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書迷正在閱讀:[韓娛]星星不會發光[娛樂圈]、當打工人穿成豪門假少爺、重生之璀璨反撲、為君、[綜漫]我為我的持有靈cao碎了心、劊子手與豆腐西施、論科學修仙的重要性、半是玫瑰半是火焰、吃貨偶像、玄門大天師
這次李萱也過來了,不過,像這些小姑娘和少女,本身就很容易分成群,一般是嫡出的跟嫡出在一起,庶出的和庶出的在一起,這樣也不存在誰瞧不起誰了。 各人有各人的圈子,也有混得開的,比如有人家家里的庶女,就能很好的跟著嫡出的在一起。 還有的是家里只有庶出的姑娘,從小被當成嫡出教養的,也都可以很好的跟嫡出的姑娘在一起說說笑笑。 不是說嫡出的都是鼻孔朝天看不起人。大家也不是烏雞眼,天天要斗什么的。有矛盾,一般人都不喜歡在別人家里,或者公共場合解決,大家都是文明人,真要見面就吵架,那也被人說成是沒有教養。 李舜華帶著幾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姑娘,先是看了一會兒迎春花,然后又去露天的溫泉池子那邊玩耍去了。 這露天的溫泉池子只到人的膝蓋那么深,也不用擔心一不小心就掉下去被淹了。 尤其是跟著李舜華他們這些小姑娘的,還有一群丫鬟婆子,大部分都是會水的。 小姑娘們見到了這熱騰騰的溫泉,一個二個都忍不住了,因為知道過來要泡溫泉所以大家過來之前都準備了衣服,換上了準備好的衣服,都下去玩耍去了。 小姑娘們不去在屋子里的溫泉,而是喜歡這露天的,也是天性,而且這個溫泉不遠處,還有幾株臘梅已經開放了。在溫泉池子里耍耍水,嬉戲一番,不知道多有趣味。 再年紀大一些的姑娘們,就去屋子里去了,像李舜華他們這樣的小姑娘,也不怕被人說,畢竟這個年齡段,男女都看著差不多呢。 看大家玩的有一會兒了,李舜華就吩咐下人們準備了可以浮在水面上的托盤,上面放的有點心,也有水果,還有那種甜滋滋的果子露,每人面前一個托盤,大家可以邊泡溫泉邊吃東西,或者是喝東西。 “哇,心思真巧!我就喜歡這樣!”其中一個小姑娘看見這托盤,喜不自禁的說道。 小姑娘都喜歡新奇的玩意兒,尤其還是第一次見到,都新鮮的不得了。 李舜華心道,可惜現在沒有那種高腳玻璃杯,不然倒了紅酒,邊喝邊泡溫泉,那該是多愜意啊。 如今嘛,只能是勉強湊合著用這白玉杯倒果子酒喝了。 不過,小姑娘喝果子酒,也不會被人說成是破格了。 禮部尚書姜大人的孫女姜紅玉和李舜華差不多大,以前在宴席上兩人也見過。 姜紅玉長得很可愛,只不過是膚色稍微黑了一些,但是她也不在乎。 姜紅玉會游水,在水里游了一個來回,就到了李舜華這邊,“舜華,你們家這個托盤在哪里做的?我回去了也讓家里人多做幾個,真是太好了!” 里面放了這么多的東西都不會沉下去,而且看著齊整的很。 李舜華笑道:“你要想做,等我回頭給人交代一下,去你們府上送上樣子圖?!?/br> “太好了!”姜紅玉也不游走了,在李舜華旁邊嘰嘰喳喳的說起來,說這個莊子比他們家的莊子好多了,他們家的莊子就是些果子樹,一點兒新意也沒有。去了只是在那邊避暑,像這種天氣,根本就不想去。 姜紅玉家里人口也多,幾代下來,各房都人口不少,從她祖父到下面,都沒有分家,幾代人住在一起,弄得大家住著也緊張。 姜紅玉是得了她祖母尚書夫人的喜愛,所以是養在身邊的,所以每次出去宴席,都能帶上她。 就這樣,姜家那邊就有很多不服氣的,不過姜紅玉人小,只當是沒有聽見過。該怎么樣就怎么樣。 這樣豁達的性子,也是姜紅玉的優點。 “我們這個莊子,現在是好,可是到了夏天的時候,肯定就沒有人樂意來了?!崩钏慈A說道。 天氣冷得時候,溫泉是個好東西,可是天氣熱起來,尤其是大夏天的,誰還過來這邊啊,又不是蒸桑拿。 “嘿嘿,那倒也是,到了夏天的時候,我請你去我們家的莊子上玩吧,挺好玩的,還能下河捉魚呢。去年夏天的時候,我在那邊的河里,捉了這么大一條魚,最后做成了菜,吃著特別香?!?/br> 姜紅玉說自己捉了魚,把另外幾個小姑娘也吸引過來了。 