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人為cao作空間大,老師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過去了。 直到去年,校長陪同領導下來檢查,現場抓到抄小紙條的男生,今年猛地換了方式。 溫善善恭敬敲門,老師正對面的黑色桌子上有三張試卷。 那老師正端著茶缸喝水,翹腳瞇眼瞥她一下,而后點頭示意她坐下就可以開始寫題了。 晉城教育質量雖然在省里排名倒數,但容省畢竟自古就是教育大省,抓起教育也是不遺余力。 溫善善坐下翻開卷子,除了語文數學,還一張上面涉及簡單的英文單詞字母以及其他學科的知識。 她估摸著那兩張是基礎試卷,這張初一內容的屬于提高版。 還沒開始做題,前面老師突然開口:“有一張實在不會寫就空著,寫完交給我?!?/br> 溫善善還沒看過初中的課本,但這些知識點她以前都學過,于是很快就寫完了三張卷子。 而那老師也沒想到,他只是低頭批兩張卷子的功夫,小姑娘就拿著三張卷子站到他面前,他扶著眼鏡腿瞇眼接過她的卷子。 呦,三張都寫完了,這么快不會是鬼畫符畫出來的吧。 他看眼時間,就沉聲讓她到外面等著。 考完的學生統一等在一個教室,之后會有老師過來叫他們名字,點到去隔壁問答室。 溫善善背著包選個靠窗的位置坐下,教室三兩為一撮,正興奮聊著天,不時向四周打量,竊竊私語著什么。 能來一中報名的,要么城鎮戶口,要么成績特別優異。 八零年全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今三年,人民生活算是有了個大跨步。 但寒門出貴子難,農村的溫飽尚是個大問題。 求學的機會對很多人來說都來之不易。 剛坐下不久,忽的看見謝如媛出現在前門口,她同樣對溫善善的出現感到詫異,隨后謝如媛坐到了溫善善前面。 她轉頭:“你也來一中報名?” 溫善善點頭,來的急匆匆。 謝如媛:“和你哥一起來的?” 溫善善:“對,如敏姐也來了?” 謝如媛:“嗯,我們來的比你們早,到的時候門口還沒幾人?!?/br> 難怪沒看見她們。 說來也奇怪,明明和她也不是很熟,但一問一答中兩人間的疏離感減少不少。 可能是一開始對她的印象與小說中認知偏差,溫善善一直告訴自己要遠離女主,現在相處反而覺得她人很好。 想到這處,溫善善想到了同桌邵玉瑕,也不知道她最后考得怎么樣。 村里的女孩子很少能有念到畢業的,很多認了幾個字就被留在家里帶弟妹、干農活,年紀大點就得嫁人生子。 邵玉瑕曾和她透露過家里的事,因為不在一個村子,放了假就沒再聯系。 她那么認真,應該考得不錯吧。 兩人不說話也沒覺得尷尬,直到有老師來叫溫善善的名字。 她跟著老師進入隔壁房間,三張桌子拼成一排,三個老師分別拿著她的卷子,而后抬頭看向她。 其中拿了她附加卷的老師最是驚訝,拿著試卷從上到下仔細又對了一遍答案后遞給另外兩人,眼神中露出nongnong的贊賞。 試卷不可能泄題,僅靠幾天功夫就能學習如此扎實的基本功。 絕對是個好苗子啊。 那兩位老師同樣先是不敢相信,前面多少個空白卷上交,要么胡亂瞎寫,最多的一個也不過寫了幾個英文字母,還沒寫全。 這年代課外輔導機構還沒有盛行,預習全靠孩子主動,加上英語學習思想尚處于排斥階段,哪里會有孩子默得出單詞。 但是,今天,竟然就讓他們遇到了! 一女老師興致勃勃問:“同學,你之前學過外語?” 溫善善當然點頭,沾了穿書的光,她比實際年紀大,學習的知識也比八十年代更全面。 但她沒有過多展露,只是說:“跟著學過一點?!?/br> 三位老師看著三張滿分的卷子,這孩子明顯是謙虛了,不僅英文,植物學答得也不錯。 他們低頭滿意地看著書寫工整,字跡清晰又漂亮的試卷,理所應當認為溫善善會這些知識是提前學習的初中的知識。 故此,他們興奮地又提了幾個相關問題,在得到相當滿意的答復后,和藹帶笑讓她離開了。 直到溫善善背影消失在走廊盡頭,才有路過的老師說今年劉橋出了個雙滿分,也叫溫善善。 幾位老師看著報名表上她填的家庭住址,果真,是劉橋的。 好家伙,這女娃可真真是個學習的好苗子啊。 將來幾年好好培養,考高中考大學也是很有希望的! 溫善善不知道之后發生的事情,只記得老師們臉上溫和的笑,報考應該是沒問題的。 她帶好東西,先一步出的校門。 這時溫央正和如敏姐站在門口的樹蔭下。 周圍都是等待的家長,兩人隔著距離在說話,就是如此,溫善善也在十來米遠外覺察出初春的氣息。 向來硬氣颯爽的如敏姐也難得扭捏起來,光光是對視就羞紅了臉。 這些日子溫善善或多或少聽溫爸和溫央說過這件事,溫奶奶去世沒多久,還不能辦喜事,至于兩人為什么會如此倉促在一起,她心里是有些猜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