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節
書迷正在閱讀:[韓娛]星星不會發光[娛樂圈]、當打工人穿成豪門假少爺、重生之璀璨反撲、為君、[綜漫]我為我的持有靈cao碎了心、劊子手與豆腐西施、論科學修仙的重要性、半是玫瑰半是火焰、吃貨偶像、玄門大天師
這厲王也夠jian的,想著先讓這些人打頭,如果能把西寧侯打下來,那是最好了,自己這邊沒有什么損失,還去了一個心腹大患。 而如果沒有打下來,那么損失的也是皇帝自己的兵,到時候就說做決定的是皇帝,不干他的事兒,而他順便就能把這個皇帝給廢了,給西寧侯一個交代。 皇帝在朝上宣布了西寧侯為亂臣賊子,已經決定發兵征討西寧侯。 很多臣子反對,但是皇帝一意孤行,誰反對,那就是和西寧侯有關系,收了西寧侯的好處,不然為什么替他說話? 總之,這次皇帝是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拿下西寧! 不少臣子,都在心里嘆息,這次肯定是更亂了,有人去找厲王,希望厲王能勸一勸皇帝,可是厲王卻說道:“皇上自己的決定,我也沒有辦法。西寧侯收留了三皇子,算是徹底把皇上給惹怒了!既然這樣,讓皇上出一口氣,也是應該的!” 這說的什么話?把打仗,當成是出氣了,那么多的將士,就是給他出氣的嗎?這個朝廷還有什么前途可言? 唉,這一打仗,勝算都不知道,以后該怎么辦那。 而征討西寧侯的公文也已經下發了下來,在老宅子的二房和三房等人,在經過最初的慌張后,又歸于平靜。畢竟,他們和大房的關系,一直以來都不和睦。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兒,所以,“誰會拿我們來威脅大哥他們呢,這不是開玩笑嗎?”尤氏很放心的說道。 但是,她女兒李瑩的婚事,如今要打仗了,要是被擔擱了,可不成樣子了,于是讓兒子李駱夫妻兩個帶著李瑩,去宋青玉的老家,把女兒嫁過去。 “娘,你跟我們一起走吧?!崩铖樥f道。他真不放心自己的娘一個人在這里。 尤氏搖頭說道:“我不走,我能走到哪里去?你們把你meimei嫁過去后,就想辦法找到你大伯他們,只有到他們那里,才是最安全的,有可能的話,讓你meimei和妹夫也一起去。你們是小輩,跟著你大伯,也沒有什么關系的?!?/br> 她是同輩,還有個丈夫,不跟著丈夫去投奔大伯子,這說不過去,何況,只要兒女安全了,她還在乎什么?她得看著自己的丈夫,免得他壞事兒。 “快走!等真的打起仗來了,就到處不安全了!”尤氏說道。 尤氏送走了兒女,屋子里空蕩蕩的,丈夫李延之卻喝的醉醺醺的回來了,從除了孝后,這李延之整天就是喝酒,而且天天發酒瘋,這次卻不一樣,他臉上放光,跟有什么大喜事一樣! “哈哈,老大成了亂臣賊子!這下子,族里可要不了這種人了,正好把他給除了族了!這長安侯的爵位還是我的!” 原來他打著這樣的主意!尤氏看著這醉醺醺的樣子,就心生厭惡,把老大給除了族,虧他還想的出來! “咱們族里這么多的人,他不管不顧的,就這樣跟著他大舅子造了反,不把他出族了,天理難容,難道要咱們這些人都跟著一起去送死去?”李延之道。 反正這個事兒,他已經跟一些認識說了,很多人都贊同他的話,這下子好了,他又能要到爵位了。 尤氏知道了這個消息,趕緊去找了三房的馬氏和李煥之商量,“這可怎么辦好,就因為一出事兒了,就要把大哥給除了族,咱們李家就是這樣無情無義的小人嗎?” 當初大哥回來的時候,一個個的沾光不說,現在一出了事兒了,就趕忙撇清,真的是太過分了。 李煥之是個男人,對事情看得更全面一些,他對尤氏說道:“二嫂,我看咱們族里可并不是全都是勢利小人,說要把大哥給除了族的,也不過是那幾個人,與其商量著怎么把大哥除了族,不如想辦法,讓下一輩的人趕緊去別的地方吧?!?