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作者有話要說: ☆、攀得漂亮點 孟聿衡盯著寶頤,目光冷厲若電。他所知所見女子,無不視貞潔如命,被男人看了去都不成,若被抱了摟了,不是認命委屈做妾就是自盡身亡全家族名聲??蓪氼U不愿為妾又拒絕做奴,難不成想做正室夫人?高家能容得下她就不會送她來自己床上;至于自家,寶頤是想都不能想,絕無可能! 寶頤抬頭對上孟聿衡冷厲雙眼,冷靜說:“你能管住你家奴仆,順便封住高家人的口不就是了。我不做小妾也不做人奴仆,我就想清白回家?!?/br> 孟聿衡回答得語重心長:“我壓著高家人讓你清白回家,可你這般好顏色回那鄉野,能少得了是非紛爭?已經這樣了,認命做妾未嘗不是好出路?” “我不做妾!她們這樣欺負我,我還要給她們伏小做低,我瘋了不成!我現在是沒那能力欺負回去,可我就不信高家能一直這樣橫行下去!”寶頤話里含憤。 孟聿衡突然開口:“你可愿與我做妾?” 寶頤有些茫然:“你不是不娶親便不納妾的?” “你跟我回去后住老太太院里,等我娶親后你再搬回我院里?!泵享埠庹f。 寶頤想想,有些難為情問:“我住老太太院里,要是不搬去你院里能嫁別人嗎?” 孟聿衡沉了臉,冷冽說:“你都赤身睡我床上了,還想著嫁誰?” 高老太太壽日過后第二天用過早飯,孟聿衡說老太太壽日也過了,高家要忙的事也多,他和meimei就不打攪了,一會兒就走。 高老大臉發白,他打算留孟聿衡到高桂回門后再讓他走的。他老早就對外稱閨女嫁人會有大官兒過來,明天高桂嫁人今天孟聿衡走,這不是生生打他的臉么! 高老二臉發黑,他這兩天忙著跟兄弟置氣,忙著壽宴應酬,自家高陽與方家嫡子結親的事還沒說呢!孟聿衡要走了,他找誰辦這事??? 高老三看著兩個哥哥的面皮,心里狂樂。孟家人當天來第二天走的情況很常見,但一般都是孟賀源走,孟家其他人來都會盤桓個四五日。兩個哥哥怕就覺得這孟聿衡短期不會走才跟他賭氣吧!該!老古董老思想不知變通,還以為孟聿衡是小孩???人家大了,得讀書科舉的,不是你們想留幾天就幾天的時代了! 高老太太坐在明堂,和坐下首的孟聿榕說著話,眼角余光卻掃視著離她最遠的侄孫女兒林寶頤。對林寶頤,老太太很是愧疚,她沒照扶好這個侄孫女兒,讓老三媳婦在她眼皮子底下明晃晃地欺辱了寶頤。 老太太恨吶,她是真恨那老三媳婦,有什么話、什么事不能擺在明面上來說、來做?不喜歡寶頤做她兒媳婦直說就是,想斷了寶頤念想咱大大方方地說服寶頤去給孟聿衡做妾不就是了?咱高家給寶頤底氣面子讓她攀得漂亮點兒,等林家跟著孟家青云直上了,她不得對咱高家感恩戴德!她對咱高家感恩戴德,那孟聿衡對咱家能差到哪兒去! 一樣的做妾,可偏生讓老三媳婦整出爬床這樣的丑陋吃相。在孟家寶頤絕對會因這丑陋吃相丟面子,她丟了面子還不得回頭找高家麻煩。只消在孟聿衡耳邊時不時地說上兩句壞話,高家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眼前不就是了,寶頤失了體面,林寶城今一早連飯都不用就走了。以后壽日請人家登門,怕是也不肯來了。孟聿衡兄妹只待兩日便要走,除了孟賀源公務在身實在推脫不得,哪次出過這情況???!