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書迷正在閱讀:[韓娛]星星不會發光[娛樂圈]、當打工人穿成豪門假少爺、重生之璀璨反撲、為君、[綜漫]我為我的持有靈cao碎了心、劊子手與豆腐西施、論科學修仙的重要性、半是玫瑰半是火焰、吃貨偶像、玄門大天師
長子奉養父母,這可是規矩。薛氏就不信,他李煦之能夠對自己不聞不問。 二老爺李延之只不過是捐了個閑散的官職,說起來好聽一些,但是實際上什么權利也沒有。原本以為自己是穩妥的長安侯,誰知道人算不如天算,自己那位大哥竟然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爵位。 先前商量的法子,在李煦之不回來住以后,都已經成不了了。 “晦氣!真是晦氣!”李延之唉聲嘆氣,回到了二房的院子。本來他這一房是住在長安侯府最好的院落,這不李煦之要回來,他娘讓他趕緊騰地兒,原因也說了,現在不過是個‘忍’字,來日方長,早晚爵位還是他的,可是現在把地方騰出來了,人家竟然不回來住。這殷勤獻的,真是他娘的憋屈! 二太太尤氏正等著丈夫的消息呢,見丈夫回來,忙問大房的人到底怎么了?是還沒有回來,還是怎么著了? 按說這李總管已經去接人了,如果沒有接著人,他應該是在城門附近的客棧繼續守著,但是現在卻回來了,也沒有讓他們這些女眷去迎一迎,雖然她內心不想去迎,可是面子上也得過得去,誰讓丈夫不爭氣,連個爵位都沒有爭過人家? “我那位大哥出息了!竟然住到了圣上賜的宅子里去了,咱們這小小的長安侯府是住不下他了!”李延之陰陽怪氣的說道。 尤氏一聽,壞了!“萬一他把這長安侯的牌匾給摘了去,咱們可怎么辦那?!?/br> 剩下一個空宅子,能成什么事兒?她還有兒女要靠著長安侯的名頭說門好親事呢。 沒想到還有更嚴重的事兒,李延之一聽,這心里更是著急了。要是那李煦之真的這么干,他們死守著這個宅子有什么用?雖然這也是御賜的,可是對方住的宅子也是御賜的,縣官不如現管,當然是當今圣上說的話更要聽一些。 這宅子是早早的多少年賜下來的,“他不敢!這可是圣祖皇帝賜給我們老祖宗的!” ☆、第4章 享福 馬氏這一趟拜訪,物有所值。先不說別的,起碼表示了,自己這一房的態度。 另外,她看著自家姑娘得到的見面禮,也覺得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犯不著跟二房一樣,放著看得到的好處不要,非要跟人對著干。 當然了,目前她說的是回娘家,背地里卻轉到這邊來拜訪了。 在這個時候,還不想讓老太太知道他們的心思,免得又有麻煩了。 “姑娘,您看戴這朵絹花怎么樣?”李舜華身邊有十來個丫鬟呢,按照李大老爺的說法,他的閨女,是個丫鬟伺候不算多。尤其是現在這個閨女還越來越好了。更是要細心的照顧。 這些絹花,是宮里賞賜下來的,李煦之進宮面圣,圣上賞了許多東西,后宮的人也是另外給了李煦之內眷很多賞賜。 雖然有跟風之嫌,可是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大部分人喜歡錦上添花,對于李煦之回到了京城,沒有回老宅子的事兒,卻很少有人說什么。 不過,也有幾個御史上了折子彈劾了李煦之,認為李煦之不孝,不管怎么說,老宅子的太夫人薛氏,也是他母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好歹去看看又能如何? 如果你連看都不看,那就是你為人子的錯了。 但是也有人反對,說父不慈子不孝,當長輩的先不慈,當后輩的怎么能還能當成一回事兒呢?