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書迷正在閱讀:市井人家(種田)、八寶妝、女尊之夫郎是綠茶花魁、賀影帝他的錦鯉小仙女[穿書]、重返男神之路、芝芝茫茫、命運終于對綠茶渣攻動手了[穿書]、皇上,您這是喜脈??!、辛二小姐重生錄、奴婢也想當主子
幾個青年俱是見了蘇晚的臉,聽有同伴這樣說, 俱是開口:“我也不去了,跑那么遠干嘛?!?/br> “就是就是, 就近吃了就行?!?/br> 有人還和楊云嫣解釋:“楊小姐,我這肚子實在是太餓了,我堅持不到去了南街?!?/br> 還有人附和:“我也餓的緊, 楊小姐,你若是去南街,就趕緊動身吧, 不然走的晚了,南街那里也不好排隊了?!?/br> 竟然是對楊云嫣下了逐客令,楊云嫣實在沒有想到,居然會有人拒絕自己的邀約,在這之前,若是自己主動邀請了哪個男子,或者是向哪個男子求著,那么就簡直是這個男子祖墳上冒了青煙。 楊云嫣還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不甘心道:“幾位公子不一起去南街吃了嗎?!?/br> 幾個人紛紛手,表示自己不想走那么遠了。 綠色衣衫的姑娘不悅道:“我看你們幾個哪里是不想走那么遠,分明是看這家賣麻辣燙的長的漂亮走不動道了吧?!?/br> 穿著黃色衣裳的姑娘嘲諷道:“可真是沒有見過世面,見著個平頭整臉就當天仙似的?!?/br> 其中一個穿著墨綠錦袍的男子道:“你這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呢吧,什么叫做平頭整臉,人家這家店家明明就是美若天仙,你們是酸人家好看吧?!?/br> 幾個姑娘平日里去了哪里都是眾星捧月,哪里受過這樣的貶低,此時都羞了一個大紅臉,想要和這個男子爭辯,又覺得在街頭吵起來,實在是太丟人,于是乎,一個一個,只好忍著氣,往南街的方向去了。 蘇晚實在是沒有想到沈氏會過來,給沈氏示意了自己的方向之后,蘇晚才小跑道沈氏身旁,扶著沈氏:“嬸子,你怎么過來了?!?/br> 沈氏笑笑:“知道你們的生意好,我一直都想來看看,這不今日楊家老二借了牛車進城,路過咱們家的時候問我要不要過來,我覺得我的身子骨大好了不少,也想來看看你的攤子,于是便過來了?!?/br> “那楊二哥他們呢?”蘇晚問。 沈氏朝街口的方向指了指:“那不是在街口呢,是我故意讓他們把我放在口子那里的,我就是想著看看能不能自己走過來?!?/br> 蘇晚朝著楊老二的方向擾了擾手,楊老二也揮了揮手,大喊:“我們還記著去給那個攤子送菜,就不和你多聊了,我們先走了?!?/br> 蘇晚遠遠的和楊老二道了別。 沈氏環視這攤子一圈,看著排隊的人,出口感嘆:“你這攤子,生意果然做的很好,不知臨兒前世修了什么德,這才和你這樣的有本事的姑娘定了親?!?/br> “這下子,臨兒怕是配不上你了?!鄙蚴喜唤锌?。 蘇晚笑笑:“沈子,你這說的是什么話,沈臨大哥已經打算要回到書塾讀書了,以他的頭腦,以后一定會中舉人中進士,我還盼著,他以后給我掙個誥命回來呢?!?/br> 沈氏把自己當手覆上了蘇晚的手:“我知道你說這話是討我高興呢,不過我就算是知道是這樣,心里也舒坦著呢?!?/br> 方才那幾個留下的青年的注意力原本就都在蘇晚身上,見沈氏過來,都以為是蘇晚的娘,還打算好好表現一番,但是這一聽二人的聊天內容,原來,這姑娘是定了親的,來的這個老婦人,是她的未來婆母,這就讓人不怎么高興的起來了。 蘇晚知道沈氏這些年都悶在家里,除了除了看病,幾乎完全沒有出來過,既然沈氏出來了,蘇晚就打算帶著沈氏到各個攤點上看看,等下遇到轎子,再雇上一頂轎子,叫沈氏好好看看這青云縣。 于是乎,蘇晚把頭上的帽子也取了下來,隨即便攙著沈氏,叫上沈丫丫一起離開了。 方才要跟著楊云嫣走后來又留下來的幾個青年,眼睜睜的目送蘇晚離開,卻又沒有什么辦法。 蘇晚自是知道方才那場風波,楊云嫣想利用自己的美貌把客人帶到南街的攤子上,以證明她說的南街的味道更好是真的而不是信口開河。 但是自己摘下口罩之后這幾個青年便留了下來。 蘇晚并不喜歡他們因為這樣的原因留下來,并且對于她來說,確實是無所謂這些食客是在小吃街吃還是去南街吃,反正都是她的店,哪兒掙錢不一樣。 楊云嫣和幾個小姐妹一起往南街的路上走去。 “就是南街的那家更好吃,是那些人不識貨?!本G衣姑娘極力化解楊云嫣信口開河的尷尬。 “就是就是,我們去南街?!秉S衣姑娘跟著附和。 楊云嫣卻停下了腳步:“還去什么南街,要我看,南街和小吃街的,都難吃?!?/br> 楊云嫣說完,就往旁邊茶樓的方向去了,想到兩個攤子都是蘇晚的,楊云嫣就覺得胸悶氣短。并且,那個幾個男子,在看道道了蘇晚的臉之后,就都不跟著自己去南街了,這不就擺明了,自己不如蘇晚好看嗎。 其余三個姑娘紛紛跟著楊云嫣往茶樓去了,在她們幾個姑娘中間,楊云嫣是毫無疑問的核心人物,除卻因為楊云嫣是青云縣第一才女之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楊云嫣的父親,是松山書院的夫子,楊云嫣父親的學生,都是這青云縣最可能考取功名的學子,若是通過楊云嫣的關系,能讓楊云嫣的父親把她們幾個說給那些有前途的學子,便是美事一樁。 當今世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能夠嫁給一個考取了功名的讀書人,對于她們這樣的小門小戶來說,是何等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