八成是因為自家羞辱上門賀壽的親戚讓他們寒心才臨時起意要走的。高桂兒的婚期特意定在壽日后一日,為得不就是讓孟家撐場子?高陽的親事哎,怕是要黃了。 高老太太越想越煩,面上現出不耐神色。這時孟聿榕提出告辭。老太太允了,待孟聿榕轉身,老太太直直看向寶頤,她想把寶頤留下來和她說兩句??蓻]等她開口,寶頤和孟聿榕已并肩向外走,老太太頹然。 孟聿衡雖說要納寶頤做妾,但妻還未娶,這妾一時半會兒的也不能納,納妾該走的程序自然也不能提前走過??蓪氼U他是要帶走的,鄉野出來的姑娘看著再柔和貞靜,骨子里卻是野性難馴,再加上那如花容顏,他不放心留她在鄉野。 但人家好不容易養大的女兒,非妻非妾的,他要帶走,就得給個正當體面的理由。至少鄰里問起那女兒去向時,讓人家能挺直腰板說我丫頭哪哪高就去了。 思來想去,孟聿衡把主意打到meimei孟聿榕頭上,給出的官方理由是:林氏寶頤嫻淑知禮,請至孟府做meimei陪讀。同時在鎮上設宴,請林家人前來共用午餐,順便讓寶頤和他們道別。 孟家把面子給了,林家林恩先生、林夫人面上樂呵地接著,心下卻憤然,好好的寶貝女兒不是三書六禮的風光出嫁,卻讓高家以爬床之姿送人!早知會是這樣,當初寶頤生下來就該溺斃了她,省得她委屈過這一世! 是以孟聿衡在鎮上設的午宴,林恩先生直接拒絕,開口就是不去,并勒令大兒子林寶城、小女兒林寶琴也不許去。林恩先生也想不讓林夫人去的,可每次想開口時耳邊都會響起寶頤喊他‘爹’的清脆聲音。再憤然寶頤還是他女兒,又不是她自愿爬床。而且待寶頤進了孟家門,天高路遠,林孟兩家又算不得姻親,誰還會走動?這一別怕是永生難再見了,還是讓夫人去看看寶頤吧。 是以候在八仙桌旁的林寶頤,只看到母親林夫人獨個前來,心里是酸澀非常,張張嘴卻是什么都說不出來。林夫人拽了寶頤,卻是哭了足有一盞茶時間。待情緒平穩下來,看看雅間里只自己母女兩個,不由問:“那孟家公子呢?” 林寶頤淡淡說:“你們老不來,他先吃了?!逼筋^百姓不得納妾,出身普通良家的母親怕是不知道,妾的父母親人,主家是沒必要見也不必見的。 林夫人點點頭,看眼寶頤,覺得女兒瘦了,忍不住問:“那孟家公子對你不好嗎?” 林寶頤說:“娘,我這兩日都是和孟家小姐在一起?!?/br> 林夫人一臉憂慮:“孟家公子不喜歡你?” 林寶頤想了想,才回答:“我現在還不是他的妾,說那些喜歡不喜歡的做什么?” 林夫人很憂愁,都同床共枕過了,女兒怎么還不開竅呢?孟家家規是未娶妻不納妾,也就因這才應該趁現在籠著孟家公子的心??!等那出身高貴的妻子娶進門再去想討孟家公子的歡心,能討著才怪!她得趕緊給女兒講明白了。 林寶頤做出聆聽狀,心里卻很不以為然。孟聿衡明面說讓她做孟聿榕的陪讀,私下說讓她住老太太院里去,卻決口不提放他身邊,不就是想要她安分守己地等著。她要違了他意思,花枝招展的引逗他,等著她的就是孟家的家法規矩了,她干嘛要做出力不討好的事?再來她是真不愿做妾讓人一輩子壓在頭上。乖乖巧巧的守著老太太,沒準兒她一發善心,過個一年半載的放她出嫁呢。古代老太太不都喜歡亂點鴛鴦譜嗎? 林夫人說夠了,看寶頤聽的認真,很是滿意,末了加一句:“反正都到鎮上了,離村就差幾步路,你能回家住兩晚嗎?” 這時雅間門被敲響,接著是一丫頭的聲音:“姑娘,到時候了?!?