大家家里都富貴,有幾個莊子也不是什么難事兒,“紅玉你就好了,還可以下河捉魚,我就不行,上次去我們莊子上,莊子里的桃子熟了,我說去摘幾個,就是這個攔,那個阻的,說桃子上面有毛,手上沾了會癢,什么都不讓我做,無趣極了!就是我jiejie他們,也不讓干什么?!眹颖O祭酒楊大人的侄女兒楊明嫣說道。 楊明嫣和姜紅玉是閨中好友,楊大人和姜大人都是屬于文臣,彼此間也說的來,兩家的人也走動的比較頻繁。 李舜華呢,屬于才來到京城的,所以閨中好友,只能是慢慢的結實。 這些都是可以培養成為閨中好友滴。大家年紀都小,說話也沒有那么多的拐彎抹角。 小姑娘聊天,現階段也就是吃吃喝喝玩玩,等再大一些,就要聊些衣服首飾之類的,畢竟長大了,愛打扮了,討論胭脂水粉成了天性。 李舜華骨子里是個大人,不過誰讓她的身板是個小蘿莉,只能跟隨大眾,說些這個年齡的女孩子說的事情,不然就不合群了。 ☆、第44章 ‘撥亂反正’ 中午的時候,沒有唱戲說書的,大家在莊子上玩,總要和在府上不同。 桌子上的菜都是這莊子上出產的,像野山菌燉野雞,味道那叫一個美味!還有熏臘rou,莊子上的人有那熟知莊稼特性的人,挨著溫泉旁邊種了些蔬菜,這個時候,已經長得綠綠蔥蔥了,摘了炒菜,看著就很有食欲。 一般是要到清明過后才開始播種的一些蔬菜,在這個時候已經上了桌,大家吃的都很盡興,王氏自然被大家夸贊。 過年的時候,大家都吃的很油膩,在這個時候,吃上這么多新鮮的蔬菜,真的是胃口大開。 有想法的都想著找機會自己也買個帶溫泉的莊子了,不說別的,讓人種上點蔬菜,這個時候,也能解解饞了。 當然,這種在溫泉旁邊種的菜,肯定不算多,就這一次,李舜華家里莊子上的蔬菜都用的七七八八了。 想要靠這個發財,那是不可能的。 大批量的種植,根本沒有那個條件。 豪門家族,也不缺那個錢,所以也不覺得遺憾,不是誰就是為了種蔬菜,才買了一個帶溫泉的莊子的。 到了下午的時候,就有人開始告辭了,這邊畢竟是郊區,離京城還是有段距離的,早點走,也好能在城門關上之前回去。自然,就是城門關了,拿上自家的牌子,也能讓人通融,不過能不借助自家府里的名義就不借助,大部分人還是想著能按時回去。 而那些趕不回去的,就在這莊子上歇下,第二天早上再回去。 大部分過來的人,都是在家里主持中饋的,所以大部分人都是趕著回去,能有這點時間放松一下,就很不錯了。 所以晚上留在這里的人就那么幾家,還都是不是主持中饋的。 她們倒是很羨慕王氏,畢竟誰家都是長輩晚輩的一大堆,雖然不主持中饋,可是規矩也壓死人,像王氏這樣,自己當家作主,上面也沒有長輩壓著的,那都是頂頂好了。 人家丈夫還不二色,兒女成雙,雖然最初有傳聞,平川公主還想霸占人家的丈夫,可是人家運氣好,那平川公主沒有蹦達多少時間,就被送去和親了。 人比人氣死人,所以還是不要比算了,保持平常心那。 王氏也是第二天就帶著孩子們回去了。她還是比較掛心自己表姐張氏的事兒。 在京城里,親戚不多,也希望自己這個表姐能順順當當的,當不順當的時候,也能一一化解。 還別說,那次王氏過去探望張氏,沒有去看梅老太太,倒是真的把梅老太太給震懾了一下子。知道這個兒媳婦背后有人,不是好惹的,以前這個二兒媳婦一直是很聽話的,梅老太太都忘了還有不聽話的時候。 這來了一下子,梅老太太接受無能啊。 可是隨即心里又有些惱火,好啊,竟然找親戚過來打自己的臉,本來都是家丑不可外揚,你這張氏倒好,竟然說給別人聽了,不把他們梅家的名聲和臉面當一回事兒啊。 梅老太太等梅二老爺回來了,就直接把人截到了自己的院子里,當即就哭訴梅二老爺不孝順,不體諒她這個當娘的。 梅二老爺很是疲憊,他也是有思想的人,被自己的親娘這樣對待,他的心都寒了。 作為一個京官,名聲何其重要?可是母親卻因為自己已經當了官,就把這亂事堆到自己身上。 就為了讓自己的三弟能得到一個官。作為人子,他很心塞,又聽母親說張氏不顧梅家的名聲,把長安侯夫人叫了過來。 梅二老爺心道,難道就讓我自己的妻子逆來順受嗎? 何況,妻子是有人撐腰的,他和妻子的感情也好,怎么也不能為了這個糟心事兒而離了心。 母親有幾個兒子,還是偏心幺子,也只有妻子是一心一意為了自己打算的。 不管是從公事上,還是從私事上,他都不能認同這種做法的。 “母親,此事恕當兒子的不能同意!”