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方琳不可置否,倒是沈媛媛錯愕,“娘,那是雜物房?!?/br> “吵什么吵,那里頭不是有張床嘛,時間長了落了點灰,弄點水擦擦不就成了?!闭f罷,又笑著扭頭問沈老太太,“娘,我記得您那兒還有一床破褥子不是,給她們姐倆使使,我那新彈的棉花,不想糟蹋了?!?/br> 方敏這個暴脾氣,早就按捺不住,方琳緊緊地拉著她的手,她掙不開,只能小聲嘟囔,“老娘又不是老鼠,睡睡怎么了,給你才叫糟蹋呢?!?/br> 沈家老兩口年紀大了,管家的事早就交給了孫氏,琳姐兒又是自己提出要幫忙換吃住的,沈老太太縱然心中不滿,但也不能張口讓方家姐倆的用度走公中,只得趁兩個兒媳婦不注意,偷偷給方琳塞了一串銅錢。 方琳原本是不想要的,但推拒不下,只得揣進懷里。 ☆、第5章 擺攤 這是一間農家院里幾乎都會有的雜物房,放置著農閑時派不上用場的農具。 方琳掃了眼屋子,南面墻上靠著鐵鍬鋤頭叉子這些東西,地上擱著麻繩和大大小小的筐子簍子,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堆在角落里,東邊靠窗的地方擱了張床,上頭落了厚厚一層灰。 沈媛媛有些尷尬,搓了搓手笑道,“我娘她也沒旁的意思,就是家里……家里其他房間都沒床,唉,算了,我去給你們打水,把這兒先擦擦吧?!?/br> 方琳沖她笑了笑,“那就謝謝媛meimei了,我跟敏兒這收拾一下?!?/br> 等沈媛媛出了門,方敏這才露出不滿的神情來,“我早說舅母不會愿意的,姐你瞧瞧,現在叫我們住這樣的房子,還要受他們的氣?!?/br> 方琳皺了皺眉,平日里自己沒注意,今天才發現meimei不知何時養成了這般愛抱怨的性子,她斂了笑,“舅舅又不欠我們的,舅母收留我們,是看在親戚情分上,不管她為人如何,我承這個情,至于吃住,若是有法子改善,那自然好,無法子就甭說那么多,抱怨又不能解決問題?!?/br> 方敏吐了吐舌頭,“好啦,我知道了,你就別念叨了?!?/br> 說罷兩人便合力收拾起房子來,筐子簍子小的放到大的里頭,農具都歸置到一處,沒多會兒,沈媛媛提了桶水過來,“這是早上做飯灶上剩下的水,還溫著呢?!?/br> 方敏從外頭找了個掃帚,把床板上的土全掃了一遍,緊接著又是門窗,然后才開始擦洗,沈媛媛幫忙打下手,饒是如此,拾掇完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下來了。 沈二山父子倆和大房的沈光宗趁農閑在外頭攬了活計,冬日天短,早早地就回了家,正坐在爐邊烤火。沈大山跟他們前后腳到的家,沈媛媛聽見動靜迎了出去,方家姐妹也跟著出去見了禮。 俗話說外甥肖舅,方敏的脾氣隨了沈二山,他一聽說胡氏要把方琳嫁給李二柱子的事,立刻抄起手邊的鋤頭,叫嚷著要去青崗村鬧事,還是方琳好說歹說才勸住了。 沈家人多,吃飯的時候坐了滿滿一桌,方琳掃了一圈,卻沒瞧見沈耀祖,便問道,“怎么不見三表弟?” 沈大山雖然懼內,但還是很疼外甥女的,他給方琳夾了一筷子菜,道,“老三在鎮上學堂念書,等閑不回來?!?/br> 方琳倒是聽說過這么一回事,便沒再多問,低著頭扒飯。 二房的獨子沈平安是個善談的,聽到這話笑嘻嘻地打趣,“琳jiejie只惦記著三弟,真是教我和大哥傷心。都是弟弟,差別怎么這么大呢?!?/br> 方敏撲哧一聲笑了,用筷子打了他一下,“安哥哥你多大,耀祖才多大,你好意思跟他比嘛,還不多學學宗哥哥,多吃飯,少說話?!?