/br> 林夫人疑惑,看向女兒寶頤,到什么時候了? 寶頤嘴角露出苦笑,高門大戶啊,她是不是還得感激孟聿衡肯為她設這離別宴? 送別母親,由丫頭領路,寶頤跟著進了孟聿衡的房間。待丫頭躬身退出,孟聿衡走過來,伸手拿了寶頤垂在胸前的發辮,邊用指腹碾磨柔亮發絲邊問:“喜歡嗎,喜歡的話我允你多留兩日?” 寶頤挑眼看孟聿衡,只見那丹鳳眼笑意盈盈,其心情應很是舒暢吧。想想,她點頭。只是下一刻孟聿衡的臉就在她眼前放大,清冽氣息瞬間包卷全身。本能的她移步后退,她不反對討他喜歡,但要拿身體討他喜歡的話,就得慎重考慮了,她可沒興趣喝那避子湯!未娶妻不納妾,能容得了沒名沒分的孩子?! 孟聿衡看著寶頤眼里明顯的驚懼,放柔聲音說:“別怕,我會好好待你的?!?/br> 寶頤搖頭,直接把話挑明:“我不,我不做那種事?!?/br> 孟聿衡卻是直接摟了寶頤入懷,俯頭尋著唇便吮舐,待寶頤軟了身體羞澀回應方才移開唇。他雖只大寶頤兩歲,但男女之事卻不是第一次,只要他有心挑逗,讓這么個小雛女寬衣解帶還不是問題,只看他肯不肯放下身段誘她了。 懷里寶頤俏臉暈紅,眉目含情,那唇經過吮舐更是飽滿紅潤。他低頭啄一下,再啄一下,惹得寶頤雙臂圈了他脖頸,主動親上來,他慢慢地溫柔加深這親吻。 大秦嬤嬤拾級上樓,待看到守在孟聿衡門外的小丫頭時,微微愣了一下。自家公子風流,但沒見他收用過外頭的姑娘,偏偏在林氏寶頤這破了例,還允她在老太太跟前養著,怕是喜歡極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妾作標桿 是男人,骨子里便都有那風流性兒,孟氏一族的男人自不例外。但多數都較自制,家里有妻置妾的,很少在外鬧出那風流韻事。剛剛長成的孟家第五代即孟聿衡這輩,已是隱見風流。只是族規家規嚴整,一切行為都被規范在條條框框里,即便是做得讓孟家人認為出格了,較之京城紈绔的行徑,還是很規范的。 比如這次孟聿衡帶meimei去高家賀壽,還帶回來個叫寶頤的美貌小姑娘。孟賀源孟大老爺認為兒子做得出格了,這老婆還沒娶回來呢,美貌姑娘就領回家,嫌他院里伺候的丫頭不夠漂亮是不是?!小小年紀就不學好,該打! 孟老太太倒沒說孟聿衡的不是,但順勢把他的婚事提出來,讓孟賀源夫婦趕緊相看。這京城的好姑娘雖不少,但與孟聿衡年紀相當的可就那么幾個,讓別家捷足先登了可就只能從京外尋了。 是以伴著林寶頤入住孟家,孟聿衡的婚姻大事同時被提上日程。每日的例行請安后,孟大夫人姚氏都會留在孟老太太的朝暉院同她匯報相看姑娘的進展。 通常這種時候,寶頤都是在隔壁跟小秦嬤嬤學刺繡。她繡工雖不錯,但鄉野學來的運針不比京城來的精巧,繡出來的成品上也多現粗俗。再者想讓繡品更上檔次,刺繡技術是一方面,繡樣描畫的翔實逼真也同樣重要。京城里更注重雅致、情趣,是以在京城繡娘眼里,繡樣的設計、描畫同刺繡技術一般重要?,F在有人免費教,寶頤自然不客氣,學起來很是用心。 至于隔壁婆媳的談話嗎,起初兩天寶頤有偷聽的,可聽來聽去都是這家家世如何、父母親族品行怎樣、長壽否、外嫁的女兒品行是否端正,是否兒女雙全……總結起來就是要家風清白、父母長壽、父兄得力,姑娘自身要賢淑端莊外加好生養,最好是宜男相,能給他們孟家生一堆小崽子。