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
書迷正在閱讀:界限之外(出軌NPH)、傾然自喜、動物世界h(短篇合集)、不小心讓章魚哥黑化了(h)、戒煙(1v4)、差上天了(婚寵)、愛不逢時、余青(H)、魅魔養成記(高H 奇幻 rou文)、女主她總是被睡服(古言 nph)
隆正帝立即召來翰林學士,命翰林學士擬旨。 藤王左邊站著張鄠,右邊站著明探微,一句話沒敢說。 翰林學士當場擬旨,藤王心如刀割。 這些年來,藤王一直對江浩歌有意,甚至流露過想聘江浩歌為藤王妃的意思。 韓妃當然是不可能同意的,大罵藤王,“江浩歌是宣德侯江博儒的女兒,江博儒陷害過你父皇啊,聘江浩歌為王妃,是想公然和你父皇作對?”罵得藤王低頭無語。 藤王雖然不再奢望迎娶江浩歌,但還想為江浩歌做些事情,比如說在江氏族中挑選出年輕有為之人,助其立些功勞,令其在朝中站穩腳跟,江浩歌也就有娘家可以依靠了。 為了幫江浩歌,藤王一直密切留意明探微那邊的情況。 畢竟明探微和江浩歌同父,如果明探微肯出面,恢復宣德侯的爵位也不成問題。 明探微,以及她的母親明瑯,和隆正帝一樣是受害人。這世上除了隆正帝和明瑯,就只有明探微有資格原諒江家、恢復江家的地位。 藤王如果拿到明探微的把柄,說服明探微就會很容易。 可惜,這么多年了,藤王并沒找到所謂的把柄。 白楊樹村的那樁案子,勉強可以算作一件,卻被韓妃知道了,透露給了太子妃。 太子妃沉不住氣,很快便出手了。 藤王想在太子妃這把火上再澆澆油,秘密派人去了白楊樹村,想殺人滅口。 試想,白楊樹村的案子要重審,做為證人的村民們卻被滅口了,最大的嫌棄人是誰?當然是明探微了。 可藤王派出去的死士,一個也沒有回來。 案子重審了,明探微反擊得很漂亮。 藤王本來心存僥幸,以為自己派出去的是死士,任務完不成便自殺了,不會留下痕跡??擅魈轿⒁婚_口便以白楊樹村做為威脅,顯然早已知道內情。 所以,不管明探微說什么,藤王都不敢抗命。 藤王心中苦澀。 他連李慧艷的面都沒見過,就要迎娶李慧艷為王妃了,而且必須一輩子對李慧艷好……他愛的是江浩歌,憑什么要娶李慧艷…… …… 藤王的婚事定下來了,韓妃受到很大的打擊。 她不服氣藤王的婚事要由齊王決定,可最終藤王的婚事還是由齊王決定,而且明探微還提出很過份的要求,讓藤王一輩子對李慧艷好。 明探微提的這個要求,寫到賜婚詔書中了。 韓妃看到賜婚詔書的副本,瞪大眼睛看了一遍又一遍,天旋地轉,暈倒在地。 她就藤王這一個寶貝兒子,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藤王身上了。 她希望藤王娶一位柔順的王妃,以藤王為天,把藤王服侍得舒服周到。她卻萬萬沒想到,藤王被逼著娶李慧艷不說,還奉旨一輩子要對李慧艷溫柔體貼…… 這日子沒法過了! 韓妃用心梳妝打扮,親自下廚做了羹湯,送去給隆正帝。 隆正帝喝了幾口,順口稱贊,“你手藝還是這么好。辛苦你了?!?/br> 韓妃見隆正帝心情很好,趁機提起藤王的婚事,“……那位李姑娘出自興安伯府,興安伯這個爵位只能襲三代,現如今的興安伯已經是第三代了……” 隆正帝沒等她說完,便慷慨的道:“這不算什么。朕下道恩旨,許興安伯府多襲兩代便是?!?/br> 韓妃一怔,“妾不是這個意思……” 隆正帝溫言安慰,“朕知你一向溫順守本份,你并不是嫌棄李姑娘娘家不夠顯赫。好了,朕知道你對李家姑娘很滿意,朕這樣決定,也是想對鄴兒好一點” 隆正帝事情很多,沒說幾句話,便把韓妃打發出來了。 韓妃出來之后,眼神發直。 她明明是去央求隆正帝改變心意,給藤王另選王妃的,結果怎么變成她很滿意未來藤王妃,還給未來藤王妃娘家求了爵位? 這算什么事啊…… …… 兩道圣旨,一起到了興安伯府。 興安伯府冷落已久,已經多少年沒有接過圣旨了,一度兵荒馬亂雞犬不寧,亂套了。 這家人慌慌張張的擺好香案、跪聽旨意之時,宣旨的內侍算算時辰,他到這家已經快半個時辰了。 破落戶就是破落戶,就是上不了臺面。 內侍心中腹誹,高聲宣讀了第一道旨意。 興安伯李勤跪在地上,一臉茫然。 他聽到內侍的話了,每個字他都聽到了,可他不敢相信。 興安伯夫人陳氏,比他更懵。 這啥意思? 他們的兒子李戰正在壯年,反應還是快的,“爹,娘,陛下開恩,許咱們興安伯府再多襲兩代??熘x恩啊?!?/br> 李戰提醒過后,興安伯和陳氏才如夢方醒,“謝陛下隆恩!” 興安伯和陳氏就想互相攙扶著站起來了,內侍不快,“急什么?還有第二道旨意?!?/br> 還有一道旨意?興安伯和陳氏戰戰兢兢的又跪下了。 內侍宣讀過后,這夫妻倆又發起呆。 