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兜圈
到了村里之后,他們覺得這個張家古樓的事情就先到此為止,因為他們能夠找的線索應該都找了,而且已經在外相當長時間,必須回各自的地方看看。 他們已經拖延了裘德考下水的時間,為自己獲得了充裕的準備時間。那么他們決定先回去,現在還有的線索就是關于那個考察隊的。既然這個考察隊還有政府的背景,那么就肯定應該能查得到他們的資料。 于是他們定了計劃,小哥跟著夢璃,要回北京看看琉璃閣,順便拜訪老一輩的一些人,胖子負責裝備的準備,而吳邪,繼續收集資料的工作。 “阿寧,你跟著誰?”夢璃問道。 “吳邪?!卑幓氐?,隨后看著吳邪,“你不會介意吧?” 吳邪一愣,搖了搖頭:“不會不會。你來了也可以幫我的忙?!?/br> 阿寧跟著吳邪回到杭州后,吳邪開始實行他的計劃。 和小哥他們制定計劃的時候,吳邪還沒想明白這資料應該怎么收集,后來細想了一下,要了解小哥的身世,可能需要從正規渠道入手。 他和阿寧分析了一下,城市檔案館,特別是人事檔案,都是保密的,老檔案更是沒紅頭文件拿不出來,這支考古隊是1980年代初期組建的,還出了事情,很可能屬于保密范疇,要看到沒那么容易。 另外,要找檔案,最好的辦法是從當年派出考古隊的研究所下手,到現在不過隔了二十多年,不算太長時間,應該還在。 幾番查找,他們鎖定了一個老研究所,現在已經被合并了,舊址就在一所著名大學的校園里。 那大學即將搬遷,阿寧、吳邪和他的伙計王盟過去的時候,外面全是大大的拆字,地皮估計已經賣給了房地產公司。要是再晚幾個月來,可能只會看到一片平地。 這就算是有了線索,研究所合并,檔案可能合并到新的研究所里去了,也有很大的可能還留在舊大學的檔案室。 不過這事兒不好打聽,吳邪托了關系,在三叔的老關系里繞了幾個彎兒,找到一個在研究所里工作的人,那主兒姓杜,名字很有意思,叫鵑山,送了兩條中華煙,問明情況,他就說辦公都換地方了,但檔案仍在學校里,研究所和大學還有裙帶關系,他們很多人都是大學里的講師,吳邪要想看,他可以帶他進去,除了門口不方便,里面還是比較寬松的,可老檔案很難查,叫他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閑話不多說,那一晚吳邪自己一個人就去了。 阿寧和王盟留在西泠印社。 王盟看著坐在椅子上玩手機的女人,心里想著她和自家老板是什么關系,這么想著就這么問了:“你和我們老板是什么關系?” 阿寧抬起頭看了他一眼,放下手機認真地回道:“我在追求你們老板?!?/br> “???!”王盟一臉震驚,我去?!老板終于要脫單了??! 另一邊,吳邪和杜鵑山順著低矮狹窄的樓道下去,下面燈都沒有,一片漆黑,用手電筒一照,全是一排一排的木頭架子,上面都是牛皮紙包的檔案袋,厚的薄的,完整的破的,橫放的豎放的,大部分上面都有一層灰,聞起來有一股紙頭受潮的味道。 杜鵑山告訴他,經常用的1995年之后的檔案已經全部搬走,剩下的都是長年累月不會動的,估計到要銷毀的時候也沒人會翻。 吳邪看著這情形,感覺陰森森的。不過這也正好,八月的長沙氣溫頗高,晚上會感覺涼爽些,加上這一陰,涼絲絲的很舒服。 他咬著手電筒,扇著扇子,在一個個老木頭架子前面細細翻找。 杜鵑山怕他闖禍害他,一直在邊上看著,幫他一起找,并問他一些細節問題,好幫忙過濾。 找了半天,一無所獲。 吳邪的想法是按照年份找,這里所有的檔案都按照年份按類排序,那么只要在1980年到1985年間尋找到相像的考察檔案,就能從里面得到參加者的訊息。 長沙地處楚地,雖然考古活動相對較多,但絕對數量也沒有多少,一個架子就擺滿了。不想翻完五年間的檔案,沒有在其中看到任何和西沙考古有關的文件袋。 吳邪心說奇怪,問道:“其他地方還有嗎?” 杜鵑山搖頭:“這里沒了那基本上就是真沒有,除非,這檔案在機密檔案室里,那就不放在這個地方了。再不然,就是被特別銷毀了?!?/br> 吳邪心說也不太可能,這考古就算是什么機密,也沒有機密到那種地步的道理。 杜鵑山安慰道:“這是常有的事情,也許像你說的,那考古隊之后失蹤了,算是大事,為了保密,就把檔案處理掉了?!?/br> 他們把檔案袋擺整齊,吳邪心中很有些郁悶,不過也早預料到事情沒有這么容易。 吳邪悻悻的走出檔案室,一邊為自己白花了兩條煙可惜,一邊想接下去怎么辦。如果這條路也行不通,那真的如小哥所說,他完全是一個和這個世界沒有交集的人。 這時候,吳邪忽然看到面前的樓梯間,還有繼續往下走的樓梯,似乎這檔案館地下還有一層。樓梯口有一道鐵門,上面鎖著一條很粗的生銹鐵鏈,門邊上還貼著不知道什么年代的封條。 “這下面是什么地方?”吳邪問道。 “這是一九五零年代以前的檔案室?!?/br> “真的嗎?”吳邪拿手電筒去照,清晰地照見鐵銹的鎖鏈已經被人剪斷,只是掛在上面裝裝樣子。如果不仔細看,還真不容易發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