/br> 李氏臉上的慍怒一閃而逝,坐在她腿上的沈如意指著桌上的一盤溜rou片依依呀呀地叫喚著,孫氏摳門,尋常是不會做這樣的葷菜的,這rou是沈家兩兄弟回來見著侄女,支使沈平安去村頭割的。 方琳將李氏剛才的神色看在眼里,順手從碟子里夾了塊rou放到沈如意的碗里,道了聲,“敏兒就是個長不大的孩子,要是什么地方做得不對,二舅母別往心里去?!?/br> 李氏給沈如意喂了兩口飯,笑了笑,“哪能啊?!?/br> 吃過晚飯,沈媛媛回房繡嫁妝去了,孫氏和沈大山在廚房里準備第二天擺攤的生食,其他人都各回各房去了。 方琳從沈老太太那抱了一床舊被褥,姐倆脫了衣裳疊好放在床頭當枕頭,也算是有了個安身的地方。 拾掇了大半日房間,方敏累壞了,躺下沒多久就睡著了,方琳卻遲遲不能入睡,她聽見老鼠吱吱喳喳的在屋子里竄來竄去,房梁上的灰偶爾落下來,月光透進窗戶,空中的浮塵都顯得那么清晰。 方琳想,日子大抵是不能這么一直過下去的,雖然舅母已經答應讓住下來,但沈光宗和沈平安都到了娶媳婦的年齡,若是真有人上門說親,那這里定然是不能再繼續住的。 不知怎的,她腦海里忽然浮現出段南山的影像來,那晚他送自己下山回家,在路口分開的時候,說了句“等著我?!表锶钦J真和篤定。 終于,恍恍惚惚的,方琳睡了過去。 五更天還沒過,外頭就有人敲門,孫氏扯著嗓門喊,“琳姐兒,你起了沒?!?/br> 方琳平日里早起慣了,這會兒正穿衣裳呢,怕吵醒方敏,輕手輕腳的,沒成想突然這么大動靜,不得不開口應了句,“大舅母,我起了,馬上就來?!?/br> “那你快點,起來就去廚房做甑糕,柴我昨晚叫光宗抱到廚房去了?!睂O氏叮囑了兩句,便裹了衣裳回房睡覺去了。 方敏到底還是被吵醒了,她揉了揉眼睛,“天還黑著呢,你起來做啥?!?/br> “睡你的,甭管我?!狈搅战o她掖了掖被角,聽見她咕噥了兩句,這才出了屋子。 冬天夜長,這會兒星星還亮著,冷風吹著,剛出被窩沒多久的方琳不由打了個顫。 摸黑走到了廚房,糯米在盆里泡著,因為怕上凍,晚上連盆帶米都放進鍋里捂著,灶下熄了火之后余溫也能頂幾個時辰,方琳摸了摸,盆沿還有點溫度。 她找了根筷子搭在盆沿上,將多余的水倒了出來,然后熟練的生火。沈大山專門弄了個推車,把爐子卡在中間,大點的柴火枝塞不進去,方琳只得把它們折成小段。 看著火旺起來之后,她把甑從案板下面搬過來放到上頭加熱,緊接著把盆里的米和昨晚洗干凈的蜜棗往甑里頭鋪。 白沙鎮并不是產米的地方,湊巧小廟村離河近,沈家有兩畝水田,往年收了稻子大多是換白面吃,孫氏心思活泛,加上沈耀祖在學堂念書費銀子,她和沈大山商量著做點生意,沒想到這一來二去還真賺了錢。 沈大山擺攤的時候燒得是木炭,但木炭貴,昨晚上孫氏就叮囑方琳,在家里要燒柴火。曬干的木柴燒得快,方琳一邊要看著火,一邊還要攪動甑里頭的米和棗,以免粘底。 時間一長,胳膊便有點兒酸,幸好方敏這時候也醒來了,兩人分攤著干,倒也沒那么累。 蒸了有大半個時辰,沈大山也進了廚房,他把案板上摞起來的竹箅子放到推車上,箅子上面擱著的,是昨晚包好的餃子。車子上左側是案板,上面放著蒸屜,下面放了兩桶木炭,右邊放著碗碟之類的東西,都是木頭的,不怕摔。 方琳見他收拾東西,忙起身問道,“舅舅,這是要走么?!?/br> 小廟村離鎮上并不遠,現如今這時節,辰中天才亮,沈大山平日里都是卯時過了才走,到鎮上天都已經大亮,今天有方琳幫忙,恰好又逢集,他琢磨了一下,當機立斷的決定早早出發。 雖然天冷,起個大早趕集的人卻不少,方琳一路上就碰見了好幾個。 甑糕還沒熟,但散發出來的香氣已經引得人食指大動,方琳添了點炭進去,離得稍微近了些,被竄出來的火苗燎了頭發,幸好這一路也添不了幾次。 