這什么意思? 李戰大為驚訝,“藤王妃?陛下聘我兄長李威的次女為藤王妃?” 李戰之妻小陳氏眼中冒火。 本來想把李慧艷推到藤王府,為興安伯府謀些利益的,沒想到李慧艷竟能正式被聘為王妃。早知道能做王妃,為什么要推李慧艷,應該推她的親生女兒李慧敏啊。 內侍訓斥,“怎么著,你們還想抗旨不成?還不快快接旨!” 李戰連稱“不敢”,和興安伯一起接下旨意。 興安伯要留內侍飲茶,內侍瞧不上這家人,不肯喝茶,回宮復命去了。李戰追出去,給內侍送了個沉甸甸的荷包,內侍臉上才算有了絲笑模樣。 這興安伯府的人,總算還沒有蠢到家。 李戰送走內侍回來,就被他妻子小陳氏給抓住了。 小陳氏一臉的貪婪,“夫君,咱們想想辦法,換慧敏做王妃吧?!?/br> 李戰把小陳氏推開,“對不住,我沒這個本事,您另請高明?!?/br> 開玩笑,他要是有這個本事,能隨意換王妃,他還能窩在這敗落的興安伯府?陳氏是小陳氏的姑母,關注點和小陳氏不同,“伯爺,咱家這爵位能多襲兩代了,你可一定要留給戰兒啊?!?/br> 興安伯耳朵根子軟,聽慣了陳氏的話,“那當然是戰兒的?!?/br> 第104章 104 當天晚上, 陳氏和小陳氏這姑侄倆就吵成了一團。 陳氏自以為很高明,“世子之位是最要緊的你懂不懂?戰兒做了世子,以后就是興安伯,這伯爵之位還能再傳給海哥兒。如此一來, 我兒子, 你兒子, 兩代伯爺,坐享榮華富貴?!?/br> 小陳氏堅持, “還是讓慧敏做王妃最好?;勖糇隽送蹂? 自然提攜娘家,到時候什么樣的榮華富貴沒有?” 陳氏不高興了,“你就知道向著自己親生的。你要知道, 慧敏雖是你親生的,卻是個女孩兒, 遲早要嫁出去,嫁出去便是外人了。海哥兒雖是庶出,卻是正正經經的李家人,這輩子都是?!?/br> 小陳氏冷笑, “你說得再多, 我也只管疼自己親生的。我不管, 我就要慧敏做王妃?!?/br> 原來李戰有一子一女, 女兒李慧敏今年十五歲,是小陳氏親生的, 兒子李慧海卻是侍妾所出, 只有五歲。 陳氏要讓自己的親生兒子做世子, 小陳氏要讓自己的親生女兒做王妃,兩個人爭得不可開交。 這個時代一般兒媳婦是很怕婆婆的, 可小陳氏是陳氏的娘家侄女,從小就溺愛,一點不怕姑母兼婆母。吵起架來,半分不肯相讓。 這婆媳倆的爭吵,若是讓外人聽到了,簡直笑掉大牙。 這兩個人認認真真的爭執到底要哪一個,好像這兩個好處歸誰,她倆說了算似的。 興安伯府敗落已久,有了這兩道旨意之后,一下子又熱鬧起來了。上門來道喜的親戚朋友,一撥接著一撥。 陳氏和小陳氏驟然成了親友注目之人,都有點飄,但親友們關切問起李慧艷,問起未來藤王妃,這婆媳倆便沒有好臉色了,“還在路上呢?!?/br> 李威和李慧艷,這時應該在銅城到京城的官道上。 “慧艷怎地這般好福氣,能做王妃?”親友們不無羨慕。 陳氏和小陳氏姑侄倆有些相像,都是長臉,聽了這話,臉拉得更長了,馬臉似的。 小陳氏的女兒李慧敏因為相貌出眾,也是有些野心的,聽了這些夸贊羨慕李慧艷的話,很是不順耳,故意打岔,“我們府上這爵位本來只能襲三代的,圣上恩旨,許我家多襲兩代。這真是天大的喜事?!?/br> 說起這個,陳氏精神抖擻,“世子人選,自然是由伯爺來定了………” 親友們就都笑了,“伯夫人真會說笑話,世子的人選如何定,朝廷自有規矩,這是錯不得的。世子之位,自然屬于嫡長子?!?/br> 興安伯嫡長子,是原配留下的兒子李威。 陳氏滿心不樂意,“這伯府都是伯爺的,世子人選,應該伯爺說了算?!?/br> 親友們見她愚蠢至此,也就不再多說什么,道過喜,先后散了。 上了年紀的人都還算厚道,雖然心中鄙夷,嘴上還沒說什么。年輕的大姑娘小媳婦可就沒那么有涵養了,出了興安伯府,盡情嘲笑。 “笑死人了。便是皇帝陛下冊立儲君,還要按著禮法來呢,偏偏他興安伯可以任意指定世子人選?” “伯夫人肯定想讓她的親生兒子當世子。她也不想想,原配所出的嫡長子李威現任定遠將軍,又是藤王未來岳父,世子當然是李威了。有嫡長子在,哪里輪著得小兒子?” “這興安伯府一向是沒圣眷的,這回圣上恩旨許興安伯府多襲兩代,還不是看在未來藤王妃的面子上么?藤王妃是大房的,世子難道能出在二房?這位伯夫人簡直做夢不醒?!?/br> “她大概是敗落得太久,人都有點傻了?!?/br> “咱們來得太早了,應該等大房父女二人回來,再登門拜訪的?!?/br> “對,來早了?!薄?/br> 陳氏惟恐爵位被李威給搶了,命人請興安伯回房,立逼著興安伯趕緊想辦法,立李戰為世子。興安伯吞吞吐吐,“這個,這個……我不當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