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書迷正在閱讀:[韓娛]星星不會發光[娛樂圈]、當打工人穿成豪門假少爺、重生之璀璨反撲、為君、[綜漫]我為我的持有靈cao碎了心、劊子手與豆腐西施、論科學修仙的重要性、半是玫瑰半是火焰、吃貨偶像、玄門大天師
李舜華年紀小,就跟著同族的同輩們,在外面跪拜。 不要說,女人不能進去跪拜祖宗,只不過是排在后面罷了,前面的是男人,后面的才是女人。 女人也是李家的人,特別是已經嫁過來的兒媳婦們,更是生是李家的人,死是李家的鬼了。 那些牌位上也都有女性的長輩的位置。 但是,像那種出嫁的姑奶奶姑太太們,是沒有資格再到李家的祠堂祭拜的,因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已經是別人家的人了。 雖然說天氣有些冷,不過李舜華他們卻很快就離開了祠堂,有著人安排到了屋子里。 剩下的就是大人們的事兒,整個祭祀要用一整天,特別是男丁,更是要花的時間長一些,要是體力不支,這么冷的天,那真是煎熬啊。 李舜華他們小姑娘圍著的屋子里,早就溫暖如春,擺設上都已經換成了新年的擺設,屋子里擺了兩盆金桔,如今上面掛著金燦燦的小金桔,在這個嚴寒的冬季,實屬難得。 這一天,二房的幾個姑娘也都來了,畢竟是祭祖,除非是已經被逐出了族,二老爺李延之是必到的。 對了,薛氏本來應該和王氏一起給祖宗上菜,只不過她又‘犯了病’,躺在床上起不來,二太太尤氏只好來告罪,三叔公等人知道了,雖然心里不高興,可是總不能把人從床上給拉起來,所以薛氏今天的場合就沒有來。 尤氏自從看透了二老爺母子兩個后,和大房這邊的關系倒是正常了起來。不說多親近,也不算疏遠。 大姑娘李萱的婚事還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尤氏的打算是,等明年春闈后,找個差不多的人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尤氏是希望大姑娘嫁一個寒門進士,這也是為大姑娘著想,他們現在的門第,說高不高,說低不低的,而李萱又是庶出,如果她是大房的孩子還可以說說,但是卻是二房的孩子,京城里誰不知道,大房和二房的矛盾? 所以上門提親的人很好,哪怕現在尤氏和這邊的關系有所緩和。 王氏忙著過年的事兒,光這祭祀一樣,就能讓人忙翻天了,所以哪里有功夫給隔了房的姑娘找親事? 何況,二房的事兒,她不想摻合,哪怕現在和尤氏的關系走向了正常。 二房有三個姑娘,大姑娘李萱已經是個少女了,和同樣年紀差不多的同族的姑娘在一起說話,三姑娘李瑩卻帶著五姑娘李茹和李舜華在一起。 五姑娘李茹只比李舜華大一歲,和三房的六姑娘李萍是同歲,只不過大著月份罷了。 李茹長得不像二老爺,李舜華估摸著是像她姨娘。是個很標準的小美人。 七老太爺的孫女李瑤也過來了,看見這兩盆金桔,就對大家說道:“我爹在外面走動,也難得見到這樣好的金桔,聽說這一盆得好幾百兩的銀子呢?!?/br> 李瑤這么一說,很多人對這金桔更是感興趣了。畢竟大冬天的,能看到這樣的植物,也是一種奢侈。 這個時候,也沒有什么溫室,大棚蔬菜很難得。也就是皇室的人能弄到。 還有就是花大價錢弄起來的琉璃房,那也是很有錢的人家才能蓋得起來的,像普通的花農,根本不可能做的起來。 有時候宮里的人高興了,會給下面的臣子家里賞些這些反季節的植物,表示恩寵。 不過最近幾年,很少有人得了宮里這樣的賞賜,畢竟,皇帝現在也缺錢那。 “七meimei,你們家這兩盆是從哪里得來的?”有人就問李舜華,畢竟這東西,有錢都不好買呢。 還有一種情況是,誰家會花這么多錢買這兩盆東西?這金桔看著好看,可是不能吃,等過段時間,上面的果子就掉了,純粹是亂花錢嘛。 