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節
書迷正在閱讀:云少的私有寶貝、假千金被休后我穿來了[穿書]、全帝國都知道他被退婚了、穿到戰亂年代后、團寵乖寶之星際頂級煉丹師、好久不見,總裁咫尺已天涯、絕世斬神、[反穿]寫手妹子非人類、撼天、小貓咪就該被寵愛
第66章 晉江文學城首發 失了清白【雙更合一】…… 饒是岑母早就做好心理準備,依舊被有孕這兩個字砸得頭昏眼花。 岑太傅怕妻子受不住打擊,早在溫斯年開口的同時,來到她身邊,將人攬進懷中。 云嬈緊張的握著岑母的手。 岑母怔怔的看著女兒,像是無法接受一般,眼眶泛紅,好半天都沒出聲。 屋內陷入一片死寂。 容珺原本站在榻邊,忽地往后退一大步。 雙膝下跪,以頭抵地,朝岑父岑母行了個大禮。 云嬈早在后退時就起身,見他跪下,心頭猛地一跳,來到他身旁,想扶他,卻被溫斯年抬手制止。 “岑太傅、岑夫人,晚輩容珺是真心想娶溫三姑娘為妻,請二位成全?!?/br> 岑母聞言,偏過頭,安靜地看向容珺,仍是不語。 容珺叩完頭,跪地迎視她審視的目光,舉手起誓,肅容道:“容珺今日于眾人面前起誓,日后成親定待她如珠似寶,有福同享、有難獨當,絕不讓她受半分委屈、吃半點苦,一生一世一雙人,此誓,天地可鑒?!?/br> 青年神情認真,舉手起誓的模樣,在場除了云嬈及岑煊之外,另外三人卻極其熟悉,不由得心頭微動。 將近三十年前,曾經也有個少年,在眾目睽睽之下,跪地起誓,當時他不過是個出身寒門,沒權沒勢,沒任何背景的探花郎,在場的所有人都覺得他只是在花言巧語,為攀高枝、為求仕途順遂,不擇手段。 物換星形,歲月如梭,岑母早就不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飛的威永侯大姑娘,韶華已逝,青春不在,當年倍受刁難與恥笑的探花郎卻始終沒有違背他的誓言,依舊待她如初。 眼前青年的身影,猶如與當年的少年重合,熱淚一涌而上,岑母心里說不出的難受,她很想相信眼前這位容將軍,卻如何也沒辦法拿女兒的幸福與往后漫長人生開玩笑。 論樣貌,論家世,論能力,這位榮國公府的大公子的確哪里都好,可偏偏此人名聲一塌糊涂,絕非良人。 岑母漠然的別開頭,冷聲道:“容將軍言重,這樁婚事為皇上親手促成,如今賜婚圣旨已下,何來成不成全,況且……” 她頓了下,終于明白過來究竟是哪里不對勁。 為何他聽見知知喊她娘時,并不意外,為何……剛才兄長說知知有孕“近兩個月”?! 岑母早在聽見云嬈與容珺兩情相悅,甚至還懷上他的骨rou時,腦中便炸成一片片,震驚得無法思考,此時方意會過來溫斯年那些話的意思。 云嬈將母親的神色變化盡收眼底,登時把心一橫,將一切全盤托出。 不止是她曾于榮國公府當丫鬟,曾是容珺的通房,曾因為私自出逃而被誤會為容珺外室這些事,就連幼時自己在蘇州究竟都吃多少苦,曾經有多么絕望,皆一并道之。 包括她后來如何遇到容珺,包括容珺帶她回京之后如何待她。 岑母久久不能言語。 曾經有段時間,她反復的夢到知知的前世,當時她只知道知知在大戶人家當通房,知道她因為這個身份被岑時卿一眾貴女恥笑,卻不知道那個委屈她的男人究竟是誰。 難道這個男人就是容珺? 想起這一樁事,岑母忽然就哭了。 她一開始無法接受,卻很快又釋然了。 知知的身世實在太復雜,前世的事容珺或許有錯,但最大的錯還是她自己,況且…… 岑母淚眼蒙眬的看了云嬈一眼。 況且,要是知知六歲那年沒遇到容珺,她們母女倆怕是永無相認之日,如今女兒好不容易肯認她,女兒也與容珺兩情相悅,她根本就沒有理由反對。 “別哭,別哭,”岑太傅摟著妻子,慌亂拭淚,“沒事了,知知現在已經苦盡甘來,再沒人能欺負她?!?