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母子天性,天下絕大部分人都是有的。 安平郡王這會兒正在徐王妃起居的上房里坐著,下月是葉少蓉十三歲的生辰,徐王妃想著趁著這個日子,把女兒接回身邊來,便與安平郡王說徐家外祖母想外孫女了,想接過去住些日子,也算是先在那邊替她過生日。 她想的當然是這樣打岔一次,葉少蓉再回來,就直接不去鄭太妃那邊了,她柔聲笑道:“我就怕母親不答應?!?/br> 她原本就這樣搞了一回,也說是徐家來人接,鄭太妃果然沒答應,說葉少蓉還沒教養好,不許葉少蓉出門,免得壞了名聲,叫人笑話。 安平郡王道:“我去與母親說吧,外祖要給孩子過生日,不答應怎么好,母親想必也是明白的?!?/br> “還有世子爺……”剛說到這里,鄭太妃那邊的丫鬟進來道:“王爺,太妃立等著請王爺過去說話?!?/br> “什么事?”安平郡王問。 那丫頭有點猶豫的看了徐王妃一眼,見徐王妃輕輕點點頭,才道:“奴婢不知道,只是先前永成侯府的謝大姑娘過來給太妃請安,說了什么話奴婢不敢聽,只是后來太妃打發人去請世子爺,偏世子爺不在,太妃就打發請郡王了?!?/br> 她補充了一句:“蕊兒meimei進去換茶的時候恍惚聽到謝大姑娘提到了一句哥兒?!?/br> 安平郡王就皺起眉來。 徐王妃忙道:“你去吧,王爺就到的?!?/br> 把人都打發走了,徐王妃才拿起外袍伺候安平郡王穿上,一邊輕聲說:“我先前就想說這件事,前兒蘇氏跟前的丫頭就來回我,上回謝家姑娘到咱們家做客的時候,無意中跟蘇氏走了個對臉兒,其實別的時候也罷了,那會兒偏蘇氏又抱著大哥兒?!?/br> 她跟安平郡王挨的很近,吐氣如蘭的道:“咱們家里自不該有那樣小的孩子,也不知道謝家姑娘有沒有起疑心,不過那一日謝姑娘什么也沒說,我就不能咋咋呼呼的,自然也就沒理會,既沒有鬧出來,自然也不會當一回事來回你?!?/br> 徐王妃柔和的一笑,又低頭給安平郡王整理腰帶,安平郡王不由的握住她的手,她說:“只今日她來了,先到我這里坐坐,也不知道是不是這些日子找人打聽過,出去問了一個丫鬟的話,那丫鬟不敢說,只趕著來回我,如今看起來,或許是知道了,回了母親,母親叫你去,大約是問這個事吧?” 安平郡王皺眉道:“到底是小家子養出來的,沒有規矩,就是知道了,也該來回你不是?哪里有直接回母親的!” 徐王妃柔聲道:“我怎么知道人家小姑娘怎么想的呢,我還原以為她就是知道了什么,也是來與我說的,我怎么著也能替她分說分說,說清楚這里頭的厲害。別的也罷了,到底瞞著母親要緊,不然,世子爺還沒成親先有了庶長子,叫母親知道了,母親原是最重規矩的,豈不生氣?對世子爺又有什么好處呢?世子爺不好了,到底今后是夫妻,她又有什么好兒?倒叫世子爺與她離了心?!?/br> 她惋惜的說:“誰知道小姑娘這樣不懂事,竟就徑直去回了母親?;蛟S是覺得我到底是繼母,不好處置這件事罷?母親到底是親祖母不是?” 一番話說的婉轉動聽,透著十分的替這對小夫妻作想,可人家偏不領情的惋惜,安平郡王便道:“簡直是胡鬧!就是知道了,要怎么處置?