/br> 真的以為除了族,就能讓皇帝放了他們?那是笑話,皇帝就是個小心眼的,恐怕就想找個出氣的。 李煥之說完后,趕緊暗地里去找了三叔公,三叔公聽了說道:“哪里有這個事兒?出族?咱們李家是那樣無情無義的人家嗎?一個家族的興盛和衰敗,從來都不是一竿子的買賣,更何況,以后的事情,誰能說的清楚?”三叔公是想多方面的考慮,只要人還在,他們李家就能興盛下來。 這朝廷和西寧侯打仗,說不定誰贏呢,要是真的把李煦之給除了族,那以后是西寧侯打了勝仗呢,李家豈不是提前做了壞人了? 再說,李家是有氣節的人家,不能因為這樣膽小怕事,就忘恩負義。 “這幾年下來,不少人都暗地里被你大哥接走了,送到了不同的地方,說明你大哥是顧著咱們李家族人,有這些人在,我們李家哪怕現在就被那皇帝給砍了腦袋,也是死而無憾了!我這把年紀了,活著也活夠了,我哪里也不去,煥之,你還年輕,就帶著你們的家人,離開這京城遠遠的吧,雖然說,大家都知道你們和你大哥不和,但是誰知道那皇帝會遷怒到誰身上去?”上位者可不管你是不是關系好不好,他要是惱怒了,就直接能把你砍了腦袋了! “走吧,都走的遠遠的,我們這些老骨頭,為你們守著家!” 等李煦之得到京城的情況后,他怒極攻心,直接吐了一口血,把王氏給嚇壞了! 那皇帝既然要發兵,西寧侯的根基不在這里,所以沒有遷怒的家人,可是還有李煦之,李煦之的家族都是在京城,雖然這幾年,李煦之轉移了不少人,可是還有些人卻轉移不了,總不能一個家族的人都這樣沒有了! 三叔公的重孫子李橙哭著對李煦之說道:“祖爺爺說什么也不肯走,只是讓我們小輩走了,那皇帝后來就帶兵把咱們李家都給圍了起來,連李家的祠堂都給毀了,把人都抓了起來,說是要祭旗!” 現在肯定是兇多吉少了,一般打仗,只要是有些理智的人,都不會隨便遷怒到一個家族的人。 頂多是把李煦之這一支的人抓起來殺了,像這樣誅九族的事兒,只能讓人覺得這皇帝是個暴君。 李家很多出了五服的族人,也都被抓了起來?;实圻@是要徹底的把李家給滅了族了! 要是這邊先行造了反,那還說的過去,可是這邊還沒有呢,就被皇帝定性為造反了,直接就把李煦之的族人給捉下來了,恨不得殺光!李煦之吐了一口血,這都是輕的。 李橙對李煦之說道:“伯府,祖爺爺對我交代了,說此事不是你的錯,錯的是那慘無人道的皇帝,你一定要好好的活著,把咱們李家更振興起來!”只有無腦的人,才會想著遷怒李煦之,李煦之有是錯?皇帝本身就是靠弒父上位,這樣的昏君,誰會信服? 這幾年,李煦之暗地里做的已經夠可以的了,就怕到時候牽連到自己的族人,所以盡量的每年都會接一些人過來,安排了差事。 更有這次,因為已經下定了決心,所以就要派人去再次接人的,誰知道這皇帝發了瘋,竟然直接就宣布他們是反賊,這就要來打他們。 而且,還迅速的把李煦之的族人給抓了起來。 在西寧的李家的族人得了這個噩耗,很多都忍不住哭了起來。那些都是他們的親人!現在卻已經和他們陰陽相隔。 自古以來,成大事都是要死人的,可是死的是自己的親人,這種悲痛,難以想象。 也許,只有心狠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歷朝歷代,為了成就大事,舍棄妻兒父母的,多的數不清,但是李煦之只想大家都能好好的。 現在成了這個結果,李煦之的心里不好受,雖然知道一定要有人犧牲,但是等這種犧牲真的到來了,這心里的滋味,恨不得死的是自己! 李家這個豪門大族,已經延綿了好幾百年了,如今受到了重創。 但是,只要有人,就有希望,李煦之發誓,一定要給族人一個交代! “煦之他怎么樣了?”西寧侯過來看望自己的妹夫,京城里關于李家族人的事兒,他已經知道了,對于皇帝,西寧侯恨不得立刻殺了他,這個人做事兒,向來狠毒,能殺了自己的父親,還有什么事兒是他做不出來的? 