/br> 岑太傅知道岑母是聽了云嬈幼時的事在難過,連忙將火引回容珺身上:“你要是真不喜歡容子玉,大不了以后咱們不讓他進岑府,讓知知一個人回來便是?!?/br> 云嬈說完過往前塵之后,岑太傅對容珺的成見早已放下,也終于明白為何今日溫斯年會特地將容珺叫過來。 就是怕岑母心結難解。 云嬈見容珺還跪著,心中著急:“娘,您先讓子玉哥哥起來罷,他之前才受了重傷,如今身子都還未養好,真的不能一直這么跪著?!?/br> 岑母難為情的低下頭,邊抬手抹淚,邊道:“對對對,元燁跟我提過此事,快,元燁還不快將人扶起?!?/br> 話方落,云嬈不等岑煊上前,就迫不及待地將人扶起。 容珺見她為自己急得眼眶都紅了,趁著她扶起自己的同時,小聲道:“我沒事?!?/br> 云嬈就著扶著男人腰的手摸了一把,蹙眉嘟囔:“都瘦了還沒事?!?/br> 容珺無奈苦笑,還想再說什么逗逗她,卻礙于屋內還有好幾雙眼睛盯著,只能作罷。 他不由得無聲一嘆,心道,怎么成親的日子還有那么多天? 岑母見容珺唇邊笑容溫潤,看著女兒的眼神充滿寵溺,像是看著一件稀世珍寶一般,臉上也不由得多了幾許真實笑意。 都說丈母娘看女婿,不是越看越有氣,就是越看越滿意,岑母現在明顯屬于后者。 她雖不太過問岑煊的事,卻也知道自己的兒子名列京城四俊之一,這京城四俊之中有誰,她也清楚。 當年岑母還是威永侯大姑娘時,就是被岑太傅打馬游街的風流姿態迷了眼,兩人才進而成了好事,如今知道傳聞中的通房和外室全都是自己女兒,知道容珺曾經從牙婆手中救下女兒之后,可說怎么看,怎么滿意。 尤其是那張臉。 難怪都說容大公子為四俊之首。 岑母很快就將容珺與云嬈叫到面前,語聲溫和,語重心長:“容將軍既然是真心疼愛知知,那么我就放心了,只是你之前為了護知知,名聲到底……” 她欲言又止,眼中滿是憂愁。 容珺心思細膩,知道她在擔心什么,微笑頷首:“您且放心,此事并非沒有解決之道,當務之急,是先將您的身子養好,才能在知知成婚那日,出席喜宴?!?/br> 云嬈聽他毫不避諱提起成親的事,雙頰不由得微紅,抬手掩去唇邊笑意,心里泛起說不出的甜意。 岑母笑容欣慰的看著容珺,握著他的手,輕拍了拍:“你這孩子也真是的,剛才怎么就不先將事情解釋清楚,還跪了那么久?!?/br> 云嬈見母親與容珺互動間充滿溫馨,神情逐漸茫然。 這是怎么回事? 她還記得半刻鐘以前,母親還十分不諒解容珺,不止對他極為冷漠,還故意冷言冷語,怎么一轉眼兩人便如此親昵? 就算是得知容珺對她有恩,知道他們兩情相悅,得以釋然,但應該也不至于轉變得如此快速才對? 云嬈可說越看越胡涂,岑太傅與溫斯年卻毫不意外,這也是為何溫斯年非得將容珺叫來的原因之一。 岑母從小就喜歡長得好看的人,若非如此,當年也不會在岑錚打馬游街時對他一見傾心,最后甚至不惜下嫁。 溫斯年知道,容珺若不來,就算云嬈像今日一樣,將一切娓娓道來,岑母雖然能釋然,但心中大概還會有氣,甚至會替知知不能和那名探花郎在一起感到可惜,直到知知大婚當日,見了容珺的模樣才會氣消。 岑母多年郁結于心,太醫也都說她身子不好,怕難挨過五十大關,溫斯年實在不愿meimei為了這種沒必要的事讓自己不開心,索性就將容珺叫來。 果不其然…… 溫斯年看著岑母笑容可掬,拉著容珺說話的模樣,無奈搖頭一笑。 他可算明白為何當年知知會毫不猶豫就跟著容珺回京,也不怕他是比牙婆更壞的人。 這母女倆的眼光可謂一脈相傳。 “之前聽元燁說,七皇子遇刺時,是你舍命護下他,并留下活口,圣上才沒有追究元燁的護衛不周?!?/br> 岑煊既然決定湊合容珺與自己的meimei,回京之后自然沒少在岑母面說多說容珺的好話。 