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老太太被捧的高興,還跟孫嬤嬤說:“往后她在我們院子里用飯,你記得去提醒廚房多做兩個素菜?!?/br> 孫嬤嬤應了一聲,心想老太太到底還是太寂寞了,府里看著光鮮,但是平時身邊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這夫人對外那是手腕強硬,對內卻是放軟了處處哄著,慢慢地別說澈哥兒,可不就讓老太太都對她另眼相看了么。 閑散地過了一天,袁璐在老太太那里用過了飯,又跟澈哥兒講了會兒話,回去就想洗洗睡了。 然后呂mama和史mama就捧著賬本送到了她眼前。 袁璐眼皮子直打架,但是本著今日事今日畢的態度,還是強打起精神讓人多點了兩排蠟燭。 她一手翻著賬本,一手打著算盤。滿屋子就聽到噼里啪啦的算盤珠子響。 公中的賬已經盤算出了,高二確實是個難得的妥當人,賬本的名目和數目都沒有一點模糊的地方。 袁璐一通算下來,都覺得這高二老實耿直的應該去管國庫了,她上輩子給她爸盤過多少賬啊,一個分公司瞞個一兩百萬都算是清廉的了。 一年一共十二本賬本,她算了一半就覺得沒有必要再算下去了。 花mama給她熱了粥,袁璐不想吃那些,就說想吃雞湯面,再放點辣椒,吃著能暖暖身子。 時值深夜,廚子都已經歇下了,花mama就親自去廚房和面揉面,給她做了一碗面出來。 袁璐發髻都拆好了,還沒見點的雞湯面端來,連花mama都沒回來,就讓青江過去看看。 青江去了以后回來說花mama正在親自給她做面條呢。 袁璐也納悶:“廚房里沒有事先備好的嗎?怎么還要自己做?” 青江道:“想來是老太太不愛吃這些,所以平時也沒有備著。而且府里的兩個廚子,都是擅長紅案的。倒是老夫人給您配的廚子,紅白案做的都不錯?!?/br> 袁璐就了然地點了點頭,這老太太真是偏食已經偏到一定境地了。 花mama親自給她做了一碗面,雞湯清涼,面條爽滑,微微放了些辣椒,配著小菜讓人胃口大開。又因為是花mama親手做的,袁璐十分賞臉地吃完了一整碗。 花mama怕她積食,吃完硬是看著他在屋子里走了好幾圈才讓她上床睡覺。 第二天一早,袁璐又恢復了忙碌的狀態。 今日要定出各家的節禮,呂mama拿了往年的禮品單子給她比對,史mama則把知道的一些各家的忌諱和喜好都給袁璐說了。 這些門道確實都是要注意的。比如齊國公這家,現在的齊國公跟成老國公是生死之交,這次北討韃靼的大軍更是他為主帥,現在的成國公還在給他當副手呢。 那么今年給他們家的節禮就應該加重。 袁璐開了庫房,找到了一對上好翠玉雕成的玉葫蘆,巴掌大小,工藝上乘,造型美觀,再讓針線娘子做了幾個平安扣,打成絡子綴在玉葫蘆上。寓意福祿平安。 而另外的,像今年從慶成郡王被貶成鎮國將軍那家,往年因為他們家夫人王氏和故去的袁玫交情不錯,兩家就沒有斷了往來,還照往年的樣子送年禮。 還有兵部右侍郎家,他們家老爺跟老國公爺交情匪淺,兩家還是未來的姻親,因此比一般人還熱絡些。 今年由袁璐當家,她向來是以直報怨的個性,就是你害了我,我雖然不回去絞盡腦汁地害回去,但是你給我滾遠點,至少得別礙著我眼吧。于是她把兩家的禮物單子都讓人放起來了,直接把這兩家給抹下去了。 這節禮單子一對就是一上午,不但費時間,而且費神。往年這些事是老太太在管,她也不太懂這些,所以還是大差不差地按著過去的來。