沒新意、沒創意,從第三天起寶頤就不聽壁角了。 孟氏婆媳談的內容林寶頤可以嗤之以鼻,但孟大夫人姚氏卻不能掉以輕心。孟聿衡是孟家嫡長孫,他的妻子是要做宗婦的,出門交際代表的是孟氏宗族的臉面,樣貌、品行各方面要求自然不能低。至少不能被鄉野出來的林寶頤給比下去,姚氏是這樣認為的,她開始在各種聚會上觀注別家的姑娘小姐。頭兩天她信心滿滿,第四天就開始發愁。連著五天參加各家夫人的聚會后,她很是失落。 這五天她也看了不少女孩子,更是著重看了與自家家世相當的大家小姐。家世品行不錯又雍容大度的姑娘顏色上較之寶頤就遜上那么一分,怕娶回來兒子看不上;但美貌可與寶頤匹敵的姑娘,張揚有余沉穩不足,給小兒子孟聿棠做妻還行,卻不適合做宗婦。今天是姚氏匯報的第七天了,連個可心的候選人都沒有,她急得滿嘴是泡,遮都遮不住。 孟老太太很同情自己的大兒媳婦姚氏,但想想姚氏的匯報又是好笑又是可氣。找兒媳婦,哪能先拿了兒子的小妾做標桿。妻賢妾美是說老了的,你想找個又賢又美家世又好的,那就去求天上的仙女下嫁吧! 再來是要娶來做宗婦的,這就不可能完全迎合衡哥兒的心意。他帶回來的寶頤來自鄉野,清靜淡然中又雜有那天然的嬌憨野性,要是衡哥兒看上的是她這點,你姚氏翻遍京城也找不出具備這點的大家閨秀。 孟老太太含笑把自己的意思表明。姚氏仍有些猶豫,眼睛瞟眼隔壁,問:“萬一衡哥兒寵她……” 孟老太太直接打斷姚氏的話:“衡哥兒行事穩妥,不會縱得她無法無天。再說了我這養著呢,她要是那般輕狂的,也就不給衡哥兒了?!?/br> 姚氏這才覺得舒坦點,又看眼隔壁,嘆一句:“她要是生在這京城的大戶里,我也就不用煩了?!?/br> 孟老太太沒說話。世間沒有雙全法,在這處得意了,那處許就要失意了。能看得通透,便能自在一世;看不通透,免不得陷進迷障煩惱一生了。只是通透需要生活的磨礪,需要閱歷的累積,能笑看云卷云舒還保有那赤子之心時才叫真通透。林氏寶頤年紀雖小,此番經的變故卻不小,假以時日,可能做到? 孟聿衡知道他帶回來的是個鄉野丫頭,可能舉止不合規矩可能言語粗俗,就是沒想到寶頤不會讀女四書。她父親不是私塾先生么,怎的她連讀都不會?他meimei孟聿榕在八歲的時候女四書就能倒背如流了! 連讀都不會何談背誦,連背誦都不能又如何寓教于心,更誆論以其為準則遵循一世了。這是大秦嬤嬤復述孟老太太的原話。 因為這個,辰時來朝暉堂請過安的孟聿衡在午睡后再次踏足朝暉堂。進門聽到大秦嬤嬤剛念出《女誡》第一句,寶頤跟著重復一遍,然后暈紅著小臉說‘嬤嬤,你這樣教,即便我記住能默背了,可拿了書,我認字斷句還是費勁,讀不出的’。 孟聿衡這個氣啊,一個女四書你能背誦出來誰管你認字斷句費不費勁! 大秦嬤嬤看了眼走進來的孟聿衡,微福身行過禮,才拿了桌上的《女誡》給林寶頤。林寶頤接了翻開,開始跟著大秦嬤嬤讀。通篇讀過一遍,大秦嬤嬤說姑娘自己熟悉熟悉便朝孟聿衡福禮退出。 孟聿衡走到寶頤身邊,看她埋頭,問:“不識字?” 寶頤沒抬頭,出口的話卻表意豐富,夾帶了一分委屈兩分不甘并三分訕訕:“誰說我不識字?我識好多字,只是到了你們這里才不認得一些字?!鳖D一下抬頭看孟聿衡,繼續說:“鄉野之地書冊貴重兼之稀有,爹爹的書都是手手傳抄來的,哪輪得到我專有書冊誦讀?”