李舜華說道:“是我舅舅那邊用船運過來的,敬上了十二盆,我們這邊得了兩盆?!?/br> 李舜華的舅舅西寧侯他就不缺錢,剛好西寧那地方和西域隔得近,有那地方的小國能治出比琉璃還要干凈明亮的玻璃,西寧侯在一次戰爭中,俘虜了人,其中就有會冶煉這玻璃的人,只不過出產很少,西寧侯就留在了自己的府邸,然后蓋起了這玻璃房,種些花草等物。 西寧侯表示,送給朝廷的年供,多些花花草草,也能給自己省不少錢呢,這京城里后宮的女人不就喜歡這些? 反正他不稀罕,給這些稀罕的人送過去,別人也不能說他什么不是? 總比他拿出真金白銀來再買些寶石珊瑚之類的要強的多了吧。 而且,這東西到了京城,也是稀罕物,所以西寧侯就做起了這個外人看起來是虧本的買賣,其實他心里樂和著呢。 送給宮里的十二盆金桔,太后那邊就留下了四盆,皇后那邊也四盆,剩下的四盆,就是皇帝分給各個愛妃的,也總共是四盆,大家都搶著要呢。 不過即使這樣,也給李舜華家里送了兩盆,要不是怕打眼,還能給他們家再送些別的。 李瑤等人都知道李舜華有個了不起的舅舅,雖然西寧那個地方,是窮鄉僻壤的,比不上京城的繁華,可是再是窮鄉僻壤,人家也比他們有錢有權。 李瑤說她父親在外面問價是幾百兩的銀子,可是外面的行情是,有錢也沒有地兒買。 京郊的花農,頂多是能把秋季開花的植物延期開放,就這些還費不少銀子呢。 這金桔又叫富貴樹,因為上面黃橙橙的小桔子,看著就跟金子一樣。又比普通的桔子小不少,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兒,都很喜歡。 如今在這邊見到了這兩盆,李家的這些小姑娘也與榮有焉。 畢竟,在京城能找到這樣的好東西的,也是很難的。 他們李家嫡支這邊有,就是出去拜年什么的,跟別家的姑娘們說起來,也是一種榮耀。 ☆、第35章 年三十兒 李萱也看了看這金桔,有些惆悵的在心里嘆了口氣。 如果有可能,她也希望自己有個這樣有權有勢的舅舅,聽說這個七meimei的舅舅特別寵愛七meimei,什么好東西都想著給她送一份,年關的時候,嫡母過來這邊很多次,每次從這邊回去,就會感慨,說西寧侯這個當舅舅的是如何如何的寵著七meimei。 那好東西跟不要錢一樣送了過來,連帶的七meimei的表哥也是那樣。 還說以后七meimei出嫁,嫁妝就能讓人眼紅。 她也想有個這樣的舅舅,有疼愛自己的父母和兄長,還有這長安侯嫡女的身份。 可是,這也只是想一想罷了,她不是長安侯的嫡女,只是長安侯的侄女兒,還是父親和這邊有矛盾的侄女兒。 最要緊的是,她只是個庶女,這年頭,說親事,人家首先就要看你的出身,你是嫡出還是庶出,那就天差地別了。 這也怪不得別人,因為庶出,首先生母的出身就低人一等,然后嫁妝上面,也沒有嫡出的多,還有就是教養,當嫡母的不可能和嫡出的女兒一樣教導庶出的姑娘,有時候姨娘和嫡母有矛盾的,更是任其自生自滅。 教導方便就比嫡出的姑娘差一層。正因為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大姑娘李萱就認清了形勢,不去做那爭搶的人,哪怕嫡母對自己不待見。 事實證明,她這樣也算是好的了,想每次出門,聽人家說別家庶出的姑娘怎么被嫡母整治,而她卻全須全尾的,她就知道自己做的是對的。 原本還以為有個祖母可以依靠的,可是從這次祖母和父親要把自己送到太子府去當小妾的時候,李萱就冷了心腸。 在這些權勢面前,自己一個庶出的姑娘算什么? 轉而李萱跟嫡母表明了心跡,反而是嫡母這邊對自己不錯了。 如今她自己也都十五了,翻過年就十六歲,再不定親,就會被人恥笑。 李萱認為,有自知之明最重要,她想當正房,不想當小妾姨娘,和自己的姨娘一樣,處處就低人一等。所以知道嫡母的打算,她松了一口氣,寒門學子又如何?到了這樣的人家,她不必擔心被人瞧不起,只要好好的相夫教子,以后說不定也能得到一個夫人的誥命。 