也就是袁璐她jiejie在世時訂的那些,可這都三四年了,物是人非,這些東西早該與時俱進了。 袁璐把要改的都抽了出來,史mama叮囑她的東西也都讓青江在上頭備注了。其他的時間就在庫房里看東西來著。 庫房的東西都清點過了,東西和冊子上的記錄都對的上,只是袁璐常識缺的太厲害,光聽名字也分辨不出東西的價值大小。只有親眼瞧著,才能大概知道一些。 她這動靜鬧得有點大,老太太那里都聽說她一下午都泡在庫房里,且私下里還問孫嬤嬤:“是不是我過去被瞞著,其實咱們的庫房被用心不良的給掏空了?不然她怎么扎在里面出不來?” 孫嬤嬤就笑道:“您放心吧,且不說咱們府素來都有二爺看著,就算是只剩高大、高二,您還能不信他們?” 老太太砸吧砸吧了嘴,想到那高大高二小時候連口飯都想著省下來給她生的孩子吃,大了就更別說了,老國公那是想讓他們自己出去立府當家的,是他倆不同意,硬是不肯走。后來老國公突然沒了,他倆更堅定地在府里扎根了。 “您就放心吧,”孫嬤嬤道,“夫人已經傳過話了,府里的賬都是十分清楚的,東西都在呢。今天恐怕是在忙別的?!?/br> 老太太過去是就怕過年過節的,今年這個年才叫過的開心,什么都不用擔心,抖著腿哼著小曲兒,每天聽兒媳婦那邊著人來報告就行。她就覺著,等兒子回來了,一家團聚,真是沒有比這再舒心的日子了。 “讓廚房給她送點宵夜吧,聽說她夜夜要忙到亥時,也讓人去傳話讓她早些歇著?!?/br> 孫嬤嬤應了一聲,讓人下去準備了。 老太太又自顧自地說:“我可不是心疼她,就是怕她累出病來,府中就沒人來cao持這些了?!?/br> 孫嬤嬤扭過臉,又是一陣偷笑。 ☆、第29章 除夕 府里的東西都點算完了,袁璐又開始忙著自己的嫁妝。但是因為她對自己的東西都不是很清楚,她娘陳氏還是派了人來幫她??梢哉f這上面都是她娘在出力。 公中的銀錢沒有虧損,她和她jiejie的嫁妝盈利的也都劃出來了,袁璐也要給下人制定福利標準了。 往年府里都是有臉面的賞點料子做身新衣服,還有賞銀子的,但也是看運氣,像主子身邊近身伺候的,過年肯定能得幾個銀錁子。至于干粗活的那些,也就是一人發十幾個錢。 在袁璐看來,這樣的管理是很不科學的,很難調動大家工作的積極性的。雖然這下人們大部分都是有賣身契的,給不給錢的都是主子說了算,但是同一件事,心里不愿意地做和全力以赴做出來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而且過年嘛,誰不想府里其樂融融,歡歡喜喜的。 反正事情也夠多了,也不在乎添兩件。袁璐把衣服分成了大中小三個碼,再安排了人去登記,就像現代的工作服一樣,每個人都報上了一個碼,然后統計出數字,統一做了一大批衣服。 而且為了好區分,每個院子的衣服顏色都是不同的。老太太那里的人都是銀朱色,汐姐兒那里是梔子色,泓哥兒那里是若竹色,澈哥兒那里是蔚藍,至于袁璐自己院子里就選了最嬌俏的牡丹色。 當然這是呂mama最后決定的,袁璐的原話是—— “老太太那里選莊重點的,你上次給我看的那個深紅的就很不錯。姐兒那兒給個粉嫩的顏色,像蛋黃的那種嫩嫩的黃的,兩個哥兒就一個綠一個藍,我院子里來個粉紅的最好了?!?/br> 呂mama心領神會地去安排了。 當然袁璐這時候考慮的只是個人的喜好,但是沒想到自己的院子里大部分都是粗使婆子。