不過,他越是這樣做,越是失掉民心。 王氏嘆道:“吐了一口血,現在好多了,只是心情難免會郁悶!” 那些李家的族人,她熟悉的也不多,可是好歹在京城四五年,和族里的人相處的也好,現在這些人都沒有了,想一想心里就難受。把祠堂都給毀了,這就是不死不休了! “你放心,沒有人會怪妹夫,這之后,只要妹夫能給他們報了仇,就是他們李家族人的大英雄?!币撬艹墒?,在史書上也會給妹夫好好的記上一筆的。這個皇帝小兒,竟然能做出滅族的事兒來,還不是他西寧侯的族人,只是遷怒到自己的妹夫,簡直是殘忍! “我就怕他把這個事兒一直記在心里弄垮了身子?!蓖跏蠐牡恼f道。 “妹夫不是那么容易倒下來的人,這次的事兒,只能讓他更強起來,你別那么憂心,妹夫的性子我也知道,他會內疚,但是不會躺在那里內疚,他會上戰場殺敵,好為他的族人報仇!” 自怨自艾什么的,不是李煦之的風格,事情已經發生了,唯一的做法,就是要打敗皇帝,為以后李家族人的榮耀奮斗,更何況,還有這些李家的族人在,他們更會同心同德,因為他們心里有一股氣,只有打敗了皇帝,才能為自己的族人報仇。 正因為李家族人出了事兒,所以李府上上下下都帶了孝,李煦之第二天身體剛剛好,就去了兵營里去了,李騏和李驥更不用說,他們是李家的子孫,更是要為李家族人報仇。 李舜華對那皇帝的殘忍,真是到了此刻,才有了深刻的認識,這樣的皇帝當這國家的主,只會越來越亂。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皇帝遷怒到無辜的人,還都全部殺了,這樣的人,能有幾個人會信服的? 事實上,在開戰之前,有拿人祭旗的,可那都是只殺一兩個關系親近的人,而不是這樣,把人全部殺了。 得有多恨,才能一個都不留?更何況,她爹又沒有主動造反。如果是她爹帶兵打到了京城,為了出一口惡氣,把李家的族人給綁了,那還說的過去,但是他爹目前為止,還沒有和朝廷派來的兵打過一場仗,就這么的把族人給滅了,只能讓李家的人同仇敵愾,一心一意的對付這皇帝! 完全是*裸的遷怒!這只是沒有本事的人才會做出來的事兒。有本事的人,只會公是公,卯是卯,和正主兒對上。 說什么殺雞儆猴,對付手無寸鐵的人,真是讓人鄙視! 連出了五服的族人都不放過,這到底是做的太過了!出了五服,就不算是親戚了,可以另外算一支了,可是就這樣,也被抓了起來。 狗皇帝,早晚不得好死! 李舜華雖然和族里的人感情不深,可是聽到這樣的事兒,也恨不得把那狗皇帝給咬下一塊rou出來。 而厲王沒有想到皇帝竟然有這個魄力,把李煦之的族人給抓起來殺了,他認為這皇帝是個傻的,原本沒有殺這些李家的人的時候,那李煦之反他的心,還不那么堅決,可是正因為他這樣,讓那李煦之沒有了退路,更會反他了。 再說,李煦之又不是主謀,皇帝這真是柿子揀軟的捏,殺一兩個人就可以了,剩下的留著,也能要挾那李煦之呢。 “皇上何必那樣對待李家的人呢?”厲王說道。 皇帝卻道:“不給他們一個教訓,就不知道朕的厲害!這李家的人世世代代享受著皇恩,卻還要造反,統統都該殺!” 可惜的是,皇帝你本身的皇位都得來的名不正言不順的,所以說這話,也不怕閃了舌頭。 本來這皇帝還要把李煦之家的祖墳給刨了,不過被厲王給阻止了,有這個閑工夫,還不如想想,怎么打勝仗吧。過多的精力用在這邪門歪道上面,正事倒是給忘了。 可惜的是,皇帝對戰事也不明白,他指望的就是手里的武將,打仗還要皇帝,那要那些武將干什么? 而因為皇帝的這一通亂折騰,厲王也不得不把精力放在了戰事上,因為現在就是他想以后和西寧侯那邊和解,也和解不了了,皇帝把人家妹夫的族人都給殺了,他能說他這個攝政王不知道? 能說勸都勸不???