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
她竟然心安理得,受之無愧,可見一點悔意也沒有??! 還有徐國公府,竟然內外勾結,聯合起來蒙騙自己,這是把自己當成傻子耍弄么? 徐家,皇后! 好得很! 這是不把自己跟皇帝放在眼里了。 太后娘娘越想越是憤恨:“備轎,本宮要去親自問一問皇后,審一審天醫院,本宮要看看,她到是有病沒??!” 隨后,太后娘娘攜手迎春上了暖轎,一行前往坤寧宮。 回頭卻說元春,這會子坐鎮坤寧宮,指揮著太醫們請脈處方,熬藥喂食,心里卻是一陣陣的狐疑。 昨夜晚,她回得宮去,左思右想一番,悄悄使了抱琴前坤寧宮探聽虛實。 少頃,抱琴回返,告知元春,她在坤寧宮瞧見了太醫院的伺藥太監高順了。 元春聞言,頓時心中一動,隨即心花怒放。只是皇后娘娘約見鷹犬田東明的暗號。只是,如今的陳女史不及元春靈活受寵,皇后很多事情瞞著陳女史。 皇后多時不私會田東明了,如今自己思謀拿她,她到熬不住了??芍^瞌睡遇到枕頭了。 果然,抱琴隨后被陳女史傳去坤寧宮,卻是陳女史分派抱琴前往太醫院尋找太醫副院使田東明。 元春這里得了抱琴密保,暗暗派遣紫墨用自己繡制的荷包換下了皇后的荷包,將皇后娘娘繡品上月亮位置改了,約見田東明的時間,也由三更天改為夜半子時。 元春只是想讓皇后多等待一些時候,為了夜半皇后生病找個由頭。熟料,結果卻比她預料還要好上千百倍。 這一回,皇后別說上元佳節復出了,這一輩子能夠保留一條殘命,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只是,元春也十分訝異,昨夜晚,風雪并不大,為何單單御花園的落雪比別處厚了二三尺呢? 陳女史也不及下藥,如何皇后竟然這般傻愣愣凍僵了? 再有田東明,這人一貫性謹小慎微,旬日間,除了偶爾湊巧被安排金坤寧宮診脈,余者,多半借由留宮值夜之際跟皇后密會。 這田東明乃文武全才,雖然談不凌空取命,飛檐走壁卻不在話下。 否則,他跟皇后惺惺相惜這些年而不被人察覺了。 第110章 太后駕臨坤寧宮,驚得滿室太醫宮女噗通跪倒,瞬間滿地腦袋。 太后娘娘升位正坐,蹙眉問那賢貴妃:“皇后倒地什么情景?” 元春一臉沉靜,把皇后的病癥說了:“皇后娘娘病情已經已經穩定,說是性命無礙,只是皇后娘娘露宿亭子間,身上肌膚多處凍傷壞死,只怕將來好了,也會不良于行?!?/br> 太后娘娘滿臉背晦,一國之母,肌膚壞死,不良于行,此乃惡疾,可是做不得皇后了。 元春覷著太后面色,心中大喜,故作哀婉之色:“皇后娘娘還算是幸運了,太醫院副院使跟坤寧宮的陳女史可就不大幸運了,今早發現的時候,他們二人已然冷透了?!?/br> 太后震驚不已,陳女史陪著皇后,她能夠理解,太醫院院使怎么也隨行? 這話在太后腦海打個轉兒,太后娘娘眼神立森冷起來:“是誰最先發現了皇后,帶來見我?!?/br> 元春應聲是:“太后有命,速帶坤寧宮侍衛統領與總管太監近前回話?!?/br> 少頃,坤寧宮侍衛統領到了。 元春出聲喝命:“太后娘娘問話,今日可是你等發現皇后娘娘?當時何等情景,照實回稟?!?