他們家還能要什么處置,不過是庶長子罷了,能礙著什么。還委屈了她不成?” 安平郡王說著就要走:“就是母親生氣,也不過教訓子喬就罷了,還能怎么樣,有什么好鬧的!我去見母親去?!?/br> 子喬是葉少鈞的字。 徐王妃連忙道:“王爺且站一站,聽我一句話?!?/br> 安平郡王這才站住了,徐王妃道:“到底是小姑娘,這些看的緊,哪有不委屈的,王爺且細想想。而且雖說是那樣人家出來的姑娘,究竟今后是一家子了,別的也罷了,若是謝姑娘怨上了世子爺,就是今后對世子爺也自然不好,夫妻總是要和睦才好,王爺說是不是?” 當初那個淺藍衫兒的少女,眼波與如今一般無二,盈盈若語,安平郡王想到自己的前后兩任王妃,不由的點點頭:“你說的是,總要夫妻和睦才好?!?/br> 徐王妃嫣然一笑:“蘇氏不過是個侍妾,算得了什么,依我看,王爺只說由謝家來處置蘇氏,也就是了,就是留子去母,也不是什么大事,這樣子,謝家姑娘若是還委屈,那就是她不懂事,怨不得咱們家,也怨不得世子爺了。就是母親,本就是最重規矩的,聽王爺這樣說了,不是也喜歡不是?” 安平郡王想了一想,雖然覺得有點丟面子,堂堂王府竟然對這樣一個破敗的侯府低頭,可也覺得徐王妃這說法有道理,加上又有母親攪合在里面,到底還是徐王妃這個說法面面俱到,便應了:“也罷,倒是虧得你替子喬作想,偏是母親……” 母親為什么一去云南十年,安平郡王是心知肚明的。 他終究沒有說下去,就去了瑞安堂。 徐王妃送他出了門,對著他的背影微微一笑,轉頭吩咐自己的丫鬟:“你去那邊一趟,跟那邊說一聲?!?/br> ☆、第78章 鄭太妃聽了兒子的說辭,先是罵了一通葉少鈞這混賬,媳婦還沒娶,先就有了庶長子,接著對安平郡王的提出的這個法子表示了滿意。 鄭太妃說:“咱們也是有規矩的人家,這庶長子本來就不應該有的,如今既有了,沒有別的法子,自然就跟人賠罪去,蘇氏能哄著世子把她養在外頭,還生了孩子才叫王府知道,可見是個狐貍精,留在府里,最能攪的闔家不安寧的,還是打發了才好?!?/br> 安平郡王賠笑道:“正是母親說的這個道理,若是蘇氏還沒生育,叫咱們知道了,咱們這樣的人家定然是不能留下這樣的孩子了,把孩子打下來,人賣了也就是了,可如今是那混賬小子背著咱們養在外頭的,生了孩子才來回我,那也是世子的血脈,也就只得留下來了,且王妃心慈,想著孩子還小,還是親娘養著才周全,才把蘇氏留下來的,且也跟我說過,今后世子娶了妻,就由世子妃親自處置蘇氏就是了,也算是給她交代?!?/br> 鄭太妃點頭道:“很是,她能這樣想很好?!?/br> 若是莊太妃在這里,聽到這樣的話,立刻就能明白這是徐王妃給未來的世子妃挖坑呢,世子爺的外室抬進來,世子妃進門先面對庶長子不說,對這個女人,處置呢,難免世子爺不喜歡,若是兩人都性子剛強,說不得還要鬧一回,搞的才新婚呢,夫妻情分就淡起來。若是世子妃忍了,不處置蘇氏,天天在跟前看著,又搶在她前頭有了庶長子,心里頭是個什么滋味? 這種事,長輩不處置,叫你自己處置,看著是給你體面,其實是件兩難的事。 鄭太妃就是一生經歷的事少了,太過平順,想不到這些地方來,而面對她遇到的這輩子最大的不滿,她卻采取了逃避的態度,去了云南十年不回。 