容珺聽見這一番話,即刻偏過頭,朝岑煊微微點頭道謝。 兩人前世雖不對付,卻也是勢均力敵的對手,他對于岑煊雖是厭煩卻也敬佩,如今兩人站在同一陣線,容珺早已放下心中成見。 岑煊依舊眉眼冷淡,不予理會,倒是看到meimei朝自己眨眼,笑容甜甜的用眼神和自己道謝時,朝微勾了下唇角,目光溫柔。 “……”容珺突然又想把岑煊那雙眼挖出來,越看越不順眼。 容珺如今雖行動自如,衣袍下卻仍纏滿繃帶,渾身上下都敷著藥,所到之處皆散發著淡淡的藥香。 岑母長年于藥為伍,對藥味雖不敏感,卻還記得云嬈剛才的話,說容珺傷未痊愈,趕緊催促容珺快點回府休息。 云嬈離府時,仍有些不敢相信竟會如此順利。 “舅舅,娘這是怎么回事?”回府路上,云嬈忍不住問。 溫斯年意味深長的笑了下,搖頭:“我也不知道,大抵是得知容將軍于牙婆手中搶下你,突然就釋然了?!?/br> 云嬈覺得舅舅說得極有道理,雖然還是覺得奇怪,到底沒再多問。 這一頭,溫岑兩家可說喜事連連,另一頭的何家卻沒那么好過。 自行宮之后,何家一系接連出事,小至遠親仗著太子勢力欺凌百姓、狐假虎威的惡霸行為,大至何國舅收賄賣官,高達萬兩,且不止一人,被御史一狀告到皇帝面前,朝野一片嘩然。 何家于朝中勢力并不小,自是馬上有不少人跳出來替何國舅說話,要皇上明察,莫要錯怪好人。同一時間,也有不少人強烈譴責,兵部尚書安平侯更是站出來直言,御史所言并非空xue來風,同樣要皇上嚴察,以正國法。 前朝動蕩不安,何皇后在后宮也不好過,原因無他,今日皇上下朝之后,居然親自帶著太子到詔獄與死士對質。 原來,岑煊早在眾皇子遇刺第三日,就已從死士口中問得幕后指使者,死士一口咬定他為太子秘密豢養的死士,甚至直言,自七皇子認祖歸宗,寄養于溫貴妃名下開始,太子感到威脅,為鞏固自己的地位,遂開始暗中策劃此事。 太子只覺得荒謬至極:“父皇,他在撒謊,兒臣從來沒有豢養過什么死士!” 在大凌,豢養死士可是死罪,意同謀反!他為明帝嫡子,又是堂堂太子,何家在朝中的威望也不小,他為何要做這種損人不利己之事?他瘋了嗎?! 再說,就算明帝有意扶持陸君平,甚至將他原本選定的太子妃溫瀾清,指給了陸君平,那又如何?只要他不犯錯,他依舊是大凌的太子,這天下將來還是他的。 太子在何皇后的高壓教育下,忍耐了這么多年,心中雖然時常氣憤不甘,卻也知道一切要以大局為重。 “父皇,兒臣在您眼中難道真的如此愚笨?兒臣明知您有多重視中秋宴,怎么可能蠢到在您面前對眾皇子下手!”太子英俊的臉龐,在詔獄中昏暗的燈火下,逐漸猙獰。 詔獄陰寒,空氣中還彌漫著血腥味,明帝背對著太子,負手而立,微微對著太子的側臉晦暗不明。 太子見明帝久久不語,眸色一凜,不敢相信的看著他:“難道您以為兒臣受傷也是苦rou計?” 明帝不知是太失望還是太生氣,竟從頭到尾都不愿看他,只擺手,沉聲道:“來人,將證物呈上!” 太子看著眼前“證物”,身姿微晃,一顆心直往下沉,還想辯解,明帝飽含威儀的聲音卻已響起:“來人,太子身染重病,不宜出東宮,即刻起,任何人無詔不得進出東宮!” 何皇后還在為母家兄長苦惱,就聽見太子病重的消息,險些活活暈死過去。 待問個仔細,這才發現太子根本沒有病重,而是被皇上囚于東宮! “哪來的人證物證皆在?!”何皇后原本一邊修剪著截在花盆里的月季花枝葉,乍聞此事,氣得渾身哆嗦。 身旁的老嬤嬤怕何皇后傷到自己,連忙接過她手中剪刀。 “回皇后娘娘,奴才也不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只是岑指揮使的確從死士身上搜出了太子的貼身玉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