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孝是每一個讀書人都必須做到的,當官的人,更是人人都在標榜自己孝順,在這樣的情況下,平陽郡主又哪里討得到好? 趙王在平陽郡主殺夫的傳言流傳開來之后就一直焦頭爛額的,聽說這件事之后,更是被氣暈了過去,他只是想讓自己的女兒在家里冷靜一段時間而已,卻沒想到他的女兒不僅沒冷靜,反而捅出了更大的漏子,這會兒,就是他也救不了自己的女兒了…… 滿朝文武都上奏,要求按律處置平陽郡主,最后還是趙王和趙王妃舍了老臉四處奔走,又以穆凌身上并無外傷為由表示平陽郡主并無真的下重手,才讓平陽郡主得以保存性命,但到了這時候,她或者恐怕比死了更難受。 皇帝親自下旨,讓平陽郡主出家為尼,去城外庵堂苦修,并且專門找了人盯著她,讓她不能破戒,甚至不許她在身邊留個伺候的人——對這個帶累了皇室聲譽的郡主,皇帝雖然留她一命但也已經厭棄了,甚至對趙王都有了意見。 這一切算是在穆凌預料之中的,但真的看到的時候,她還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不住地念叨“惡有惡報”幾個字。 沒錯,她看到了,她在死后變成了一個鬼。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故事后面還有幾個小番外~穆凌本來是某絕想好的一篇古言長篇里的配角,會在把家里人都弄死以后還活的滋潤讓女主大開眼界,不過那個長篇最后放棄了沒寫,正好又想寫個發泄的快穿,就讓她當主角了,也讓她悲催地暫時領便當了…… 第9章 番外:魏元凱 臉上一涼,是一張打濕的被覆了上來,魏元凱已經不能動了,只能竭盡全力地大口喘氣,然而這并沒有太大的用處——他已經越來越透不過氣來了。 又一張紙覆了上來,這種輕薄的桃花紙價格不菲,京城的女人都愛用它來做風箏,穆凌就做過一個,他還用小楷在上面提了詩,卻不想到最后,他竟然會死在這種紙下。 他征戰四方,賺來偌大的功勛,讓她成為人人艷羨的魏夫人,他婉拒了很多送上來的女人,就算她常年禮佛也只納了兩房妾,對她足夠敬重,可是,穆凌還是恨他,恨到要殺了他,甚至要毀掉魏家…… 這個女人怎么能這么惡毒?魏元凱恨得不行,偏偏破敗的身體讓他連動都不能動,更沒辦法拆穿這個毒婦的真面目。 毒婦!魏元凱在心里念叨了一句,然后就感覺到自己的臉上又多了一張紙。 他就要死了,這個時候,魏元凱不知為何突然想到了之前穆凌說過的那些話,然后忘了要盡力呼吸,反而想起了以前的事情。 到了他父親這一輩,魏家其實已經沒落了,他的父親只有他一個兒子,從小就對他耳提面命,讓他一定要將魏家發展壯大,而他也早早地立下了志向,要讓魏家重新輝煌起來。 為此,在別家少年鮮衣怒馬肆意玩笑的時候,他跟著自己的父親到了邊疆,從一個小兵開始做起。 這一去就是整整五年,他直到二十歲,很多人都當了父親的時候,才終于回到京城,然后和穆家大小姐拜堂成親。 他在婚前見過穆小姐一次,那是在一次花會上,他的表弟拉著他的手,指著遠處桃花樹下的一個少女道:“表哥你看,那就是穆小姐,我未來的表嫂?!?/br> 年輕的穆凌花容月貌,笑起來的時候左邊臉上有個大大的酒窩,那笑容幾乎直直地撞進了他心里,他那時候就想,他在邊疆賣命也不是一件壞事,至少他能護得住這個少女的笑容,等他功成名就,還能給眼前的少女帶來無限風光。 他們剛成親的時候感情很好,那時候穆凌對佛經一點興趣也沒有,更不會用各種理由不見他,反而只要他在家里,就會往他身邊湊。 他有時候會覺得很煩,但這樣的記憶在他回到邊疆的時候想起來,又變得異常溫馨。 他成親的時候年紀已經很大了,偏偏婚后又和穆凌聚少離多,以至于兩年過去,兩人還是沒有孩子,于是穆凌的話里,就不可避免地帶上了一些跟孩子有關的話題,還特地去廟里上了香求子,他的母親更是私底下找他,讓他在家里多留一頓時間。 可是留在家里,又要怎么賺功勛? 他還是去了邊疆,依舊忙著練兵,忙著和戎族打仗,但不可避免地總是想起京城的生活,就在這個時候,他的一個手下帶著自己的meimei來見了他。 那是個跟穆凌完全不一樣的女孩子,在邊疆長大的少女活潑跳脫充滿活力,雖然不如穆凌好看,卻比穆凌大膽有趣,他們還有很多跟邊疆有關的話題可以聊。 