結果這個年后她院子里所有膀大腰圓的mama都變成了冒著粉紅色泡泡的夢幻風。 因為做的是粗使下人的衣服,所以樣子就選的最簡單的直筒身的棉襖。也不用講究什么工藝,袁璐直接外包給高斕的針線作坊了。 而主子身邊的體面丫鬟,袁璐還是照舊例,一人賞了兩匹布。當然中間料子的好壞還得根據親疏遠近來分。 老太太那里有個孫嬤嬤,那必須是按最高標準給的。下面就是袁璐身邊的三個mama。 好在史mama和呂mama都是得力的,袁璐動動嘴皮子,她們都能妥帖地安排好了。 既然下人都有了新衣服,他們幾個主子身上就更別說了。 三個孩子是見天地長高,袁璐就想著給他們一人做一身大紅色的新衣服。后來等做出來她一看,大紅色的小襖子小褲子,上面是金線繡的各種紋樣。又可愛又精致。 袁璐又給自己做了一身,這就跟親子服似的。 后來她把衣服撐先給老太太過目,老太太看完也挺喜歡的,袁璐隨口就說了句:“咱們府里的針線娘子真是得力的很,我想著給自己也做一身,到時候過年三個人就穿成一樣的。就算到了宮里,人家一看就知道咱們是一家?!?/br> 剛還帶著笑的老太太忽然就臉上笑影了,放了小衣服道:“你當你還小呢?還跟孩子們一道?!?/br> 袁璐一時也摸不著頭腦,也不接她的話茬,坐了一會兒就走了。 反正衣服已經送到了老太太那里,讓不讓孩子們穿就看老太太樂意不樂意了。 袁璐回到自己院子里還納悶呢,“怎么剛還好好的,忽然就擺了臉色給我看。難不成是老太太不愿意我個幾個孩子親近?不過也不是,好像剛開始還挺歡喜的呀?!?/br> 青江就說:“老太太本來是歡喜的,只是您說了要給自己做,一大家子一起穿出去,老太太這才忽然變了臉?!?/br> “一起做件衣服怎么了?我還做不得一件衣服了?”袁璐繼續摸下巴,“這前兩天還叫我注意這樣注意那樣,就怕我累著的。怎么忽然又這樣了?” 青江想了想,道:“哥兒姐兒都備了,您也有一樣的,那老太太那里……” 袁璐了然地點點頭,“我知道了。給她老人家也做著行么?你這就把紋樣都送到老太太那里讓她自己挑。挑好了趕緊做出來?!?/br> 請將依照吩咐去了,回來就說老太太臉色又變好了。 袁璐哭笑不得:“這老小孩老小孩,真是年紀越大越像小孩子?!?/br>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終于要過年了。 除夕這天,每個人領到了兩個月的俸錢紅包。至于幾個做事出色的,還會有額外的酒rou吃食賞下去。 因為大年初一要去宮里覲見,屆時袁璐和老夫人都要穿誥命的服制,所以做的新衣服就放在了除夕里穿。連帶著下人們的,這一天整個國公府都是煥然一新。 早上大家聚在老太太那里用朝食。這次朝食是袁璐安排的,一人一碗長壽面,都是早上花mama現揉的面,袁璐親手下的。 一家子坐在一起講話,除了高斕以外,他們幾個人人都是一身大紅色的新襖子。此時聚在一個屋里就像五個大紅燈籠似的。 偏偏袁璐覺得還美得不行,這樣子過年真的是太有意思了。這種濃郁的年味兒可是她從來都沒有感受過的。 兩個孩子吃了面條,按這過年的老規矩,上前給老太太敬茶請安,老太太大大方方的接過了,孫嬤嬤便笑著把手里的紅包給他們一人遞了一個道:“這是老太太給的壓歲錢,哥兒們拿著?!?/br> 泓哥兒拿了壓歲錢,恭恭敬敬的又拜了一禮,起來站到了一旁。一邊的澈哥兒也跟著起來,只是眼珠子時不時的往袁璐那頭瞅了兩眼,又怯生生的跟著泓哥兒退了兩步到邊上站著。 