梅二老爺堅決的說道。 “你不同意,你不同意,是要逼死我和你三弟啊,我這么一大把年紀了,求著兒子半點事都不成,我這是造的什么孽?你想讓我活不成了是嗎?” 梅老太太正在鬧騰,結果梅翰林回來了。 梅翰林是因為有差事出了京城一段時間,誰知道今天一進京,就有人告訴他,自家府里發生的事兒,把梅翰林氣得是火冒三丈! 自己這個妻子真是越老越糊涂!這樣的事兒,也能頂替!尤其是一回來還聽見妻子這樣威逼著老二,“你不想活了,誰也別攔著!我直接看著!”梅翰林突然就出現在梅老太太面前,把梅老太太嚇了一跳,不是說,還得好幾天才能回來嗎?怎么這么快丈夫就回來了? 梅老太太可就是趁著梅翰林不在的這段時間,把事情給坐實了,然后就是梅翰林回來,也不能改變了。 本來還有時間的,為什么會這樣?梅老太太對丈夫還是很敬畏的,見到丈夫鐵青著臉,下意識的就有些心虛,“你,你回來了!” “我再不回來,還不知道家里被弄成什么樣了!老三那個混帳東西呢?自己做出了有辱門楣的事兒,還想讓別人給擔著,我們梅家的祖宗都要在地底下抬不起頭來了!” 梅老太太就是怕老太爺知道這個事兒,要是一生氣,能把老三的腿給打斷了。 她讓老二擔著,一來是因為老三正在選官,二來,也是因為好歹老二出息一些,就是做出了這種事兒,老太爺也不會罰的那么狠,可是換了老三就不行了! 從來老太爺就說梅老太太溺愛幼子,對幼子不成器是很看不慣的。 沒有想到,千算萬算,梅翰林還是提早回來了,而且,聽他話的意思,是已經知道怎么回事兒了! 這下子全都完蛋了!想到這里,梅老太太更是恨梅二老爺不早早的把事兒給認了,現在牽連了老三。 梅二老爺看自己母親憤恨的眼神,不由的在心里苦笑。 這事兒果然就是如此,還有什么好期待的呢? 梅二老爺從老太太的院子里,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張氏擔心的看著自己的丈夫,梅二老爺心里一暖,握著張氏的手,溫聲說道:“沒事兒,父親已經回來了?!?/br> 老太爺回來了,那就沒有什么事兒了,老太爺做事兒還是很公正的。 張氏說道:“這次的事兒能這樣,咱們得感謝表妹和表妹夫他們?!?/br> 自家公公能這么快的回來,少不了表妹夫他們的功勞。 說什么家丑不可外揚,都這個時候了,她還不能揚了?簡直是笑話!你要是公平公正,她絕對會不揚的,何況,那也不是外人,是自己的娘家人,她不找娘家人幫忙,難道還任由你們欺負上頭? 哼,反正不管怎么做,都會讓婆婆埋怨,她為什么不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法? 人都是柿子撿軟的捏,既然你想捏,那她也不會客氣。 “老爺,不是我不想幫三弟他們,實在是這事兒太荒唐了!老爺還身上有差事,要真的把事情按在你頭上,以后你到了官衙,還不被人指指點點?說不得還被御史盯上,到時候吃苦的是老爺! 何況,要是次次包庇,以后再做出更壞的事兒,那可怎么辦好?” 張氏對梅二老爺說道,她生怕梅二老爺心腸軟,“我明白!你放心,誰對我好,誰對我不好,我心里有數!”梅二老爺說道,“長安侯幫了咱們這個忙,我想的是,等這段時間過去了,事情也淡了,咱們再去道謝,免得給人惹麻煩?!?/br> 現在就急吼吼的過去道謝,不是讓母親那邊記恨上了人家嗎?事實上,人家從中一點兒好處也沒有,完全是幫忙。 張氏點頭,覺得自家老爺考慮的就是全面,也不枉自己這么的費心費力了。 即使知道這件事過后,自己那位婆婆不會給自己好眼色,可是那又怎樣?人都是有底線的,她的底線就是守護好自己的丈夫和兒女,平時吃點虧也就罷了,但是在這件事上絕對不相讓。 梅翰林本來沒有那么早的回來,不過路上遇到了驃騎將軍的人馬,人家好心帶自己一場,所以就提前了幾天。 梅翰林倒是沒有想到和李煦之有什么關系,畢竟這驃騎將軍和李煦之不是一個衙門里的人,而且都是從外地朝京城里趕的。 但是實際上,這驃騎將軍私底下和李煦之關系還是很不錯的。王氏去找張氏的事兒,身為丈夫的李煦之如何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