閱歷并不是隨著年齡自然增加的,還是與經歷有關,年紀大的人,經歷的事更容易比年輕人多,自然閱歷更豐富,可鄭太妃剛好是個例外。 安平郡王又道:“如今既然謝家姑娘知道了,倒也不能像原本計劃的那樣了,還叫謝家處置,才是尊重,就是留子去母,也是應該的?!?/br> 想來也不可能把孩子殺了,最多也就是留子去母了,鄭太妃想一想,也覺得這樣很交代的過去了,便應了:“你這樣說就很好,這事兒雖說是那混小子鬧出來的,可既然有這事兒了,總是咱們家失禮,還要去謝家賠禮才是?!?/br> 鄭太妃喜歡謝紈紈,很愿意她做自己的孫媳婦,所以趕著給她掙體面。 “是?!卑财娇ね醯溃骸澳莾鹤泳头愿劳蹂ブx家賠禮,說一說這件事,瞧謝家怎么處置,母親看這樣可好?” 鄭太妃剛要應,又突然想起來謝紈紈說這事兒是徐王妃在后頭挑撥的,如今看徐王妃這樣痛快,連她那樣的人都有點疑心起來了,便改口道:“也罷,我與你媳婦一起去吧,說起來都快要成一家人了,我連親家都還沒見過呢?!?/br> 這樣賠禮的事,安平郡王其實不大愿意讓母親去丟臉面,著實勸了幾句話,可鄭太妃防徐王妃防的什么似的,非去不可,也就只有依她了。 第二日一早,徐王妃就伺候著鄭太妃一起往謝家去了。因謝家對外不說分家,王府的帖子還是送到永成侯府的。 永成侯府一早就開了中門,秦夫人回了侯府,在二門上迎候,謝慧芳扶著張太夫人,領著謝紈紈也親自到垂花門迎接王府兩代王妃。 汪夫人倒是并沒有露面。 眾人一路說笑著往里走,謝紈紈走在后頭,剛到走廊拐角的地方,身后有人輕輕拉拉她的衣襟,她就不動聲色的停了一下腳步,留在了拐角那邊。 拉她的是朱砂,她是一直留在府里的。 朱砂見謝紈紈身邊只有石綠,便放下心說道:“昨兒我看見郡王妃身邊那個丫鬟了?!?/br> 咦,這個真出乎謝紈紈預料,她還以為燒香事件之后,徐王妃快把謝、汪兩家給恨死了呢,在徐王妃看來,是這兩家人非要想方設法弄死謝紈紈,才中了葉少鈞的圈套,結果把她給坑了。 她都表示過若是風險大,其實可以不必勉強的。 謝紈紈小聲問:“那丫鬟來做什么?” 朱砂道:“好像是來請太夫人的,我在前頭假山跟前瞧見她,見她不是我們家的人,穿的也比咱們家好多了,就留了個心眼,裝著去廚房看點心,留意了她的去向,見她是去見太夫人的,也沒久留,半盞茶時候沒到就出來了?!?/br> “太夫人跟著她出去的,也沒驚動人,上了她帶來的馬車。今兒又看見她,我認出來了,才悄悄來回姑娘?!敝焐白约憾挤艘乃?,太夫人是這家里的老祖宗,誰敢把她怎么樣,居然這樣出門,她便覺得有些不對勁,忙忙的來回謝紈紈。 徐王妃請張太夫人密謀什么呢吧?謝紈紈想,她對朱砂說:“很好,辛苦你了,你倒是細致?!?/br> 她不能久站在這里說話,一邊想著,一邊又趕著往前去。 張太夫人現在恨的她厲害,謝紈紈心中明白,可她也確實想不出來張太夫人還能為徐王妃做什么。 屋里此時剛剛分賓主坐下,看來很是謙讓了一回,謝紈紈看了一圈兒,坐到了秦夫人身邊,秦夫人的上手就是謝慧芳,昨兒從王府回來,這位大姑母很是親熱的拉著她說了半日話,簡直跟剛回來那一下判若兩人,謝紈紈倒也不計較,此時坐下來,就對著謝慧芳笑一笑。 