當然了就算有女四書她也懶得讀就是了。 孟聿衡被氣笑了,鄉野之地尋本書不易他能理解,但不識字就是不識字,國朝只通用一種文字,哪來的‘在你們這里才不認一些字’。只是寶頤那清脆跳脫又帶有撒嬌意味的話讓他的心強硬不起來,他不舍得訓她。 緩下語調,他說:“我給你尋本《千字文》來,你先從簡單的學起?!?/br> 寶頤看著孟聿衡,杏眼微瞇,重申:“我識字?!敝皇遣徽J得那些生僻繁體字,外加不怎會斷句而已。在家里她經??锤绺缌謱毘鞘殖乃臅褰?、時政策論,全都是斷好句的,她就以為穿越的這世有了標點符號的雛形,哪里想得到她看的那些都是林寶城體貼她斷句費勁,手抄時特意斷出來的。 按說寶頤既能看到林寶城抄來的書冊,女兒家的女四書也該讀過的??墒菍氼U母親林夫人不識字,自小也沒看過書本,自不會給女兒尋書冊來看。父親林恩雖堅持女子無才便是德,寶頤初生時卻也想過讓女兒讀讀女四書的。只是鄉野粗俗,艱苦條件所限姑娘都拋頭露面了,誰去遵從為那官家太太、富家女兒制定的條文規矩,抄來了都嫌浪費紙張!他想想也是,女兒生于鄉野長于鄉野最后還得嫁于鄉野小子,學那些干什么。自然就滅了讓女兒讀女四書的心思,所以林家沒有女四書,寶頤更沒讀過。 當手里捧著《女誡》,看到那從右到左豎排的密集文字時,寶頤震驚了。她讀得磕磕絆絆,該停頓的地方沒停,不該停的地方又啞了音,把孟老太太氣著了。其實她也想讀得順溜的,可中華漢字博大精深,再加上頭次接觸《女誡》,要她準確斷句,很難。 這與謄抄佛經可是大不同,幸好高姑奶奶那時心煩沒讓她讀,否則還是丟人??!寶頤心想。 孟聿衡看著林寶頤,頗覺怪異,既是識字,怎么還鬧到跟著大秦嬤嬤誦讀的地步。但開口駁斥寶頤有失身份,微欠身坐于椅上,淡淡說:“那給我讀一遍《女誡》,如何?” 林寶頤捧了書,從頭開始讀。已經跟大秦嬤嬤通讀了一遍,這次讀得頗是流利,只錯斷了三句而已。林寶頤自覺很是不錯,合上書,大眼看向孟聿衡時帶了些得意。 孟聿衡沒忽視那得意,心下很是不屑。不過林寶頤既是識字,那就不是個笨的,他要求不高,等搬他院里時寶頤能背誦女四書,他就知足了。只是老太太侯府嫡女出身,怕是見不得女孩兒庸碌,不說把寶頤教的萬般全能,至少琴棋詩畫也得能看過眼。寶頤在這上面可有所長?可別在教的過程中把老太太氣出個好歹來。想著,他問出口。 林寶頤眼里的得意消失,面上現出羞澀紅暈。她是很羞澀啊,孟聿衡的問題讓她如何回答? 現代社會的她玩的是吉他,來這古代后吉他沒得玩,改吹樹上嫩枝揉搓出的笛,樹上的笛可能登孟家的大雅之堂?棋,她倒是接觸蠻多的,家里爹、娘、兄、妹各個善棋,只是沒人愿意和她玩上一局,嫌和她玩拉低智商,不提也罷;詩,她會讀、會背、會品,但習慣了后世用長篇大論文字來抒發情懷,她做不到用精簡的字來組合抒出胸臆;至于畫嗎,她現在不是正和小秦嬤嬤學習繡樣的描畫嗎! 一無是處啊,這是寶頤穿來古代十四年后站在孟家,對自己的評價。 孟聿衡看著林寶頤表情,心中了然。他突然有些后悔帶她回來,錦繡皮囊里裝的全是稻草,明晃晃地向人昭示他欣賞女人的格調有多低!老太太怕是會氣瘋的。再看眼林寶頤,孟聿衡心里升起一絲希冀,如此美的皮相,總該有一項能拿出手的技藝來匹配不是?他淡淡開口:“挑個拿手的,讓我看看?!?