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節
趙宣被這個名字囧得不要不要的,連長柔公主確認趙佑媛不是在開玩笑后,也吃了一驚:“你認真的?這個名字可是……”可是我隨手一起的啊。 “真是不能更棒的名字啊。又通俗易懂,又有噱頭!你看,‘宗姬’‘未婚’,一下子就會把大家的好奇心激發,觀眾看了題目就會猜測,為什么她身為宗姬卻未婚呢?就會想知道這個電影,到底發生了什么,題目就出懸念啦!” 當然了,那時候她們都不知道,這部隨口起名的電影,后來在國家的女性權益運動中的地位。 . 趙宣覺得趙佑媛的審美一定死了_(:3ゝ∠)_ 他在此刻默默地下定了決心,將來他們的孩子,美學這方面,他一定親自來教,堅決不能讓趙佑媛荼毒! 無論如何,趙佑媛自己是堅定了要取這個接地氣的名字了,誰都攔不了她。用她的話說,皇室起名越通俗,觀眾們就越親切、越買賬。 趙宣雖然非常不認同這個電影名字,但還是……對她無可奈何。 由是,作為讓步,他堅決不同意趙佑媛去主演女一號——因為這個名字,實在是太不吉利了! 終身未嫁什么的,還是讓別人來吧==。 趙佑媛也不跟他爭,既然以后兩人有婚約的打算,她也要逐漸低調下來。這部電影,她將仍然作為編劇,活躍于幕后。 . 她會堅持這個名字,當然不是兒戲,而是經過對劇本的構思后決定的。 因為趙宣已經決定對宗室攤牌兩人的關系了,可想而知,將來他們會面臨一場怎樣的腥風血雨,宗室內部力量必將進行角力,這中間有著漫長的對峙。 趙佑媛的想法則是——借助大眾輿論的力量,與反對的勢力對抗。 ==== 宗室每年開兩次宗親會,有事時商量事兒,沒事兒時討論一下財政撥款經費事項等。六月份,距離宗親會還有一個月的時間,趙宣將他和趙佑媛的事情,提交了宗親會。 東宮殿下請婚,而請婚對象,則是“民族英雄惠武王”的后人,趙佑媛。 這項由東宮本人提出的婚事提案,瞬間,就在宗室內部引發了震動! “趙佑媛?那個宗室女嗎?我沒記錯吧?” 那個太子殿下一直特殊關照的宗姬? ——四月份的時候,那個酒會的猜測,果然成真了嗎? 太子殿下,他真的愛上了一個宗室女,還要娶她??!天,這……這太酸爽了。 這世間很多事情,放在民間無所謂,但是皇室就是不行。比如說未婚先孕啦,族內通婚啦,東方君主價值觀擺脫不了一以貫之的“君權神授”,即便當今是科學時代,皇室仍然有義務,以高標準的道德嚴格要求自己。 這樣的價值觀念,曾經一度套得歐洲王室們極度痛苦——他們的價值觀念里可沒有“君主道德論”這一套。 趙宣請婚的消息,不啻于驚雷一般,在宗室里炸開了。久經風雨的皇親們詫異之余,開始思考著這件事表面之下會引發的動蕩效應。 如果同意會怎樣?輿論反響如何?會對未來的皇室宗法有什么影響?這影響是好是壞? 如果不同意會怎樣?太子殿下會有何抉擇?會影響到皇室的宗法嗎? 不能輕易說行,也不能輕易說否,就是置身高位之人的處事習慣。 老慧親王覺得自己已經看不懂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了,為私生女破例也就罷了,如今還要把私生女娶進門——天底下有這樣的道理嗎?這才是真正的禮崩樂壞??! 不消說,被刷新了三觀的老親王,又開始在府上大發雷霆,殃及親meimei了。 “唉,不急不急,又沒說這事就定了,多大年紀還著急上火呢?!本靶写箝L公主在電話那頭勸著親哥哥,心里也各種風中凌亂—— 可是,這種金童玉女郎才女貌的般配感是怎么回事?天啊,老公主覺得自己要對不起祖宗了,她的萌點什么時候長歪了…… . 國子監雖然放假了,但這件事實在是夠勁爆,一瞬間,國子監上下就跟吃了芥末一樣,從頭到腳都通氣兒了,所有人都聽說了此事。 皇太子殿下的請婚對象是媛宗姬…… 幸虧此時正是國子監一年一度的暑假,不然趙佑媛上課絕對是要被圍觀的——去年拐了謝清琸,今年又拐了東宮殿下,鬧哪樣??? 好想知道謝清琸此刻是什么心情! 趙佑婕自然也是聽說了這件事,但是看著爺爺哀嘆世風日下的樣子,她也只有給他捶背順氣,端茶倒水地哄他。 