老太太正端著茶盞用茶,見了此情此景,擱了茶盞道:“泓哥兒,這府里過年的規矩沒改?!?/br> 澈哥兒聽了,提著袍子想要往前去,被泓哥兒一把抓住了膀子,澈哥兒的臉一下子刷的通紅,畢竟年紀小,卻不敢說,只看著袁璐紅著眼睛。 倒是汐姐兒明白,聽了老太太的話,有上前一步,向袁璐行了一個萬福禮,小聲道:“嬸嬸新年好?!?/br> 袁璐一時已經明白了是個什么緣故,瞧著澈哥兒莫名就一陣心酸,可這大過年的,又不能露在臉上,讓下人看了去,不像話。 孫嬤嬤趕緊上前,從手中那了一個紅包遞出去,袁璐只感激的看了她一眼。汐姐兒結果紅包,大大方方的往退后退了兩步。 接下去便是下人進來逐一給老太太拜年,老太太那邊過年之前,也托拜了人打造了一批銀錁子,專門用來過年賞人用的,各式的花樣,不再貴重,而在于過年的喜慶。通常都是一些小元寶、小花生米、小鈴鐺之類。大戶人家是不入眼的,小戶家的孩子們喜歡的緊。 國公府雖然人丁簡單,可下人們也不少,這一來一回的折騰,就到了晌午。幾個孩子一早就出去玩了,到最后老太太坐著也累了,就袁璐一個人在這里應個景。 到了下午,袁璐好意將一些家在京城的下人們放了一天假,讓他們回去團圓,自己則帶著孫嬤嬤去庫房檢查過幾日要給各家各戶送的禮。京城里的人情往來也是一門學問,多少鐘鼎門閥的大戶人家,毀就毀在這禮尚卻不懂往來份上。這一點對袁璐這個外鄉人還是有點難的,她平日里對那些古玩奇珍的價格,只有在鑒寶的欄目中見過,如今看著這一份份禮單,倒覺得有些犯難了。索性以前的賬簿都在,她將這些禮物歸了幾個大類,交錯區分,這樣兩家的禮物不在同一個品類,自然就不方便比較議價。 到了晚上,吃團圓飯的時候,袁璐想著過年得吃魚,所以就親自給廚房打了下手,做了一道紅燒魚出來。只是這道菜從上桌后,就沒有人碰過。袁璐起初以為是自己廚藝不精,后來趁著擰著眉頭想了半天,才想起來之前似乎曾聽說過,有些地方過年,這魚是不能動的,寓意著年年有余。袁璐心下暗笑,幸好是沒去戳那一筷子,要是這種日子惹老太太不快,倒是沒必要。 更何況,今兒一早,老太太還故意點了泓哥兒一句,那也等于是認了自己這身份。 吃完了晚飯,便是守歲的時候,經常的大戶人家一早就喊了戲班子上門唱戲,老太太不喜喧鬧,袁璐也曾問過要不要喊一臺戲熱鬧熱鬧,最后她也推了。 下人們備好了茶果,又把客廳的火爐燒的旺旺的。袁璐特意讓人給老太太備了軟榻,幾個孩子圍著她坐著。忽然間墻外頭傳來嗤嗤的聲音,大朵大朵的煙火在遠處的天空中散開,像一片片五彩繽紛的花朵,緩緩的在夜空中墜落。 袁璐坐在那里看的出神,冷不丁覺得有人拽她的袖子,她抬起頭來,看見澈哥兒正可憐巴巴的看著自己道:“娘親能跟我放個煙火嗎?”他說著說著,頭已經埋的老低了。 袁璐伸手揉揉他的腦門,笑道:“那我們也出去放一把,好不好?” 澈哥兒畢竟還是孩子,對這些東西也沒什么抵抗力,見袁璐領著泓哥兒出門,一雙眼珠子就跟在后頭沒離開過。 袁璐也不知為何,就鬼使神差的往后看了一眼。她正想開口,那邊老太太先發話了:“你帶著他們三個在院子里玩玩就好,別跑到后面花園,仔細燒了樹頂?!?/br> 袁璐這才應了一聲,喊上嬤嬤們跟著,又叫上幾個小廝去庫房搬東西煙火。 ☆、第30章 初一 第三十章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