謝慧芳冷淡的瞟了她一眼,目不斜視就轉過頭去了。 謝紈紈一怔,心中頓時越發警惕起來,謝慧芳前倨后恭,如今又冷淡起來,聯系先前朱砂報的信兒,看來張太夫人昨日火速的與徐王妃達成了某種于自己不利的協議了。 謝紈紈琢磨著,一邊心不在焉的聽著徐王妃與張太夫人說話,她開門見山的把葉少鈞有了庶長子的話說了。 不過在人前,尤其是在鄭太妃跟前,徐王妃還是處處表現的十分維護葉少鈞:“這確實是世子不對,只當日的情形,您也知道的,先頭姑娘小定都下了,偏沒了,世子爺心里難受,一時不妨罷了。只后來孩子都有了,世子爺心軟,才允她生下來的。原本就說留子去母的,只是世子爺還沒成親,房里沒人,孩子沒人照料,才留下了那賤婢,只說世子妃進門后再處置?!?/br> 這屋里,除了謝紈紈低著頭看不出表情,就只有謝慧芳神態自若了,連張太夫人都表現出了驚訝,大聲說:“王妃您這話什么意思?這哥兒多大了?” “快一歲了?!边@個歲數確實有點尷尬。 果然張太夫人道:“那豈不是在定親前就生了?為什么來與我們家商議結親的時候竟然一個字沒提?這是怎么回事?” 徐王妃掩飾道:“原是因世子爺把人養在外頭,我們并不知道,后來因跟他的小子不小心漏了一句半句出來,才知道的,當時王爺也惱的了不得,也是行了家法的,只是因已經訂了親了,怕叫人看了笑話,才沒說,只想著今后留子去母就是了?!?/br> 張太夫人冷哼一聲:“怕看什么笑話?你們家也知道是笑話,那那會兒是笑話,這會兒說出來就不是笑話了么?怎么著,你們家打量現在庚帖換了,小定也下了,眼看就要下聘了,我們家姑娘就只能忍氣吞聲,當那個便宜娘了嗎?” 謝紈紈向來是最能聞弦歌而知雅意的,這句話一聽,心中巨震,終于明白了徐王妃打的什么主意,張太夫人昨日是去密謀了什么,而謝慧芳今日的表現又是怎么一回事了! 痛恨謝紈紈的徐王妃與張太夫人聯手,要拆掉葉少鈞與謝紈紈的親事! 謝紈紈表現出來的厲害,已經讓徐王妃不愿意給葉少鈞娶到一個這樣的幫手了,而張太夫人更認為,謝紈紈如今桀驁不馴,如此敢頂撞自己,是因為她今后會是郡王世子妃的緣故,說不定她甚至比徐王妃更不愿意謝紈紈嫁過去。 或許她更心急的愿意拆散這門親事。 而且……謝紈紈打量了謝慧芳一眼,這個大姑母的表現也很詭異,或許徐王妃為了說動張太夫人退親,翻手又許了好處呢? 比如,讓謝慧芳的女兒嫁進王府去? 否則有點說不通,除非熟知張太夫人的秉性如謝紈紈,才會想到張太夫人不想要她嫁進王府,而叫不了解這些的人看來,謝紈紈能嫁進王府那是攀了高枝兒,是天大的好事,一家子都是跟著沾光的,誰不愿意呢? 這會兒謝紈紈腦子格外清醒,看來,侯府的格局,鬧的分家這些事,徐王妃一清二楚,知道他們祖孫反目成仇,便來游說張太夫人,但又不敢確信張太夫人肯退親,便許下了好處,也或許是張太夫人昨日去談判的時候爭取到的好處。 但不管她們的商議到底如何,談妥了是肯定的,談妥的結果也是肯定的。 果然,張太夫人發作之后,大怒道:“簡直欺人太甚!簡直是騙婚!我們家姑娘不嫁了,退婚!這就退婚!” ☆、第79章 一時滿場皆驚,謝紈紈注意到,只有謝慧芳嘴角露出了一絲勝利的微笑,大概自己也覺得太突兀了,連忙低頭掩飾。 