等老親王平靜得差不多了,她才把考慮好的話對他講道:“爺爺,其實也不是多大的事,你看他們都是符合婚姻法的,民間這種情況發生的也不少啊?!?/br> 老親王顫巍巍地白了她一眼:“那能一樣嗎?!我們還享受著特權呢,民間有嗎?告訴你,特權不是白享的,那得付出,得擔責!” 趙佑婕嘟起嘴,被訓了的小委屈模樣:“爺爺您別忘了,幾個月前,趙佑媛還在藝術交流開幕式上幫過我呢!我欠她這個人情,一直也沒什么機會還,您就不要反對了吧,不然……我都不知道該怎么面對她了?!?/br> 趙佑婕只是不想在別人幫過自己后,自己的爺爺還去反對別人的婚事。 雖然太子趙宣和趙佑媛的事情,在她看來也是有點突破底線。但是,那話怎么說的來著……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想想還是挺帶感的……Σ(°△°章章章)︴ 對于此事她并不想發表意見,只是希望他們倆的事情,無論成或不成,至少不會因為自家爺爺的干涉而落得什么遺憾,那樣她也會很郁悶的,這是一種承了別人恩情還棒打鴛鴦的郁悶。 . 老慧親王被她說得一哽,想到孫女差點身敗名裂,最后還是那個女孩不計前嫌去幫了她,他心里當然也是感激的。 他不是那種認為別人幫忙是理所當然的人,摒除那些規矩條框而言,他對趙佑媛這個人是欣賞有加。但是想到她要以趙家人自己的身份嫁趙家人,心里總覺得怪怪的。 不發聲吧,可宗室法度不能壞,身為皇親,他享受皇室待遇,就要承擔起守護皇室法度的責任,不能尸位素餐。 可是出聲的話,唉,他的孩子也是承過別人情的,還是大恩情,他要是反對此事,棒打鴛鴦,也太不通情理了。 他倒不是嚴守陳規的人,而是——現在時代的潮流這樣快,世界這樣的日新月異。如果沒有一些人固守某些事物,他怕現在的年輕人太忘本,步子躍得太大,走著走著……就把通往來時的那條路,忘記了,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從小接受的價值觀教育,浸入骨髓,他當然明白恩義的重要,也明白責任的意義。當報恩和責任的價值觀卻發生了沖突時,老慧親王嘆了口氣。 “你去玩吧,”他揮了揮手,閉上眼睛:“容我再好好想想?!?/br> ——也許,他只能做出某個選擇了。 . 宗親會是在年中舉行一次,年末舉行一次。分為全會和常會,常會出席的人不多,都是重要的幾個,把一些要事交換一下看法,達成某些共識,彼此之間也有些利益交換。其后,這些要事再被提上全會討論。 趙宣請婚一事,事涉未來國君和國母,堪稱是未來幾十年內頭等大事了,這沒有什么利益考量和博弈,至少此刻,在這次宗親會常會上,所有人心里考慮的就是——怎樣的選擇,對這個國家未來的大方向是有益的。 趙宣是當事人,便沒有了表決權力,只能旁聽議事?;实廴匀灰宰陂L身份主持議會,還在喘氣的端王老爺、他的堂兄弟、先帝朝兩位親王一位公主、皇后、和靖長公主都參加了,宗人府宗令和兩位宗正列席。長柔公主雖然是末輩,但帝女身份,還是混了個席位。 可以說,在座大部分人心情是十分奇異的,那是一種混雜了“啊,也許宗室的規矩從這一刻要逐漸改變了,隱隱有點期待呢”和“唉,這類事情實在是沒見過,到底行不行啊”這樣復雜并矛盾著。 趙宣坐在他的席位上,此刻看著會場情景,忽然有些感慨萬千。明明他不是一個容易對這些事情觸景感懷的人,但是這一年多來,他差不多把人生里的感慨都用掉了。 那是大概一年半多以前,他第一次在島湖醫院見過趙佑媛此人,對她印象平平,卻覺得身世蹊蹺,就對皇帝說留下來看看,并加強了對她周圍的監管。事實證明禮宮和仁果然是個狡猾無比的人,對她的聯系都由刑玉這個表面靶子出面。 那時候他也是像今天這樣,只不過比今天的心情淡然得多——畢竟對于一個并不上心的女孩,無論如何,也不至于牽動心神,不至于有所執念。 此刻,皇帝陛下的心情也是矛盾糾結著的,那是一種奇怪的不希望迎來宗室制度變革動蕩的心情,和希望這些人同意兒子婚事請求的心情,交織在了一起。 他默默感慨著,自己還是老了啊——因為年紀愈大,才會總想著規避麻煩,而非勇往無前。