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家貓咪是傲嬌gl、掌上明珠(作者:春溫一笑)、界限之外(出軌NPH)、傾然自喜、動物世界h(短篇合集)、不小心讓章魚哥黑化了(h)、戒煙(1v4)、差上天了(婚寵)、愛不逢時、余青(H)
俞峻也將那有些冷澀的,如巖溜冰封般的目光投向了她。 張幼雙頓了頓繼續說:“晚輩認為,教育宗旨在身育與心育,心育又可分智育、德育、美育?!?/br> “身育,心育、智育、德育、美育?”陶汝衡微感詫異,饒有興趣道,“的確是前所未聞的觀點?!?/br> 現代人或許都聽說過王國維是寫《人間詞話》的那位巨巨,卻不知道王國維同時也是一名教育學家,更是中國近代教育的開創者之一。 “身育、心育、智育、德育、美育”即是王國維巨巨在《論教育之宗旨》一文中率先提出。 見狀,張幼雙又細細地解釋了一遍。 “晚輩還認為,如今天下這學校教育,過于重視這文質之間的討論,卻忽略了身體的重要性。 “古今論治者皆知相為國之輔,而不知將亦國之輔也?!?/br> 俞峻似乎也認同了她的看法,他冷澀的眼底掠過了一絲微不可察的欣賞之意,卻還是恪守著禮節未曾與她有什么直接性的目光接觸。 “國之有將相如人之有兩手、鳥之有兩翼,闕一不可,相得其人則國體正而安,將得其人則國勢強而固?!?/br> 張幼雙接著道:“是故治忽在乎文,文之所以備,相之輔也;強弱由乎武,武之所以周,將之輔也。 陶汝衡看了眼張幼雙,又看了眼俞峻,莞爾笑道:“是。國家之文武缺一不可,人之文武也缺一不可?!?/br> 受到鼓勵,張幼雙又接著道:“身體是革……身體是建功立業的本錢,若無健康之身體,健全之人格,如王弼早夭,又如何談得上將自己這一身才學于報效國家與百姓?” 這其實就不單單是在說教育了。 這一番議論,俞峻和陶汝衡簡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新奇之余,似有所悟。 一轉神的功夫,棋盤上這黑五子已被白子團團包圍。 此時天色已黑,銀蟾欲上,星斗燦爛。 張衍見室內昏暗,轉身點起了燈。 和這位俞先生相對而坐,張幼雙低頭看了眼棋盤。 方圓之間棋子縱橫星點亂。 收起目光,談性大發,她繼續朗朗而談:“晚輩以為如今這世上的教書先生,多分外以下三種。 第一種,是只會教書,照本宣科。 第二種是,比上一種好一點兒,不是在教書,是在教學生,不過還不是最好?!?/br> 俞峻拈了顆棋子,沉聲說:“七之十四,扳,那第三種呢? 張幼雙:“八之十四?!?/br> “第三種不是在教學生,而是在教學生學,將學習的方法傳授給學生。是教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是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br> 俞峻:“七之十五,長?!?/br> 先后在七之十四,七之十五,一扳三長,欲要救出這黑五子出囹圄。 張幼雙不假思索:“五之十五?!?/br> “好的先生應當是將學習的主動□□給學生。 “好的先生應當善于因材施教。正如昔日先師門下弟子問仁,先師根據弟子每個人的不同,給出了不同的回答。 “好的先生還應當是善于一面教一面學的。學海無涯,學無止境?!?/br> 只張幼雙這一手,如此一來,黑棋立刻便成滯重之形。 張幼雙將手從棋盤上抽開,輕輕吁出一口氣,低聲道: “先生承讓,晚輩險勝一局?!?/br> 陶汝衡凝視著棋盤,忍不住朗聲大笑。 “娘子這一番講解,非但使人醍醐灌頂,就連這棋藝也使人深為嘆服,甘拜下風。你這不是險勝,你這是把三妮兒打了個落花流水??!” 三、三妮兒? 在場就她、貓貓、陶山長、俞先生四個人,三妮兒只能指的是俞先生了。 張幼雙沒忍不住多看了一眼俞峻,瞬間目瞪口呆。 這位俞巨巨小名竟然是三妮兒? 不過這位俞先生表情太過沉靜,他坐姿極為挺拔,正低眸看眼前的棋盤。 那冷峭的,似瘦勁老梅般的手指搭在膝上,衣衫幾乎無一褶皺。若無常年累月極佳的修養幾乎難以做到。 對方的反應以至于張幼雙差點兒以為自己聽錯了。 意識到自己的表情實在太過明顯了,張幼雙趕緊坐直,強迫自己轉回了視線。 此時陶汝衡簡直是越看張幼雙越喜歡了。 他這幾年來歸隱田園,身邊兒也沒個說話的伴兒,如今好不容易遇上這么個對胃口的母子倆,這一問一弈,過足了棋癮。 