那不是助漲了這個氣焰?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李煦之帶著家人回到了這長安侯府,同時過來的還有李家的族人們。 “怎么了?老大你這是帶著人過來問罪了?”太夫人薛氏見李煦之帶著族人過來,就問道。 “母親過慮了!”李煦之道:“只不過今天是請母親去御賜的宅子住去,這也是我的一片孝心,這么多年,當兒子的都沒有在母親身邊盡孝,如今回來也,也是時候,把母親接過去享福了!” 其中一個三叔公就說道:“大侄媳婦,煦之才回來,又是要進宮面圣,又是要接下差事,就是御賜的宅子,也要給安排好了,這才請了大家過來,一起接你過去享福去,說起來,煦之也是孝順了,咱們李家有這樣的后輩,是李家之福?!?/br> 其他幾個族人也應和。太夫人薛氏氣得不行,這幾個墻頭草,當初把這李煦之貶得是一文不值,就是在爵位繼承上,也是站在自己這一邊,沒有想到,現在一看李煦之發達了,就又轉到那頭去了! “不必了!老大,雖然你是一片孝心,可是卻不能忘了祖宗,咱們李家的列祖列宗,可都是在這個宅子里過日子的,如今你不住這個宅子,怎么對祖宗們交代?”薛氏厲聲說道。 李煦之聽了卻說道:“正是因為這宅子是列祖列宗住過的,我才要把這上上下下的宅院都重新修繕一番,但是在修繕的這段時間里,總不能打擾了母親,所以請母親到御賜的宅子里住上一段時間,然后再說?!?/br> 薛氏這人,越是你殷勤的讓她過去住,她越是覺得你有陰謀詭計,尤其是和她不對付的李煦之,在別人的地盤上,怎么有在自己的地方上舒服? 她覺得這李煦之不安好心,她總不能說這御賜的宅子不好,那是對圣人的不敬。 薛氏后悔的不得了,早知道這老大變得這么棘手,當初就該斬草除根的,留著這個禍害,現在反咬自己一口。 那時候,覺得這李煦之都已經離家出走了,丈夫也決定立自己的兒子為世子,所以就沒有再管這個喪家之犬。但是如今后悔也來不及了。 “我老胳膊老腿的,哪里也不去,就死在這里了!”薛氏是長輩,她這樣說,就不信這李煦之還能強硬的把自己給弄走了。 李煦之聽了嘆道:“看來,這宅子的修繕,只能以后再說了?!?/br> “大嫂子,你可不能只顧著自己,不顧祖宗的臉面那!”族里上一輩排行第七的七老太爺說道。 七老太爺家里可不像這嫡支侯府的人那么富裕,他有個孫子早早的就在外面給人跑腿,要是修繕這侯府,他孫子介紹人過來,那么這其中可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人窮志短,現在有人要斷了他的財路,他會肯才怪。 既然你說,這宅子是列祖列宗住過的,那么人家修繕這宅子,也是為了列祖列宗好,你說你老胳膊老腿的,難道比列祖列宗的面子還要大? “開始說祖宗的是大嫂子你,現在不顧祖宗的也是大嫂子你,大嫂子,所謂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如今大侄子是長安侯,是這宅子的主人,當主人的還不能安排這宅子的事情,到底誰才是長安侯?”又說這族人,可不是誰都會斯斯文文的跟你講道理的,有的人說起這種話來,一點兒也沒有顧慮。 “難道嫂子是覺得大侄子不配做這個長安侯?要知道這爵位可是圣人點頭的,您是不是對圣人不滿那?!?/br> “你!”薛氏眼睛一白,直接暈了過去。 “好啊,你們合著伙的上門欺負我娘,大哥,雖然我娘不是你生母,可是也是從小把你帶到大 的,你就這樣對我娘的?”二老爺李延之這個時候跳了出來,指著李煦之就責怪道。 “二弟與其指責我,還不如找了大夫,給母親好好的看病,這動不動就暈倒,肯定是勞心勞肺的時間太久了,是該好好修養了,我剛好有個專門修身養性的莊子,不如把母親挪到那邊去,住上一段時間,把這身體養好了再接回來?!?/br> 薛氏緩緩的醒了過來,她要是再裝下去,說不定被這些七嘴八舌的人,真的給送到莊子上去了。 為今之計,只有忍。先熬過這一關再說。 “罷了,我不過是個繼母,和親生的不同,就是對他好,也會被人說成是別有用心,”薛氏這一瞬間想的很多,現在是李煦之強勢,這些族人自然是站在他那邊,與其等著被他們拿捏,不如先退一步,等以后有了機會,把今天所受之辱給還回去。 “大侄媳婦,既然說到了這里,我也有話要說?!比骞f道:“既然被人誤會,不如趁早把家給分了,這樣以來,也不用被人說什么了?!?/br> “分家?”薛氏大聲說道:“三叔,你說的是什么話?我還在呢,怎么能分家?老侯爺離去前,也沒有說,讓他們分家的!” 三叔公聽了不慌不忙的說道:“要是你們和和氣氣的,我也不會說這分家的話,可是看看現在這樣,與其在一起大家都不舒服,還不如分開。眼看著這下一輩都要當祖父的人了,還在一起住著干什么?你又不想跟著煦之去御賜的宅子,總不能分開住著吧,不分家,就說不過去,分了家,就是分開住,也沒有人說什么了?!?/br> “別人不好說,我這個當長輩的,就開這個口,多少人家,都是因為住在一起,矛盾更多,親兄弟弄得跟仇人一樣,還不如分開了,大家各自單獨住,也不是分家了,就各顧各的了,畢竟他們是親兄弟嘛,到時候誰有個困難,難道不會幫一把手?” “我看三叔公的話很是對,大嫂子,這么多年了,煦之也沒有回來住過,你們不是照樣過起了日子?現在煦之回來了,要接你回去盡孝,大嫂子你又不樂意,大嫂子肯定是愿意跟自己親生的住在一起了。這樣和分家有什么區別?再則,煦之是侯爺,總不能讓侯爺沒有個侯府,讓延之他們住著吧,外面人的閑話說的,我們都聽不下去了?!?/br> ☆、第5章 舍棄 五老太爺一番話,說的眾人都點頭,你既然不想和老大住,那么就分家,分家了,你和你親兒子住,別人也說不出什么話來??墒悄阋遣环旨?,還要占著侯府和自己的兒子住,這就說不過去了,這可不是你這一支的事兒,是整個李家的事兒。 薛氏見今天怎么樣也得有個結果了,不然這些人就會弄個沒完,裝暈她已經試過了,沒有用。薛氏想到自己多年前聽到的一句話,在絕對的權勢面前,什么計謀都無濟于事。 難道今天她就被逼到了這個地步? 不是的,絕對不是的!這老大不過是現在看著勢高,她還有翻盤的機會! 離開這長安侯府,她怎么愿意?如今,也只能是緩兵之計了。 “分家這么大的事兒,你們也不能說了就決定了,我還要考慮一段時間。怎么,老大,你連這點時間也等不了了嗎?”薛氏對李煦之說道。 李煦之道:“母親是長輩,你說如何就如何?” 薛氏聽了冷笑,我讓你再也不要回來了,你樂意不樂意?不過面上還是說道:“既然這樣,容我們幾天了?!?/br> 這些族人沒有停留在長安侯府,而是跟著李煦之去了他現在御賜的宅子,王氏早就準備好了宴席,請族人們吃酒。 三叔公在宴席過后,對李煦之說道:“那邊要是同意分家,你能舍的也就舍了吧,我相信你就是不靠這些祖產,也能過的比他們好?!?/br> 三叔公的意思,是在這產業上,讓李煦之不要斤斤計較,免得到時候弄得難看。 快刀斬亂麻,把家盡快的分了,才是好事兒,免得別的世族看他們李家的笑話。 李煦之道:“除了是侯府必須繼承的,其他的,孫兒這邊是不會計較那么多的。我看咱們族人甚多,這些年祭田也沒有增加,我希望能從侯府再拿出來五百畝的地供養族人們?!?/br> “好,好,好!煦之,三叔公果然沒有看錯你?!