到白河鎮的時候,天蒙蒙亮。 沈大山占了個好位置,熱氣騰騰帶著棗香的甑糕,無論是趕集還是路過的,都愿意坐下來要一份嘗一嘗。擺了這么久的攤也有不少老顧客尋來,特意買回去給孩子吃,方琳用干荷葉裹好,捆上紙繩子才遞給客人,“您小心燙著,好吃下回再來?!?/br> 方琳嘴甜,手藝也不錯,不消一個時辰,一鍋甄糕就賣了個干凈,連沈大山也夸她,“沒瞧出來你挺會做生意啊,舅舅嘴笨,你可幫了大忙了?!?/br> 甑糕賣完了,剩下這一天賣的就是餃子和面條,沈大山和附近的店家說好了,可以去他那兒打水,方琳拎著桶朝舅舅說的地方走,一打眼瞧見段南山進了隔壁的皮草鋪子。 上回他說要去家里提親,現如今自己已經跟家里翻了臉,萬一他莽莽撞撞地去了,給胡氏打出門怎么辦,方琳尋思著,自己住在舅舅家的事兒還是要跟他說一聲的,便站在街邊想等他出來。 左等右等都不見段南山出來,方琳又擔心舅舅急著用水,只好拎著桶子去打水,結果等她打完水過來一問,段南山已經走了。 “說起來南山這幾張皮子,還是他爹留下的,完好無損,值老鼻子錢了,我要了好幾回都舍不得賣,這回怕是急用錢,終于給舍了出來?!钡昙疫€在絮絮叨叨,方琳卻不耐煩聽下去,轉身出去尋段南山去了。 他爹留給他的皮子,必定是極厚重的家底,萬一真是為了自己那晚上的請求給賣了,方琳覺得心里虧得慌,聽掌柜的意思,那幾張皮子貴得很,她覺得要真為自己不值當。 轉遍了附近的幾條街,連段南山的影子都沒見著,方琳泄氣的回到攤位上,又開始忙活起來。 趕集的人多,準備的餃子和面條早早的賣光了,沈大山從錢罐里摸出幾個銅子來,“想吃什么就去買,別跟你舅母說?!?/br> ☆、第6章 撞見 方琳沒推辭。 家里的米不多了,沈大山收了攤,托旁邊的小販幫忙照看推車,自己買米去了。 方琳數了數,舅舅給了自己七文錢,加上昨晚外祖母給的,她打算買點東西。 眼看著meimei快到了出嫁的年齡,嫁妝也該預備著了,可她們還欠著舅舅家的錢,方琳思索著,或許自己應該想法子賺點錢才是。她針線活還算不錯,平日家里縫縫補補的活計幾乎都是她在做,之前從鎮上嫁過來的小香偶爾會給布坊做些小東西換錢,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也試一試。 擱在原先,方琳是決計不會這么想的,即便是能賺錢,自己也甭想偷摸地攢下來,都會進了胡氏的口袋??扇缃袂闆r不同,用錢的地方也多,她不得不籌謀著。 白河鎮上最大的布坊是張記,大伯家的方玉去年嫁給了鎮上衙門的捕頭,逢年過節回來穿的衣裳,料子都是從張記扯的,顯擺過很多回。 方琳想,這大鋪子做活,想必給的錢能多一些。但她甚少來鎮上,更不值得張記布坊在哪里,只得向路邊的行人打聽起來。 好在張記是出了名的好找,方琳從他們擺攤的這條街道繞到主干道上,往前走了沒幾步,就瞧見一棟三間房的鋪面,青磚砌的墻,外頭兩根朱紅色的柱子,怎么看怎么漂亮,就連那棉門簾上也繡著一叢牡丹,富貴逼人。 她抬眼敲了敲招牌,四個字只認識倆,“張”和“布”,她小時候村里還有學堂,教書的是個白胡子一大把的老先生,那時候沈氏還在世,整日被方老太太磋磨,并沒有閑工夫管她,方琳閑著沒事做就溜到學堂外頭看老先生給村里的孩子們上課,僅認識的幾個字也是偷學來的。 大抵是因為趕集的日子,張記布坊的生意并沒有受影響,進進出出的人不少,莫不是衣著鮮亮,方琳有些邁不動步子,負責打簾的小童瞅了她半晌,揚聲道,“外頭穿灰衣裳的姑娘,哎哎哎,說你呢,就你,你站那看什么呢,咱這兒的東西你買不起,別瞧了?!?/br> 方琳深吸了一口氣,臉上掛了笑,“小哥,你們家掌柜在嗎?” “找掌柜?”