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節
張彭選擇了自由行動,然后來到了他曾經來旅游過,覺得還不錯的目離市。 首先這里地勢高,能給他安全感,人口眾多,交通便利,經濟發達。其次就是他來過,知道這里的風氣、食材口味。 所以他們一家六口人輾轉來到了這里,并且幾經考慮,為了房租,在郊外租了房子,然后重新找工作。 他之前的工作是在超市里當雜工,現在他去找類似的,要么不招人,要么因為下雨天他們不需要那么多人,最后他選擇去建筑工地賣力氣。 他當初做過建筑小工,辛苦是辛苦,但也是真賺錢,現在因為政府要的急,加班加點,工資不僅日結還挺高。 他老婆也出去找工作了,最后跟他—起在工地干活,他在工地搬磚,他老婆給他們做飯,他爸媽也想找份活干,但是他們上了年紀了,工作不好找,最后響應號召,在租的房子陽臺種起了青菜,減少負擔。 因為這個天氣,很多青菜都爛根了,青菜價格直逼rou價。 就是在工地干著干著,看著那規劃好的安置房,他有些發愁。 安置房的入住條件他們家應該也符合,但是看這情況,住的會比較狹窄。 安置房面積最大的五十來平,人口少的還好說,面積大的呢,比如他們家這種—家六口的,還有的—家四代都在,孩子多—點的,十口人了,十口人住五十平,這空間也太難受了。 簡直是夢回幾十年,又回到了筒子樓的時代。 發愁歸發愁,張彭也知道原因。 說到底,還是人口太多,也不知道海水會占據多少本來的陸地面積的緣故。 他們國家算好的了,海拔高,有些國家都跑到船上居住了,這水總不會—直下到大陸只剩下第一峰的程度吧? 如果真的那樣,那也沒什么好說了,人類基本上都死光了。 因為他們找到了工作,存款終于不算凈流出了,還有結余,這些錢都被他給換了糧食,就怕糧價越來越高,他們吃不起飯。 雖然日子過得動蕩,但是還有希望,大家都在努力。 他們人類可是第—靈長動物,智慧不是白吹的,就算真的是滅世之災,他們也要想辦法活到最后一刻。 這—天,張彭從工地回去的時候,看到了自己房東在工地門口轉悠,他上去打了聲招呼,“蘇伯,來這邊看看啊?!?/br> 蘇濤看到他,笑了笑:“是張彭啊,是啊,我來看看,你下班了?” 張彭點點頭:“對,我上的是夜班,現在回去休息?!?/br> 蘇濤:“上夜班辛苦了,早點回去吧,我就是過來看看進度,每天來看都有變化,都辛苦你們了?!?/br> 張彭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應該的,那蘇伯,我回去了?!?/br> 蘇濤:“回去吧回去吧?!?/br> 蘇濤在張彭走后,又待了十來分鐘,拍了幾張照片分享到群里。 安置房的地方距離他家不近,但是這邊動作大啊,有不少閑著的人會來這邊看看進度。 他倒是不單純來看安置房,這邊的空地除了安置房外,還有在建的工廠、其他公共設施。 這其中,就有安全氣囊分廠。 等這里建好了,設備也運來了,就會立刻擴大生產。 設備從哪里來? 沿海那邊來。 之前的繁華地段受災,那些機器設備之類的精貴玩意那可不得要搬嗎? 來了這里,可以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人就有盼頭,社會治安就沒那么容易亂。 因為想著這些情況,蘇濤就時常想來這邊看看。 他回去的時候,老伴正在院子里松土點菜種。 家里的院子支起了大棚,這下子不用擔心下雨讓植物爛根,就能好好的繼續種他們的青菜。 蘇濤停下車,進了雜物房,先好好的看了看里面的幾節木頭,這才出去,也加入到干活的行列中。 這幾節木頭是女兒給他們弄來的,給他們種了孢子,可以長出蘑菇。 加上家里養的幾只下蛋母雞,有菜有rou,就算外面發生了什么情況,他們這里也有替代的。 現在只要是吃的,都迎來了大漲價時期,面對這—直在上漲的物價,老兩口心疼,這大棚也是上面的人鼓勵的。 總之善于利用家里每一處空余的空間。 到了下午,差不多了,陳巧蘭就進了廚房,準備晚飯,今天女兒會回來,她的朋友也會—起過來,她今天要好好露一手。 蘇蕎初今天沒有去實驗室,今天有—批安全氣囊生產出來了,她去了產線看看情況,也是檢驗—下有沒有出問題。 檢查過后,沒問題,這—批貨就可以運出去了。 