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殿內燃著炭火,絲毫覺不出冷意。 宮門快要落鑰時,荀靖之和第五岐離開了薰風殿。天上飄落細碎的東西,那東西落到荀靖之的眼睫毛上化開了,荀靖之這才發現,建業是下雪了。雪勢還很小。 天色半明不明,荀靖之說:“陰了一天,原來是要下一場瑞雪?!?/br> 他看了第五岐一眼,第五岐展顏笑了笑,笑意淡然,卻笑得很舒心,如同長出了一口氣。他拉起荀靖之的手。 荀靖之也笑了一笑,他從來沒有感到這樣輕松過。 荀靖之叫了一聲:“好友?!?/br> 好友,同道為友。建業的雪小,他好像看見了北地的大雪。 其中有蟬鳴聲。 作者有話說: *親王冊封詔書參考套用《唐大詔令集》收錄的冊封詔書格式?;实奂次辉t書參考改寫自明代皇帝的即位詔書。 間平:漢河間獻王、東平憲王皆有賢名,合稱指宗室藩王中之賢者。 曾閔:指曾參與閔子騫兩孝子。 1 《后漢書》 . 素有龐翁攜隱志,未應孤負鹿門期?!罹V《得家書報長子儀之房下得孫男殊慰老懷時在雷州著易傳適至震卦因名之曰震孫以詩寄儀之》 ———— 下一章為《偕隱》,全文到《偕隱》正式完結。 《偕隱》是一章有題無名的空章,既然曰“隱”,就不該再有文字。但平臺不可以這樣發表,所以下一章保留題目,內容為許朝年表。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在這里就停住了。 接下來的作話是總結和后記??偨Y拆解展示了《好友》的寫作結構,字數不長,1000多字;后記也是1000多字。不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就此停住,不再下滑了。有緣的話,某一天里,養老外卷「故道白云」再見。 . . ==== 寫作總結· just a fi . 我個人給《好友》的定位是:并非喪尸文,并非歷史文,也不是權謀文,只是一次以古代為背景的創作。 . 讀完的讀者應該會知道,這不是一篇講述人如何和喪尸對抗的小說,小說中的喪尸,與其說是某種可怕的生物,不如說是一種隱喻性的力量和一種極端處境。至于歷史,夢枕貘老師寫平安時代的故事,不是在復原平安時代的歷史,而是做了一些自我表達——碰個瓷,我通過寫作想做的,也絕不是講述某段具體的歷史。選擇古代背景,是希望故事能帶有一些中國古典文學的美感。 . 《好友》在內核上是“出世”的。除了《平家物語》的幻滅感和《大明宮詞》的悲沉感,我在寫作的時候偶爾會想起來書寫夢境、悟道的唐傳奇小說。反對迷戀權力,《好友》寫作的關注點始終不曾落在權力爭奪和謀略智斗上,我更感興趣的是人的境遇。綜上,我也很難說這是“權謀文”。 . - 《好友》是我第一次寫長篇小說,因此文章第一卷甚至第二卷的處理,是比較粗糙的。讀者如果去看章節字數,可以發現,在前兩卷,我經常寫出不到3000字的章節,這是寫作不穩定的一種表現。不止一個讀者向我表達過,第一卷剛開始不好讀,不是指切入不快,而是信息量很大,所以自己不太習慣,這是確實存在的問題—— . 前兩卷處在摸索期,我自己的手感比較生疏,并且我在寫作前期,一直處在一種對網文“水土不服”的狀態里,我沒有自己是在寫網文的自覺(我沒有意識到,網文讀者的閱讀期待并非是“精嚴復雜”,更多的是“容易進入”,網文具有較強的快消屬性,大部分讀者想找的是一篇能讓自己快速看下去的作品),所以,最終呈現出了開頭比較難讀、甚至有些晦澀的效果。 . 點一首《美錯》,就當這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吧。初生牛犢不怕虎,如果我不是第一次寫v文——我不知道這樣寫能有多冷門——我不會有膽量去這樣寫;而我相信看下來的讀者,已經接受了這篇作品不太一樣的閱讀模式,從中獲得了自己的情緒體驗。 . - 作為作者,我沒有提前寫大綱的習慣,沒有具體的大綱,但是在寫作前,我是對《好友》做過一些規劃的。我本人是做文學批評出身,所以在動筆前,按自己做批評的時候會關注的角度,大致規劃了一下文章結構: . 前佛玄、后岐靖。前一半在野,少年意氣最重,故事可以有一些唐傳奇(比如紅線傳、聶隱娘)的江湖縱橫感和非現實感;后一半在廟堂,王侯取代任俠,現實責任加重,帝國的陰影和皇權的重量壓了下來——文章的出世格調前后統一,但前后的風格要有區別。楔子插在前后之間,要能關聯前后。佛道的出世感要在全文隱約浮動,給全文打上相對統一的底色。次要人物前后穿插交織,與主要人物共同織出命運圖案,構成結局。 . - 八卷正文結束,雖然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我覺得文章大體上完成了最初的結構設想。8卷:起,承,轉,合,再起,承,轉,線索聚合得出結局,每3章一個題目,除終章《偕隱》外,共8卷*30章,結構比較勻稱。寫到正文結束,我給自己的堅持打個90分,不容易,寫下來了;我給這次寫作的完成度打80分,這可以稱為一次“創作”,有一定的主題深度和復雜度,不至于對不起自己的專業,也基本完成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