惡劣,只不過兒子之間的爭斗,讓兩個女人之間自然也有敵意。 不想當皇后的妃子不是好妃子,淑妃亦如是。 淑妃急急忙忙進了宮殿拜見了皇后,偏頭一看一身血淋淋的齊姨娘,只捂著胸口差點沒出過氣來,卻因在皇后宮中不敢對跪在地上哭泣的兒媳如何,只得狠瞪一眼之后回頭與皇后道:“娘娘慈悲,齊姨娘這模樣實在有礙雅觀,不如先請御醫來將人傷口治一治了?也免得污了娘娘的寶地?!?/br> 到底是自己自幼選給兒子伺候的人,不只是自己的眼線,對于齊姨娘的聰慧淑妃也是滿意的。要人沒了,再挑一個能得兒子真正喜歡,愿意親近的何其難,作為母親最怕的也不過是唯一指望的疏離。 皇后也不想齊姨娘死在自己宮里晦氣,便打發了宮女去尋太醫,又讓人將昏迷不醒的齊姨娘抬去了偏殿。 “淑妃,不是本宮愛看熱鬧,只是這一樁官司,也是你的兒子兒媳鬧出來的笑話,到底也要由你這個生母來斷一斷才好?!被屎髮⑹掛o哭訴的事情說了一遍。 “也是到了今日本宮才知道,堂堂景王妃,竟然連王府的主都做不了。王府的中饋卻是掌握在一個姨娘手里,想來景王是對陛下指的婚不滿了?”皇后沉聲問道。 淑妃自然不能應,這蕭靜當年還是自己千般算計才求得的皇帝與皇后賜婚,選的就是蕭靜的家世與性情柔和,哪里知道今日蕭靜竟然鬧出了這般大的動靜,性情可半點不見往日的恭順。 這般動作之快,快到不論是誰都來不及攔下,哪還有貞靜可言。 “娘娘冤枉,臣妾當初親自挑的兒媳,自然是喜歡的,哪有不滿?”淑妃看了一眼蕭靜伏著的背影忙辯駁道。 當年看中蕭靜舅家與娘家實力,千辛萬苦為自己兒子求娶,要說實話淑妃對一向知禮的蕭靜是沒有任何不滿的,就算是外祖家被滅族出了事兒,不是還有娘家可依。 所以對這個兒媳婦,在徹底沒失去娘家的支持之前,淑妃都要攏著心才行,景王妃可不是齊姨娘那般身份的女子可比的。 “沒有不滿,就讓身邊的宮女去作踐一個有品階的王妃?”皇后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訓斥淑妃的機會。 “如今景王妃說要出家,你若同意,我便與陛下去說!好讓陛下再為景王指一門滿意的親事來也未嘗不可?!被屎笠荒樧I諷道。 “本宮執掌鳳印數十年,唯有今日方知,原來正室還比不得一個妾侍!景王自幼得名師教導,果真是好教養!”皇后一甩袖,猛拍桌子,一臉震怒。 淑妃頓時跪了下來,與皇后道:“稟娘娘,齊姨娘自幼與三皇子一道長大,有些許感情想必是難免。三皇子年幼不知事,偏愛妾室,妾定會為兒媳做主,不讓皇家蒙羞?!?/br> 皇子偏愛側室并不要緊,愛慕美色本就是男人本性,然而讓妾侍行正妻之責,就是是非不分,德行有虧,教養不行了。 淑妃與三皇子都是野心勃勃之人,一心想要個好名聲,又豈能認了寵妾滅妻,不顧體統禮教這個罪行。 皇后一出口就往三皇子身上潑污水,淑妃是萬萬不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