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這個場景光是想想就尷尬萬分。 為了不尷尬, 他決定跳過這個話題:“我走了?!?/br> 宋長安垂在腿側的手指微動, 笑說:“行啊, 早點回來?!?/br> 江漁點點頭, 轉身離去。 宋長安靠在窗邊靜靜望著他。 【主人,您怎么不阻止小金魚?不怕他想起來嗎?】 宋長安眼瞼都沒動:“阻止不了,也沒必要?!?/br> 【為什么沒必要哇!】 宋長安笑了笑,揉揉眉心,開口:“他不會想起來?!?/br> 重置世界的時候動了手腳。 系統點頭如蒜,忽然不知道想起什么渾身一僵。 宋長安感受到系統異樣,問:“怎么了?” 【那個......】 宋長安蹙眉:“說?!?/br> 【第二世的時候吧......小金魚求我辦了件事兒?!?/br> 宋長安:“......” 他簡直氣笑了:“死性不改?!?/br> 【qaq】 · 鏡陵考古隊來了個新面孔。 鏡陵考古隊來了個長相俊逸無雙的新面孔。 當江漁出現在考古隊列時,男男女女都湊在一起打量他。 前文有言,圣跡選拔鏡陵考古隊員門檻極低,缺錢的無聊的只要購置一件高等文物就能參與,這只考古隊于是橫七豎八什么妖魔鬼怪都有。 江漁因為某些因素遷怒他們,抬眸環視一周發現還有幾個年過花甲的老年人舉著復健手牌組建老年觀光團時,更氣得不想說話。 他不說話,別人不敢貿然打擾,于是進入墓道時,他只身獨行。 明夜與黑月不同。 黑月所有行為都為了活著,整個區域處于極度混亂之中,對墓葬、遺存等可以發掘出文物的東西毫無敬畏。 明夜有明確的法規框束,又不像黑月那樣依賴文物,考古對于這代人來說更像探險尋寶。 因此面對又黑又冷的墓道,幾個話癆開了話茬。 “上個月挖過一次,情況如何?”有人問。 “不怎么樣,第一次見這么窮的陵墓,甬道連龕籠都沒有,他們辛苦挖了一個星期才收獲幾樣丑不拉幾的手工制品,材料還特別廉價?!?/br> “啊呀,第一次發掘投入還挺大的,圣帝豈不是氣死啦?” “倒也沒有,聽說全收了,還賞了好多錢?!?/br> “圣帝大氣?!庇腥伺牧藗€馬屁,繼續問,“那主室呢?棺槨里總有高等文物吧?” “上次考古沒進到主室?!?/br> 那人腳步微頓,很驚訝的說:“這么簡陋的陵墓,一個星期還沒進到主室?” “呵呵,沒想到吧,主室前有好幾個假墓,連陪葬都沒有,全是坑!” “好家伙!窮成這樣還設假墓,不知道以為他是凌德皇帝呢!” 凌德皇帝是瑞安的弟弟,瑞安謀權篡位稱帝,是凌德率兵為前朝忠義皇親國戚復仇平叛。 ——稱得上圣跡的大英雄了。 圣跡公民比喻皇帝天花板時都喜歡以凌德為參照物。 江漁捏著手電往前走,他們的對話聽得一字不差。 這樣說來,主室沒有被破壞。 很好。 他也不知道為什么對鏡陵如此在意,只是第六感告訴他一定要保護好鏡陵。 “圖紙帶了嗎?”又有人問。 “帶了帶了!” 江漁掠了一眼。 圖紙即主室墓道的地圖,正式開放二次考古前,圣跡曾下派一批考古隊勘探地形,已經找到正確的墓道。 他們出發前非常緊張,但凡跟‘陵’沾點關系的墓葬,主室前都設有機關毒氣。 比如凌德皇帝的陵墓,共有13個墓葬,有一半都是假墓,剩下都是陪葬坑。而放置棺具的主室更是圍了一圈水銀,閑雜人等不敢靠近。 沒想到鏡陵啥都沒有,考古隊員按著路線走了一圈,正確墓道的路線圖就畫出來了。 這倒便宜了他們。 眾人跟著圖紙橫七豎八的拐,很快來到主室。 “太.....簡陋了吧?!标爢T簡直目瞪口呆。 江漁捻了捻發梢,緩緩掃視一周,心里有種很難描述的脹澀感。 的確太簡陋了。 棺具置于主室中心,木頭做的,規模中規中矩。但當時已經出現石槨,一代皇帝棺具竟然不用石槨,怎么看都有些寒酸。 四壁都是土墻,用灰磚夯筑,大概首批考古隊加固了一下主室以免后來者遭遇危險。 這著實有點出乎意料,他以為圣跡考古隊都是一群強盜,除了破壞墓葬什么也干不了。 但轉念一想,首批考古隊的組建人是宋長安,如果是他,以保護為目的發掘鏡陵就很合理了。 槨室前有個小型祭祀坑。 “臥槽!祭祀坑!” 祭祀坑的高等文物最多也最獵奇! 眾人興奮不已,紛紛探頭一看—— 大失所望! “別人的祭祀坑要么人祭要么畜生祭,他這是什么東西???”有人吐槽,“陶俑嗎?但刻的是什么?豬還是狗?” 江漁也走上前。 眾人看到他,自動讓開一條路。 陶俑,四不像的陶俑。 江漁垂眸斂目,捻了捻發梢。 不太像成熟工匠的作品......說作品都算抬舉制作人了,豬不像豬,牛不像牛,狗不像狗......江漁覺得自己知識儲備真是深厚,刻成這樣還能認出陶俑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