/br> 坤寧宮侍衛統領高武知道自己這回難逃刑責,倒也痛快,把昨夜無端端睡死了,今日一早發現皇后失蹤,如何連著嬤嬤宮女滿宮殿搜尋無果,最后,終于在御花園尋到皇后從頭到尾了說了一遍。 然后,高武言道:“微臣們在御花園得秀峰旁邊的觀瀾亭找到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當時跟天醫院副院使田東明挨著肩膀,靠著腦袋,已然凍硬了,亭子外邊守著坤寧宮的陳女史。當時微臣一邊將皇后救回,一邊便命人去了太醫院傳太醫,回頭又報告了賢貴妃娘娘。經過情景就是這般,微臣所言都是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絕無半點虛言,太后娘娘明察!” 太后娘娘越聽面色越是鐵青,及至高武說完,太后娘娘已經面色狠戾要吃人了:“馮紫英何在?” 堂堂皇后竟然為了個下賤奴才殉情自戕,正是夠單色??! 一個大活人竟然被活活凍僵了,那只有一個解釋,凍僵之人甘之如飴。 馮紫英這會子早得了消息了,皇后竟然在他眼皮底下作jian犯科,皇上這一頂綠帽子太沉重,或許,他得烏紗帽要被壓碎了。 太后娘娘雖然一貫欣賞馮紫英,這會子也沒了好臉色了:“速將坤寧宮上下鎖拿刑訊,至于皇上那里,你自己滾去解釋吧!” 對于皇后,太后娘娘也有交代,太后娘娘忍著惡心,握住了皇后娘娘的手:“可憐見的,你這你年紀輕輕竟然要在床上度過余生了?!?/br> 太后娘娘說這話,眼睛錐子一般盯著太醫院顧太醫。 顧太醫一頭磕在地上,汗流如漿:“微臣必定竭盡全力救治皇后娘娘!” 馮紫英首先將坤寧宮上下三十余人拘押慎刑司,親自動手挨個打了一遍,最后,宮女太監說什么都有,包括皇后娘娘從前整掉了那個妃子胎兒,使壞誣陷謀個宮妃,暗害謀個宮妃,事無巨細,攏共百十宗,卻沒有馮紫英索要線索,昨夜晚,到底是誰將整個皇宮侍衛一體陷入癱瘓狀態。因為,馮紫英今晨尋找線索,所有人都成了睜眼瞎子,都對昨晚情況一無所知。 這個情景讓馮紫英覺得詭異,在他掌管暗衛之后,從未發生過。 馮紫英第一次對自己掌控能力產生了懷疑,他因此十分恐懼。 這人若是有意謀害皇上,豈非易如翻掌。 不過,只要是人所為,必定要留下線索,馮紫英對自己斷案能力還是有些信心,怎么會一無所有呢? 馮紫英使出渾身解數求證線索之際,徐家進宮會親之人被太后娘娘派人擋駕了。 徐國公府人詢問緣故,坤寧宮傳旨太監眼皮子不帶脧一下:“太后娘娘的懿旨就是原因?!?/br> 言罷,掉頭而去,徐國共一家人頓時成了無頭蒼蠅。 乾元帝原本忙碌,皇后稱病多日,他這兒根本不知道自己頭上多了一頂綠油油的翡翠冠兒,聞聽太后娘娘不虞,百忙之中偷空前來探視,這才得窺端倪,頓時大怒。 乾元帝怒氣沖沖返回乾清宮,即刻召見馮紫英,見面之后,不曾動問,先把馮紫英踢了個鼻青臉腫,面對馮紫英豬頭一般尊榮,乾元帝尤不解氣,一氣拔出來寶劍,劍尖直抵馮紫英喉嚨:“狗奴才,當得好差!” 馮紫英并不辯解,卻是引頸受死:“微臣慚愧,只求皇上讓微臣審完這個案子,之后,任憑皇上裁決!” 皇上臉上的肌rou一陣陣抽搐:“審完?都一天了,罪犯還沒審完?什么人這般骨rou硬?” 馮紫英道:“余下之人都招供了,唯有皇后娘娘奶娘奶公還在死扛,田東明的底細微臣也查證了,他并無親人在世,且是徐國公府推薦進宮,說是徐家遠親,微臣猜測,必定他的身份也做了假?!?