這也是人們所說的,年齡大的人執政更穩重的一點原因吧,除了智慧,更多的是心態老了。 “對于東宮提出的婚事議案,諸位,都提一下看法吧,同意抑或反對,講下理由?!被实勐暽胶?,淡淡開口,掃視著場中。 這一刻,每個人都在心中權衡利弊,也在觀察皇帝的態度。 皇帝對于他這個唯一的兒子,所請示的婚事,是持贊成還是否定意見呢? 一向好脾氣的錦親王在猶豫不定。這件事他是矛盾的,雖說從法律定義上來說,這倆人符合婚姻法的要求,但傳統的觀念,還是讓他踟躕。 他看了一眼身邊的慧親王——他一向依賴這個脾氣硬,把自己當成圣斗士的哥哥。卻發現他垂眼不語,竟然在沉默著! 天啊,這是他認識的哥哥嗎? 顯然老慧親王的沉默也讓其他人注意到了這點不同,畢竟平時,最堅持正統規矩的,就是這位親王了,而太子最擔心啃不掉的硬骨頭,也是這位老人家。甚至長柔公主都做好了和長輩辯論的心理準備。 結果老慧親王竟然變成了一枚啞彈…… 這一次,率先突破沉默的,反而是垂垂老矣的端王爺。 ☆、第74章(結局·上) 端王老爺已經年近九十,這位素日低調,只參與一些皇室要事的老老親王,就像帝國的一尊神獸一樣,若非很有必要的事情,他基本上都不會開口。 正是因為清楚自己一句話的分量有多重,他才如此謹慎。 如今,他的話,讓在場所有人都懸吊起了一顆心。趙宣望向這位老爺爺輩的族親,心中做出全力以赴的準備。無論怎樣,哪怕今天在場所有人都反對,他也會堅持到底。 此刻端老親王倚在座位上,抓著紫檀木拐杖,手指捏緊,似在沉吟。然后顫巍巍開口道:“畢竟,此乃頌之的婚事,這項提案,若換成皇子銘、佑鐸,宗室也未必要反對?!?/br> 趙宣的心沉了一沉。 “然而……你的身份注定了,你的一言一行都要合乎皇家規矩,你說想娶宗室女,那,你想好了,怎么應對質疑聲了嗎?” 端王老爺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他只是很客觀地將問題擺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和侄子慧親王不同,他歷來是個實用主義者,同意趙佑媛入籍時,便是他的一句話才塵埃落定。 如今他的問題,也可以有另外一個解讀,那就是隨便你們折騰,只要你的道理能說服別人,他不會反對。但要是道理站不住腳,那對不起了,端王老爺一把老骨頭,也不介意得罪一國儲君。 趙宣正待開口,長柔公主卻先了一步,“老叔祖,這個問題,晚輩曾經與頌之探討過。從道理上講,不觸及婚姻法,有何不對?若以宗族規矩論之,宗族規矩是否合理,它已經延續了幾千年,是否可以改進?這也是晚輩欲提的另外一條議案——宗法修改?!?/br> . 這不按常理走的牌一出,在座之人都難免眼皮一跳——又來一個,看來后招在這里。原來東宮殿下決心這么強烈,要是不同意他的婚事,他就不肯消停了? 長柔公主本來就不是好惹的茬,這下有了太子在撐腰,倆人致力于修改宗法大業了,那他們豈不是要面臨更多麻煩問題? 如果同意了他們的婚事,至少太子不會掀起這么大的風浪吧? 長柔的提案,一則是確確實實存了修改宗法的心思,二來,則是為了擺出底線,告訴所有人,要是不同意婚事,咱們就改宗法走著瞧,每年兩次提案,煩死你們。 趙宣也附了一句,淡淡道:“質疑的依據,是什么?” . 于是端王老爺沉吟不語,面對公主和太子聯合提問,錦親王咳了一聲,道:“一項一項來,儲君婚事畢竟緊迫?!?/br> 至于老慧親王,他還是沒說什么,沉默得連皇帝都注意到了反常,出聲垂詢:“皇叔?” 被點到名后,他點頭“唔”了一聲:“頌之說的沒錯,質疑的依據呢?只要沒有觸犯婚姻法,也就談不上和誰交代,至于宗室內部,畢竟也是自己人,不是原則上的大問題……” 大家都不明白他到底在說什么,想說什么,但不約而同都想到——“原則上的大問題”是啥?! 老親王這算是轉性了嗎?難道第一個跳腳的人不應該是他嗎? 意料之中的反對沒有到來,這倒真是令人意外。不過,宗室里的態度也并不明朗,沒有奮不顧身的反對,也沒有一致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