/br> 寶頤擔憂的看眼孟聿衡,開口要笛子。 孟聿衡欣喜,著人去取。待聽完寶頤吹奏,從她口中知道曲名時,立時冷了臉甩袖就走。豬八戒背媳婦兒,他孟聿衡的妾,又不是樂姬,怎么可以吹這么挑逗流俗的曲兒! 隔屋的孟老太太知道孫子孟聿衡甩袖走后,呵笑連連。寶頤鄉野來的,聽慣的就是熱鬧喜慶的俚詞鄉曲,所吹直白大膽才對,想讓她奏那陽春白雪,那不是蓄意難為人家嗎?衡哥兒明著不喜歡,心里怕是愛極了吧?不過這寶頤姑娘也真是有趣,憨樸中又有那清靈勁兒,兼之心思清明,做妾還真是可惜了。 作者有話要說: ☆、跟著過去瞧 孟老太太想的沒錯,孟聿衡還真是喜愛極了林寶頤吹曲兒時的模樣兒。聽林寶頤吹曲兒那夜,夜里夢見的都是寶頤那飛揚的眉、熱切的眼,伴著那熱情歡快曲調,身著大紅喜服的他伸手扶了寶頤下轎,看她邁了火盆,與她拜了天地父母,入了洞房行那夫妻敦倫。夢里溫馨,直到醒來他還遲遲不愿從中走出。待完全恢復清醒,孟聿衡的臉卻冷冽如冰,伸手揮開了貼身大丫頭青荇的伺候。他能接受自己憐惜、疼寵寶頤,但視她為妻,卻是萬萬不能接受!老祖母說的對,他是該娶妻了。 孟聿衡想娶妻了,姚氏也想盡快給兒子娶上媳婦兒,可連個后備人選都沒有,她是干著急。姚氏這兒著急,她的妯娌孟二夫人王氏卻春風得意,辰時帶了大女兒孟聿敏、小女兒孟聿晴過來給老太太請安。順便提了孟聿敏的婚事,說是定了鎮南伯府史家,想問孟老太太她用不用請個宮中退役的掌事嬤嬤進府給孟聿敏教教宮中貴人的禮儀規矩。 姚氏有些眼酸,大侄女兒孟聿敏比兒子衡哥兒小三個月,可生下來不到兩月,王氏便丟下她隨小叔外任去了。說起來孟聿敏是她抱著長大的,她對孟聿敏的疼寵,雖比不上兒子衡哥兒,但較之親生女兒孟聿榕卻是高出不少,她也覺的自己和孟聿敏更有母女緣。只是一年前小叔任滿回京之后,孟聿敏與她就生分了,每每見面都是規規矩矩的喊她大伯母,再沒了吊她臂彎肆意說笑的模樣。 孟老太太看看大兒媳婦姚氏的黯然,再看看小兒媳王氏的暢意,接著瞅瞅正襟危坐的大孫女孟聿敏,心里嘆息:命里嫁的是次子,又何必事事都想要壓長房一頭?縱是言行舉止規矩禮儀學得無可挑剔,內里沒那大度自制,求來求去也是枉然。反不如個鄉野村姑,恣然悠游,萬事不縈心,她這個侯府出身的小姐都沒人家過得灑脫。 王氏看看女兒,再看看婆婆,輕聲重復問一遍:“娘,您倒是允不允這事???” 孟老太太這才點頭,說:“請!敏姐兒嫁進伯爵府,日后免不得進宮面見貴人的,規矩禮儀錯不得?!闭f到這,轉臉看向姚氏,加一句:“榕姐兒也不小了,讓她跟著也去學學?!?/br> 孟老太太語畢,姚氏點頭,王氏磨牙,室內靜寂。過了會王氏的小女兒孟聿晴耐不住這靜,玩笑開口:“祖母,我聽說衡哥哥帶回來個貌美姑娘,可在這屋里?” 王氏驚了,額上冒出冷汗。這晴姐兒是在任上時生的,因著對大女兒的愧疚,對這小女兒她多有放縱,事事順她心如她意,總想著晴姐兒還小,等她長大些再嚴加管教也不遲。自回京,對晴姐兒的管教,她也是嚴厲不少,晴姐兒也乖覺不少。怎的偏生在婆婆這兒,出了這么大的岔子!什么貌美姑娘,隔房哥哥的房里事豈是晴姐兒這個才八歲的小姑娘該探問、能探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