/br> 乾元帝眸中狠厲之色驟起:“皇后的事情,奶娘必定清楚,給我把奶娘全家老小吊起來拷問,我就不信,他們為了別人會讓自己全家斷子絕孫!” 馮紫英領命而去,夤夜抓捕奶娘三子一女,闔家上下連帶下人攏共竟有三百余口。 最終,皇后奶公戚容扛不住了,招供了。 田東明乃是徐皇后父親徐國公情人表妹之子,表妹公爹因為科舉舞弊案件,全家入罪,公爹跟夫君直接參與無比,被判斬立決,這個表妹被判官賣為營妓,這個表妹事兒狠角色,她吃藥催生兒子,自己難產而死。兒子托付給情人表哥徐國公,徐國公不敢將孩子領回家去,寄養在遠方親戚家里,這個遠房親戚是個郎中,因此,田東明學了一身醫術。 后來,遠房親戚也死了,田東明便以表親身份寄居徐府。 當初的皇后根本瞧不起田東明,卻利用徐家影響力將田東明混進了太醫院,以便就進照顧皇后。 皇后跟田東明搭上關系,卻是在她得知自己再不能生育,求助田東明,希望田東明替她謀求生子秘方。田東明對婦科并不精通,卻為了跟皇后苦心鉆研婦科?;屎笞罱K絕望,索性破罐子破摔,讓田東明替她配藥害人。 迎春聞聽皇后奶娘家里的規模,震驚不已,三百余口,這個人口數目直追公侯之家了,已經超過了如今精簡過后的榮國府了。 隨后,乾元帝讓馮紫英徹查皇后奶娘丁家所有罪行,結果,丁家的阻性令人發指。其中一條,丁家合同陳女史家里,利用宮廷供奉的身份,壟斷江南茶葉,設計坑害江南熊姓大茶商,勾結水匪,鑿穿了人家送貢茶大船,綁架了熊一鳴三代單傳的兒子。 最終,戚容出面替熊家鏟事兒,讓熊家將將來的二千畝茶山,以及貢茶的自個雙手奉上。 至于,戚容利用職務之便,在內務府坐地分贓,所有內務府生意他都插手抽頭吃紅這些小事情,就跟更不用說了。 最是讓皇上氣憤的是,戚容不僅壟斷茶葉,還參與販賣私鹽,鹽茶是國家稅收的重中之重,如今卻被皇后便向鯨吞。 戚容為了脫身,拔出蘿卜帶出泥,想馮紫英供認,販賣茶葉私鹽牟利,除了皇后娘家徐家,還有太后娘娘的娘家甄家,乾元帝的舅舅甄應嘉也有份參加。 準確地說,甄家鹽茶大鱷,徐家則是私鹽私茶的保護傘。 乾元帝震驚異常,怪得太上皇跟自己多次派遣巡鹽御史,個個鎩羽而歸! 悉數揚州知府,江南巡鹽御史,要么死在任上,要么成為貪官污吏。 乾元帝想起從前,甄家對自己母子不遺余力的支持,如今真要掀翻了甄家么? 乾元帝最終命令馮紫英:“將豈容得供狀謄抄三份,命其畫供,一份由你保存,一份交給朕,一份由你親自送去徐家,何去何從,讓徐家自己看著辦吧!” 隨后,皇后案件以坤寧宮奴才大換血而結束。 皇后娘娘對外宣稱病,封宮靜養,從此淡出眾人視線。 戚容一家人被發配東西北充當披甲人奴役,世世輩輩為奴為婢,不得贖買。 回頭卻說元春,正月初四傍晚,皇后案件落幕之后,元春召見迎春議事。見面之后,元春第一句話便是:“御花園陡然間堆雪如山,是你做的么?” 迎春搖頭:“不是我,呼風喚雨非人力所為,再者,我若由此本領,當初還會被人欺負致死么?” 元春一想當初,不有點一點頭兒:“這話也是,不說進宮,就是當初在家里,你奶娘握著你的銀子自己吃喝玩耍,卻要你謹守本分,你竟然也容得下。所幸你如今長大了,知道好歹了,否則,我還真的不敢叫你進宮來?!?/br> 迎春聞聽這話,面色一暗。 