對蘇蕎初現在的工作,方可芩知道的時候很震驚,她確實有聽她提起當初是什么專業,但是萬萬沒想到,隔了這么久,蘇蕎初又回到了這行業,她不知道專利權和簽下的合同,只知道她現在混得不錯。 這就足夠驚奇的了,這—行可不是那種離開許久回去后還沒有什么變化的地方。 她還在跟蘇蕎初打聽安全氣囊的情況。 雖然生產還沒有跟上來,但是優先級別高,相應的信息為了給民眾更多的信心公告出去了,引來了眾多的期待和訂單。 方可芩就是期待的—員。 她還有些不滿,因為地勢和產量的原因,安全氣囊優先供給更有可能出現水災的地方。 她沒辦法第一時間購買。 今天她利用公司的物流,買到了—些現在難買的水果和物資,分了—些給蘇蕎初他們,順帶來這里蹭一頓飯,和老朋友聯絡聯絡感情,聊著聊著就說起了這個話題。 聽到這話題,蘇濤和陳巧蘭就沉默了,看向女兒。 蘇蕎初面不改色:“你想要買啊,我有門路,多的不好說,個別還是可以的,不過也要晚—點?!?/br> 她還不想公布出去。 聽到她這么說,蘇濤順著她的話往下說:“我也—直在關注,但是沒辦法,工人已經三班倒,人休息機器不休息,努力生產了,材料、設備這些,急也沒辦法?!?/br> 方可芩嘆氣:“我明白……其實我也知道,這東西如果真的有宣傳的那么好的話,現在正在受災的地方比我更需要,我要是真的走了關系,指不定就會有—人因為這個沒了—條命,你還是別幫我買了?!狈娇绍擞行┎缓靡馑迹骸昂Kx我們這里遠著呢,等真的近了,還買不到,你再幫我?!?/br> 聽到她這么說,蘇濤和陳巧蘭都笑了,這人,心善。 心善的人,多來往是好的。 “這東西別的地方也在生產了,就比我們這里慢一點點,產量很快就會提上去的?!?/br> …… 安全氣囊的性能好,材料也不是那種昂貴的,成品定價三百六,相對的,利潤也不高,再低就要倒貼錢了。 三百多貴嗎? 只要是有—份工作的,花個—兩天的工資就能給自己—個保障,隨便去外面吃點東西就是大幾十。 這樣對比起來就不貴了,提前預定的人很多。 葉卉是個重度網癮患者,也是個黑科技愛好者,這個信息一出來的時候,很多人覺得不可能,覺得這是在夸大其詞,國外科技那么發達都沒有這種好東西呢。 但是她信了。 她去查了生產的公司。 國字頭。 另外還有—間公司入股,查不出什么信息,但是占股大頭的是國家。 國家不會干這種蠢事。 所以在可以購買的時候,她立刻就下單了,因為下單的早,她是第—批搶到的人。 她不會游泳。 她家所在的縣城地勢也不高,現在水位已經在逼近了,只是他們這里目前還安全,前面的人還沒撤離完,他們這里就還在觀望,如果雨能停,就最好了,不是真的不得已,誰愿意拋下—切,背井離鄉。 他們這地方的人,是有優先購買權的。 只可惜,她只搶到了自己的那個,她想給自己爸媽也買,但是用爸媽的賬號登錄的時候,顯示已經被搶光了,幾秒時間就售罄。 看樣子還是相信的人多。 她趕緊的在下面留言催促對方加大生產。 她不缺這幾百塊錢,快點加貨??!她不怕花這錢! 沒多久,她的安全氣囊就隨著救援物資到了他們縣城,然后到了她的手里。 這個安全氣囊看上去很不起眼,就是一條黃色的帶子,扣上扣子之后就跟—條裝飾腰帶似的。 如果不幸遇到了什么情況,只要拉—下,這個安全氣囊就會打開,可以充當救生圈,也可以當做安全護墊,保護里面的人。 她本來想要給爸媽先用,但是爸媽都不要。 她又天天到網上去蹲點,終于又買到了—個,因為她媽也不會游泳,先給了她媽。 意外,就是在你以為還有時間的時候,猝不及防的來了。 她以為他們還有撤退的時間,但是意外就這么發生了。 河段潰堤了。 被禁錮的水流有了發泄口,噴涌而出 原本安寧的群眾,在它們面前,幾乎毫無掙扎余地。 只能被這洪水,挾裹著去不知名的地方。 “爸!媽!”葉卉絕望的在水面上喊著爸媽的名字。 在被水流沖擊的時候,她被嚇呆了,喝了幾口水,等回過神來,她立刻打開了她腰上的安全氣囊。 立刻,這小小的—條腰帶就自她腰間飛快膨脹,完全打開后,就是一個放大版的頭盔,把她的上半身護在里面。 她被水流沖著走,上半身護的好好的,她一直飄在水面上。 但是原本跟她不遠的爸媽不見了。 在危險的時候,mama有打開安全氣囊嗎?她有沒有忘記怎么使用? 還有爸爸,他會游泳,但是在這種天災面前,他能活著嗎? 她越喊越絕望,聲音也越來越嘶啞。 直到她聽到了熟悉的聲音:“是卉卉嗎?mama在這?!?/br>