币粋€能為族人打算的侯爺,才是他們想要的。 這十幾年來,侯府的產業被薛氏等人拽在手心里,他么這些旁支中,有的人都快吃不上飯了,上門打秋風的也有,只是那侯府的人的嘴臉,確實是讓人很不舒服。 經歷了這么多年,李氏族人是越來越多,不可能都富裕,有些旁支,可不就是靠著每年祭田的收成,能過上日子? 可是三叔公他們每次和侯府的人商量,想要多弄出點祭田出來,侯府的人就找各種借口,不予理睬。 同一個祖宗,有的過的錦衣玉食,有的過的吃了上頓沒有下頓,這也太不像話了。 作為輩分高的三叔公,能得到這樣的承諾,也是喜從天降了。 李煦之把這事兒跟王氏說了,王氏聽了微笑著說道:“怎么?老爺還怕我不同意?我是那么小氣的人嗎?” 且不說她自己的嫁妝,作為西寧侯的嫡親妹子,她的嫁妝十里紅妝,絕對不夸張。 西寧侯鎮守西寧,可以說,在西寧,那就是土皇帝,他妹子的嫁妝,能寒磣嗎?這么些年打仗,西寧侯從敵方那邊得到的珍奇異寶不知道有多少,一部分上交,可是誰也不是傻子,都會給自家留好的東西,王氏的嫁妝里面,這些好東西多的不得了,隨便一個拿出來,都價值□□了。 當初西寧侯知道妹夫是京城的人,提前就在京城給王氏買了宅子鋪面,和田產。有權有錢,什么東西買不到? 區區五百畝地,王氏真沒有放在眼里。 當然,她也不是手頭散漫的人,五百畝地給出去,讓李氏族人得到實惠的同時,也更站在他們這邊,到時候輿論就更利于他們。 至于分那長安侯府的家產,這些年,這些家產在那薛氏母子手里,肯定早就成了他們的囊中之物,他們也不稀罕爭這些東西。只有沒有的人,才拼命的想要把這些東西爭到手里。 所以,京城傳出來,長安侯府分家的消息的時候,有些人還同情薛氏母子等人,覺得李煦之做的有些過分了,不管怎么說,這薛氏也是他名分上的母親,他這一回來,就要把繼母和弟弟趕出家門,實在是得勢不讓人了。 可是等大家知道,李煦之這個侯爺,在分家的時候,只要了長安侯府這個宅子,還有御賜給長安侯府的田產等物,加上李煦之生母的嫁妝,就把長安侯府別的家產分給了兩個異母兄弟后,這風向就一下子變了,也沒有人說李煦之是不讓人了。 在這個世上,人為財死,誰家不是想多得些家產?為此反目成仇的多的是。 繼母為什么要算計繼子,還不是想給自己的親骨rou多得些好處? 就說這薛氏,為什么要這樣對待繼子?還不是為了這長安侯府的家產?好了,現在人家李煦之不要這些家產了,只要了不能分出去的東西,這下子,你還有什么話說? 什么?你說這侯爺的爵位還不是李煦之得了?笑話!人家李煦之本來就是嫡長子,爵位本來就是他的!人家現在只是得了一個爵位和一個空蕩蕩的侯府,你還想怎么著? “這些年,我不在京城盡孝,都是兩個兄弟伺候母親,所以我的那一份家產,就當是孝敬母親的?!崩铎阒缡钦f。 三房馬氏這邊自然是歡喜,本來以后他們也是要分出去的,到時候也不一定能分到這么多的家產二房的人心黑著呢。 現在好了,他們多出了這么多的產業,就是分出去了,也不愁了。 所以三房這邊,對當初決定和大房交好的決定,是打算繼續的。 “說白了,爵位本來就是大哥的,人家大哥如今能做到這一步,也是難能可貴了!不然,他就是不把自己那一份分給咱們,咱們還能有什么辦法?” 想她那好二嫂,還聯系梁王府的人,找了御史彈劾了大哥那邊,結果又如何呢? 大哥那邊還不是好好的?人家照樣把侯府弄回來了,照樣是把這個家給分了。 而且分的這么漂亮,外面的人,也不會說他不孝順了。 因為換做旁人,誰會這么大方的把自己該得的一份送給兄弟呢?就是同胞兄弟也不會吧,二房那邊,想一想都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