小童盯著她上下打量了一番,“你是我們掌柜什么人???找他有什么事???” 方琳被問住了,她搖了搖頭,“我就是……就是想問問,你們家要不要找人做繡活?” 就說嘛,瞅這姑娘的穿衣打扮也不像是掌柜的親戚,他揚起頭,“我們家的東西都精貴著呢,你們這些人笨手笨腳的弄壞了賠都賠不起,趕緊走趕緊走,不然我們管事出來趕人了,他可沒我這么好說話?!?/br> 方琳是受氣慣了的,并不以為意,她低聲問道,“真不要人么,可是我聽我們村……” 她話還未說完,就被小童不耐煩地打斷,“你們村!你們村的人穿得起咱這兒的料子嗎,說了不要就是不要,趕緊走吧,別妨礙我們做生意!” “吵吵什么呢。這么冷的天,掀著簾子把冷氣往屋里頭放,你想凍死老子是不是!”說話的是個發福的中年大叔,他走過來敲了一下那小童的腦袋,正準備再訓斥幾句,忽然瞧見店里的客人往外走,兇惡的表情立刻換成副笑臉,變臉之快,簡直令人咋舌。 只見他笑著招呼道,“您買好了,用著合適下回再來,春生,還不快送送段公子?!闭f罷踢了那小童一腳。 小童慌里慌張,原本打著簾的手一松,倒是把門給蓋住了。 “傻蛋玩意?!惫苁碌牧R了句,快步朝前,親自掀起了門簾,“您慢走?!?/br> 男人臉上掛著憨厚的笑,“管事您客氣了,等我成親那天,一定請您來喝喜酒?!?/br> 方琳聽到熟悉的聲音,下意識地抬起頭,段南山的笑臉映入眼簾,她驚呼出聲,“你怎么在這?” “誒。你也來買布?”段南山瞧見自己未過門的媳婦,臉上的笑意更濃,他將買來的東西單手攬在懷里,“不用買,我都備齊了,要不你在進去瞅瞅,瞧上什么跟我說?!?/br> “買什么?”方琳有點回不過神,她在門邊看了半晌,這進出的都是鎮上的富貴人家,段南山說不上窮得叮當響,但絕對買不起這里的東西。 “成親要做的衣裳啊?!倍文仙侥樒け?,幸好黝黑的皮膚看不出泛著紅,他看著方琳,認真道,“我也不知道你喜歡啥樣子,就揀順眼的挑了幾匹,李嬸說紅的裁嫁衣,其他花色給你多做幾身衣裳?!?/br> “你……”方琳眼眶有點濕,從小到大穿舊衣裳穿習慣了,家里也沒人提過給她扯幾匹料子做衣裳,她心里頭有點不是滋味,可眼前這個人,不過是因為自己走投無路之下說要嫁給他,便事事為自己著想,還在這么貴的店里給自己買布,說不感動是假的。 “段大哥,你為啥對我這么好呢?”方琳有點走神,把心里話給問了出來。 段南山撓撓頭,“你是我媳婦,我不對你好對誰好?” 聽到這回答,方琳大窘,瞥了眼小童和那管事,低聲反駁了句,“還沒過門呢?!?/br> 段南山哈哈笑,理所當然道,“你都答應嫁給我了,還能反悔不成,我東西都備齊了,明兒上你家提親去?!?/br> 說到提親,方琳猛地想起自己家里的事還沒跟他說,她顧不得害羞,拽了拽段南山的袖子,“段大哥,你餓了吧,我請你吃面?!?/br> “不買布了?”段南山把自己手里的東西一股腦堆到她懷里,“你先瞅瞅夠不夠?” “夠了夠了?!狈搅占敝f事情,壓根沒細看,又把那一堆東西推回給他,“咱們走吧?!?/br> 數九寒天,吃上一碗熱湯面最暖和不過,盡管天色已經暗了下來,這面攤的生意卻依然很好。 方琳要了兩碗陽春面,這才尋了個位子跟段南山坐了下來,把昨天家里那亂七八糟一攤子的事說給他聽。 段南山不說話,方琳心里有點兒緊張,她抬起頭悄悄地看了男人一眼,見對方正皺著眉頭,好像不太開心的模樣,方琳遲疑了一下,正準備開口,卻忽然聽到段南山帶著點苦惱的聲音,“我不知道你舅舅家在哪兒,那可該怎么上門提親去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