鄭太妃這樣的實心眼兒震驚之余,連忙道:“親家夫人怎么說這樣的話,哪里就至于退婚呢?” 徐王妃也趕緊跟著幫腔:“是啊太夫人,我們家愿意把蘇氏交給謝大姑娘處置,又親自上門賠禮,這也是十分有誠意的了,您可別一時沖動,叫外頭人看了笑話才是?!?/br> 張太夫人冷笑道:“笑話也只笑話你們這樣還沒成親就有了庶長子的沒有規矩的人家!誰會笑話咱們?別以為你們是王府,就能以權勢壓人,先是瞞著不說,想騙咱們家姑娘嫁過去,如今眼看瞞不住了,又假惺惺的上門賠禮,壓著咱們家的姑娘嫁過去,休想!我們家姑娘就是今后一輩子不嫁人,也不會嫁到你們家去的!” 這老太太的心也太黑了!謝紈紈哭笑不得的想,就因為自己‘忤逆’,她就想要自己一輩子不嫁人,真不知這種心肝是怎么長出來的。 謝紈紈情緒挺穩定的,一點兒也不著急,在場最著急的,是秦夫人、鄭太妃和徐王妃,其中徐王妃是裝的,秦夫人和鄭太妃是真的著急。 什么,不要女兒嫁王府了?秦夫人一臉怎么這樣的表情,急著說:“母親,您惱歸惱,此事還得慎重才是,這定都下了,哪有為著這樣的事就退親的?” 秦夫人毫無急才,不懂說話,這個反對都說的蒼白至極。 對這個兒媳婦,張太夫人自認鎮得住,此時怒道:“你給我閉嘴!我知道你想著什么,你就想著攀高枝兒,一家子都跟著沾光,這樣的人家你也要姐兒嫁進去,我們家可丟不起這樣的臉。別說定下了,還有退婚一說,就是嫁了去了,還有和離呢!這會兒橫豎還沒嫁!” 張太夫人直問到秦夫人的臉上去:“這是姐兒一輩子的大事,你這是要賣女兒還是嫁女兒?” 秦夫人確實一輩子都被張太夫人拿捏慣了,見婆母發作,下意識就往后躲,謝紈紈看得嘖一聲,張太夫人自上次事件后,分家被眾兒媳婦反水,作威作福了一輩子的假象突然崩塌,大約有些接受不了,稍微有點事就立刻發作。 越發連絲毫掩飾都沒有,更歇斯底里了。 秦夫人往后躲了一下,原本是習慣性的退縮,可這件事關系重大,關系到她今后的生活,尤其是她兒子的前程,她終于還是鼓起勇氣道:“也不過就是個庶長子,不過是世子爺一時糊涂罷了,如今王府老太妃和王妃都親自上門,又要處置那侍妾,也是足夠了。母親且退一步吧?” 她的思維還是正常的,這種有庶長子的人家按理最好是不嫁,可這下定之后再爆出來,夫家又肯留子去母,這樣多半也就罷了。 “放屁!”連這個兒媳婦都敢駁她的回,完全刺激到了張太夫人,二十年來,秦夫人早就被收拾的順服了的,唯唯諾諾,讓跪就跪,讓認錯就認錯,就是早前分家事件,因為長房有謝紈紈彪悍的戰斗力,秦夫人也完全沒有出場,也就沒有當面違拗過張太夫人。 張太夫人道:“有我在一天,我就不能讓紈姐兒嫁到這樣的人家!賣女求榮這種事,我謝家干不出來,不能叫人背后笑話咱們家上趕著把閨女賣出去!虧你還是她親娘,就不知道替她想想?” 秦夫人急的很,可懼怕也是有的,還沒鼓足勇氣再說話,謝慧芳已經很適時的道:“我許久不曾回娘家來,竟不知道家里已經這樣沒規矩了,大嫂子竟然敢忤逆起母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