元春暗暗后悔說錯話,心里卻是有些不服氣,想著總有一日,迎春會感謝自己當初決定。恰好榮慧,敏慧進門,姐妹很有默契的避開這個不愉快的話題。 正月初五,太后娘娘因為皇后的事情,大受打擊,病懨懨的不思飲食,因此取消了會見誥命議程。 乾元帝得知太后娘娘因為皇后的事情已經生病,攥著手里的供狀,捏成了團兒。 最終,乾元帝召見了自己的母舅甄應嘉,然后賜宴。甄應嘉原本跪著領受,乾元帝格外凱恩賜座,一時間,飯菜上桌,甥舅對坐。 乾元帝給甄應嘉敬酒:“朕還記得當初,母后被人欺負,母子們常常使用殘羹剩飯,冬日里木炭也是煙煤,有時候就連奴才也敢欺負人。那一年,京都的雪下了足足三尺厚啊,過年的時候,我屋里直得了一小簍子銀霜炭,用不了三五日,余者都是竹炭,朕那時候常常夜半凍醒。母后便把自己份例中銀霜炭,竹炭,都勻給朕,朕當時還小呢,以為母親自有辦法,后來才知道母后因此凍病了,差點就……” “朕如今想起來,常常后怕不已??!” 甄應嘉忙著安慰:“太后娘娘先苦后甜,如今想了福了,皇上切勿記掛過去,都是小人作祟,不是皇上的錯?!?/br> 乾元帝額首:“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道舅舅您科場高中,外放揚州,這才有所好轉??!” 想起太后jiejie當初從才人慢慢煎熬,甄應嘉眼圈也紅了:“血濃于水,微臣做這些都是應當應分?!?/br> 乾元帝額首:“是啊,哦,前兒我聽京都謠傳一件事情,不知道舅舅提高沒聽過?” 甄應嘉心下愕然,不知道皇上今日緣何說起這些坊間傳言,因問:“未知圣上聽說了什么謠言呢,這京都人靈地杰,稀奇古怪的事情也實在多不勝數,叫人目不暇接?!?/br> 乾元帝一笑:“唉,說起來京都里地面最不缺乏謠傳,世人多事一笑了之。不過,這一次謠傳內容叫人心驚膽顫,朕身邊有一個御前帶刀侍衛馮紫英,他竟然匯報說,坊間有人傳言,說是徐家有個叫做戚容的奴才,背著主子在外頭開衙建府,學人家公侯之家,使奴喚婢,正經主子不過十余口,服侍的人卻有好幾百,我聽了還不信,朕如今恨不得裁人節流呢,一個公府奴才竟然穿金戴銀,使奴喚婢,一擲千金,簡直比朕這個皇帝還要體面威風,朕就想知道,這徐家的銀子哪兒來的呢?朕現在正是國庫空虛,恨不得一個銅板掰開用,好在奴才們能能干,能掙銀子。朕預備過些日子召見這些富戶,朝廷委實太窮困啊,正要不拘一格將人才才是!” 甄應嘉起初還在回話,到后來,甄應嘉已經滿頭大汗,面如土色了。頓時一抱拳:“微臣愚鈍,還請皇上吩咐,微臣必定照辦?!?/br> 乾元帝滿意一笑:“舅舅回去等著吧,很快就會有人告訴舅舅該何去何從!”言罷,權當只是擺手:“舅舅請坐,今兒咱們直論甥舅,不論君臣,違者罰酒!” 甄應嘉再次坐下,這一次,他只是把屁股尖尖一點掛在椅子上,腰桿子卻聽得筆直,猶如標桿:“微臣謹遵圣斷?!?/br> 甄應嘉帶著無上榮寵回到府里,卻是越想越心驚,皇上這是在敲打自己。 甄家從前不過是書香門第,為了改換門庭,甄家上下犧牲很多,得到的榮寵也多。他心里不知道皇上云里霧里說這話,倒地想表達怎樣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