相信她這樣的識趣,到時候嫁妝方面,嫡母也不會苛刻自己的。 七meimei這樣的天之嬌女,她是比不上的,也不想比,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她只要把自己的心態擺正就好了。 李舜華家的兩盆金桔,讓李家的這些姑娘們,各自心里起了不少的漣漪。 而王氏并沒有把這兩盆金桔看得多重,所以沒有讓丫鬟們單獨看著,等三十的時候,下人們去澆水的時候,就發現這兩盆金桔上面的果子少了好幾顆。 要問他們為什么知道少了,是因為這稀罕的東西擺上來的時候,這些照顧的人都一個個的數過了。 畢竟是金貴的東西,這下子又數,果然少了好幾個。 丫鬟慌了,忙去稟報,要知道一盆這么貴的東西,少了一顆,都好幾兩銀子呢,他們的月錢都賠不起。 而王氏知道后,并沒有責罰這些丫鬟,只是讓他們以后多精心點就是。 不過是兩盆盆栽,要是真的看得那么重,王氏也不會不派人看著了。畢竟只是觀賞的東西。 而那些丫鬟們雖然沒有被罰錢,可是到底覺得心里過意不去,想著那時候到底是誰那么不長眼的偷偷的給摘了去。 “找也找不著,都是李家的族人,找出來了,還不是打李家族人的臉?就這樣算了?!惫苁碌恼f道。 只是到底有人悄悄的看見了的,是幾個偏房偏支的姑娘家摘的。 其實李舜華也看到了,不過當時自己要是喊出來,那大家就尷尬了。 只要做到心里有數就成。這事兒反正不能鬧大了。 王氏自嘲的說道:“原本看著都是小姑娘,把那東西擺起來喜慶,沒有想到,還會發生這樣的事兒?!?/br> 那金桔又不能吃,小姑娘偷偷的摘了,到底是想干什么啊。 小姑娘有的是嘴饞了,聽說這金桔這么貴,偷偷的摘了一個,然后拿回家偷偷的吃了,沒有想到吃的是又酸又苦的。發誓再也不吃了。 這事兒還不能往外說,不然就會被人鄙視。 還有的是聽說這個金桔是富貴樹,摘了純粹就是為了幫著自家召來富貴的,偷偷的供在自家的佛龕上,希望保佑自家以后榮華富貴。 雖然都是一個族里,可是族里的人各有各的不同,出現這種事兒,也在所難免。 好在屋子里別的東西沒有少,不然族里出現有小偷跡象的姑娘,那可是要不得的。 轉眼就是年三十,李家族人一起吃了晚上的團圓飯,在長安侯府內外院各擺了二十來桌,還請了說書的和唱戲的,好不熱鬧。 王氏雖然是宗婦,可是族里也有長輩,她更是忙得腳不沾地。 不過雖然忙,卻一點兒也不亂,族里那些女性長輩暗自在心里點了點頭,雖然是第一次主持這年三十的團圓飯,可是王氏卻一點兒也不含糊。 要說以前,還有人不服氣的話,現在見王氏主持中饋有條不紊,也就歇了那些不服氣的心思了。 等吃過了團年飯,京城的上空陸陸續續出現了煙花,爆竹聲也響個不停,孩子們在自己的奶娘和丫鬟的陪同下,都去外面選擇視線好的地方去看煙花去了。 長安侯府也專門準備了人,去指定的地方放煙花去。 畢竟這煙花不是什么別的東西,要是不注意,容易出現事故,特別是今天族里的人都在,更是不能馬虎了。 年紀小的孩子熬不住夜,也就提前回家去了,守夜并不上強求大家都要在的,尤其是一個族里的人。 李家整個族上上下下真要算起來,恐怕得有上千人吧,真的都過來,府里也招呼不下。 吃過了子時的夜宵,眾人也就要告辭而去了,好在李家族人住的地方都離長安侯府不算遠。 長安侯府修繕以后,李煦之他們就搬回來住了,畢竟這里是祖宅。祭祀什么的這里方便一些。 而族里有官職在身的也不止李煦之一個,大年初一的時候,是要進宮朝賀的。 那些誥命夫人也得提前準備,不然去晚了,就會被人說道了。 至于李舜華,她早就洗漱完畢,準備睡覺了。正月初一的朝賀,是不管她的事兒的。 ☆、第36章 拜年 連她大哥和二哥都要進宮朝賀的,因為這兩人一個是長安侯世子,一個是正三品的廣衛將軍,別看年紀小,可是已經是朝廷的人了。 到時候都得按品穿朝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