他有了一個妾。 有了劉氏,他在邊疆的生活也就豐富了很多,他和劉氏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好,他甚至很少想起京城的妻子了。 轉眼又是兩年過去,他從京城過完年回去沒多久,劉氏就被診出了身孕,那一刻,他稱得上大喜若望,同時答應了劉氏要帶劉氏回京城。 那時候他也想到了穆凌,穆凌結婚四年都沒孩子,還很喜歡孩子,他覺得他可以把孩子給穆凌養,至于劉氏,就繼續和他一起住在邊疆。 他想的很好,但沒想到回到京城,看到的竟然是懷孕的穆凌, 他更高興了,因為自己即將有兩個孩子。 懷孕的穆凌不再像以前一樣會湊到他身邊和他說話,也不會像以前一樣整天纏著他,甚至不許他在房里過夜,他覺得沒趣,就又找到了劉氏,這才發現穆凌和劉氏的待遇相差了很多,一向大大咧咧的劉氏甚至委屈的哭了。 劉氏在邊疆的事情不用守什么規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在府里確實不適應,他免不了就多照看她一些,然后一件讓他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穆凌早產,孩子去世,而且以后恐怕再不能有孕。 穆凌和她身邊的人一口咬定是劉氏下手,他的母親也查出來是劉氏,但劉氏根本不承認,甚至要以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讓他一個頭兩個大。他的母親是打定了主意要狠狠發落劉氏的,又舍不得劉氏肚子里的孩子,就出了一個主意,讓穆凌抱養劉氏肚子里的孩子,然后把劉氏杖斃,給穆凌一個交代。 劉氏的孩子給穆凌養,這本就是他一開始的打算,他自然同意,但杖斃劉氏……劉氏的一個哥哥是為了救他去世的,他到底沒忍心,最后在劉氏的哀求下,就在京城買了個宅子安置劉氏。他沒把這事告訴父母,只說自己發賣了劉氏,對此他的父母沒有意見,穆凌也開始照顧起取名為景曜的孩子,而他又回了邊疆,并在幾年后調職。 景曜是個聰慧的孩子,被穆凌養的很好,可惜他和穆凌之間總是淡淡的,他并沒有當回事,然后就遇到了那件一直被穆凌惦記的事情。 他射死了穆凌的弟弟穆坤。 叫破了穆坤的身份的人就是劉氏的兄長,他知道這件事之后才知道劉家人一直不服氣,他杖責了這人,又在其他屬下的哀求下削了他的軍職,將他趕出軍營,但也已經來不及了,當時的情況,穆坤要是不死,他的軍隊就會受制,說不定還會害的皇子遇難,到時候魏家一定無法忍受皇室的雷霆之怒。 他是為了魏家,穆凌也是魏家人,想必會理解…… 穆凌對他更冷淡了,開始整天念佛,他對穆凌也無法可說。 那兩件事,他一直知道自己是虧待了穆凌的,但他并不覺得自己有錯,只是剛才穆凌的話……他從來不知道穆凌竟然這么恨他,明明穆凌以前對景曜一直不錯…… 這到底是為什么?因為,景曜不是穆凌生的? 還有秋兒母親的死……秋兒的母親沒有一個好的娘家,性格懦弱,他一開始就看不上,要不是穆凌堅持也不會同意,但他倒也不至于去害一個女人的性命,那是景曜動的手,這點他很清楚。 景曜跟他不一樣,沒有自己獨自賺來功勛的本事,想要站穩腳跟少不得就要靠娶一個好妻子,而平陽郡主就是能讓人一步登天的人,平陽郡主還喜歡他,他當然會想要另娶。更何況,那時候這個孩子已經知道自己的母親不是穆凌而是劉氏了。 他在穆坤去世之后一直不理會劉氏,以為劉氏一個女人翻不出什么花樣來,然而劉氏和魏景曜相認了,甚至讓魏景曜對穆凌安排的親事越來越不滿。 至于魏秋……那是魏庭肆意妄為,但結局無人料到,他總不能因為孫女去世就讓唯一的孫子償命, 一直不能呼吸,魏元凱覺得自己已經撐不下去了,然后到了這個時候,他的思維反而清晰了起來。 穆凌殺了他,肯定也會對別人動手,她要是成功了,他的兒子孫子恐怕不能幸免,魏家終將覆滅,她就算失敗了……魏家的老夫人殺夫殺子的事情也會讓魏家淪為笑柄,就算有趙王幫忙也將一蹶不振…… 他為了將魏家發揚光大奔忙了數十年,誰又會想到最后這個家可能會毀在自己的妻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