那樣只是哄無知的人罷了,事實上,厲王確實沒有想到皇帝竟然有這個膽子,他像阻止的時候,事情已經發生了。為今之計,只有真的把西寧侯給拿下來。不然只能是他們沒有了性命。 ☆、第82章 紛爭 戰爭,從來都不是仁慈的。在朝廷宣布西寧侯為反賊后,日子已經過去了兩年。這兩年,戰爭已經不僅僅是在西寧這一片地方了。 從最開始朝廷派兵過來征討西寧府,卻沒有占著便宜,到后來西寧府反攻,朝廷的軍隊是節節敗退,如今朝廷將近一半的地方,都已經落在了西寧侯的手里。 朝廷的軍隊如何能跟西寧府這些常上戰場的士兵們比較?更何況,朝廷的糧草很是吃緊,到了后面,竟然直接去燒殺搶掠老百姓的東西,弄得民心大失,對于占領了自己地方的西寧兵,倒是一點兒也沒有反感,反而歡迎他們的到來。 因為這西寧兵從來都不搶奪老百姓的東西,且紀律嚴明,倒是讓動蕩的局勢平穩下來。 眼看著朝廷如日落西山,越來越不行了。朝廷的人派人來議和,想要魚西寧侯共分天下。 “大商的祖宗基業都是被這些人給毀壞了的!”三皇子知道后,恨恨的罵道,這兩年多,西寧侯對三皇子還算是禮遇,只不過萬事不要他參與。要說西寧侯對三皇子多么的尊敬,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幾次面。 尤其是西寧侯還要指揮作戰,而且這次戰爭的根源,卻是西寧侯收留了落魄的三皇子。 但是西寧侯卻沒有認三皇子為主,在最開始,三皇子還是捏了一把汗,生怕這西寧侯為了息事寧人,把自己給趕走,或者把自己交給他那位太子哥哥。 可是,西寧侯卻并沒有這樣做,反而和朝廷的人干起架來。 如果說,最開始三皇子還抱有希望,覺得這個西寧侯是為了自己這個皇子,才和朝廷做對的,但是現在呢,只要有眼睛的人,都知道,這位西寧侯絕對不是為了他三皇子,才和朝廷對著干的。 果然,西寧侯是亂臣賊子啊??墒?,現在說什么已經晚了,他也無能為力了。 倒是廖長寧,時常勸三皇子,“不看別的,就看當初別處都不收留咱們,也只有西寧侯收留了咱們,給咱們一個安身之所,咱們就該感激。朝廷的事兒,您就別多想了。四皇子現在如何?已經被那些叛臣給殺死了。如今,也只有殿下您還好好的活著?!?/br> 跑出宮里的幾個皇子,倒是都投奔了別人,可是等到別人打著這些皇子的旗號行事的時候,最后卻毫無例外的殺了這些皇子,畢竟,誰樂意自己辛苦一場,最后卻拱手讓人? 這西寧侯好歹沒有當面一套,背后一套,他就沒有打著三皇子的旗號,做些事情,而是正大光明 的反了朝廷,還是朝廷的人先過來攻打的。 三皇子要是想不開,人家西寧侯真的打著他的旗號,然后先扶持他當了皇帝,再給他廢了,一個被廢的皇帝,能有什么好下場,只有死路一條,現在不搭理他,也是為他好。 再說,因為收留三皇子,長安侯的族人都被皇帝給殺了,這筆帳怎么算? 這幾年,他一直保護著三皇子,但是他想到了父親的死,想到了自己的家人,也是被那皇帝給殺了。如今卻不能去報仇。 如果他要怨,是不是也該怨三皇子?如果不是三皇子,他家里會出事兒嗎?可是他不是那種隨意遷怒別人的人,只是對三皇子說,他也要去打仗了,以后就請三皇子多保重! “你也要歸順西寧侯了?表兄,你也要當亂臣賊子?”三皇子震驚的說道。 “三皇子,咱們早就是亂臣賊子了,何必還說這樣的話呢?”自從跟著三皇子走,在朝廷的眼里,他們跟亂臣賊子有什么區別? 更何況,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史書從來都是由勝利者寫的,到時候,什么亂臣賊子,那不過是個笑話。 就是商朝也是從別人手里奪過來的江山,沒有永世不變的皇帝,不是有句話說的好嗎,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