眼下更是愛才心切,以至于替張幼雙可惜了,忍不住感慨:“若娘子是男子,該有多好?!?/br> 張幼雙是個男子,他這便聘她到書院教書去了! “不,”張幼雙臉上沒見任何失落之色,大大方方,坦坦蕩蕩地說,雙眼明亮而銳利,“能生為女子我很高興?!?/br> 俞峻似乎看了她一眼,又似乎沒有。 這一番言論酣暢淋漓,星光在他高空燃燒顫動,將這火星灑落在他心上,他心中若有一簇火苗,足將骨rou燒成灰屑。 這等氣量,言笑昂然,好似胸吞百川流,難怪能教出張衍這般若初升之朝陽,試翼之雛鷹,不卑不亢,若川瀆之瀉於海般的少年郎。 她如今雖藉藉無名,但憑著這一身才學早晚也有出頭之日。 若她是個男子,投身舉業,早晚也定然能進士及第。 俞峻不再開口多說,只垂眸道:“方才這一手,我想了許久,也不知該如何應對,不知娘子有何高見?” 張幼雙聞言,眨眨眼,也不推辭,立刻探出半截身子,指著棋盤夸夸其談:“先生不妨改在此處落子?!?/br> “先生于此處扳,”手指順著棋盤一點,“我必在此處應?!?/br> “屆時,先生可先后在七之十四,七之十落子……” “這樣就能巧妙脫身了……” 兩人的嗓音高高低低,漸漸地也都融化在了這暮春暖意融融的微風之中了。 張幼雙和張衍親自送俞峻和陶汝衡離開時,已然月上中天。 鼓起勇氣,將手上的燈籠遞給了這位俞先生,張幼雙轉身叫張衍去送:“天色已晚,夜路難走,我叫衍兒送兩位先生?!?/br> 俞峻袖中曲蜷的手指一動,垂下眼接過了燈籠,望向了垂袖靜立在朗朗月色下的少年。 張衍一揖到底,“容晚輩相送?!?/br> 這句話正合了陶汝衡他的心意,他微微一笑,也沒再推辭。 月光灑落在這青石板上。 俞峻將目光投向了遠方。 遠方如輕紗覆地,夜色中傳來些許蟲鳴,此時街頭巷尾家家戶戶亮起了燈燭,唯余燈籠這拳頭大小的一團,照亮了去時的歸路。 是難得的香風微熏景氣熏,阡陌巷里樂融融的太平無事。 陶汝衡似有所覺地看了他一眼笑道:“這般太平盛世可是你求之不得?!?/br> 俞峻幾乎是不動感情地說:“還不夠?!?/br> “我朝上上下下,所求者無非黎民不饑不寒?!?/br> 陶汝衡怪道:“這還不夠?” 俞峻的嗓音低沉了下來:“這只是最低標準的下限?!?/br> 百姓有糧食吃不至于挨餓,有衣服穿不至于受凍。帝國上上下下唯求如此,這樣他們便已心滿意足。 至于倉廩實而知禮節,他們不講求。不講求如今海外的發展日新月異,不講求這個社會或許還可以往前更進一步。 人人只想著守成,只想著含糊度日。 只要文武百官各司其職,尸位素餐,保證其治下不至于有那人相食的慘劇,便也能習于茍安,異口同聲地高呼一聲是太平盛世。 更何況連這一點他們都做不到。 “這只是越縣?!庇峋嫔淝偷?,“你我目光所不及之處,仍有無數饑寒交迫,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黎民百姓?!?/br> 陶汝衡聞言也沉默了下來。 沒有人比俞峻更清楚這個帝國官僚機構的低能、僵化、含糊與敷衍。 人們圍著官署筑起一具又一具龐大、笨重的、死氣沉沉的棺槨。 他這么多年來如何盡心盡力也不過只能修補那些個邊邊角角。 閉上眼,俞峻心中仿佛有一簇火苗在靜默地燃燒,他心里無不贊同今日這張娘子的所說所想,只是他為人內斂,鮮少有表現出來的時候。 少年若朝陽之初生,若雛鷹之試翼。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 唯有少年才有這般挾山超海,拋頭顱灑熱血,力挽乾坤之意氣,唯有少年才能使這暮靄沉沉的國,煥發出一副全新的精神與力量。 第35章 送走陶汝衡和俞先生之后,張幼雙還處在一個精神昂揚的狀態里,偏著腦袋想了想,張衍那里估計應該沒問題,俞先生對貓貓貌似頗為賞識。 算算時間,其實現在也不過才七八點鐘的樣子。 張幼雙精神奕奕,睡意全無,干脆靸拉著拖鞋,趁著這股勢頭奔向書桌擼大綱。 她壓根就沒想過她真的能因為受陶汝衡賞識,而順利拿下九皋書院的offer。 在這個男女極度不平衡的社會。張幼雙長長地嘆了口氣,還是要靠自己努力打拼出一條路啊。 等到張衍回來的時候,張幼雙經過一番奮斗,終于將大綱給整理出來了。 就寫什么這件事上,張幼雙曾經有過一番深思熟慮。 文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